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扬州北郊,蜀冈如卧龙般蜿蜒绵亘。名扬四海的千年古刹大明寺,就雄踞在蜀冈中峰之上。大明寺及其附属建筑,因其集佛教庙宇、文物古迹和园林风光于一体而历代享有盛名,是一处历史文化内涵十分丰富的民族文化宝藏。
大明寺
大明寺因初建于南朝刘宋孝武帝大明年间(457—464年)而得名。1500余年来,寺名多有变化,如隋代称“栖灵寺”、“西寺”,唐末称“秤平”等。清代,因讳“大明”二字,一度沿称“栖灵寺”,乾隆三十年皇帝亲笔题书“敕题法净寺”。1980年,大明寺恢复原名。现为国家AAAA级景区。
千年古刹,历经劫难,终获新生。隋朝仁寿元年(601年),皇帝杨坚为庆贺其生日,下诏于全国建塔30座,以供养佛骨,该寺建“栖灵塔”,塔高九层,宏伟壮观,被誉为“中国之尤峻特者”,故寺又称“栖灵寺”。唐朝鉴真法师任大明寺住持,使大明寺成为中日佛教文物关系史上的重要古刹。唐会昌三年(843年),九层栖灵塔遭大火焚毁。后经僧人募化重建,但屡有圮废。
大明寺
北宋庆历年间,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建平山堂。明万历年间,扬州知府吴秀重建大明寺,崇祯十二年漕御史杨仁愿再次重修。清康乾盛世,大明寺扩建为扬州八大名刹之首。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乾隆巡游扬州,改题“法净寺”。然而咸丰三年(1853年),寺庙又毁于太平军兵燹。此后,大明寺几经修建,规模渐大。现寺为清同治年间两准盐运使方浚颐建。1949年后以后,人民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多次整修扩建这一南朝古刹。1958年,大明寺被列为江苏省保护单位。
“文化大革命”时期,“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要砸烂寺庙内佛像。周恩来总理紧急电谕,命令坚决保护大明寺古迹。地方政府及时封闭了寺庙,使古刹幸免于难。1979年,寺庙全面维修,佛像贴金,大明寺焕然一新。1980年,为迎接鉴真大师回国巡展,复名“大明寺”。 二十年来,在能勤、瑞祥、能修法师的主持下;大明寺规模越来越大,中外宾客络绎不绝,千年古刹大放光彩。
牌楼
沿着数百级舒缓石阶登上大明寺前的广场,迎面是一座庄严典雅的牌楼。牌楼为纪念栖灵塔和栖灵寺而建,四柱三楹,下砌石础,仰如华盖。中门之上面南有篆书“栖灵遗址”四字,为清光绪年间盐运使姚煜手书,字体雄美。
牌楼
牌楼前面南而踞的一对石狮格外引人注目,石狮按皇家园林规格雕镌,造型雄健,正头,蹲身,直腰,前爪平伏,傲视远方。它们是扬州名刹重宁寺的古老遗物,60年代移至此处。寺前东西院墙上分别嵌着两块石碑,东为蒋衡山“淮东第一观”,西为王澍书“天下第五泉”大字。
主要建筑
大明寺的山门殿兼作天王殿,正门上额“大明寺”三字是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集隋代《龙藏寺碑》而镌,字体古风流溢。殿内供有弥勒像,背面为护法韦驮,两旁分立持国、增长、广目、多闻四大天王。过天王殿,但见庭院开阔,古木参天,香烟缭绕。东有百年桧柏,西有百年黄杨,中有宝鼎两尊。走过一条花岗严甬道,就到了大雄宝殿。大雄宝殿为清代建筑,面阔三间,前后回廊,檐高三重,漏空花脊。屋脊高处嵌有宝镜,阳有“国泰民安”四字,阴有“风调雨顺”四字。大雄宝殿内法相庄严,经幢肃穆,法器俱全。正中坐于莲花高台之上的释迦牟尼大佛,被尊称为“大雄”。大佛两侧是他的十大弟子中的迦叶和阿难,东首坐着药师佛,西首坐着阿弥陀佛。佛坛背后是“海岛观音”泥塑群像。两边是十八罗汉像。殿堂佛像全部重新装修,金光焕彩,法相庄严。 大明寺内僧人甚众,香火不断,游人如织。每年除夕,寺内举行撞钟活动,中外嘉宾咸集,共祈平安多福。
大雄宝殿附近,有几处著名建筑。1985年建成的藏经楼,二层五楹,轩敞疏廊,屋脊之上阳嵌“法轮常转”,阴刻“国泰民安”。“藏经楼”匾额由赵朴初题书,正厅两侧有赵朴初集《金刚经》句题联:“当知是处恭敬供养,不可以百千万说其功德;若复有人受持读诵,已非于三四五佛种诸善根。”大明寺庭院东侧有平远楼。此楼乃清雍正十年(1732年)光禄寺少卿汪应庚初建,楼名取自宋代画家郭熙《山水训》中:“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咸丰年间楼毁于兵火,同治年间两淮盐运使方浚颐重建,增题“平远楼”额,并撰联云:“三级曩增高,两点金焦,助起杯中吟兴;双峰今耸秀,万株松栝,涌来槛外涛声。”联语造句雄浑,写楼外风景极为切当。平远楼共三层,构筑精致,有庭院竹石之胜,现为方丈室。平远楼北为晴空阁,现为鉴真事迹陈列室。
平山堂
大殿西侧,有“仙人旧馆”门额,人们即是有名的平山堂。
平山堂
平山堂是北宋大学家欧阳修任扬州太守时所建。堂前花木扶疏,庭院幽静,凭栏远眺江南诸山,恰与视线相平,“远山来与此堂平”,故称“平山堂”。堂前有联曰:“过江诸山到此堂下,太守之宴与众宾欢”,是欧阳修当年潇洒流运的生动写照。后来苏东坡任扬州太守时,常来此凭吊,并在后面为欧阳建造了“谷林堂”和“欧阳河”。谷林堂取自苏东彼“深谷下窈窕,高林合扶疏”的诗句。欧阳祠内有欧阳修石刻画像,供人凭吊。
天下第五泉
在平山堂之西是一座富有山林野趣的古典园林——西园。西园一名御苑,又名芳圃。始建于清乾隆元年(1736年),咸丰间毁于兵火,同治间重修。1949年后又多次重修。今园中古木参天,怪石嶙峋,池水潋滟,亭榭典雅,山中有湖,湖中有天下第五泉。据唐人张又新《煎茶水记》所载,这里的泉水在当时被品评为天下第五。宋欧阳修在《大明寺泉水记》中称:“此井为水之美者也。”今天,人们游历大明寺,仍以饮天下第五泉水为乐事。
天下第五泉
此外,园内还有“御碑亭”,有乾隆皇帝御碑三块。园内山石高耸,苍松翠柏,荫翳天日。假山、池沼、亭台、馆榭等把园内装点得精美别致,有步移景变之感。
鉴真纪念堂
大明寺古刹名僧辈出,其中唐代律学大师鉴真最为著名。1999年12月5日能修法师荣任大明寺方丈。
大明寺最有特色的建筑是鉴真纪念堂,纪念堂是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为纪念鉴真法师圆寂一千二百周年,于1963年中日两国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时奠基,于1973年建成的。
鉴真纪念堂
鉴真东渡日本前,曾为大明寺住持。从唐天宝元年(742年)起,先后十余年,历尽艰险,至第六次东渡成功,将我国佛学、医学、语言文学、建筑、雕塑、书法、印刷等介绍到日本,为发展中日两国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1922年,日本学者常盘大定在寺前树立唐鉴真和尚遗址碑。它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模式,由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设计,共包括碑亭、长廊和纪念堂三部分组成,总面积达七百平方米。碑亭内耸立着汉白玉须弥座横碑,正面为郭沫若所书“唐鉴真大和尚纪念碑”,背面为赵朴初撰书纪念鉴真圆寂1200周年的碑文和颂辞,因而被誉为当代的“三绝碑”。院中立日本奈良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所赠石灯笼,2007年温家宝总理在日本国会演讲时说:“在扬州大明寺内有一个石灯笼,它与日本唐招提寺的石灯笼是一对,至今还在燃烧着,象征着中日友谊长明不灭。”正堂仿鉴真在日本主持建造的唐招提寺金堂,纪念堂正中供奉着鉴真法师坐像,这尊坐像是仿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鉴真像,用楠木雕刻干漆夹纻而成。坐像前有一只铜香炉,为日本天皇所赠。纪念堂门厅对面原为晴空阁,现为鉴真生平事迹文物史料陈列室。
2005年6月5日,在星云大师倡导下台湾佛光山文教基金会捐资5000多万元的鉴真图书馆,
大明寺弘佛亭
在国家宗教局和江苏省宗教局的关心及扬州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破土动工了。2007年5月18日鉴真图书馆落成,星云大师亲自来到扬州剪彩并参加了植树活动。
2007年5月大明寺方丈能修法师经过多次努力终于促成大明寺迎来一位特殊的日本客人——年近八旬的池田和夫老先生及夫人女儿将其长期珍藏并敬奉30多年的一尊来自中国西晋的观世音菩萨白玉佛首奉归中国,并无偿捐献给大明寺。为纪念佛首回归在大明寺内建立了一座“弘佛亭”。
鉴真学院
大明寺原住持能勤法师领导僧众办起了素菜馆等社会服务事业,并积极为社会公益、福利事业慷慨解囊。1989年,大明寺捐资五千多元,帮助城区中小学改建危房,为发殿教育事业尽力。
大明寺的文化底蕴十分丰厚,历朝历代不乏丽辞华章。山门外东偏壁上,面南嵌着一方石刻,上有擘窠书“淮东第一观”五字。此碑石立于清雍正年间,由扬州知府高士钥提议,用宋代著名诗人秦少游赞颂大明寺景观的句意书刻,字由金坛书法家蒋衡书字。北宋时,扬州属淮南东路辖区,著名文学家苏辙(子由)与秦观(少游)畅游大明寺,作诗唱和。
淮东第一观
秦少游诗末句为:“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自此,大明寺景区为“淮东第一观”而名闻天下。清代,雍正帝曾为大明寺题联:“万松月共衣珠朗,五夜风随禅锡鸣。”乾隆题联:“淮海奇观别开清净地,江山静对远契妙明心。”大明寺东侧晴空阁北院东廊壁上,嵌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篆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碑刻,乃国内罕见的篆书之宝。书写这部心经时,61岁的邓石如住在山寺月余,每日薰沐素食,躬亲监刻,以示脱俗。此碑书刻精湛,章法雄浑,是邓石如的第一杰作。在大雄宝殿的东廊南壁上,还嵌有邓石如的篆书石刻一方:“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携书剑客天涯。”亦为邓氏石刻珍品。
书法
唐鉴真和尚东渡行迹图是由仁空居士提供
山门外东偏壁上,面南嵌着一方石刻,上有擘窠书“淮东第一观”五字。此碑石立于清雍正年间,由扬州知府高士钥提议,用宋代著名诗人秦少游赞颂大明寺景观的句意书刻,字由金坛书法家蒋衡书字。北宋时,扬州属淮南东路辖区,著名文学家苏辙(子由)与秦观(少游)畅游大明寺,作诗唱和。
淮东第一观秦少游诗末句为:“游人若论登临美,须作淮东第一观。”自此,大明寺景区为“淮东第一观”而名闻天下。清代,雍正帝曾为大明寺题联:“万松月共衣珠朗,五夜风随禅锡鸣。”乾隆题联:“淮海奇观别开清净地,江山静对远契妙明心。”
大明寺东侧晴空阁北院东廊壁上,嵌有清代著名书法家邓石如的篆书《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碑刻,乃国内罕见的篆书之宝。书写这部心经时,61岁的邓石如住在山寺月余,每日薰沐素食,躬亲监刻,以示脱俗。此碑书刻精湛,章法雄浑,是邓石如的第一杰作。在大雄宝殿的东廊南壁上,还嵌有邓石如的篆书石刻一方:“岂有文章惊海内,更携书剑客天涯。”亦为邓氏石刻珍品。
2006年05月25日,扬州大明寺作为清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鉴真大师像回
诗词
(一)
八十年开第一春,海天长望迎亲人。
二
蜀冈迎人若有情,平山堂外见栖灵。
何期风雨十年后,犹有经声出大明。
三
诸人不去一身支,想见艰难渡海时。
四
信使星轺溯汉唐,一天风月弟兄邦。
药丸奇效诃梨勒,传遍活人济世方。
五
历史悠长不计年,云开禹域见新天。
睦邻佳话时时讲,深厚友谊代代传。
星云大师
1927年出生在江苏江都的星云大师,12岁在南京栖霞山出家。1949年到台湾,主编《人生杂志》《觉世旬
星云大师参加鉴真图书馆落成典礼(4张) 刊》《今日佛教》等刊物。是台湾宗教圣地佛光山的开山宗师。他在台湾倡导人间佛教,影响深远。佛光山也被称作台湾佛教五座山之一。
大师心系大陆佛教的昌盛发展,这次莅临扬州,就是查看了解自己捐资兴建中国鉴真佛学院的图书馆的进展情况,大师感言,要把扬州建成新的世界佛教的中心。
净因法师
净因法师:先后就读于中国佛学院栖霞山分院(南京)、中国佛学院(北京)、圣法佛学院(斯里兰卡)、斯里兰卡巴利语大学、斯里兰卡克拉尼亚大学研究生院、伦敦大学亚非学院,
,研读南、北传佛教,现主修戒律、南传佛教. 文章多发表于 《法音》、《澳门佛教》、《香港佛教》和 《佛教文化》,以人间佛教为理念,随缘弘法。
现任香港大学佛学研究中心主任,戒幢佛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生导师。在本所担任《戒律学》课程。
祥老和尚
瑞祥和尚(1912.11~1992.6),俗姓陈,名小飞,号无我。江苏东台籍。原中国佛教协会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扬州市政协委员、大明寺方丈。
能勤老和尚
能勤老和尚(1900.7~1987.9),男,汉族,扬州市邗江杨寿人,俗姓吴,名学道。原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佛教协会副会长、省政协委员、扬州市佛教协会会长、名誉会长、市政协常委、大准提寺方丈、大明寺方丈。
鉴真大和尚
鉴真是在我国唐代从扬州去日本的高僧
鉴真所处的时代,正是我国盛唐时期,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特别是一衣带水的日本,不断派遣使节、留学生到当时的长安学习,吸取唐代的文化。其中日本赴唐留学僧人荣睿、普照等,根据日本政府的意愿和日本佛教界的委托,在唐留学期间,注意物色与聘请高僧去日本传戒授律。他们闻及鉴真是当时的律学大师,于唐天宝元年(742),由中国僧人陪同南下扬州,聘请鉴真赴日传法。鉴真抱着“为是法事也,何惜身命”的献身精神毅然发愿赴日。在唐天宝十二年(753)第六次东渡成功。
鉴真大师座像
鉴真在日本生活了10年,于唐广德元年(763)病故于日本奈良,终年76岁。
他在日本的10年中,为日本建立了律宗,并对日本的《大藏经》进行了校正。
他还将中国的建筑和雕塑艺术介绍给日本。在他亲自设计和主持下,在日本
奈良建造了“唐招提寺”。此外,他还治愈日本光明皇太后的眼疾,又亲自
以嗅觉鉴定药物,向日本人民介绍了医学知识,交流了我国的佛学、语言学、
文学、建筑学、雕塑、书法、印刷术等科学技术,促进了日本文化的发展,被
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律宗之祖”。
在日本唐招提寺内供奉着鉴真坐像。1980年坐像曾回到中国的北京、扬州展出,历时近一个月。
素菜馆
寺院素菜,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大明寺素菜在继承寺院、道观、肆市等素菜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即选料上乘,制作精严,款式多样,滋味清淡鲜美。
大明寺素菜以当令时蔬及四时鲜果,山林珍品等为王,在品种上不仅繁多,而且口味上各异,不仅讲究做工,而且具有时代特点,将传统的寺庙素食与现代宾馆烹调技艺相结合,创造出多种素菜佳肴,有仿形,仿味、串炸、铁板等。使菜肴富贵、豪华、有声有色,不同于一般,有声的淮东一菜,仿形的吉庆有余,仿味的金玉满堂等。以素仿荤,使色、香、味、形达到惟妙惟肖,以假乱真的境地。这是当今寺庙适应社会,走向社会而形成的另一个特色,彼受中外来宾的欢迎。
大明寺素菜在菜肴命名方面也别有情趣,曾激起许多知民学者的豪情雅兴,为之吟咏:“佛门地 清净,素肴味无穷,尝得大明寺素菜席,甘愿此身护佛祖。”
品尝素食是一种享受,欣赏素食是一种文化情趣。素食不仅营养丰富,促进人体健康,还是祛病延年的食疗佳品,正如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朴老先生所云“素食养生,延年益寿”。在此,我们将寺庙素食奉献给社会,为增进人类健康服务。
回国巡展的鉴真大师像。前面的香炉是日本裕仁天皇为了表彰鉴真大师对日中友好事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于1980年4月5日赠送的。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长老森本孝顺赠给扬州大明寺长明石笼一座,安装在寺内鉴真纪念堂前。
邓小平主席5月6日在北京会见前来参加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活动的日本唐招提寺森本孝顺长老等日本朋友。
森本孝顺长老护送鉴真大师像于五月四日由中国历史博物馆移至法源寺展出时,受到聚集在法源寺的北京各寺一百多名僧侣的欢迎。
大明寺能修方丈告诉记者,大明寺“千年一修”中大雄宝殿、天王殿的维修方案,已经国家、省、市文物局批准通过,修缮工程将赶在梅雨季节到来之前竣工。
据悉,这项国家认定的重点维修工程中,将对大雄宝殿、天王殿修葺及其院落整修。对与传统风貌不符的加以纠正、院落里杂乱景观进行提升;同时,揭瓦不落架,对木构进行牮正、加固,于保存和继承其清同治年间以及年间所特有的结构、建筑风格、历史信息及其文化底蕴。整个工程包括为佛像装金,将耗资2000万元。
同治年间扬州代表作
大明寺是扬州市现有历史最早的,保留有较多的历史遗迹,也是全国重点。梁思成先生曾亲临现场,对大殿木构架的精秀予以较高评价。大雄宝殿是大明寺内的主殿,位居中轴线牌楼、山门殿之后,坐北朝南,雄伟壮观,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是清同治年间的扬州代表作。
从修缮方案设计文件我们可以看到,这次的修建后,千年古刹将保持昔日的建筑格局,其主要建筑风格仍保留有同治年间扬州地方特色。
上次维修已距今32年
该工程主持设计师梁宝富指着大雄宝殿对记者说,大明寺建于唐天宝元年(742),距离今天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大雄宝殿出现构件变形,天王殿出现木构件倾斜,殿宇木柱出现白蚁,屋面漏雨,砖瓦酥碱、风化等不同程度的险情,造成殿宇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大明寺上一次维修,在1979年。为迎接“鉴真探亲”,当年3月江苏省人民拨款对全面维修,所有佛像重新装金,距今已32年。
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
据悉,此次修缮将严格遵循“不改变文物现状”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留和使用原有构件,同时所有工程技术措施遵守真实性原则,严格考证,有据可依,尽可能根据历史资料及各种相关遗存、遗物复原。除设计中为了更好地文物建筑的安全而利用的修补、加固材料外,其他所有维修更换的材料均原材料、原形制、原工艺。
由于局部隐蔽及相关部件尚未彻底看清楚,将再次进行复勘,尽量保留原构架,根据损坏的情况彩环氧树脂、碳素纤维材料或铁件等加固,同时对朽蛀情况进行墩接、灌注、拼绑或更换。
对于木材选用同类材料木柱含水率不得超过20%,板类不得超过15%;油漆使用传统材料及工艺,使用桐油和国漆。
大雄宝殿现存问题
经勘测,大雄宝殿主要存在8个方面的问题:
1.大雄宝殿木构架的整体结构完好,但前后檐口的变形情况严重,从而会引发起广泛的连锁损坏现象。
2.天王殿木构架倾斜,北檐墙向内倾斜,主要是由于很久山前山坡下滑影响而产生不均匀下沉。
3.殿宇屋面漏雨严重,已经影响正常使用,屋脊、脊兽损坏、缺失较多,影响建筑整体外观。
4.地面凹凸不平,部分地面是水泥修补;佛坛后人新做,与传统做法不符。
5.电器设备老化,线混乱,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6.大雄宝殿的东、西、北室外地面高于大殿室内地面,墙体下部受潮比较严重。
7.殿宇受虫害较严重,不根治会影响结构安全。
8.外观与传统风格不符,影响景观效果。
大明寺曾八次大修
大明寺共经历八次维修:
■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占领扬州,法净寺毁于战火之中。
■同治九年(1870),重建法净寺。
■民国四年(1915),主持昌泉和程祯祥募资资金,召集工匠,全面修葺法净寺,36年(1947)告竣。
■1949年、1951年,在国家经济尚未得到大发展的情况下,依然抽调资金,修建法净寺。1957年8月,法净寺列为江苏省文物单位。
■1963年,为唐代大鉴真圆寂1200周年,为迎接纪念盛会的召开,重整,修葺一新。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要砸烂佛像。中央有关单位根据总理的,指令扬州地方要大明寺文物古迹,幸免于难。
■1979年3月,江苏省人民拨款对全面维修,所有佛像重新装金。1980年4月,鉴真坐像自日本回国“探亲”。
大明寺景区门票价格:淡季(12月~2月,7、8月)
大明寺旅游图
30元,旺季(3月~6月,9月~11月)45元。
70岁以上老人凭身份证可享受半票优惠;1.2米以下儿童免票,1.2~1.4米半票。
公共交通信息:
上海出发:乘坐快客直达扬州,车程3-4小时,票价86元。或乘火车到镇江转乘汽车到扬州。建议来自上海、苏州等方向的游客可选择先乘火车到镇江,在转乘汽车到扬州。(仅供参考)
杭州出发:杭州汽车北站乘快客到扬州(票价298元),或者乘坐T786/T787到扬州(硬座:106元)然后换乘扬州到景区的交通或乘坐的士。(仅供参考)
南京出发:南京长途汽车东站乘汽车到扬州(平均20分钟一班,36元左右)或者乘火车到扬州(票价17左右),然后换乘扬州到景区的交通或乘坐的士。(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