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之旅:18世纪最大木制帆船再航中国 |
“哥德堡Ⅲ号”包括船长在内共有80名水手,其中30名是女性。260年前“哥德堡Ⅰ号”的150名水手中,生还者不到20名 1745年,“哥德堡号”从中国运载大量茶叶、瓷器,眼看就要回到瑞典时,在距离哥德堡港900米处的海域触礁沉没。 1796年,“哥德堡Ⅱ号”在南非遇险倾覆。 2005年10月,仿古帆船“哥德堡Ⅲ号”从哥德堡出发,沿着260年前的航线,依靠风帆重走中国。 2005年10月2日当地时间13点30分、北京时间19点30分,“哥德堡Ⅲ号”仿古帆船在十多万名哥德堡市民的欢呼声中,鸣笛启航驶向中国。沿途它将经过西班牙加的斯、巴西累西腓、南非开普敦、澳大利亚佛里曼特尔以及印度尼西亚雅加达,预计于明年7月抵达中国广州、上海。 在长达9个多月的航行中,哥德堡号将举行许多纪念活动。比如帆船驶抵西班牙加的斯港时,船员会将100支玫瑰花撒向大海,以纪念10位美丽的西班牙女郎。260年前,当哥德堡号疲惫不堪抵达加的斯港时,10位加的斯姑娘自告奋勇上船当义工,最终却随哥德堡号一起遇难。在重建的哥德堡号上有一个高科技的暖箱,就是为存放100支玫瑰而设的。 而到了南非的开普敦,浪漫则会被肃穆替代。船员将乘小艇在开普敦外海上巡游一圈,并将一面船旗覆盖在海面上。1745年3月,从中国返航的哥德堡号在开普敦遭疾病侵袭,不到一周的时间便有 30多名水手被夺走生命,哥德堡号在开普敦外海上为他们举行了海葬。那次疾病袭击使得幸存的水手也都身体虚弱,直接导致了半年后哥德堡号的海难。 18世纪最大的木制帆船 瑞典著名金融家杰瓦姆曾经写过一部名为《航行中国》的书,书中详尽叙述了当年瑞典东印度公司旗下的这艘哥德堡号帆船的基本情况,和哥德堡号对当时瑞典经济发展举足轻重的作用。 瑞典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731年,是由两名苏格兰商人创立的。1738年,瑞典东印度公司斥巨资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木帆船哥德堡号,开始了瑞典和中国之间的海上贸易。瑞典当时以出口钢铁和木材为主,哥德堡号通常是将钢铁和木材贩运到西班牙,换成白银后,到中国购买茶叶、瓷器和丝绸。 哥德堡号每次航行需要1年半至2年时间,在充满危险的航程中,每次总有至少十分之一的水手死于疾病,但是丰厚的薪金还是将大量年轻的瑞典人吸引到船上。哥德堡号有150名船员,还配有28门火炮。火炮除用来防止敌舰袭击外,还作为进港时鸣礼炮之用。每次航行船上装有至少10头活猪,以备宰食。船途经南非时将补充新的食物,如鸟类等。而当船离开中国时,鸡、鸭则成了水手们的美食。 哥德堡号在6年间共进行了3次以中国为目的地的航行,将大量的中国茶叶和瓷器运回瑞典,使瑞典成为18世纪饮用中国茶最多的欧洲国家。至今许多瑞典人依旧保留着喝中国茶的习惯,在哥德堡的一些咖啡馆里,竟能喝到龙井茶和茉莉花茶。至于中国瓷器在瑞典更是名声显赫,从1739年至1742年,仅哥德堡号一艘船就曾将700多万件瓷器运回瑞典。如今无论是古斯塔夫国王的皇宫还是一般贵族庄园,甚至在中产阶层的花园洋房里,中国瓷器比比皆是。据说古斯塔夫国王的正餐餐具便是当年哥德堡号运来的景德镇青花瓷。 1745年9月12日,哥德堡号轮满载500吨中国茶叶和3万件中国瓷器,历经2年半的艰难航行,终于缓缓驶进了哥德堡港。当船桅出现在遥远的海天之际时,等候在码头上的近万名市民发出了热烈欢呼。然而他们没有想到,渐渐驶近的哥德堡号船上只剩下不到20名船员了。在南非他们遭遇了一次猛烈的风暴,为了保护船上的货品,30名水手葬身大海。冲出风暴区后,水手们在非洲又遭遇可怕的热病,这是一种传染性极强的病,染病后3天便会死亡。热病在一周的时间里夺走了哥德堡号16名水手的生命。当帆船驶抵哥德堡港时,除了在船头眺望的阿迪纳之外,其余的水手连挥手的力气都没有了。由于无人操舵,船偏离了航线,触上了暗礁,倾覆在离故乡哥德堡仅900米的海域。 哥德堡号沉没后,瑞典东印度公司又投资建造了哥德堡Ⅱ号,没想到这艘船的命运更惨,从中国回瑞典途中,在南非桌湾就遇险倾覆了。瑞典东印度公司的老板瓦伦后来在遗嘱中说,最大的愿望就是能让哥德堡号回到故乡哥德堡。 乾隆年代古茶依旧飘香 1980年夏天,一群瑞典航海考古学家在哥德堡港附近的水域发现了当年哥德堡号的残骸。 “那次发现简直太伟大了!”回忆起当年找寻古沉船的情景,潜水员塞弗林松的脸上写满了兴奋。他说,“那天我们乘船出海,在8号灯塔附近挖掘至水底1.5 米深的地方时,我们发现了沉船残骸。残骸上覆盖着20厘米厚的淤泥。随后,我们找到了一些箱子,里面装着许多陶瓷碎片和一些完整的陶瓷,还有茶叶和其他一些货物。” “我们试着用热水泡打捞上来的茶叶,发现它清香扑鼻,还能饮用,这真是个奇迹!”塞弗林松的发现立刻惊动了整个瑞典,一项耗资过亿的发掘工作展开了。在近10年的打捞过程中,人们找到了400多件完整的瓷器和9吨重的瓷器碎片,这些瓷器大部分具有中国传统的图案花纹,少量绘有欧洲特色图案,显然是当年哥德堡号为特定客户专门订购的“订烧瓷”。 瑞典民间集资再造哥德堡号重走中国的呼声越来越高,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国王和王后也发表声明支持重建哥德堡号。于是几家瑞典的基金公司共同成立了仿古船哥德堡号轮船公司,并开始募捐造船。 仿古船完全按照当年的外观和材料由人工打造,比如船体木料用橡木,滑轮用榆木,缆绳则是按照当年使用的瑞典特有的麋鹿皮搓成。船上增设了齐全的现代化设备,不仅有卫星定位仪,更有电子导航设备和先进的发动机,但这些设备只是备用,整个航程依旧是靠风帆航行。 仿古船造价为3000万美元,费时10年,4000多名工人凭手工技艺参与了建造。船上除配备有经验的船长、轮机长、大副和20名职业水手外,还有60 名编外水手,其中30名是女性。60名编外水手将负责航行中的卫生、后勤以及医疗和心理咨询等工作。哥德堡号轮船公司在网上发布招募启事后,1个月内就有 4000多人报名。 哥德堡Ⅲ号2003年正式下水,2004年开始在波罗的海上试航,定于2005年10月2日正式首航中国。在这之前还有一个活动要举行。那就是要先让哥德堡号“回家”,实现当年瓦伦的梦想。 有趣的是,哥德堡号到底是回哥德堡呢,还是去斯德哥尔摩?哥德堡人坚持必须先回哥德堡,而斯德哥尔摩人却认为应该先回首都,因为如今的哥德堡号是瑞典国家的象征。最后又是古斯塔夫国王发话:先回斯德哥尔摩,再去哥德堡,中国之行从哥德堡启程。 2005年8月13日下午,瑞典人历时10年打造的仿古帆船哥德堡号终于“回家”了。 这天,斯德哥尔摩阳光明媚、风和日丽。哥德堡号从试航海区经过2个小时的航行,缓缓驶进了位于斯德哥尔摩市中心的轮渡码头。媒体记者搭乘20多艘小船,浩浩荡荡地从海上一路跟随哥德堡号驶进斯德哥尔摩。这时哥德堡号开始鸣炮,港湾内所有的船只也拉响了汽笛。在礼炮和欢呼声中,古斯塔夫国王夫妇走到哥德堡号甲板上,向周围跟踪拍摄的记者和岸上数以万计的人群挥手致意。码头上搭起了舞台,中国歌手韦唯正在高歌一曲,哥德堡号的甲板上则传来了水手们的歌唱:风帆扯动着理想/生命永远在大海游荡……(刘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