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美丽山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浙江省名胜五

一,灵隐寺

灵隐寺  
灵隐寺
灵隐寺是中国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通常认为也属于西湖景区。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
中文名称: 灵隐寺
别名: 云林寺
行政区类别: 浙江省杭州市
所属地区: 华东
电话区号: 0571
地理位置: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
著名景点: 西湖景区
火车站: 杭州市火车站
车牌代码: 浙A

简介

灵隐寺( Lingyin Temple[1]),江南著名古刹之一。
灵隐寺

  灵隐寺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名刹,也是中国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地处杭州西湖以西灵隐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
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至武林(即今杭州),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前建寺,名曰灵隐。
又传灵隐寺原来叫“灵鹰寺”。始建于唐初。相传1400多年以前,今秦岭湾门前,有一座笔架山,笔架山左侧,是块凤凰朝阳地。原先这里荆棘纵横,荒无人烟。后有一吴姓僧人在山后住,打柴种地为生。一天,僧人在笔架山丛林打柴,因为天热,将道袍脱下,挂在树枝上,又去忙活。忽然,一只大雁凌空而下,将袍叼走,向南飞去,至灵隐寺落下。吴僧望空向南一路追来,但见此处绿树森森,翠柳成荫。绿影婆娑间,一岭土坨南头北尾;前饮碧水绿荷,后交浮菱青湖;左右两侧隆起两扇翼状土丘;整个地貌有如巨鹰卧地。吴僧人感悟为神灵指点,遂于此焚香祷告,搭棚立寺,故名“灵鹰寺”。
  从此,灵鹰寺香火兴旺,庙宇初具规模。传至碧钵和尚时,寺内有僧人一百多人,耕地两百多亩,牛十余头,水井十多口,影响到上五府、下八县。唐朝贞观年间,有一天,碧钵大师在寺内说法,大将军尉迟恭受朝廷委派前来平叛剿匪,路过此寺,见
寺庙巍峨庄严,井井有条,特进庙朝拜神圣,祈祷此去如能平妖剿匪,定禀告皇上拨款重修庙宇。尉迟恭果然一举平息叛乱。班师回朝后,尉迟恭元帅立即禀奏皇上。大唐天子李世民准奏,还钦命灵鹰寺改为灵隐寺。[2]
初创时佛法未盛,一切仅初具雏形而已。至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其规模稍有可观。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曾作过全面修葺,香火旺盛。然而,唐末“会昌法难”,灵隐受池鱼之灾,寺毁僧散。直至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新建石幢、佛阁、法堂及百尺弥勒阁,并赐名灵隐

灵隐寺美景(2)

灵隐寺美景(2)(15张)
新寺。灵隐寺鼎盛时,曾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房一千三百间,僧众多达三千余人。南宋建都杭州,高宗与孝宗常幸驾灵隐,主理寺务,并挥洒翰墨。宋宁宗嘉定年间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之一。 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尚住持灵隐,立志重建,广筹资金,仅建殿堂时间就前后历十八年之久,梵刹庄严,古风重振,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南巡时,赐灵隐为“云林禅寺”。
新中国成立后,灵隐多次进行大规模整修。于今,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3]

地理位置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灵隐路法云弄1号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灵隐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灵隐寺取“仙灵所隐”之意,光听名字便知其隐于山林,环境清幽。
灵隐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通常认为也属于西湖景区。
灵隐寺在飞来峰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两峰挟峙,林木耸秀由来,深山古寺,云烟万状,是一处古朴幽静、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4]

人文历史

灵隐寺的创建,颇具传奇色彩。前章已经提到过,印度僧人慧理从中原云游入浙,登临灵隐山时,见山中--峰似曾相识,说:"此乃天竺灵鹫山一小峰,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在飞来峰下卓锡建寺,连建五刹:灵隐、灵山、灵峰、永福、下天竺(另有一说为:灵鹫、灵隐、灵山、灵峰、灵顺)。除灵隐之外,其他四寺或废或更,均已不存。寺院初创之际,佛法不盛,一切禅林规制,仪具雏形、僧不甚众,游客清淡,香火寂寥。所以刘宋智一法师住持时,因寺院法务清淡,有足够的时间来啸聚群猴, 自称猿父,与之玩耍竟日。
到了南北朝时,佛界喜得福音,门阀士族竭力提倡佛教,信奉佛法,广建浮屠。当时南齐的竟陵王萧子良与梁武帝萧衍等都大力推崇佛教。梁武帝天监三年(504年),萧衍下诏"舍道归佛",将佛教奉为国教,随即大兴土木,建寺立塔,一时间,佛刹林立,出现"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之盛况。杭州为南朝属地,自然就出现了不少佛寺。古人云:上有所好,下必从之。皇帝爱佛教,便会到处见到寺院,听到梵呗钟声。当时,在杭州,就建有天真寺、净空寺、东林寺、建国寺、发心寺、孤山寺等,还有许多俗家居士,舍宅建寺,供奉香火。灵隐寺也得到了梁武帝的青睐,赐田扩建,规模粗具,香火渐盛。不过,这样的好时光不长,至北周武帝年间(561-578年),一度宣布废佛,并下令僧徒还俗,焚烧法器佛典,将寺庙充作公产。尽管这次法难对北方寺院打击很大,南方寺院稍好,但也不能说没有丝毫影响。有些胆小的僧人,风闻法难之声,便悄悄溜走,还俗的还俗,隐居的隐居,致使灵隐寺陷入冷落荒寂之中。
隋文帝仁寿二年(602年),隋文帝不但恢复佛教,还派僧人慧诞法师来杭弘扬佛法。在灵隐寺前飞来峰与莲花峰间栈道建神尼舍利塔(后倾圮)。到了唐代,灵隐寺宇已具相当规模。唐朝茶圣陆羽的《灵隐寺记》载:"晋宋已降,贤能迭居,碑残简文之辞,榜蠹稚川之字。榭亭岿然,袁松多寿,绣角画拱,霞晕于九霄;藻井丹楹,华垂于四照。修廊重复,潜奔潜玉之泉;飞阁岩晓,下映垂珠之树。风铎触钧天之乐,花鬘搜陆海之珍。碧树花枝,舂荣冬茂;翠岚清籁,朝融夕凝。"

灵隐寺

灵隐寺(16张)
当时,灵隐寺的规模已非常了得。寺宇的规模一大,天下高僧云集。唐长庆时(82l一824年),灵隐寺僧道峰专修"华严宗",他常在灵隐寺本山和杭州各寺之间讲经说法,信徒甚众。据白居易《华严经社石记》载:唐长庆二年(822年),道峰在龙兴寺开讲《大方广佛华严经》时,听众达数干人之多,盛况空前。
华严宗也名"贤首宗",以其创始人唐僧法藏受赐"贤首"之号,故名。该派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认为佛教由浅入深可分五个层次:小乘(即声闻小乘教)、始教(即大乘初阶)、终教(即大乘终阶)、顿教(顿超顿悟法门)、圆教(圆满无缺无碍之理沦)。又以"六相"、"十玄"、"三观"作为基本思想。阐发了《华严经》有关"法界缘起、理事无碍、事事无碍、无尽圆融"的教义,并以"圆融无碍"作为最高的认识境界。该教融人儒、道思想,调和了佛教内部各派之间的矛盾。当时的灵隐、天竺诸寺,皆奉华严宗,一时间,宗风甚炽。
继北周武帝毁佛之后,唐会昌五年(845年),发生了佛教史上再一次大规模的"会昌法难"事件。唐武宗力主排佛废佛并禁佛。灵隐寺噩运难逃,寺毁僧散,钟寂烟灭。其后,稍作恢复,然一时难成气候,仅延香火而已。到了吴越王钱戮时,情况大有改观。相传,钱氏寒微之时,初奉道教,后遇高僧法济,对他说"他日成霸吴越,当须护持佛法",并劝他:"好自爱,他日贵极,当以佛法为主。"他对法济禅师十分尊重,"见必跪拜,檀施丰厚,异于常数"。法济圆寂时,他亲自撰写赞词并亲执丧礼,追谥为"建初兴国大师"。临终时,钱氏又告诫他的儿子:"吾昔自径山法济示吾霸业,自此发迹,建国立功,故吾常厚顾此山焉!他日汝等无废吾志。于是,钱氏三代五王始终奉行"信佛顺天"之旨,使得杭州城乡,遍布寺院,寺与寺之间,梵音相闻,僧众云集。据史书记载:"吴越国时,九厢四壁,诸县境内,一王所建,已盈八十八所,含十四州悉数数之,不胜举目矣。"吴越寺庙"倍于九国",扩建创建的寺院有史可据的就有二百余所。在杭州的历史上,吴越时期,吴越王"以有土有民为主,不忍兴兵杀戮",保境安民,休兵乐业,清明向上的"吴越之治",使杭州成为东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更是佛教文化的中心。吴越时期的摩崖石刻,佛像塑造、佛经雕刻特别丰富,寺字园林、佛塔经幢随处皆有。学佛习禅之人日渐增多,佛门禅坛的诗词文章层出不穷。灵隐寺再一次佛光重现。后汉天福十二年(947年),吴越王钱弘仿曾扩建灵隐寺为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一时间僧众三千之多,常有异邦僧侣前来取经。后周显德七年(960年),他又从奉化请来高僧延寿主持灵隐寺,新建僧舍五百余间,建石幢二座。东建百尺弥勒阁,西有只园,共有殿宇房舍一千三百余间,廊庑曲折萦回,自山门左右连接方丈,称寺为"灵隐新寺"。从宋初文学家罗处约的《重修灵隐寺碑记》可以看出,那时灵隐寺的建筑精美,环境清幽,内部装饰非常华丽,寺容极为庄严。苏东坡《游灵隐寺》一诗中有"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之句,可以想见灵隐寺在那时的空前盛况。
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年),改灵隐寺为灵隐山景德寺。天禧五年(1021年),真宗赐名"景德灵隐禅寺",皇室对灵隐寺非常重视,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章懿太后赐脂粉钱九千五十四贯给灵隐寺,作为修葺寺庙之用,后又因灵隐寺斋僧施粥的需要,于天圣八年(1030年),将位于杭州、秀州(今嘉兴)两地良田一万三千佘亩,赐与灵隐寺作为庙产。景佑二年(1035年),住持延珊将凿制于开宝二年(969年)置于吴越王家庙奉先寺(现已废)的经幢两座移至灵隐寺天王殿前。皇佑元年(公元1049年)赐御绣《观音心经》二卷、《回銮碑》及飞白黄罗扇等御用之物。庆历年间,丞相韩琦、参政欧阳修等奏赐契嵩所著书《传法正宗定祖图》、《传法正宗记》、《传法正宗论》三书(合称《嘉佑集》)和《辅教篇》等人藏。末仁宗准奏下旨传法院编人《藏经》,并赐契嵩"明教大师"的称号。契嵩是北宋云门宗的名僧,主张融合儒释两教,以佛教"五戒"、"十善"会通儒家的"五常"。他著有《原教论》一书,竭力反驳排佛者,以"原教论明,儒释一贯"的立论,来维护和阐发佛教教义,强调佛儒两家都以"教人为善"为宗旨,"相资善世",受到朝野上下的一致敬重。自此之后,灵隐寺名闻遐迩,海内外佛教信徒纷纷前来探求佛法。当时的灵隐寺已成天下禅宗圣地。
南宋建都临安(今杭州)。宋高宗为保皇位,偏安东南一隅,不思迎回被金人掳去的徽、钦二帝,却大力宣扬他的"孝道",将一些名刹梵宇改为祀庙斋宫,把净慈寺改名为"报恩光孝禅寺"。并于绍兴五年(1135年),将灵隐寺改为"灵隐寺崇恩显亲禅寺"。高宗和孝宗时常到灵隐寺进香,闲暇之际,挥洒翰墨。宋理宗把显亲禅寺原有的大雄宝殿改名为"觉皇殿",另外赐书"妙庄严域"四字。宋宁宗嘉定年间(1208-1224年),评定浙江禅院,径山为第一,灵隐次之,净慈又次之,宁波天童寺又次之,阿育第五。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二月,诏令每年四月初八佛诞日赐帛五十匹于禅寺。乾道六年(1170年),赐灵隐寺住持慧远号"佛海禅师"。乾道八年(1172年),宋孝宗亲临灵隐,宣慧远奏对,又赐号"瞎堂禅师",改法堂名为"直指堂",又赐瞎堂禅师"直指堂"印。
绍兴二十八年(1158年),灵隐寺仿净慈寺建"田字殿",塑五百罗汉,一时间,杭嘉湖地区盛传"数不清的灵隐罗汉"。在元一代,共90余年,灵隐寺有建有毁。元武宗至大元年(1308年),宋理宗赐号的"觉皂殿"蠹朽倾颓,由寺僧慈照、住持正传与平章张缔重修,历时四年,于元仁宗皂庆元年(1312年)竣工落成。元顺帝至元四年(1338年),竹泉法林禅师自净慈寺迁往灵隐,一度宗风甚炽,朝廷授其金褴衣。不久,因他长期云游会稽山中,行院具疏奏请朝廷下旨并多次请他回归灵隐,他勉强答应住了三年,就退居了幻庵。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年),寺毁于兵火,损失惨重,尽管住持辅良于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重修,但仅建了方丈室与伽蓝堂,灵隐寺的盛况已不再,曾经有过的"罗食千夫"、"撞钟击鼓"的盛况已成过眼烟云,灵隐寺的衰落于元代初露端倪。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朱元璋曾经是一介僧人,所以朱元璋定都金陵(今南京)后,就诏今天下举荐佛门高僧,召开了"无遮大会"。灵隐寺为江南名刹,自然派了不少僧人前往参加。洪武三年(1370年),明太祖把灵隐寺住持见心来复召京说法,轰动朝野,四众归敬。明太祖亲封他为"十大高僧"之一,授以金褴袈裟,并命他撰"正心"、"崇本"、"观道"、"敬贤"四箴,后因胡唯庸案牵连而被下狱杀害。
明代初创之时,崇尚佛法,不久,就以整顿为名,对各寺庙采取种种限制的措施。灵隐寺僧十白"法难"惨剧再一次降临,便主动把宋时朝廷所赐的杭、秀(今嘉兴)两州庙田一万三千亩交还朝廷,以免灭顶之灾。灵隐寺僧的这种做法,深得明太祖赏识,所以他把其中的部分田地赐还给灵隐寺。洪武三年,灵隐寺失火,损失较重。洪武十七年(1384年),住持慧明重建了觉皇殿,改寺名为"灵隐禅寺"。因一时资金不足,佛殿内的佛像直到永乐元年(1403年)才增塑完毕,由僧善才募施装修大佛诸天及诸供具。觉皇殿总是多灾多难,至宣德五年(1430年),觉皇殿再次毁于火。宣德七年(1432年),由住持昙缵建左右翼门和面壁轩,继由住持良阶重建觉皇殿。据说,殿中有丈余长的拜石,刻有花卉鳞甲文,工巧如画,精美异常。但整个殿宇,部分堂室已圮废糜朽,旧观实难重现。
明正统十一年(1446年),寺僧弦理建直指堂,堂额为张即之所书。这时,寺内已恢复建有弥勒阁、莲峰阁、千佛殿、延宾水阁,望海阁及白云庵、松源庵等,稍具旧时规模。隆庆三年(1569年),灵隐寺全寺均毁于雷火,仅剩直指堂。其时正值海寇纷扰,无暇顾及,寺僧德明等欲图复兴,可惜心有余而力不足。万历十年(1582年),才由吏部尚书张瀚、司寇陆光祖等迎如通法师做灵隐住持,至即讲经,信施颇丰。万历十一年(1583年)冬开始重修灵隐寺,历五年而成。大殿仿唐而建,用平头柱四十八,石柱十六,改觉皇殿为"大雄宝殿"。寺成后,如通禅师"开讲说法,士庶云集"。万历十八年(1590年),如通又和僧祓秽重建理公塔,并在正殿塑五百罗汉涌壁。在弥勒阁旧址建三藏殿,其后为直指堂、方丈室。方丈室左为妙应阁,右为选佛斋,张瀚为之撰记。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由司礼监孙隆进行修葺,并在三藏殿中置轮藏以奉藏经,计六百三十八函。轮藏之左为药师灯藏,计四十九灯;轮藏之右为水陆像藏,共一百二十五轴。到了崇祯十三年(1640年),灵隐寺又遭灾祸,全寺失慎于火,除大殿、直指堂等殿幸免于难外,其余悉付祝融之口。其时,昭庆寺与上天竺也焚于火,似乎那段日子,祝融氏心情十分恶劣,大有"逢寺便吐火舌"的味道。
到了明末清初,灵隐寺已成一"苔寮藓壁"的破败惨状。那时,灵隐寺建立了"房制",共有二十四房。"房制"就是把各院落分作私人产业,一切收支及招收僧徒等事,外人不得干预。灵隐寺住持,由各公房推选,看上去俨然成了一个部落,世俗之味浓重,而道风自然就无从谈起了。各房除了公事,其他的事都自顾自的,谁也无心修复寺院殿堂。当时的住持是豁堂禅师,他自幼在灵隐寺出家,受戒后,遍参名师,得法于三峰法藏禅师,由各公房推举当了住持。他把自己的方丈称作"破堂"。面对满寺零落残败、风雨飘摇的凄凉景象,豁堂禅师自知难以使灵隐寺起死回生,便请在扬州弘法的深交具德和尚来重兴灵隐古刹。
具德和尚法名弘礼,是三峰法藏法师的嫡嗣,天童密云法师的法孙,为临济宗三十二世,不管到哪儿开堂说法,均受到僧众信徒的欢迎。《灵隐寺志》载:"道风广被十座道场,位下法从动以千计。"清顺治六年(1649年)具德和尚仔细地核查了明末如通和尚修造灵隐寺旧籍,共花银八万两。而到具德和尚时,工料价格倍增,没有百万银子下不来。众僧竭力反对。具德和尚力排众议,历尽千辛万苦,花了十八年,终于使灵隐寺面貌焕然一新。灵隐寺大雄宝殿上梁之日,前来观看的人达十多万! 《灵隐寺志》载:"自建造以来未见若斯盛者也!"
具德和尚修复后的灵隐寺规模非常之大,共建成"七殿"、"十二堂"、"四阁"、"三楼"、"三轩"等。
另外,还仿净慈寺建有"五百罗汉殿",也称"田字殿",共五十四间,建于西禅堂下。《湖山便览》卷五记载:"法像小于净慈,而完好过之。"除此以外,尚建有双桂室、香积厨、圃室,浴室、各寮房公所等。同时,寺里寺外,广植树林,称为"玉树林"。梵宫庄严华丽,时誉"东南之冠"。具德和尚惨淡经营十八年,使得灵隐寺"法席一新,建置甚盛"。《灵隐寺志》称:"虽曰重兴,实同开创。"王益朋在《重修灵隐寺碑记》里盛赞灵隐寺:"钱塘三百六十寺,未有先此者也。"后人评说灵隐寺历史,说"理公为祖,延寿为宗,具德中兴",可见这三人名望均很高。具德和尚可以说是一个改革家,经过他的十八年努力,终于使灵隐寺的积弊尽除,禅风重振,时人皆称灵隐寺为"东南第一山"。不过,灵隐寺有这一天,还得感谢豁堂禅师,如果没有当初他慧眼识高人,把具德和尚请到灵隐寺来重整禅院,恐十"东南第一山"的美誉还没这么早就能得到。
继具德和尚主持灵隐的是晦山和尚。据《灵隐寺志》载:晦山和尚具大才,未出家时,与吴梅村先生为同窗好友,文名甚著。明甲申(1644年)舂,他听说李自成破京,崇祯殉国,就恸哭焚书,无意于仕途。《灵隐寺志》载曰:"以金刚王宝剑斩断葛藤,于千华老人处受具,于具德老人处传法印。"他曾当过几个大丛林的方丈,著《锻炼禅人说》十三篇,为诸方所钦仰。住持灵隐寺后,不改故常,建飞来峰碑坊、具德和尚慧日塔院、普同塔三座,以补未备。但晦山和尚的功迹尚不在此。他主要的功德在开示后人,得正法眼藏。《灵隐寺志》记载"每结制一七之期,必有数人省发正法眼藏之利益。学人有如此滹沱绝学,重开生面,以大展具老人未竟之绪,灵隐重兴,固不在殿宇鼎新已也。"意思是说,具德和尚因把主要精力花在重振灵隐寺的建筑上,而很少有时间去开示后人,而晦山和尚正好弥补了具德和尚想做而没时间做的事情,其功甚伟!
据《云林寺志》记载: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杭州时,驾幸灵隐寺。当时的住持是谛晖,请康熙皇帝题一块匾额。康熙亲书"云林"二字,灵隐寺遂改名为"云林禅寺"。之后,康熙皇帝在三十八年(1699年)、四十二年(1703年)、四十四年(1705年)又三至灵隐,均有记游诗文留下。
清雍正六年(1728年),由总督李卫重修大雄宝殿、天王殿及诸堂字灯楼阁等。雍正十一年(1733年)六月初二日,颁帑金五百两,斋僧二干人。
乾隆初年,住持巨涛,嗣法谛晖,博涉群书,于佛学造诣颇深,为朝野所重。当时的光禄少卿扬州的汪应庚来游灵隐,与巨涛一见如故,捐资重修大雄宅殿及其他殿、堂、阁、轩、楼、亭等数十处,又补饰五百罗汉,修理合涧桥、龙泓洞、鹫峰径等,总共用去费用二万余两银子,从乾隆六年(1741年)十月至乾隆九年(1744年)十月,历时三年。
乾隆年间,乾隆帝分别在乾隆十六年(1751年)、二十年(1755年)、二十七年(1762年)三十年(1765年)、四十五年(1780年)、四十九年(1784年)六次驾幸灵隐,都有诗汜游,刊刻于石,至今仍立在寺前碑亭之中。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布政使徐恕及司道各府,因灵隐寺年久失修,捐款修葺。那时,全寺僧人五百余人,食用浩繁,又无田产,糊口之粮全向居民募化而来。因灵隐寺靠近天竺,故用天竺的香火钱来贴补灵隐斋粮的不足。这个办法得到朝廷核准,永远遵守。四十四年(1779年),因灵隐、天竺两寺同一住持,顾此失彼,难以兼顾,只得恢复分管旧制,至今天竺每年津贴灵隐斋粮银二干两。这个办法,直到民国以后才取消。
清嘉庆、道光两帝,对灵隐也一如既往地支持与关心,曾拨款给灵隐,作为修复与兴建的费用。据载: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秋,灵隐寺毁于火。工程浩大,恢复不易,只得奏请朝廷,特赐帑金一万两重修。官员捐款一万一千两,加上富绅汪大临、金肇新等捐资,共得银十万七干两。当时的住持是仪谦,前前后后向浙西绅士募得银二万两左右。这次的修复工程,开始于清道光三年(1823年)的七月七日,竣工于八年(1828年)的四月十六日,共用银十三万七千余两,使得灵隐"还灵鹫之壮观,复名山之胜景"。十四年(1834年),阮元为浙江巡抚,对灵隐关照有加。他主持刻朱熹、翁方纲等集成,议藏灵隐,故建了"灵隐书藏"。又广集世典储藏其中,对书籍加以编号,制订管理条例,并选寺僧玉峰、偶然两人按照所订条例来管理书籍,阮元亲自撰写灵隐书藏汜。灵隐书藏,内容丰富,有宋明教契嵩禅师的上堂槌,宝达的照佛镜、白沙床,宋孝宗赐的直指堂印,范仲淹所遗之床,秦桧赠送的斋僧锅,龙文拜石,沈周飞来峰图、灵隐山画卷,程嘉燧的冷泉亭图,李流芳的西湖卧游画册、冷泉红树图,宋天圣八年(1030年)赐杭州灵隐山景德灵隐禅寺牒。另外,还有董其昌、密云、三峰、谛晖、巨涛、陈鹏年、翁方纲、胡高望、王时敏、张照、梁同书、白松麟、石韫玉等人墨迹。
清咸丰十年(1860年),太平军入杭州,大多寺宇被毁,灵隐寺仅存天王殿与罗汉堂。灵隐书藏中的珍贵藏物大量流人民间乃至湮没。
自此之后,住持是贯通,他是天竺法镜寺僧,到了灵隐寺后重修联灯阁、大寮、库房等房屋,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圆寂。继贯通法师做住持的是昔征和尚,他在灵隐寺住持十年,曾得到盛怀的护持,于宣统二年(1910年)重建大雄宝殿,高十三丈五尺。建殿木料是清廷从美洲购买而得,原系修理颐和园的,因时局不稳,无法整修,故而南运杭州,修建灵隐。这是灵隐寺在民国以前的最后一次整修。
民国6年(1917年),又建大悲阁。之后住持是心融法师,毫无建树。民国9年(1920年),慧明做住持,他自己以脱略著称,将全寺事务交由监院却非打理。民国19年(1930年),慧明示寂,却非继任,锐意整顿,重修翠微亭、舂淙亭并天王殿,使寺字旧貌换了新颜。
民国25年(1936年)冬,罗汉堂失火被毁,前代所遗之物,仅存天王殿中的木刻韦驮像了。民国26年(1937年)11月,日本侵略军进入杭州,市民逃难到灵隐与天竺。经十字会设难民收容所于灵隐,收容难民五六百人,嘈杂无序,惨不忍睹。当时灵隐寺内的客堂、伽蓝殿、梵香阁及东山门,都因难民夜半失戒于火而被毁。
却非和尚眼见处境艰难,暂去上海避世。寺庙无主,情形更见窘迫,寺僧无以为炊,常露饥饿之色。抗战结束后,却非和尚返回灵隐寺,虽说退居二线,然仍主操寺务,于1948年冬圆寂。
解放之后,由于灵隐寺大殿遭受白蚁蚀蛀,大殿正中部分倒塌,佛像被压毁。1952年夏,由民政厅组成"杭州市灵隐寺大雄宝殿修复委员会"主持修复工作,由政府拨款,经两年多时间,大殿终于竣工。有关大殿佛像的塑造问题,也得到周恩来总理的亲自批示。
50年代时,灵隐寺的住持是大悲法师,他率领寺僧参加土改、镇反、抗美援朝三大运动,将百亩土地交公,并废除"子孙制"等不合理制度,实行"十方丛林制",整饬寺院戒律,并要求寺僧诵经学佛,锐意进取,一改以前寺僧散漫习气,使灵隐寺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十年浩劫之初,一股破"四旧"的狂风震撼着宗教界,灵隐寺受到极大的威胁,所幸周总理得到这个消息后,发来"灵隐寺暂加封闭"的电报,才使灵隐寺逃过大劫,得以保存下来。
1975年,因接待国宾需要,经国务院批准,于当年11月开始进行全面整修,共耗资一百三十余万元。寺内佛像,全部贴金,石塔与经幢等进行保护性整修,并对飞来峰造像进行修补。这项修复工程于1980年结束。虽说寺宇重修,但这段时期,"左"的思想影响仍很严重,寺庙中反映出不少与寺规不相符合的问题,如寺庙只能作一般的浏览景点,不举香火,不准跪拜,严重影响了名刹的形象。此时,大悲法师已经圆寂,继他上任的是尘空法师,然因寺内大多僧众被遣散回了原籍,一时间变得寺大僧少,只得设法找回原有的一些僧人,但那些僧人仍心有余悸,顾前瞻后,不安心于寺庙,弄得寺内规制松弛,宗风不振。加上寺内经费没有来源,生计维艰。
1982年,实行"双轨制",对外有"十方丛林制",内部实行民主管理,成立寺庙管理委员会。经费来源方面,通过实行"门票制"(香花券),能自给自养,并能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与慈善事业。
1987年开始实施《灵隐寺总体规划》(即十年规划),在市佛教协会支持下,监院根源、继云、体严率两序大众,并得到海内外众多佛弟子的护持与关心,全面整修了大雄宝殿,将佛像进行了重新贴金工作。
1998年,木鱼法师出任灵隐寺方丈,他引领一些有才识的僧众骨干,充分发挥佛教的优良传统,按"伽蓝规制",纵深布局,完善古刹的庄严氛围,重建了藏经楼。清浙江巡抚阮元在灵隐寺建立"灵隐书藏"实际上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图书馆,可惜该楼毁于太平天国战火。时隔一百四十余年,
新建的藏书楼规模更大,藏经更加丰富,品位之高,前所未有。与此同时,重建了罗汉堂。
从慧理禅师开山至今,灵隐寺已有1670多年的历史了。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雨雪搏激流。寺宇可毁,人心未灰!经过历代僧人的不懈努力,灵隐寺屡毁屡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5]

建筑风格

总体规划

《灵隐寺总体规划》是一项跨世纪重要工程,旨在按“伽蓝规制”纵深布局,完善古刹环境,复建历史上重要殿堂,以改革原来遗留的中轴单调,殿堂残缺的缺陷,并要求在殿堂规模设计上精益求精,力求恢复历史旧貌,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沿中轴线形成五层格局:
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藏经楼(下设法堂)-华严殿
灵隐寺

  灵隐寺

同时向两翼布局,先后建成线刻五百罗汉堂、道济殿(现称济公殿)、客堂(六和堂)、祖堂、大悲阁、龙宫海藏(藏品陈列);并于原罗汉堂遗址重建五百罗汉堂,陈列平均身高1.7米的五百青铜罗汉,堂中央另建12.6米高的四大名山铜殿(已列为吉尼斯纪录)。
此外,每进殿堂建有宽敞平台,美化古刹环境。先后建成了大型《心经》壁、百狮群雕等,并于五百罗汉堂西北建冽泉,借假山叠石形成自然瀑布流入阿耨达池,池边建有“具德亭”,以纪念清初具德中兴灵隐之功。
至此,灵隐古禅寺,再次展新姿,梵宇增辉煌,气象更万千,重现东南名刹雄风。[6]

三大殿

今日灵隐寺[7]是在清末重建基础上陆续修复再建的,灵隐寺布局与江南寺院格局大致相仿,全寺建筑中轴线上
云林禅寺

  云林禅寺

依次为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三大殿
灵隐寺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为清康熙帝所题。据灵隐寺记载,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至灵隐,一日早晨灵隐寺住持谛晖法师陪同康熙帝登上北高峰,只见灵隐寺笼罩在一片晨雾之中,一派云林漠漠的景色,回到山下,谛晖法师请康熙帝为寺院题字,康熙帝即景生情题了“云林禅寺”,但灵隐寺已名扬天下,人们依旧称云林禅寺为灵隐寺。
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
灵隐寺

  灵隐寺

掬;背对山门的佛龛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很具观赏价值。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俗称四大金刚[8]
正面是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嵯峨,重檐高33.6米,十分雄伟。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颔首俯视,令人景仰,这是中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 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普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下塑善财童子及其参拜观音故事,善财童子参拜名师53位,第27参拜见观音得道成佛。观音两侧为弟子善财与龙女,上有地藏菩萨,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白猿献果、麋鹿献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动,很有艺术价值。灵隐寺的原释迦牟尼佛像,于1949年大雄宝殿正梁因白蚁蛀空倒塌时被毁这座佛像是在1953年重修寺宇时,由中国浙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佛像高十九点六米,比原先的释迦造像高一倍多,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佛像造型端庄凝重,气宇轩昂,低眉细目,极具风采。
药师殿重建,殿中供奉药师佛像及日光天子、月光天子。殿左,有重建的罗汉堂,陈列五百 罗汉线刻
灵隐寺

  灵隐寺

石像。巍巍殿宇,森森古木,伴随着一批珍贵文物古迹。天王殿前左右各有石经幢一座。两经幢都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己巳岁闰五月》题记。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九层仿木结构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经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生前考定,两石塔亦雕造于吴越末年。据说建于公元969年。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本龙藏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宝物。
在五百罗汉堂内新建有“灵隐铜殿”,其高达12.62米,为中华第一高铜殿,获世界基尼斯最高铜殿纪录。
朱炳仁设计制作灵隐铜殿

  朱炳仁设计制作灵隐铜殿

灵隐铜殿”由杭州市佛教协会委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朱炳仁主持设计制作,八易其稿,历时400余天,计万余工而制成。“灵隐铜殿”为单层重檐歇山顶的传统古建筑结构,飞檐雕瓦,翼角飞举,翼展达7.77米,底面5米见方。歇山顶上龙吻对峙,火球腾金,窗花、斗拱、雀替、龙柱、额、枋都精雕细刻,诸形工美,铜殿正方四面雕有四大佛山的自然风貌,或天苍地茫,玉宇澄清;或古刹巍峨,大江环流,展示巧夺天工的锻刻雕技艺。殿基有铜砖铺地,须弥座铸有佛山经典图画。铜殿运用现代表面处理技艺,金灿尊贵,光芒闪烁。

名胜古迹

飞来峰

灵隐一带的山峰怪石嵯峨,风景绝异,印度僧人慧理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之小岭,不知何以飞
灵隐寺

  灵隐寺

来?”,因此称为“飞来峰”。
飞来峰又名灵鹫峰,山高168米,[9]山体由石灰岩构成,与周围群山迥异。
无石不奇,无树不古,无洞不幽。飞来峰的厅岩怪石,如矫龙,如奔象,如卧虎,如惊猿,仿佛是一座石质动物园。山上老树古藤,盘根错节;岩骨暴露,峰棱如削。明人袁宏道曾盛赞“湖上诸峰,当以飞来为第一”。
飞来峰奇石嵯峨,钟灵毓秀,在其岩洞与沿溪的峭壁上共刻有五代、宋、元时期的摩崖造像345尊,其中尤以元代藏传佛教(喇嘛教)造像最为珍贵,堪称中国石窑造像艺术中的瑰宝,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飞来峰是江南少见的古代石窟艺术瑰宝,可与重庆大足石刻媲美。苏东坡曾有“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峰”的诗句
游人自“咫尺西天”照壁往西进入灵隐,先至理公塔前小驻。理公塔为慧理和尚骨灰埋葬之处,此塔高8米余,八角七层,是一座石塔,位于飞来峰岩旁,与周围景色颇为协调。往右过春淙亭。一道红墙暂将灵隐寺遮住,左边便是飞来峰与冷泉,在泉边漫步,景色幽深,引人入胜。
作为禅宗五山之首,灵隐寺飞来峰石刻造像是中国南方石窟艺术的重要作品,这些雕琢于石灰岩上的佛像时代跨度从五代十国至明,在470多尊造像中,保存完整和比较完整的有335尊,妙相庄严,弥足珍贵。其中年代最早的是青林洞入口靠右的岩石上的弥陀、观音、大势至等三尊佛像,为公元951年所造。而卢舍那佛会浮雕造像则是北宋造像艺术中的精品。最为人所知的,莫过于大肚弥勒和18罗汉群像,此为飞来峰摩崖石刻中最大的造像,也是国内最早的大肚弥勒造像。佛像雕刻生动传神,坐于佛龛中的大肚弥勒坦跣足屈膝,手持数珠,袒胸鼓腹而开怀大笑,将“容天下难容事,笑天下可笑之人”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周围并环的十八罗汉,也是神情各异,细致生动。元代的100余尊汉、藏风格的石刻亦容相清秀,体态窈窕,为佛教艺术之鸿宝。
飞来峰由于长期受地下水溶蚀作用,形成了许多奇幻多变的洞壑。据前人记载,飞来峰过去72洞,但因年代 久远,多数已湮没。仅存的几个洞,大都集中在飞来峰东南一侧。最南端的一个大洞叫青林洞,洞内有石床、手掌印,传说石床为“济公床”,后掌印为 “济公手掌印”。此外, 还有玉乳洞、龙弘洞、 射旭洞等。

青林洞

飞来峰下一大洞,内有济公的床。

玉乳洞

又名蝙蝠洞,罗汉洞,洞内面积270平方米。

龙泓洞

又名通天洞,洞内壁上有一尊天冠观音,是观音造像中难得见到的一尊。在玉乳洞深处有一石径可通往龙泓洞。

一线天

西过通天洞往前便是一线天,举首可在石隙中见到一线天光,因名一线天

冷泉

飞来峰西麓,天王殿外一线天前,有冷泉掩映在绿荫深处,泉水晶莹如玉,在清澈明净的池面上,有一股碗口大的地下泉水喷薄而出,无论溪水涨落,它都喷涌不息。[10]
唐时冷泉上有5座亭子,后因山洪四亭俱毁,冷泉也于明万历年间移建岸上。现有“壑雷”“冷泉”二亭。亭建于宋代,苏东坡有诗“不知水从何处来,跳波赴壑如奔雷”,亭因诗得名。冷泉亭上有一副对联“泉自几时冷起,峰从何处飞来”写得很有意趣。

韬光金莲池

过冷泉,往北高峰半山腰有一池,为杭州第四名泉--韬光金莲池。

墓塔林

墓塔林位于灵岩寺千佛殿西侧,为该寺唐至清历代住持高僧墓地。依山而建,分上下两层,现存大小墓塔167座,另附志铭碑刻81通。其中除l座砖砌墓塔外,均为全石构筑。按建造年代区分,计有唐初1座,北宋6座,金代5座,清代3座,馀皆为元明所建。其造型多似经幢、阙柱,少数为立钟、竖瓶状。各种墓塔,体量不一,高低错落,各具时代特征。

辟支塔

辟支塔为宋代砖砌佛塔,位于灵岩寺千佛殿西侧。始建于唐天宝年问,楼阁式,八角9层,通高54米。石砌塔基,束腰处精雕人物世俗、阴曹轮回。塔身为磨砖细砌,底层每边长为4.29米,逐层递减,至第九层收为1.56米。东西南北四面辟门,其他各面均饰直楞或簇花盲窗。塔心柱砌至四层,内设登梯,五至九层实砌塔体。下3层作重檐,上6层为单檐,檐下均作双挑华拱。顶座叠涩外挑5层小檐。置砖砌覆钵,上承露盘铁刹。刹由相轮、宝盖、圆光、仰月、宝珠组成。

文化遗产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
敦煌石室藏唐人书《摩诃般若波罗蜜多经》,灵隐藏品中最古的一件文物。通过端庄严谨而又精熟优美的书法字迹,我们仍然能够感觉到佛法的庄严威仪和抄经手娴熟的书写技巧。这卷写经纸张经黄檗染制,历1000余年而依然坚韧完好、轻盈光洁,未受虫蛀。“这是目前所发现的灵隐寺所藏经卷中最古老的一件。在它身上,1000多年的岁月却好像没有痕迹地如云烟一般过去了。俗话说,纸寿千年,但这件作品历经1400多年的历史,至今还完好无损,极其难得。”

《金刚经》册页

明代董其昌所书《金刚经》册页是一件有很高艺术价值的珍品。该册页起首两页是乾隆御题“香光法宝”、“永镇云栖”。此本册页原是云栖寺的藏品,其上钤盖有“云栖常住法宝”方形印,后归灵隐寺所有。通过董其昌的题跋可知此册书于万历二十年(1592年),是为荐亡父母而捐给云栖寺莲池和尚的。字迹工整隽秀,应当属于董其昌比较早年的作品。董其昌跋后还有崇祯己卯(1639年)冯大淑观跋;以及乾隆皇帝于辛未年(1751年)到云栖寺观赏此册页所作题识。丁丑年(1757年)乾隆又到云栖寺再观此册,又题诗四首并识年款。

明代水陆画

水陆画是水陆法会不可或缺的圣物之一。灵隐寺这批水陆画中的两幅题有“崇祯
明代水陆画

  明代水陆画

十三年”款。描绘的内容有如来像、文殊菩萨像,普贤菩萨像、地藏菩萨像、诸阿罗汉像、天龙八部众及金刚力士像,等等。有的还题有供养人姓名及诸佛菩萨罗汉名号等。佛菩萨造像端庄典雅,绘画技法高妙,设色古雅;绢素既有典型的明代粗绢,也有几幅质地格外精细的。各幅保存均基本完好。

《庄严三宝图》

22幅明代菩提叶《庄严三宝图》,其描绘对象包括诸佛菩萨罗汉,如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观音菩萨、达摩祖师以及力士金刚等;故事内容为佛教典故,如洗象、伏虎、降魔、证果、面壁参禅、一苇渡江等。
《佛顶心大陀罗尼经》
明代弘治四, , , 年金书《佛顶心大陀罗尼经》也是弥足珍贵的。在乌金纸册页上以金粉书写经文,经文上方则是插图,描绘有各种佛教故事。书写与画都十分娴熟精美。

《花鸟图》

董建中,清初人,字正度,松江人。董其昌裔孙。山水师董源,花卉宗黄筌。曾以国子生考授中同知。清圣祖南巡,以所绘蟠桃图进呈,旋命画扇称旨,授湖北荆门知州。《娄县志》、《读画辑略》都记载有他的事迹。这一幅花鸟画画法更接近周之冕陈淳的画法,也杂有一些恽南田的风格,虽然不像记载中所说的学习黄筌,但由于他是董其昌的后人,这件作品也是值得注意的。

《十六罗汉图》

贯休《十六罗汉图》,原石在今杭州碑林,灵隐寺共有两套拓片。这对研究宗教和石刻艺术具有一定价值。
另外如乾隆行楷书“雅宜清致”、康有为书法、吴昌硕书法绘画、马一浮书法、李叔同书法、章太炎书法、潘天寿绘画、谢稚柳书画、沙孟海书法、谭建丞书法、绘画等以及大量拓片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作品。还有一些作品,如(传)宋人赵伯驹《人物山水图》、(传)元人赵孟頫《狩猎图》、(传)明文征明隶书、(传)明人董其昌行书诗等等,经鉴定系伪作,但对研究书画作伪也有一定价值。

宝殿佑意

天王殿保佑平安,
灵隐寺

  灵隐寺

大雄宝殿保佑仕途
药师殿保佑福气,
藏经楼保佑健康,
华严殿保佑读书。
灵隐寺内香火鼎盛、信徒纷至~特别是大年初一凌晨抢头香,甚为壮观!据说,灵隐寺非常灵验,而飞来峰更是因为济公而名扬天下。

典故传说

飞来峰

灵隐寺

  灵隐寺

相传有一天,灵隐寺的济公和尚突然心血来潮,算知有一座山峰就要从远处飞来,那时,灵隐寺前是个村庄,济公怕飞来的山峰压死人,就奔进村里劝大家赶快离开。村里人因平时看惯济公疯疯颠颠,爱捉弄人,以为这次又是寻大家的开心,因此谁也没有听他的话。眼看山峰就要飞来,济公急了,就冲进一户娶新娘的人家,背起正在拜堂的新娘子就跑。村人见和尚抢新娘,就都呼喊着追了出来。人们正追着,忽听风声呼呼,天昏地暗,“轰隆隆”一声,一座山峰飞降灵隐寺前,压没了整个村庄。这时,人们才明白济公抢新娘是为了拯救大家。
济公成佛后的尊号长达28个字:“大慈大悲大仁大慧紫金罗汉阿那尊者神功广济先师三元赞化天尊”,集佛道儒于一身,堪称神化之极。灵隐寺建有道济禅师殿,香火鼎盛。

三生石

传说中,在这世上有一条路叫做“黄泉路”,有一条河叫“忘川河”,“忘川河”上有座“奈何桥”,在桥的尽头,有一块通体鲜红的石头就叫做“三生石”。据说,有情的男女们,只要在这“三生石”上刻下两个人的名字,就可以“缘订三生”,三生三世都可以在一起。孟婆汤就是用忘川河水熬的。
传说里代表了“前世、今世、后世”的三生石传说,唐朝时有一个和尚圆泽和李源交好,有一天一起去峨嵋,有两条路可以走,圆泽要走一条,李源要走另一条,最后还是依了李源。半路上, 碰见一个大着肚子的孕妇,圆泽脸色一变说:我所以坚持不走这条路就是这个原因,她孕的就是我,已经三年了,今天见了面再也躲不过去了,一会你去看 那个婴儿,我会以笑为证,我们如果有缘十二年后在钱塘天竺寺外可以一见。说完,那个妇人就生产了。李源过去一看,那个婴儿果然对他笑了……
十二年后,李源如约来而至,正是一个月明之夜,忽然听到一个牧童唱到:
灵隐寺

  灵隐寺

三生石上旧精魂,
赏风吟月不要论。
惭愧情人远相访,
此身虽异性常存。
李源知是圆泽,就想上前和他亲近,可牧童又唱到:
身前身后事茫茫,
欲话因缘恐断肠。
吴越山川寻已遍,
却回烟棹下瞿唐
唱完就不知所踪……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仙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
《圆觉经》讲轮回 :
“一切众生,从无始际,由有种种恩爱贪欲,故有轮回,若诸世界一切种性,卵生、胎生、湿生、化生,皆因淫欲而正性命。当知轮回,爱为根本。由有诸欲,助发爱性,且故能令生死相续。欲回爱生,命加欲有,众生爱命,还依欲本。爱欲为因,爱命为果。”
“一切世界,始终生灭,前后有无,聚散起止,念念相续,循环往复,种种取舍,皆是轮回。未出轮回,而辩圆觉;彼圆觉性,即同流转;若免轮回,无有是处。譬如动目,能摇湛水,又如定眼,犹回转火,云驶月运,舟行岸移,亦复如是。”
可见,轮回的不只是人,整个世界都在轮回。我们看不见云了,不表示云消失了,是因为云离开我人的视线;我们看不见月亮,不表示没有月亮,而是它运行到背面去了;同样的,我们的船一开动, 两岸的风景就随着移动,世界的一切也就是这样了。人的一生像行船,出发、靠岸,船(本性)是不变的,但岸(身体)在变,风景(经历)就随之不同了。

康熙题匾

自命风流儒雅的康熙皇帝来到杭州灵隐寺耍子,老和尚请求他为寺院题块匾额。康熙信手挥笔,在纸上写了个老大的“雨”字,可“灵隐寺”的“灵”字按老写法在“雨”字下面还有三个“口”和一个“巫”,这许多笔画怎么也摆不下了,真是急得皇帝下不了台。还好,在一个随从的暗示下,他将错就错,写成“云林禅寺”。这块匾挂了三百年直到如今,可老百姓并不买他的账,仍叫它“灵隐寺”。康熙题匾的笑话也一直流传到如今。

诗篇文献

《灵隐寺》

唐人司空曙
春山古寺绕烟波,石磴盘空乌道过。
灵隐寺

  灵隐寺


  百尺金身开翠壁,万龛灯焰隔烟萝。
  云生客到侵衣湿,花落僧前覆地多。
  不与方袍同结足,下归尘世定如何。
《留题灵隐寺方丈》
溪山处处皆可庐,最爱灵隐飞来孤。
乔木百丈苍髯须,扰扰下笔柳与蒲。
高堂会食罗千夫,撞钟击鼓喧朝晡。
凝香方丈眠氍毹,绝胜絮被缝海图。

《宿灵隐寺》

在郡六百日,入山十二回。
宿因月桂落,醉为诲榴开。
黄纸除书到,青宫诏命催。
僧徒多怅望,宾从亦徘徊。
寺暗烟埋竹,林香雨落梅。
别桥怜白石,辞洞乱青苔。
渐出松问路,犹飞马上杯。
谁教冷泉水,送我下山来。

《灵隐寺》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元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冷泉亭》

王白廷
灵山本清静,一泉渟其中。
灵山孤飞来,此水将无同。
山影厌不尽,照见天玲珑。
分明千尽冰,不独疑寒虫。
京洛多风尘,到此一洗空。
炎寒无二心,凛有操者风。
留然守空梵,万劫岂终穷。
骊山有温泉,虚筑华清官。

《冷泉亭》

知圆
幽亭无俗状,清驶涤烦襟。
砌压寒流浅,檐分积翠深。
晚花闲照影,古木冷垂阴。
凭槛不能去,澄澄发静吟。

《灵隐寺》

鹫岭郁岧峣,龙宫锁寂寥。
黄东雷书法《灵隐寺》

  黄东雷书法《灵隐寺》

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扪萝登塔远,刳木取泉遥。
霜薄花更发,冰轻叶未凋。
夙龄尚遐异,搜对涤烦嚣。
待入天台路,看余度石桥。
《大暑忆灵隐寺冷泉一首》
我念热客辞,怀哉冷泉游。
此水暨此山,清便物殊尤。
澄渟快一生,晶澈夺两眸。
瑶碧玻瓈,三顷方能侔。
澡雪戏{左山右豦}间,大川漫悠悠。
浣瀹鉴临际,千仞险何求。
面堂浸九筵,泛桨颺扁舟。
泠泠析酲惛,一一数虾鳅。
当阶掬珠璧,欹枕拖纶钩。
雷霆落闸喧,雪霜浮涧流。
京江谢洁滑,苕霅雄偏州。
月夕了无滓,暑天常似秋。
拜尘付一咍,汩泥亦包羞。
愿浴岐山凤,勿饮荆州牛。

历史轶事

周总理智保灵隐寺
1966年8月份,“文化大革命”运动已殃及全国。当时红卫兵造反,到处扫四旧,杭州的寺庙被破坏,宗教职业者被揪斗,其中一些人遭到迫害。
1966年8月26日,杭州市有一部分红卫兵,把“扫四旧”的目标,对准灵隐寺,扬言要拆庙宇,毁佛像,将灵隐寺踏平。但也有一部分群众和青年学生则起来反对,他们要求保护国家名胜古迹,保护灵隐寺的安全。为此双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当日在灵隐寺庙前庙后,集中了几千人。由于当时政府已受到种种干扰,无人敢负责此事,因此,由广大工人、农民和学生自发组成了声势浩大的保寺队伍,守护在灵隐寺四周,不让破坏寺庙的人得逞。群众守护到八月底,而“扫四旧”的呼声越来越高,当时的“文革”领导小组却心怀叵测地指示:“灵隐寺是否要保护,请革命群众自行决定”。情势非常危急,灵隐寺危在旦夕。 在这举城关注的时刻,我们敬爱的周总理在百忙操劳之中,得知灵隐寺有被破坏的危险的消息,心急如焚。面对这场浩劫, 周总理选择了当时唯一能选择的办法——封闭灵隐寺,并马上发出“灵隐寺暂加封闭”的指示:这才使灵隐寺转危为安。

方丈住持

光泉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浙江省佛教协会副会长,浙江省政协委员,杭州市政协常委,杭州佛学院
光泉法师

  光泉法师

院长,杭州市佛教协会会长, 2007年2月任杭州灵隐寺监院,于2011年10月8日升座灵隐寺方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送座。[11]

影视拍摄

杭州百乘影视有限公司,上海崇远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大型古装神话喜剧《活佛济公》1、2、3部均在杭州灵隐寺实地拍摄。

相关事件

世界遗产

2011年6月24日,灵隐寺作为西湖14处文化历史遗迹之一被列入“西湖-世界遗产”

星巴克开店事件

施主,您是大悲还是超大悲?还是大瓷大悲?”“我能续悲么?”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星巴克在杭州灵隐寺景区开店,佛门圣地开星巴克到底合适不合适?引来网友吐槽声一片。[12]
免费施粥哄抢事件
2013年1月19日,农历“腊八节”,也是杭州各大寺庙免费施粥的日子。当日,杭州灵隐寺首次实行免门票在寺庙内分发腊八粥,万人队伍绵延数公里。但领粥现场有部分民众未能遵守排队规则,一时出现混乱场面,所幸在安保人员及时分流下,人群逐渐疏散,无人受伤。[13]

旅游交通

地址

地址:法云弄1号

开放时间

7:30——17:00

门票价格

飞来峰门票45元,灵隐寺门票30元。进灵隐寺,需要先进飞来峰景区。
寺庙三炷香,每炷香3元,心诚则灵

交通

1、火车到杭州城站火车站,然后坐Y2路公交车去灵隐,票价3元。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灵隐寺地址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Y2路各站点:城站火车站(杭州火车站)—西湖大道—清波门—万松岭路口—长桥—净寺—苏堤—浴鹄湾—空军疗养院—茅家埠—黄泥岭—九里松—灵隐
2、市内有公车:7、807、游1、2、4路,灵隐站下。
3、乘J17、J18、K837、K7、K807、Y1、Y2、路到灵隐站下。Y4到灵隐东大门。K837到灵隐停车场。灵隐寺景区内有3元电瓶车可以游览景区,路线为下天竺——天竺香市——中天竺——法云古村
4、很多人去灵隐只为爬山。推荐爬山线路:灵隐寺-上天竺-九龙八塔-天门山-十里锒铛-五云山-林海亭-九溪。

汪桥镇

简介

监利县汪桥镇灵隐寺,曾是大唐皇帝李世民钦命修建的三座灵隐寺之一。
  灵隐寺原来叫“灵鹰寺”。始建于唐初。相传1400多年以前,今秦岭湾门前,有一座笔架山,笔架山左侧,是块凤凰朝阳地。原先这里荆棘纵横,荒无人烟。后有一吴姓僧人在山后住,打柴种地为生。一天,僧人在笔架山丛林打柴,因为天热,将道袍脱下,挂在树枝上,又去忙活。忽然,一只大雁凌空而下,将袍叼走,向南飞去,至灵隐寺落下。吴僧望空向南一路追来,但见此处绿树森森,翠柳成荫。绿影婆娑间,一岭土坨南头北尾;前饮碧水绿荷,后交浮菱青湖;左右两侧隆起两扇翼状土丘;整个地貌有如巨鹰卧地。吴僧人感悟为神灵指点,遂于此焚香祷告,搭棚立寺,故名“灵鹰寺”。
  从此,灵鹰寺香火兴旺,庙宇初具规模。传至碧钵和尚时,寺内有僧人一百多人,耕地两百多亩,牛十余头,水井十多口,影响到上五府、下八县。唐朝贞观年间,有一天,碧钵大师在寺内说法,大将军尉迟恭受朝廷委派前来平叛剿匪,路过此寺,见寺庙巍峨庄严,井井有条,特进庙朝拜神圣,祈祷此去如能平妖剿匪,定禀告皇上拨款重修庙宇。尉迟恭果然一举平息叛乱。班师回朝后,尉迟恭元帅立即禀奏皇上。大唐天子李世民准奏,还钦命灵鹰寺改为灵隐寺。
灵隐寺历经沧桑,千年不朽。到了北阀战争时期,军阀吴佩孚所辖第31团团长徐图进,为了窃取千年古珍佛宝——灵隐寺第一代主持大师碧钵和尚座化的一口古缸——生天堂,不惜放火烧毁了这座由大唐天子李世民钦命的千年古刹——灵隐寺。
  解放后,灵隐寺香火才逐渐复苏,特别是现任大师释常久从7岁起就以灵隐寺为家,靠香客施舍,于2000年又重修了一座一进二重的灵隐寺,2004年3月3日,失散77年的镇寺之宝——生天堂古缸又重归灵隐寺。灵隐寺香火兴旺,香客遍及大江南北,已成为汪桥镇一大佛教文化景观。

古缸传奇

镇寺之宝生天堂古缸传奇
走进监利县灵隐寺的大雄宝殿,一口色泽橙黄、雕刻精美的古缸引人注目。从其外表来看,人们难以辨出这口古缸已有1500余年历史,但人们更想不到,这口古缸,曾从灵隐寺消失、辗转于民间77年。为寻找它,灵隐寺的几代住持和僧众付出了长达77年的艰辛努力。[14-15]

大屿山

简介

“全副肝阴,臻筑方成欣退让;一条榔檐,徵救灵意托维持。”此副刻制於竹片之上,悬挂在祖堂上方的对联,描述了七十年前,灵隐寺开山祖师的一段经历。
灵隐寺的开山祖是臻微法师和灵溪法师。灵溪法师从鼎湖山南来香港,正觅道场弘法,1928年,适逢致微法师於羌山山麓建寺,鸠工将成,臻微法师却忽罹重病。徵得灵溪法师来任住持。灵溪法师力肩修托,致力晨禅,普利众生,四众皈依者达六、七百人之盛。寺院广作佛事,随时其传戒,而寺内事无大小,灵溪法师均身先劳役;年届古稀,躬犹健硕。
灵隐寺四楹并立,一连五幢,虽云已数十年历史,但一再重修并保留寺内原有的石墙及木门,楼高殿深,美伦美奂。后再增建成地藏殿、吉祥居、韦驮弥勒殿、护法殿等。灵溪法师於1960年9月10日无疾示寂,故於护法殿旁筑有灵公纪念亭,亭内刻有碑记灵溪法师及遗像,供后蓼追思景仰。
穿过供奉弥勒佛的佛殿,拾级而上可达护法殿。护法殿的两旁分别为灵公纪念亭及光风霁月亭。灵公纪念亭前为客堂兼齐堂,堂前有1997年由绍根法师所题门联:“地客任西东,记取此心原不动;随缘为去住,须知真性本无及灵溪二祖遗像,两旁为乐善及报恩等功德堂。观音殿后再进为大雄宝殿,为70年代兴建,依山而筑,气势壮严。殿内供奉三宝,香火鼎盛。
人人都知道鼎湖庆云寺是广东著名的寺门,寺内有个「千人镬」可以煮一千个人饭的大镬,可见庆云寺是座容纳八方善信的寺门。灵溪和尚亦希望灵隐寺能容纳八方善信,虽然寺内没有千人镬,但大镬却有多只,并且建吉祥居等静苑供善信居住,规模相当宏伟。
寺内有一对竹联,是灵溪和尚所书。联云:「全副肝肠,臻筑方成因退让」;「一条榔担,征求灵意托维持」。这对竹联,就是说出当年津微大师托他维持建造灵隐寺的情形。
另有一对竹联,将「灵溪」二字用鹤顶格书成的。而寺中亦写有「灵根参妙谛」、「隐迹悟玄机」等句,嵌入了「灵隐」二字。这些名句都是半世纪前之物。

灵隐寺概况

灵隐寺是中国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寺,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西北面,通常认为也属于西湖景区。也是江南著名古刹之一。灵隐寺坐落在飞来峰与北高峰之间灵隐山麓中,两峰挟峙,林木耸秀,深山古寺,云烟万状,是一处古朴幽静、景色宜人的游览胜地。 灵隐寺创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距今已有1670多年历史灵隐寺,又名云林寺。印度僧人慧理见这里景色奇幽,以为是“仙灵所隐”就在这里建寺,取名灵隐。五代时吴越国王钱叔崇信佛教,广建寺宇,当时灵隐寺规模宏大,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七殿堂,僧众三千,成为江南名刹。自创建以来,毁建10余次,1956年和1975年两次整修,成了现在的规模。 游人自“咫尺西天”照壁往西进入灵隐,先至理公塔前小驻。理公塔为慧理和尚骨灰埋葬之处,此塔高8米余,八角七层,是一座石塔,位于飞来峰岩旁,与周围景色颇为协调。往右过春淙亭。一道红墙暂将灵隐寺遮住,左边便是飞来峰与冷泉,在泉边漫步,景色幽深,引人入胜。[16]
 
 
二,江郎山
 
江郎山  
江郎山
江郎山位于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江郎乡境内。江郎山景区由三爿石、十八曲、塔山、牛鼻峰、须女湖(青龙湖)和仙居寺等部分组成,面积11.86平方公里,景源类型以自然景观为主,同时也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江郎山景区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AAAA级景区。2010年8月作为“中国丹霞”的系列提名地之一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中文名: 江郎山
地理位置: 浙江省衢州市江山市江郎乡
著名景点: 十八曲、塔山、牛鼻峰、须女湖
荣誉: 世界自然遗产名录

简要介绍

地理位置

江郎山在浙江省江山市城南25公里的江郎乡,是国家级的著名旅游风景区,更是如今国内不多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之一。山形主体为三个高耸入云的巨石,传说是古时候三个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顶变成为三大巨石而
江郎山图片

  江郎山图片

形成,所以又叫江郎山。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360余米。 形似石笋天柱,形状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人们叫“三爿石”,被中外游客称为“神州丹霞第一峰”。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学家湛若水摩崖题刻“壁立万仞”四字。
江郎山不仅聚岩、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险、陡、峻于三石,雄伟奇特,蔚为壮观,且群山苍莽,林木叠翠,窟隐龙潭,泉流虎跑,风光旖旎。每当云雾弥漫,烟岚迷乱,霞光陆离,常凝天、山于一色,融 云峰于一体。无怪唐诗人白居易赞曰:“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 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三次游江山时都写到江郎山。他把江郎山与雁荡山、黄山和鼎湖峰进行比较,极力地赞叹江郎山“奇”、“险”、“神”。江郎山的风景迷倒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一线天

  一线天

江郎山素有“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之誉,拥有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全国一线天之最、天然造化的伟人峰,惊险陡峻的郎峰天游和千年古刹开明禅寺,千年学府江郎书院,全国最大的毛泽东手书体“江山如此多娇”摩崖题刻等自然景观与人文古迹相辉映的景点景观。
此外,霞客游踪、洞岩钟鼓、石大门、仙居寺剑瀑、浮盖山、景星山、峡里湖、须江瑶池、笔头峰、海螺峰、郎峰仙道、石隙奇观、天然国画、丹霞赤壁、美食一条街、郎峰天桥、神女临江、月亮湖、洞天寿星、开明禅寺诸景亦各尽其奇。
千百年来,众多英杰名士为江朗山留下了大量的游踪遗墨祝其岱、白居易、陆游、朱熹、徐霞客、郁达夫等骚人墨客更为江郎山增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江郎山交通便捷,特产丰富,住宿设施配套齐全,江郎山庄正以崭新的面貌、全优的服务迎接四方来客。 如今,江郎山已成为“吃,住,行,游,购,娱”配套成龙,交通快速便捷的著名旅游胜地,吸引无数游人纷至沓来,猎奇探胜,领略江郎山雄奇伟岸的美丽风光。

交通概况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江郎山风景区地图位置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①江山汽车站乘往江郎乡的车前往,不到1小时即到,票价6.5元。在江郎乡街口就有进山的中巴车,送到景点门口。建议到门口进山时不要坐车,走走十八盘还是不错的(前提是要有体力保证)。到达开明禅寺,寺后为登山道路,一般沿右侧,走一线天上山。可在一线天的前后一睹江郎峰全貌,石壁高耸,异常光滑,确实壮观。在江郎峰脚下,有体力者可从山路登峰,不然,亦可从百步涧下。山路较险,仅容一人通过,请注意安全。登达峰顶,约一小时左右,可在山顶用午餐。建议根据天气情况多带水,山上饮料食品较贵。同时,吃些点心也是为了保证下山的体力。休息一会儿,摄影留念后就可下山了,远路返回一小段,在天桥下走下山道路。可以经过江郎峰的另一条一线天,险峻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最险处的阶梯于水平面夹角近九十度。下山时请控制好节奏。路上会经过霞客亭。回到禅寺后,建议在旁边的小停车场坐当地人的车下山。游玩整座山的总时间为三小时左右。
衢州市区已经有旅游专线车直达江郎山,在大润发超市可以直接到江山市区无需专车直接到江郎山脚下。你也可以乘坐快客10元或者出租车(拼车15元)到江山。然后在新汽车站有到江郎山的班车,班车只是到山脚下的,山下有小车可以包上山去,价钱来回30元送到山庄。门票60元。

主要特点

江郎山以雄伟奇特的“三爿石”著称于世,拥有中国丹霞第一奇峰、全国之最的一线天、天然造化的伟人峰、惊险陡峭的郎峰天游,千年古刹开明禅寺、千年学府江郎书院、全国最大的毛泽东手书体“江山如此多娇”摩崖石刻、“烟霞亭”等景点景观一百余处。

主要景点

主要景点为:倒影湖、会仙岩、霞客亭、天然国画、一线天、天桥、虎跑泉、

江郎山风光、植物

江郎山风光、植物(29张)
铁索桥、伟人峰、江郎书院、神笔峰、丹霞赤壁、天梯、钟鼓洞、烟霞亭、仙居剑瀑、须女湖,十八曲等。。问天亭在郎峰顶,在那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群山,仿佛置身于云雾之中,美极了。

江郎山

为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景观。海拔824米。三座石峰呈川字形排列,分别称郎峰,亚峰,灵峰。石峰高369米,状如天柱,摩天插云。三峰之间有大弄、小弄可出入。小弄内岩壁如削,高312米,长298米,宽仅3米余。被华东56位地质学家勘定为“中国一线天之最”。郎峰平均坡度88度,历来无人可上,让无数游客浮想联翩。唐.白居易诗云:“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往来醉烟霞。”现沿石壁凿有3500余级石阶,曲折攀援而上约一公里可达峰巅。伫立峰巅,时有白云从身旁飘过;俯瞰脚下,百里山川尽收眼底,颇有登天之感,令人心旷神怡。

廿八都

深高莫测的古镇。中华民族,是一种以宗族血缘为主体脉络繁衍的文化,所以,中国地域中,一个村庄往往就是一个姓氏:张家村,李家庄,王家屯。但廿八都这个始于唐代,繁盛于明清的小小奇特古镇,总共一万人口,却有132个姓氏,9种方言。三省边界的地理位置和历史上的频繁战争、屯兵、移民,使廿八都成为"方言王国"和名副其实的"百姓古镇",长条形布局的城镇,古建筑风貌依旧。枫溪水自北向南穿镇而过,民居依山傍水,缘溪而建。青山绿水间,黛瓦青墙、保存完整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至今仍保留着19世纪的风貌。
其建筑风格之多样,集浙式、徽式、闽式、赣式、苏式、云贵,甚至欧式于一身;其雕刻之精美,乃融木雕、石雕、砖雕于一体;其民俗淳厚,耕读传家,小小古镇竟有两个孔庙,而孔庙中,居然保存了400多幅彩色壁画。所以,有专家称其为“天然民俗博览馆”。是一块神奇的“文化飞地”。

仙霞关

仙霞关是"浙江诸山之祖",仙霞岭海拔1413米,是浙江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唐末黄巢起义遗址,素称"东南锁钥,八闽咽喉",含仙霞古道、古关隘、冲天苑、戴笠故居以及岭南的省级文化名镇廿八都、浮盖山等主要景点53处。 这里是与剑门关 、函谷关、雁门关齐名的中国四大古关口。仙霞古道在崇山峻岭中蜿蜒,一路林木森森、篁竹蔽天,古道石级缝中冒出青草,有浓浓的苍凉感,从江山市的仙霞关至枫岭关,道道险关扼守着这条从唐朝到近代浙、闽间唯一的商旅要道。

枫岭

枫岭又名大竿岭。在江山市须江镇西南约50公里,浙、闽两省界上。古时多塘枫,故名。属仙霞岭南支。主峰尖峰山,海拔1240米。山势险要,有"东方剑阁"之称。清设枫岭关,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戴笠故居

特务戴笠的故居,由戴笠亲手设计督建。

文溪书院

原名涵香书院。清乾隆二年(1737)知县宋云会建于县学西。有讲堂3楹,书室8间。二十八年知县雷士全见求学者甚众,于院西侧扩建,前为大门,中为讲堂,左为山亭,右为岸舫,后为讲堂,前后左右肄业书室共32间,四周树木成荫,绕以回廊。改名"文溪"。二十八年知县李玉典、教谕蔡炳勋、训导宋文鉴重建,于讲堂、讲舍 外,两廊添设考棚,兼作课士这所。咸丰九年(1859)因衢州府校士馆毁,邑人集资增建房屋30余间,暂作试馆,补行戊午科试。同治七年(1868)遇风雨,多有毁损。次年知县王景彝重修。

江山双塔

位于江山城郊5公里处,对峙于江山江两岸。江东为百祜塔,高24米,始建年代不详,明隆庆元年(1565年)重建,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重修。江西为凝秀塔,系9级六边形楼阁式空心砖塔,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建。有关双塔,流传着英俊少年百祜爱上了美丽的姑娘凝秀的动人故事。双塔成为江城一胜景,也成了坚贞不渝爱情的象征。

传说

传说是古时候三个姓江的兄弟登上山顶变成为三大巨石而形成,所以又叫江郎山。是国家级的著名旅游风景区。三巨石拔地冲天而起,高360余米。形似石笋天柱,形状像刀砍斧劈,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为:郎峰、亚峰、灵峰,人们叫“三爿石”。被中外游客称为“神州丹霞第一峰”。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学家湛若水摩崕题刻“壁立万仞”四字。江郎山不仅聚岩、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险、陡、峻于三石,雄伟奇特,蔚为壮观,.且群山苍莽,林木叠翠,窟隐龙潭,泉流虎跑,风光旖旎。每当云雾弥漫,烟岚迷乱,霞光陆离,常凝天、山于一色,融云峰于一体。无怪唐诗人白居易赞曰:“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 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三次游江山时都写到江郎山。他把江郎山与雁荡山、黄山和鼎湖峰进行比较,极力地赞叹江郎山“奇”、“险”、“神”。江郎山的风景迷倒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浙江著名的景区,江郎山。江郎山不仅聚岩、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险、陡、峻于三石,雄伟奇特,蔚为壮观,且群山苍莽,林木叠脆,窟引龙潭、泉流虎跑,风光旖旎。大地理学家徐霞客三次游江山时都写到江郎山极力地赞叹江郎山的“奇”、“险”、“神”。此山亦被誉为“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
江郎山古称金纯山、玉郎山,俗称三爿石,山中最著名的景点便是三爿石。传说是古时候三个姓江的兄弟登山山顶变成为三大巨石而形成,三爿石屹立于半山之上,拔地而起,数十里外可见。三石呈东南方向按“川”字形排列,有“三石凌空拔地起,壁立千重刺破天”之誉。东南一石为郎峰,体形庞大,宛若魁伟的城堡;中间一爿曰亚峰,就地拔起上大下小,如天外宝剑插立在峰间;西北一峰为灵峰,体态浑圆,尖顶朝天,泰然稳坐。三爿石高达260米,比缙云仙都的“鼎湖峰”还要高出百米左右。当地传说,三爿石是灵石,能随势上下浮动,这当然只是人的幻觉,由此亦可见它的神秘与雄奇。

申遗成功

2010.8.1“中国丹霞”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中国丹霞”2010年8月1日在巴西利亚举行的第34届世界遗产大会上,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地数量已增加到40个。 “中国丹霞”项目是中国把全面展示丹霞地貌形成演化过程的贵州赤水等6个丹霞地貌风景区“捆绑”申报自然遗产,包含的6个申报点分别是浙江江郎山、福建泰宁、湖南崀山、广东丹霞山、江西龙虎山(包括龟峰)、贵州赤水。

形象代言

2009年被张纪中选中为张纪中版《西游记》六大拍摄景区之一,并由网易举办征选江郎山景区代言人活动,最终内地新人周俊伽以绝对的优势获得此次选秀冠军,并摘得江郎山景区旅游形象代言人殊荣。
购票须知:
1.开放时间:8:00—17:00。
2.取票地点:景区售票处。
3.入园凭证:预订成功确认订单短信。
4.特殊人群:
A.免费政策:导游、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烈士家属、记者、7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凭有效证件可以免票。
B.优惠政策:身高1.2米—1.5米的儿童;残疾人凭有效证件;60周岁—70周岁的老年人,中小学生凭有效证件购票均半价。其他优惠以景区公布为准。

古今诗句

①雄奇冠天下,秀丽甲东南。
②安得此身生羽翼,与君来往醉烟霞。
——(唐)白居易
③遍访名山独尊江郎奇幻
——(明)徐霞客
④奇峰迎马骇衰翁,蜀岭吴山一洗空。拔地青苍五千仞,劳渠蟠屈小诗中。
——(宋)陆游
⑤君子今何处?徘徊不能去。不见当年人,但闻声过树。
——(唐)张九龄
⑥走遍名山脚不停,见渠令我眼偏明。郎峰好处端何似,笋剥三竿紫水精。
——(宋)杨万里
⑦世事无情几变迁,郎峰万古只依然。移来渤海三山石,界断银河—字天。
云卷前川龙挂雨,风生明洞虎跑泉。群仙缥缈来笙鹤,石顶天香坠玉莲。
——(宋)柴随亨
⑧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仞不可干。正直相扶无依傍,撑持天地与人看。
——(宋)辛弃疾
⑨危蹬发闽甸,孤壁矗江浦。
日如云外升,天从隙中度。
标映翠逾莹,赭错苍微护。
不爱山人樵,自山水沉树。
高顶澄方地,遥夜足春雨。
蝌蚪自依苔,鲜鳞倏飞雾。
何以致兹奇,鸟攫涸流鲋。
清夕听啼猿,白日接仙驭。
仰止莫能攀,搔首徒延伫。
——(明)徐渭
⑩石者白为云,云者青为石。
云石不可知,一片空蒙色。
三蜂豁复开,面面芙蓉出。
天半卓奇文,千古江郎笔。
——(清)尤侗
旅游地图
江郎山导游图

  江郎山导游图

 
 
 
 
 
 
 
 
 
 
 
 
 
 
 
 
 
 
三,大慈岩
 
大慈岩  
大慈岩
大慈岩,位于建德市南面24公里处。它是一个佛教文化和秀丽山水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素有“浙西小九华”之誉,以“江南悬空寺、长谷溪流、全国第一天然立佛”而闻名遐迩,是“浙江省风景名胜区优秀景点”之一。

特色

悬崖高位洞穴建筑是大慈岩
大慈岩

  大慈岩

的一大特色。在大慈岩,寺庙、栈道、索道都处处体现出一个“悬”字。主殿寺庙地藏王大殿依山建于高3米、长60米、宽20米的洞穴中,它一半嵌入岩腹,一半凌架悬空,颇为奇险壮观,它与山西恒山悬空寺有异曲同工之妙,故称之为“江南悬空寺”。新建的另一寺庙清风阁凌空构架于悬崖峭壁之上,远视有凌云欲飞之势,而登寺俯瞰,远近山川尽收眼底,更是悬空之极。今人所凿之“天栈云渡”,沿断崖因势布局,为一石栏相续延伸的长廊,凭栏俯视,有“足底悬崖恐欲崩”之感。秀丽山水-长谷溪流是大慈岩的又一特色。
全国最大的天然立佛是大慈岩的再一特色。从侧面看整个大慈岩主峰就是一尊地藏王菩萨的立像。它身高147米,其中头部高41.3米,宽60米,由奇石、怪洞、草木和谐地组合成大佛的五官,惟妙惟肖,形象十分逼真。经旅游专家鉴定,已被命名为“全国最大天然立佛”,被誉为“中华一绝”。大慈岩也因“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稀有自然景观而名扬四海,载入《中国之最》

概况

大慈岩坐落
大慈岩悬空寺

  大慈岩悬空寺

在建德市南面24公里,大慈岩是一个佛教文化和秀山丽水结合完美的旅游胜地、大慈岩素有“浙西小九华”之誉。大慈岩以江南悬空寺、长谷溪流、全国第一天然立佛而闻名遐迩。据县志载,元大德年间,临安人莫子渊循梦意弃家来此、琢石为佛,号曰大慈。山以佛名,大慈岩一名由此而来。[1]

景点介绍

大慈岩风景(二)

大慈岩风景(二)(20张)
大慈岩山高坡陡,山顶谷中有玉华湖,水从谷口中流出,或奔腾直泻成瀑布,或因大石挡道成溪流,或渗于乱石丛中成泉水,或隐或显,或大或小,或急或缓,曲曲折折直至山脚,形成一条800多米长的山水相映的秀丽景观。
大慈岩位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建德大慈岩镇境内,以江南第一悬空寺、长谷溪流、中华最大天然立佛和浓郁的佛教文化名闻遐迩,享有“浙西小九华”之誉,是“浙江省景点”。
大慈岩山水相依相存,湖泊、溪水、瀑布、涧流随处可见,从山顶蜿蜒曲折而下,形成了一条长达880米的独特的长谷溪景观。

观佛亭

过了清音阁就是观佛亭,是观赏全国最大的天然大佛的最佳位置。

玉华湖

紧挨着观佛寺。

大慈岩风景(一)

大慈岩风景(一)(20张)
秀丽山水、长谷溪流是大慈岩的又一特色。大慈岩山高坡陡,玉华湖水从谷口中流出,曲曲折折直至山脚,形成一条800多米长的山水相映的秀丽景观。地藏大殿 是景区最古老的建筑和精华。它坐落于天然大佛颈部的洞穴之中。大殿外悬有一口明朝中期铸造的铜钟,左侧有一线天

天栈云渡

沿断崖因势布局,为一石栏相续延伸的长廊、凭栏俯视、有“足底悬崖恐欲崩”之感。沿右侧小栈道攀登而上为“洞天一览”,这里视野十分开阔,景致优美。

称誉

大慈岩海拔586米,主峰险峻挺拔、雄伟奇峭,外形酷似一尊惟妙惟肖的天然石佛。它总高度达147米,头部高41.3米,肩宽60米,五官清晰,形象逼真,未经过任何人工雕琢,构成了“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的稀有自然景观,经中国旅游地学研究会专家亲临考察,鉴定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最大天然立佛,
大慈岩

  大慈岩

故称“中华最大天然立佛”。
元大德(1297——1307)年间,开山祖师莫子渊遁梦意从临安弃家至此,琢石为佛,依崖而建寺庙。庙宇一半嵌入岩腹,一半凌空绝壁,凭栏俯视,令人产生“足底悬崖恐欲崩”之感,被誉为“江南悬空寺”,与山西恒山悬空寺并称为“中国南北悬空寺”。
“悬”乃大慈岩一大特色,除了修栈道,建长廊,架设第二悬空寺——清音阁,开通空中旅游观光索道,推出高空飞车表演项目外,在景区香亭山和杨塘岩间,又新建了一条更显悬之极的空中铁索桥。景区处处体现了“惊险、刺激、奇特”的悬空色彩。

最佳旅游时间

气候:杭州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四季分明,温暖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最佳旅游时间:四季皆宜。

交通指南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
大慈岩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浙江省建德市白沙镇西南檀村乡
自驾车:从杭州市区上320国道,经过富阳、桐庐、建德,再转上330国道金华方向,左手边即是。
汽车:从杭州西站坐快客到新安江(长途汽车站)打的(五块钱)到建德南站,直接坐去大慈岩的车(5块钱左右)。

线路走法

一、上海到建德大慈岩
(一) 自备车从上海出发,经沪杭高速沿杭州北绕城上320国道,直达建德新安江,全程4个半小时。
(二) A:从上海芷新不夜城车站(地铁恒丰路站对面)上午8:10、下午14:10乘高速快客直达新安江,全程4个小时
B:从上海各长途汽车站或火车站出发抵杭州,再乘公交至杭州长途汽车西站转乘直达新安江(快客每小时一班,普客每20分钟一班).快客行程1小时40分钟,普客行程2小时20分钟.
二、江苏到建德大慈岩:
从江苏出发至杭州,再乘公交至杭州长途汽车西站转乘直达新安江(快客每小时一班,普客每20分钟一班)。
三、 杭州到建德大慈岩:
从杭州长途汽车西站出发直达新安江(快客每小时一班,普客每20分钟一班)。
大慈岩

  大慈岩

四、 金华到建德大慈岩:
(一) 从金华汽车南站出发至兰溪客运中心(11元),兰溪客运中心乘公交到诸葛(3.5元),乘诸葛至寿昌中巴到大慈岩下(3.5元)。
(二) 自驾车上杭金衢高速游埠出口下,往诸葛、寿昌方向开过诸葛15公里左右到大慈岩。
五、衢州到建德大慈岩:
衢州长途汽车站每天有数班车发往建德。
六、上海到建德大慈岩

大慈岩镇

大慈岩镇是浙江省建德市辖镇。位于建德市南部,处于建德、兰溪、龙游三市(县)交界地,在大慈岩—诸葛八卦村—龙游石窟旅游线上,金千铁路、330国道穿境而过,交通便利。全镇行政区域面积93.1平方公里,2.3万人,辖檀村居委会;上吴方、三石田、新叶、儒源、岳家、白山后、赤姑坪、汪山、李村、下汪畈、麻车岗、下金刘、漫塘、湖塘、檀村、樟宅坞、童宅坞、大坞、排塘、大塘里、吴山边、乌石、乌石源、官塘、回回塘、里叶、小泉、泉山、陈店、叶墩、邵山庄、赵家、方坞里33个村委会。2005年全镇生产总值3.54亿元,工业总产值2.64亿元,农业总产值0.84亿元,财政总收入1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188元。

所获荣誉

大慈岩镇自1997年以来,曾先后获得浙江省“生态镇”、 “村镇建设先进镇”,杭州市“教育强镇”、“先锋工程五好乡镇党委”、“小康乡镇”、“文明乡镇”、“卫生城镇”、“先进乡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等多项殊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