入选万州非物名录 看不起刘谦魔术
在杨德贵家观看完其表演后,记者来到万州区文化馆,从办公室主任王庆阳处获悉,在去年6月23日,杨德贵的“遁术”已被万州区列入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归于魔术类。目前,他们正在积极准备,准备在今年七月份,将杨德贵的“遁术”向重庆市里申报,争取获得市级非物遗产。
杨德贵说这些遁来的钱不能用,若据为已有将会受到惩罚。
虽然神秘但不能放弃研究
万州区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办公室的何荣国对“遁术”有一定了解。他告诉记者,“遁术”是渝东百姓很喜欢的一种民间传统表演艺术,据考证它源于西周时期,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属于我国民间杂技中的一种魔术戏法。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观赏价值,其遁来之物是实实在在的,并且目前这一戏法已非常少见,濒于绝迹,目前这神秘的戏法存在表演市场清淡,观众需求量小,传人青黄不接的问题。
为了使这一民间表演戏法不至失传,并使之发扬光大,他们做了大量的发掘抢救工作,将其列为区级非物名录,也是为了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它。其实杨德贵的“遁术”,他们在多年前就已听说过,也曾经在非正式场合去观看过。去年申请区级非物时,他们办公室的多名工作人员亲自到杨德贵家去,对整个现场表演进行了全程同步摄像。现在视频资料保存在保护非物办公室。
何荣国称,尽管现在不少人认为这种戏法有迷信色彩,但他认为,它既然活灵活现真真切切地出现在现实生活中,就不应该去回避它,而应该走近它,研究它,解读它,使之能走进中国民间文化系列,形成优质的精神食粮,为人们服务。
自称“遁术”与魔术有区别
虽逃“遁术”被归于魔术类,进入区级非物名录,但杨德贵却对自己的戏法到底属于什么类型有看法,他认为,自己的“遁术”并不能与魔术等同。他举例称,魔术必不可少的是道具,而且这些道具必须是魔术师自己特制的,由且表演时还要有一到数名助手,同时完成。比如目前很火的魔术大师刘谦,其表演的魔术大家看后都直呼精彩,但是如果一旦离开这些助手和道具,他的表演是不可能完成的。
而他的“遁术”,则不要任何特制道具,几样简单的盆、水、布、报纸就可随时随地由参观者提供。他不要何任助手,也不像魔术中讲究手法要快。“看过我的表演,刘谦的魔术就不算啥了。”杨德贵对自己的表演很自信地说。
他还解释道,“遁术”千百年来一直活跃在民间,并在老百姓心中占有一席之地。民间“遁术”的魅力与神奇,主要取决于它能将娱乐性、趣味性、观赏性、神秘性以及怪异感溶为一体。
欢迎测试不怕被揭秘
“刘谦魔术很多已经被网友在网上进行了揭秘,而你的“遁术”怕不怕被揭秘”,杨德贵对这个问题很自信,他称其表演视频在网上也有几段在流传,其中包括他在央视七套上的表演视频,“我至今没有看到哪位网友能够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