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简介
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
在这里而得此名)。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
编辑本段建筑布局
博物馆的各陈列室,以棂星门中门为主轴线,自南而北对称排列。前半部为临时性专题陈列室,自轴线正中上有“碑林”匾额的碑亭以北为碑林陈列室,西侧为石刻艺术室。
进入西安碑林大门,可以看到一座四角形两层飞檐的亭子,里面竖立着著名的《石台孝经》。这是由四块石板组合成的长方形石碑,高5.1米,安置在三层石台上。《孝经》是宣扬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历代封建王朝十分重视。唐天宝四年(公元745 年),唐玄宗李隆基亲自加注,并用隶书行文。
第一陈列室
漫步在青石小道,碑林风雅的古香古色悠然而来,成千上万的字碑让人眼花缭乱,忍不住感叹中国古代文化的精深。第一陈列室前是专为陈列修盖的碑亭。是碑林最大的石碑,刻于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书写的。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编纂,专门讲孝道的。前面一部分是李隆基为孝经作的序。玄宗为孝经写序的目的是表示自己要以“孝”治理天下。后面是孝经原文。小字是玄宗为孝经作的注释。底座由3层石台组成,上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蔓草、狮子花等,是唐中期比较有代表性的。上面是浮雕卷云瑞兽。此碑由4块石头组成,底下有石台,因而称“石台孝经”。陈列室里主要陈列,内容包括《周易》6卷,《尚书》13卷,《诗经》20卷,《周礼》11卷,《礼仪》17卷,《礼记》20卷,《春秋左氏传》30卷,《春秋公羊传》12卷,《尔雅》3卷,以及《公羊春秋》、《孝经》、《论语》等12部经书,共计650252字,用石114方,两面刻文。清代补刻的17面3万余字也陈列于此,合称。12部经书是封建社会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因为当时印刷术不很发达,为了避免文人学士们在传抄经书时出现错误,并能永久保存,就把这12部经书刻在石碑上,作为范本,立于长安城国子监内,供人们校对。我国自东汉开始,曾先后7次刻经。是仅存的一套完整的石刻经书。
第二陈列室
第二室陈列着许多具有史料价值的石碑。《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立于公元781年,后世才从地下发掘。此碑记叙了古代罗马景教传入中国的盛况,石碑侧面用叙利亚文刻写了70位景教人士的名字。石碑记载的史实中外史书全无记载,因此弥足珍贵。清代丹麦人荷尔漠来西安用重金偷买未遂,只好托人刻一假碑(现存伦敦)。它是研究中外关系的宝贵资料,其拓片早已辗转国外。《中尼合文陀罗尼经幢》是一种柱状石刻,有六角柱形、八角柱形和圆柱形,用中国和尼泊尔两种文字刻成,反映中尼两国佛教的交流。《不空和尚碑》反映了印度佛教传入中国的史实。《明德受记碑》记载了明末农民起义军李自成建立的农民政权“大顺国”,并反映了当时陕西灾后“人食人”的惨状。《曹全碑》虽是为汉代曹全树碑立传,却无情地记载了他镇压黄巾起义的事实。
第三陈列室
第三室的石碑荟萃了历代著名书法家的手迹。秦代李斯的篆书见于《峄山碑》;汉代隶书见于《曹全碑》;东晋王羲之手书见于《大唐三藏圣教碑》,此碑文字是后人从他的遗墨中拼集而成,人称“千金碑”。《唐多宝塔感应碑》留下了唐代颜真卿的楷书;《唐玄宗秘塔碑》留下了柳公权的楷书;《判千家字文》留下了唐代张旭的草书。另有宋代赵佶、黄庭坚,元代赵孟頫,明代董其昌,清代皇帝的书法手迹。从这里可以看出中国文字和书法发展的轨迹。爱好书法的人可以在馆内选购影印的碑贴。
在碑林中漫步,不仅可以欣赏优美的书法艺术,还可以看到碑石上精美的图案花纹。如清代的《关帝诗竹图碑》、明代《魁星复斗图碑》、宋代的《唐兴庆宫图》。
石刻艺术室
石刻艺术室和游廊收集了陕西各地的石刻石雕珍品,如东汉的石兽、画象石,唐代的蹲狮、犀牛。驰名中外的《昭陵六骏》有四骏保留在这里。这里陈列的唐代供应石灯十分引人注目,灯分九层,无论造型还是灯案的图案,都十分精美。日本奈良附近通往“春日神社”沿途的石灯就是仿此唐灯所造。此外,还有出土移此的东汉石刻墓门,唐代石椁。石椁阴刻的星相乐舞,仕女图,椁外浮雕彩绘文武侍从和骑龙驾凤仙人,都是历史和艺术珍品。来到碑林,不要忘记这里还有一个高2,5 米、重6 吨的景云大钟。每年除夕之夜,中央电视台发出的钟声就是出自这个巨钟。
其他
拥有浩瀚的藏品,丰富的文化内涵,被世人誉为“东方文化宝库”、“书法艺术的渊薮”、“世界最古的石刻书库”——这就是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书法及绘画艺术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的西安碑林博物馆。
碑林概览
西安碑林坐落于著名古城西安市三学街(因清代的长安学、府学、咸宁学均设在这里而得此名)。它于北宋二年(公元1078年)为保存《开成石经》而建立。九百多年来,经历代征集,扩大收藏,精心保护,入藏碑石近三千方。现有六个碑廊、七座碑室、八个碑亭,陈列展出了共一千零八十七方碑石。在名碑荟萃的展室里,展示了圣儒、哲人的浩瀚石经;秦汉文人的古朴遗风;魏晋北朝墓志的英华;大唐名家的绝代书法以及宋元名士的潇洒笔墨。书圣王羲之、画圣吴道子书画同辉的笔墨迹以及诗画双绝的王维的竹影清风更为碑林增辉溢彩。西安碑林以其独有的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历史文物宝库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962年被公布为中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安碑林是我国收藏古代碑石墓志时间最早、名碑最多的一座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典籍刻石的集中地点之一,也是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的荟萃之地,有着巨大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从历史价值来说,许多碑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有的可藉以补充和订正史书记载的遗误,有的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史和地方史宝贵资料。如从陕西周至县出土,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移入碑林的《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通高353厘米,宽103厘米,刻于唐德宗建中二年,用中国和叙利亚两国文字记载了唐时基督教中一派的景教由中亚传入我国的情况。此外,唐《中尼合文之陀罗尼经幢》是我国唐代和尼泊尔人民友好交往的实证;《唐广智三藏碑》记载了一个印度僧人一生在中国的经历和密宗传入日本的师承关系。等等这些都是研究中外文化交流和宗教史的珍贵资料。
《明德受纪碑》上刻有“大顺”、“永昌”字样。这是明未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的遗
物,记载着当时陕西大旱,粮价昂贵,“小麦每斗二两四钱,米每斗二两六钱”和“人食人犬亦食人”的悲惨景象;清刻《张化龙碑》,颂扬了当时领导陕西扶风、歧山一带农民反抗官府的张化龙;清刻《荒负歌》等,也记录了一些遭受官僚、地主压迫剥削的广大农民的苦难生活;元刻《重修牛山土主忠惠王庙碑》、《刘尚神道碑》和清刻《平利教案碑》等,均从不同方面记录了元末红巾军起义和清末广大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外来侵略的事实。
碑林中还记载了诸多历代爱国主义人物,如被誉万世师表的孔子,统一中国文字的李斯,对蜀汉忠贞不渝的关羽,两袖清风的郑板桥,慷慨就义的民族英雄文天祥,虎门销烟震惊中外的林则徐,历代书法大师王羲之、颜真卿、于右任,以及励精图治的邓廷桢,推行新法的康有为等。他们那忧国忧民,为事业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大量的石经,是碑林中古代重要的文献资料。《石台孝经》刻于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亲自以隶书书写的(孝经是孔子的学生曾参记述他也孔子的问答辞,主要内容讲孝、悌二字),此碑由四块色如黑玉,光可鉴人,高590厘米的细石合成,碑上加方额,额上刻浮雕瑞兽、涌云;额上盖石,盖石边缘刻优美的卷云,顶上作山岳状;碑下有三层石台阶,故称“石台孝经”;三层石台四面都刻有生动的线刻画,有茂盛的蔓草和雄浑的狮形怪兽,两种不相协调的动植物被刻画得融洽无间,整个构图给人以威武、活泼的感觉,为盛唐的艺术精华。《开成石经》,是唐文宗太和四年(公元830年)接受国子监郑覃的建议,由艾居晦、陈珍等用楷书分写,花费了大约七年时间到开成二年(公元837年)刻成一部石经。其中包括《周易》6卷,《尚书》13卷,《诗经》20卷,《周礼》11卷,《礼仪》17卷,《礼记》20卷,《春秋左氏传》30卷,《春秋公羊传》12卷,《尔雅》3卷,以及《公羊春秋》、《孝经》、《论语》等十二种经书和五经文字及九经字样。计114石,文刻两面,228面,字列八层,共六十五万零二百五十二字。刻成后立于唐长安城的国子监内,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必读之书,同时也是读经者抄录校对的标准。此经是我国古代七次刻经中保存最完好的一部,它俨然是一座大型的石质书库,这在我国印刷术发明以前,对文化的保存和传播起了重要的作用。《石台孝经》、《开成台经》等名碑,原来竖立在唐长安城务本坊(今西安市南门外)的国子监内,唐末韩建(大尉许国韩公)缩小长安城后,这些碑连同其它一些名碑都散落到了城外。唐昭宗以及后粱时期,陆续将这些石碑移到原唐代尚书省西隅。到宋哲宗元佑年间(公元1086-1093年),又将全部碑石搬到学府之北,就是今天的碑林所在地。此外,明清两代的《兴学碑》、《修渠记》、《修栈道记》、《修城记》、《修庙记》等也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西安碑林不仅是东方石质历史文化的宝库,更重要的是书法艺术的宝库,享有“
书法艺术故乡”的美誉,令海外人士向往。碑林中早期石刻有宋代摹刻的秦峰山刻石,原碑为秦国丞相李斯所书。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刻的“曹全碑”,是用秀美的隶书写的,这是全国汉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碑刻,为汉碑中的精品。“汉熹平石经《周易》残石”,它保存了我国最早的《周易》文句,相传是当时著名学者、大书法家蔡邕以隶书书写,方挺严整,为汉隶之典范。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时期。在唐代书法艺苑中,名家辈出,时有杰作,真、草、隶、篆,百花争妍,犹如璀璨的群星,放射出永不泯灭的光辉。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各创一体,欧阳通、徐浩、史维则、怀素等也都是一代名家。欧阳通书写的《道因法师碑》,与其父欧阳询的《皇甫诞碑》很相近,结构严谨,书法险劲,是值得珍视的书法名碑;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颜家庙碑》、《多宝塔感应碑》等,气势雄浑,苍劲有力,是标准的“颜体”;柳公权的《大达法师玄秘塔碑》,笔力遒美瘦挺,劲如削竹,结构峻整,神足韵胜,是“柳体”中最典型的代表作;唐代怀仁和尚从晋王羲之遗留的墨迹中选集而成的《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则更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著名草书家怀素的《千字文》,笔意奔放,流利洒脱,为世所珍。此外,宋起佶的《大观圣作之碑》(瘦金体)和清代翻刻的《宋淳化秘阁帖》等,也是稀有的珍品。
除了书法,在北魏、唐、宋等碑志上,还保存了大量具有艺术价值的精美图案花纹。如唐刻《大智禅师碑》的两侧,以线刻和减地两种手法并用的图案作为装饰,将蔓草、凤凰和人物穿插布置,使人感到繁丽、活泼、美妙而有生气;《石台孝经》碑头上的浮雕卷云和狮子,碑座上线刻的精致蔓草、瑞兽等,也都表现了唐代雕刻所特有的富丽作风;唐刻《道因法师碑》座垢两侧,用流利的线条,刻出两组人物,共有十多个卷发深目的异国装束的人,牵马携犬,作准备出行状,是不可多得的线刻佳作;北魏的《元晕墓志》四侧,分别刻着有表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形象,空隙中满填流动的云彩,呈现出飘逸而和谐的奇特意境。它们像绿林一样陪衬着繁花似锦的书法艺术,使碑林这座书法艺术宝库,更加瑰丽异常。
碑林能较完整地保存,是与清代乾隆年间陕西巡抚毕沅的贡献分不开的。宋代时,由于无人管理,珍贵的汉唐碑碣有的被人用做砖甓,有的用于修桥,遭到人为的破坏。元代时,碑林的碑石曾两次全部跌倒。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陕西发生8级大地震,碑林里的大量碑石因摔碰而断裂。清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毕沅率同僚到碑林视察,只见房屋倒塌,碑石横卧于荆榛瓦砾之间,环顾四周,满目荒凉,这使他十分震惊和痛心。他与同僚合义,采取修整房屋,整理石,编目著录,组织石刻陈列,建立管理机构和保管制度等措施,重修和保护碑林。在他所著《关中金石记》中说:“前后堂庑,皆鼎新焉,旋于土中,搜得旧刻数十片,遂取《石经》及宋元以前都,编排甲乙,周以栏盾。明代及近人所,则汰存其佳者,别建三楹以存置。其锁钥则有司掌之,设法保护,以冀垂永久。”毕沅对金石文字有浓厚兴趣,整修碑林在于“庶考古者,得以观览也”。(《毕沅在保护关中古迹上的贡献》,文物天地,1983年第二期)他为保护珍贵文物作出了重要贡献,很值得赞赏。
秦峄山石
在西安碑林第五室西侧陈列着一方高218厘米、宽84厘米的秦《峄山刻石》。其书法是由中国秦代的丞相李斯用篆书书写而成。由于年代久远,加之战乱,原石早已被北周武帝派人推倒,后又被野火焚毁。此石是宋太宗赵光义淳化四年(公元993年)郑文宝根据原石拓本翻刻立石,碑阴有郑文宝题记。《峄山刻石》摹刻都甚多,而首推此石最佳。(见图)
在秦的统一事业之中,一个重大的功绩就是统一了文字。中国的汉字已有四千余年的历史。从最早出现在陶器上的符号,刻划在兽骨龟甲上的甲骨文,和铸造在钟、鼎上的金文,以及到周宣王时的太史籀文(大篆),只有在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六国后,李斯等人才用小篆统一了中国文字。李斯曾经说过:上古创造大篆字体,广为流传,但由于时间久远,人们多不能认识。所以删掉繁杂笔划,省略异体字形,改进成为小篆。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文字改革,对发展祖国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秦始皇在统一中国后的十余年间,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先后五次远途巡视各地。秦王政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他出巡山东齐鲁故地登陶县的峄山(今山东邹县东南)时,登高远望,激情满怀,对群臣说道:“朕既到此,不可不加留铭,遗传后世。”李斯当即成文篆字,派人刻碑石于峄山之上。这就是著名的秦《峄山刻石》。
李斯的字在秦代是一流的。他还有一套书法理论,他在谈到用笔的方法时说:写字,用笔要急速回转,折画要快,象苍鹰俯冲盘旋一样。收笔好比游鱼得水,运笔就象景山行云,笔画的轻重、舒卷,应自然一体,大方美观。从《峄山石刻》我们可以看出,李斯的书法运笔坚劲畅达,线条圆润,结构匀称,点画粗细均匀,既具图案之美,又有飞动之势。书艺之高超掩灭先轨,散绝后贤,使一切写小篆的人皆难入其境,成为后世临摹学书之佳作
魏碑
魏晋南北朝是我国历史上自东汉以后,到隋统一前的一段历史时期,即从公元2世纪末到公元6世纪80年代,时近400年。这一时期总的特点是一个“乱”字,战乱频繁,政权更迭。同时,这一时期全国人大多数地区盛行佛教,受尽苦难的各族人民幻想在求神拜佛中求得解脱,佛教成了各族人民交流、融合思想文化的重要渠道。佛教的盛行也推动了文化事业的发展。由于推行佛教,出自立碑造像的需要,大大推动了书法艺术和雕刻艺术的发展,在这一时期,魏书、楷书、草书都由初创阶段趋于成熟。西安碑林和陕西关中耀县药王山中保存的大量石刻作品,本身固然是佛门遗物,但同时又是魏书中的精品,是石雕艺术的杰作。在汉代,通行的字体为隶书。而东晋以后,南方流行楷书,当时人们以南方文化为汉族文化的正宗,南方流行的楷书被称为“今楷”,受到士人推崇。而在北朝,则直接承用汉隶书体,由于在实际雕刻操作中必须动用刀凿,则形成了一种既不同于汉隶,也不同于今楷的独特书法形式--“魏书”。魏书字型的特点在于蕴含隶书笔意,字体古朴拙壮,起笔落笔平整有力,带刀削斧凿之势。魏碑中许多属于这种字体。
《曹全碑》
隶书也叫“隶字”、“左书”。是由篆书简化演变而成的一种字体,把篆书圆转的笔画变成方折,在结构上,改象形为笔画化,目的是为了书写方便、快速。始于秦代,普遍使用于汉魏。晋朝卫恒的《四体书势》说:“秦既用篆,秦事繁多,篆字难成,即令隶人(指胥吏,即办理文书的小吏)佐书,曰隶字。”就是说,隶书本来只是小篆的一种简率快速写法,到了汉朝,经过加工,发展成为一种具有艺术价值的字体。秦隶也叫“古隶”,同小篆相差不很远:汉隶也叫“今隶”,其笔势、结构都与小篆不同。汉隶西汉与东汉也有较大的区别,西汉的隶体笔画比秦隶简省,但尚无波磔(捺笔挑势);至东汉时,始有波捺,后人又叫“八分”。隶书的结构打破了六书的传统,奠定了楷书的基础,提高了书写的效率,它的产生,标志着汉字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西安碑林博物馆陈列的东汉《曹全碑》,可谓是隶书的代表,汉碑中的精品。(见图)
“曹全碑”全称为《合阳令曹全碑》。刻于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明万历初年在合阳县(今陕西合阳)萃里村出土。此碑为竖方形,高273厘米,宽95厘米,共20行,每行45字。碑文记载了东汉末年曹全镇压黄巾起义的事件,也记载了张角领导农民起义波及陕西的情况,也反映了当时农民军的声势和合阳县民郭家起义等情况,为研究东汉末年农民起义斗争史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料。此碑石黑明如涂油脂,光可鉴人,书体是用隶书写成。文字清晰,结构舒展,字体秀美飞动,书法工整精细,秀丽而有骨力,风格秀逸多姿,充分展显了汉隶的成熟与风格。此碑碑石精细,碑身完整,实为汉碑、汉隶之精品。也是目前我国汉代石碑中保存比较完整、字体比较清晰的少数作品之一。
王氏作品
王羲之(321-379,一作303-361,又作307-365),东晋书法家。字逸少,琅琊临沂(今属山东)人。出身贵族。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因与王述不和辞官,定居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工书法,早年从卫夫人(铄)学,后改变初学,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并博采众长,精研体势,推陈出新,一变汉魏以来质朴的书风,创造了妍美流便的新体。王羲之的草书浓纤折衷,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娟劲健,千变万化,纯出自然。由于他在书法艺术上的卓越成就,其书迹为历代珍宝,影响甚大,故有“书圣”之称。法书刻本甚多,以《乐毅论》、《兰亭序》、《十七贴》等为著,存世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快雪时晴》、《奉橘》、《丧乱》、《孔侍中》等贴。
唐代书法
唐代是中国书法艺术的繁荣时期,期间名辈出,流派分,真、草、隶、篆,百花争妍,犹如璀璨的群星,放射出永不泯灭的光辉。它上承魏晋六朝之余韵,下开五代宋元之先河,是中国书法数千年历史长河中光彩夺目的篇章,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具有先锋的一页,它深刻地影响着后来中国乃至东亚、东南亚书法艺术的发展道路。
在唐朝时,朝廷颇为重视书法,翰林院设有侍书学士,将书法作为进身仕途的门径之一。中央的“国学”分为六科,其一为书学科,是专门教习书法的机构,这是效仿汉代以书取士、晋朝有书学博士这些设置的继续。弘文馆也教书法,专收五品以上的官员进行提高,由当时最为著名的书法大师欧阳询、虞世南等人执教。这足以见得朝廷对书法及书法教育的重视。
史籍所记载有名有姓的唐代书法家,其总数已逾千人,其中大多为京官或长期生活在京都地区的仕阶层。从书法流变的大体脉络来看,可将唐代书法分为初唐、中唐和晚唐三个时期。这三个时期的典型代表在西安碑林都有充分表现,现从以下四个方面作以介绍。
四大家
虞世南
虞世南:(558-638),字伯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余姚)人。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他不但书法冠绝一时,而且为人正直,性情刚烈,唐太宗称赞他有“五绝”:“一曰博学,二曰德行,三曰书翰,四曰词藻,五曰忠直。有一于此,足谓名臣,而世南兼之。”虞世南的书法圆融遒逸,风神萧散,自开面貌,秀丽中含筋骨。他偏工行草,而晚年正楷可与王羲之相先后。相传他勤于学书,卧时常在被中划腹练习,作字不择纸笔,都能如字。传书之作有《孔子庙堂碑》、《汝南公主墓志》、《晗仁寺碑》、《论道帖》等。西安碑林现收藏有《孔子庙堂碑》及《淳化阁帖选》等。
欧阳询
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时官太常博士,唐时封为太子率更令,也称“欧阳率更”。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最便初学,号为“欧体”。其《九成宫醴泉铭》可谓欧体楷书的登峰造极之作;《皇甫诞碑》、《温彦博碑》、《化度寺舍利塔铭》等离开称名于世。史书记询初学王书,而险峻过之,其八体兼妙。西安碑林现藏有《皇甫诞碑》等作品。
褚遂良
褚遂良:(596--658或659),字登善,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唐太宗时封河南郡公,世称“褚河南”。史载此人博涉文史,尤工书法。唐太宗曾经说:“虞世南死后,无人再与我论书法。”魏征便推荐褚遂良,说“遂良下笔遒劲,甚得王逸少体。”太宗时历任起居郎、谏议大夫,累官至中书令。后因反对唐高宗立武则天为后,屡被贬职而死。其书处学欧阳询等,继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融会汉隶。其特点是:正书丰艳,自成一家,行草婉畅多姿,变化多端。当时与欧、虞齐名,学者甚多。颜真卿亦受其影响。《唐人书评》称褚书“字里金生,行间玉润,法则温雅,美丽多方。”传世碑刻有《同州三藏圣教序碑》、《伊阕佛龛记》、《孟法师碑》等。
薛稷
薛稷:(649--713),字嗣通,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人。举进士,睿宗时官至中书侍郎、参加政事,为睿宗所宠信。后窦怀贞等谋害玄宗,他因预知此谋,赐死在狱中。其书法初工隶书,后于外祖魏征家见虞世南、褚遂良书迹,遂精心临摹,深得褚遂良笔法,时称“买褚得薛,不失其节。”学书法外,他还是著名画家,他善画人物、佛像、鸟兽、树石,画鹤尤为生动,时称一绝。后人评说薛书“如风惊苑花,雪惹山柏”。在初唐,薛稷与虞、欧、褚等并称一世,得名于“唐初四大书法家”。其碑刻有《升仙太子碑》、《信行禅师碑》等。
中唐作品
中唐时期,书法艺术向多样化发展,涌现出了一大批功力深厚的书法大师,也体现出了唐代书法的最高水平。其中以颜真卿、柳公权二人最具代表性。
颜真卿
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官至太子太师,进爵鲁郡开国公,也称“颜鲁公”。他出身于书法世家,从小就受到书法艺术的熏陶。其曾祖、祖父、父亲都工篆隶,母亲殷氏亦长于书法。颜真卿长期处于政治斗争的旋涡之中,是“安史之乱”前期对抗叛军的中坚人物之一。史载因遭宰相杨国忠排斥,他出任平原(今山东平原)太守。他洞察出安禄山要反,乃增修城池,集训壮丁,屯粮积谷,为麻痹安禄山,整日大张旗鼓与宾客饮酒取乐。天宝十四载(755年),安反叛,河朔尽陷,独平原坚守未被攻破。这时颜又联络四方起兵反抗,响应者十七郡,他被推为盟主,合兵30万,迫使安禄山不敢急攻潼关。在同权臣杨国忠、元载、卢杞及叛军安禄山、李希烈的抗争中,刚直不阿,终于死在李希烈之手,成为忠臣义士的楷模和榜样。他的书法初学晋王羲之和唐褚遂良、张旭等人,后突破了六朝直至盛唐时期的“二王”为宗多少带有贵族化倾向的秀娟纤劲的书风。从而以圆转厚重的笔法代替了方折劲巧的用笔方法,形成浑厚遒劲,丰润奇伟,大气磅礴的艺术风格,创出“颜体”。颜体的间架平整端庄,四面开张,显得豁达大度,气势不凡。颜书遗存较多,最为著名的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颜勤礼碑》、《颜家庙碑》、《李元靖碑》、《颜氏三稿》、《争座位帖》等。颜真卿在书法上的巨大成就和杰出贡献,对中唐之后历朝各代影响极大。比其稍晚的柳公权、释怀素等人,都是初学颜书而成大名的。
柳公权
柳公权:(778--865),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元和进士。他一生经历了唐朝十代帝王,历任翰林学士、中书舍人、集贤院士等职,很得皇室的恩宠。在当时盛行树碑立石的风气之下,王公仕臣们以得到柳公权为先祖书写的碑志为极大的荣耀。许多外国使节来到长安,常常专门带了钱来购买他的墨迹,可见其书名已远扬海外。柳公权书法初学王羲之,遍阅近代笔法,而得力欧阳询、颜真卿。颜体书法以丰润稳健取胜,而柳公权在颜书开阔丰润的基础上加强了遒劲奇绝的一面,用笔挺拔,风骨峥嵘,神气清健,尽脱陈俗,从而自成一家,世称“颜筋柳骨”。传世著名的碑版有《玄秘塔碑》、《神篆军碑》、《李晟碑》等多种,甘肃敦煌石室中发现的初拓本《金刚金》,堪为稀世珍品。今年又新出土的《回元观钟楼铭》一石(见图),尽见柳书神采。
张旭怀素
唐代草书
唐代的草书在继承汉魏章草、晋代“二王”和汉代张芝等人的基础上,出现了如张旭、怀素等一代书法大家,把书法线条的流动美和笔意变化的技艺推向草书发展的顶峰,至今罕有其匹。西安碑林收藏了他们诸多代表作品。
张旭
张旭以酒为嗜好,作书每每大醉,高呼狂叫,甚或以发濡墨,人称“张颠”。他以王书为基底,又得法于张芝,发展了传统的草书,与怀素一起,开创了草书的全新境界。当时人们对初诸家每有微词,而独对张旭无异议。唐文宗把李白的诗歌、裴[上日下文]的剑术和张旭的草书称为“三绝”。张旭自称其学书“始见公主担夫争道,又闻鼓吹而得法。观公孙大娘舞剑,始得其神。”可见他草书的灵感源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不是单纯的在书桌上玩弄笔墨技巧。杜甫在诗中写到:“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笔如云烟。”
怀素
另一位草书圣手怀素是释家中人,他与张旭一样嗜酒如命,竟一日九醉不醒。他自称“饮酒以养性,草书以畅志。”其酒中作书,每出佳品。他和张旭有“颠张狂素”之说。怀素家贫,曾种芭蕉万株,以叶习字,极为刻苦。他用木板写字,竟然将板写穿!习字用过的毛笔,堆积成冢,称“退笔冢”。时人评论:“若惊蛇走虺,骤雨狂风。
帝王作品
唐太宗李世民书帖(淳化阁选帖)。史载唐太宗对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颇为推崇。他曾悬重赏募集王书遗墨,无论真伪,尽数收罗,由虞世南等人鉴别后入藏内府,得2900余纸。据传还发生了唐太宗派人设计赚取兰亭真迹的故事。他得到《兰亭序》后,日夜观摩,爱不释手,命欧阳询、褚遂良等人精心摹得多本。太宗死后,又嘱《兰亭序》陪葬昭陵。正是由于李世民等唐代帝王对书法艺术的尊崇和推广,才使唐代书法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唐.李隆基《石台孝经碑》。此碑刻于唐玄宗天宝四年(745),是唐玄宗李隆基亲自作序、注解并书写。书法工整,字迹清新,秀美多姿。此碑由四块黑色细石合成,高590厘米,方额、盖石、顶上等均做了非常艺术化的处理,碑下有三层石台阶,故称《石台孝经》。这是西安碑林中最早的展品之一。
唐.李阳冰《三坟记碑》、李阳冰的篆书被誉为李斯之后写小篆的第一名手。前人称他的书法为神品。
唐.史维则《唐大智禅师碑》。此碑被誉为隶书中不可多得的标准唐隶。
唐.尹之凯《美原神泉诗序碑》。唐代篆书。
唐.吴道子《写意观音像》。吴道子为唐代著名画家,王羲之被称为“书圣”,而吴道子则被称为“画圣”。
唐.梁升卿《御史台精舍碑》。此碑文是研究唐代政教关系及唐隶书法的可贵资料。
宋元明清
唐以后,书画艺术呈现出了多元化、多角度、多风格的特点。这充分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宋、元的苏(轼)、黄(庭坚)、米(芾)、赵(孟頫),史称“宋元四大家”。他们既留下了尚意潇洒的笔迹,又是古今著名的诗人、词人、文学家;明清两代的书画大师、皇族贵胄也留下了他们的笔情墨意;还有近代民族精英、文化大师的珍贵作品等等这些,使西安碑林将永远成为中华民族古代文化艺术的宝库。
史载宋徽宗赵佶能书善画,在艺术上有高深的造诣,书法纤细秀劲,称为“瘦金体”。
米芾,北宋著名的书画家。曾任书画学博士和礼部员外郎,人称“米南宫”。又因狂放,并有洁癖,也叫他“米颠”。能诗文,擅书画,精于鉴别,好收藏名迹。其书特点是用笔俊迈,有“风樯阵写、沉着痛快”之评。与苏轼、蔡襄、黄庭坚合称“宋四大家”。
赵孟頫,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精绘画,擅长书法,书学晋、唐。其书特点为:用笔圆转流美,骨气秀劲,后世称“赵体”。
二,司马迁墓
司马迁墓
司马迁西汉夏阳人,于武帝元封年间任太史令,著有我国第一部传记体史书,后称《史记》司马迁墓在陕西省韩城市芝川镇南。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里距禹鉴龙门不远,是太史公的故里。墓背依梁山,面临芝水,建筑于地势高畅、林木茂密的黄土岗阜之上。墓地与司马迁祠相连。在岗阜至高处。墓用砖砌成圆形宝顶,顶上植有古柏枝丫虬劲,浓密青翠,为宋元所筑衣冠冢。坡下台地上筑有寝宫、享堂和配殿,四周筑成带雉堞的高墙,如城似堡,道路蜿蜒而下。于此,居高临下,极目千里,雄伟壮观。
三,炎帝陵
|
|
景点简介
炎帝陵是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的安息地,它坐落于株洲市炎陵县城西19公里处的鹿原陂。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育基地、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湖南十大文化遗产、新潇湘人文八景、湖南省最佳景区。主要建筑有炎帝陵殿和神农大殿。
史料记载,炎帝陵在汉代即有祭祀,宋乾德五年(967年)宋太祖钦命在陵前立庙
,同时诏禁樵采、置守陵户,此后历朝历代祭祀、修葺不断。1988年修复竣工并对外开放的炎帝陵殿保持了清道光年间形成的建筑格局,陵殿分四进:一进为午门,二进为行礼亭,三进为主殿,四进为墓碑亭,亭后为墓冢。
于2002年竣工的神农大殿,总投资8600万元,为明清仿古建筑,整个大殿金碧辉煌,气势恢宏,端庄凝重。陵区内有自然、人文景观30余处,附属景点有御碑园、咏丰台、白鹭亭、皇山碑林、圣火台、天使公馆、崇德坊以及龙脑石、龙爪石圣迹和邑有圣陵摩崖石刻等,更有“异树飞香”、“味草凝芳”等炎陵十景。社会各界人士高度关注炎帝陵的开发与建设,江泽民、胡耀邦等3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为炎帝陵题词题字,尉健行、李铁映、乌云其木格、张怀西等19位中央领导亲临炎帝陵指导工作。自1988年开放以来,共接待海内外游客近1000万人次。
历史传说
关于炎帝神农氏安葬地的记载,最早见于晋代皇甫谧撰写的《帝王世纪》炎帝“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撰《路史》就记述得更具体: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据地方史《酃县志》记载此地西汉时已有陵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军兴邑人担心乱兵发掘,遂将陵墓夷为平地。唐代,佛教传入,陵前建有佛寺,名曰“唐兴寺”,然而陵前“时有奉祀”。
炎帝陵自宋太祖乾德五年建庙之后,迄今已有千余年历史,随着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炎帝庙也历尽沧桑,屡毁屡建。
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67—983年),朝廷将事官虑炎帝陵地僻路险,舟车不便,奏请
将炎帝庙迁至茶陵县城南,宋太宗诏许,即移鹿原陂炎帝庙于茶陵县城南五里处。此后凡二百余年,朝廷官府祭祀炎帝神农氏的活动,均在茶陵县城南炎帝祠庙进行,鹿原陂炎帝庙几近湮没。宋孝宗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衡州守臣刘清之鉴于炎帝陵没有炎帝庙,反而保留唐代的佛寺,有点不伦不类,于是奏请朝廷,废陵前唐兴寺而重建炎帝庙。宋宁宗嘉定四年(1211年),析茶陵军之康乐、霞阳、常平三乡置酃县。此后,炎帝陵所在地鹿原陂即属酃县境地,隶属衡州府管辖。至淳八年(公元1248年),湖南安抚使知潭州陈奏请朝廷为炎帝陵禁樵牧,设守陵户,并对炎帝祠庙进行了一次大的修葺。 宋代以后,元代近百年间,朝廷只有祭祀炎帝陵的活动,而未有诏修炎帝陵庙的记载。
明代有关炎帝陵庙的修葺史书记载颇详。较大规模的修葺有三次:第一次是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
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诏命遍修历代帝王陵寝由此炎帝陵庙也得到了一次全面修葺。第二次是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由酃县知县易宗周主持。这次重修是在原庙旧址上拓宽兴建,基本上改变了旧庙原貌。第三次是万历四十八年(公元1620年)。酃县县令派人于路旁募款,发起重修。新庙规模虽因循旧制,但庙貌大为改观。
清代对炎帝陵庙的修葺有据可查的约有9次。清世祖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南明将领盖遇时部进驻炎陵,屯兵庙侧,炎帝陵庙惨遭破坏。是后,当地官民士绅及时进行了补葺,但由于战争频仍,资金缺乏,修葺未能完善。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清圣祖玄烨遣太仆寺少卿王绅前来炎帝陵告灾致祭。王见陵庙栋宇损坏严重,入告于朝,奏请修葺,圣祖准奏。由酃县知县龚佳蔚督工,整修一新,但是未能恢复前代规模。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知县张浚奉文动用国帑,按清王朝公布颁行的古帝王陵殿统一格式重建,陵庙也统称陵殿而正其名。这次修建奠定了炎帝陵殿的基本形制,形成了“前三门——行礼亭——正殿——陵寝”的四进格局。整座陵殿为仿皇宫建筑,气势恢宏,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特色。
清朝最大的一次修复是在道光十七年(公元1837年),由知县俞昌会主持、当地士绅百姓募资捐款所进行的一次重修。重修工程自孟夏开始,年底竣工,费时8个月有余。这次重修后的炎帝陵殿,高大宽敞,金碧辉煌庄严肃穆,蔚为壮观,各附属建筑,依山傍水,错落有致,与主殿相辉相映,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也为炎陵山增添了无限秀色。
民国年间炎帝陵殿的修葺活动,据有关文字记载有4次:第一次是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酃县知事瞿燮捐资百元连同炎帝陵修葺费14元交人筹措修复,土木将兴,旋因湘军驻陵侧,以至无法施工而作罢。第二次是民国十二年(1923年),因连年兵祸,陵庙倾圯在即,酃县政府再次呈文请修,湖南省政府拨款500元,令县长欧阳枚鸠工修葺。第三次是1936年。酃县县长夏礼鉴于“炎陵殿宇年久失修,多已损坏”于年初组建了修复炎陵筹备委员会。但是半途而废修复计划未能实施。第四次是1940年第九战区司令长官兼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主持的一次大修。1940年日军犯西南,为防患于未然,薛岳拟将省政府迁酃县炎陵山。
是年春,拨专款于炎陵山修建省政府机关办公用房和员工宿舍,修筑了茶陵至酃县炎陵山的简易公路,同时对炎陵殿宇进行了全面修葺。
新中国成立后,炎帝陵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54年除夕之夜,因香客祭祀焚香烛,引燃殿内彩旗,不慎失火,致使炎帝陵正殿和行礼亭被焚。炎帝陵殿被焚以后,重新修复炎帝陵殿已成为广大炎黄子孙的强烈愿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修复条件日趋成熟。1986年6月28日,由酃县人民政府主持,陵殿修复工程正式破土动工,到1988年10月胜利竣工。重修后的炎帝陵殿,规模较前稍有扩大,整个建筑占地面积3836平方米。分为五进:第一进为午门,第二进为行礼亭,第三进为主殿,第四进为墓碑亭,第五进为墓冢。殿外修复了咏丰台、天使馆、鹿原亭等附属建筑。整个建筑金碧辉煌,重檐翘角,气势恢宏,富有民族传统风格。
相传炎帝的母亲叫女登,一天晚上,她梦见天上的太阳落在怀里,感到又温暖又舒服。过了一年零八个月,女登生下一个红球,红球在地上滚了几滚之后裂开,中间坐着一个胖乎乎的男孩。大家非常高兴,认为是太阳神降生。
女登和大家一起去采果实,便把孩子放在一块大石头上,让他晒太阳。谁知孩子睡醒后,感到又热又饿,便哇哇大哭起来,哭声惊动了山中的生灵,这时,岩鹰飞了过来,为孩子遮荫扇凉。接着,山鹿也跑过来,为孩子喂奶。孩子歇荫纳凉,吃着鹿奶,甜甜地睡着了。此后,每当女登离开孩子时,鹰和鹿都很快过来照顾护理。人们认为鹰和鹿也是炎帝的母亲,孩子得到三个“母亲”的精心养育,很快就会说话走路。
祭祀礼仪
炎帝陵祭祀,见诸史料者始于唐代,据唐代旧史《路史》说:“有唐尝奉祀焉”。宋乾德五年(967)太祖诏命建庙陵前,肖像而祀,随之遣官诣陵致祭”。此后“三岁一举,率以为常”。元、明、清未曾间断,其中有史记载的,明代15次,清代达38次。祭祀以告即位为主,以外还有告禳灾除患、靖边军功、亲政复储、万寿晋徽、先人后事等。祭陵的礼仪十分隆重,宋、元、明、清、均有定例,尤以明、清繁缛。
主祭官是由皇帝亲自选定的,祭文由翰林院撰写。祭品有祭绛香、沉速香、黄绫寿币、龙亭、香帛、御仗等,由户部和工部置办,礼部行文咨取。告祭官从京城启程的日期由钦天监择定。启程前,皇帝斋戒一日,并亲阅仪式,亲授祭文香帛。告祭官至州县后。由地方官陪同前往炎帝陵,祭前斋戒三日,各种礼仪要进行现场演炼。每次祭祀之后,随即镌石铭碑,以示纪念。御祭官将碑文拓片带回,向皇上复命。十分有趣的是,受命祭陵的官员,无不留连这块钟灵毓秀的土地。祭祀之后,都要游山赏水,撰文赋诗,尽兴而归。有的复命后,举家迁移,在此购地置业,安家落户。炎陵欧阳氏之祖欧阳林启,为五代时后晋礼部尚书,祭陵复命之后就在硏水河畔建宅落户。炎陵霍姓之祖霍卷嵩,为元代顺天府通判,随大学士阿沙不花谒祭炎帝陵,“见酃邑山水秀丽,人文尔雅,复命后致仕余干,元至治三年携子同迁酃邑康乐乡里二都”。
民国时期,炎帝陵祭祀由省、县政府举办。规模最大的一次是1940年,由湖南省政府主席薛岳委派秘书长李杨敬致祭,告捍卫湘土、抵御外侮的决心。这次祭祀对于鼓舞民气,团结抗日,起到了积极作用。御碑园即据此而建,占地面积6000余平方米。含碑廊、九鼎台、《神农功绩图》照壁等。东西碑廊各长40米,廊壁刊历代御祭文碑51块,刊宋、明、清及近、现代记事文碑5块。
在记事文碑中有一块十分特殊的碑,是以胡耀邦讲话为内容的《为人民多做好事碑》。这是1962年12月上旬,时任共青团中央书记的胡耀邦来到炎陵县(时为酃县)作社会调查,拜谒炎帝陵后第三天在炎陵县机关党员干部会上发表的讲话。东西碑廊之间的九鼎台,有石鼎九只,每只重1.11吨,象征国家统一、金瓯无缺。碑园北面是《神农功绩图》弧形照壁。壁画长40米,高1.5米,由228块青石板镶成。壁画以炎帝功绩为主题,以原始先民从渔猎到农耕,从穴处到定居这一历史性转变时期的生产和生活为背景,采用线雕手法创作而成。生动形象地表现了炎帝勇于开拓、敢于创新、乐于奉献的伟大实践和高尚情操。[3]
主要景点
炎帝陵殿
The Yandi Temple
炎帝陵殿位于炎陵山(又名皇山)西麓,是炎帝陵景区的主体景点,沿陵墓南北纵轴线均衡对称布局,座北朝南,南临洣水,南北长73.4米,东西宽40米,面积4936平方米,建筑面积903平方米。陵园保持了浓郁的清式建筑风格,红墙黄瓦,古木参天,庄严肃穆,气势恢宏。分为四进:
一进为午门,拱形石门,高4.0米、宽2.6米,门前为50×50米朝觐广场,左右分列为拱形戟门和长方形掖门,门扇均为实榻大门。进午门正中,树立国家主席江泽民1993年9月4日亲笔题写的“炎帝陵”汉白玉石碑,前嵌盘龙龙陛,取名龙蟠虎踞,天下一统,江山稳固之意。左右分立雄健的山鹰和白鹿花岗石雕。
二进为行礼亭,是炎黄子孙奉祀始祖的地方,采用庑殿顶,前后檐各四柱落脚的三开间长方亭,面宽14.03米,进深5.53米,亭高8.33米,正上悬挂原全国政协副主席周培源手书“民族始祖、光照人间”匾额,亭前嵌双龙戏珠龙陛,取名双龙起舞,盛世逢年、天下太平之意。亭中设置香炉、烛台,供人们进香祭拜行礼之用。行礼亭左右为卷棚硬山式碑房,收集了历代告祭文残碑8块。
三进为陵殿,重檐歇山顶,面宽21.16米,进深16.94米,占地358.5平方米,殿高19.33米,由三十根直径60厘米的花岗岩大柱按四排前廊式柱网排列支撑,上下檐为单翘昂头五彩斗拱,正脊檐角饰鳌鱼兽吻。殿内天花饰以金龙和玺、龙草和玺、龙凤和玺及旋子式、苏式等彩绘,共绘彩龙9999条。大殿门额高悬陈云同志题词匾额“炎黄子孙,不忘始祖”。殿中设须弥座神龛,内供炎帝神农氏金身祀像,炎帝两手分执各穗、灵芝,身前是药篓,左右为木雕蟠龙边柱。殿前龙陛为汉白玉卧龙浮雕,卧在炎帝陵前,似走非走,取藏龙卧虎、皇权至上至尊之威。 四进为墓碑亭,采用四角攒尖式屋顶,檐角高翘,高7.1米,长宽各6.4米,亭内正中树一块2×1.45米的汉白玉墓碑,上镌刻原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手书“炎帝神农氏之墓”。亭后为炎帝墓冢,封土高4.6米,周长50米,墓面石碑为清道光七年酃县知县沈道宽所书。
亭后是炎帝墓冢。封土高5.58米,进深6.64米,宽28.9米,墓前石碑为清道光七年知县沈道宽所书。冢丘碧草茵茵,四周花木郁郁。
神农大殿
神农大殿坐落在炎帝陵殿中轴线东侧,为炎帝陵一期工程公祭区,2001年动工,投资7000余万元,2002年9月竣工,壬午重阳湖南省各界公祭炎帝陵活动正式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413平方米,清式仿古建筑,神农大殿面宽37米,进深24米,高19.6米,由大殿、东西配殿、连廊和两个四方亭组成,大殿外廊挺立着10根高浮雕蟠龙石柱,高5.4米,直径0.8米,蟠龙栩栩如生,石柱为福建花岗岩整石制作。“神农大殿”匾额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沈鹏先生题写。神农大殿中央座立炎帝石雕祀像,一手拿谷穗,一手握耒耜,雕像高9.7米,座长8.9米,宽4.7米,为福建光泽红花岗岩雕琢。雕像两旁立有一对联石柱,“到此有怀崇始祖,问谁无愧是龙人”对联为李铎先生书写。大殿左、右、后三面墙是大型广东红砂岩石雕壁画,画高5.2—7.9米,总长53米,总面积321平方米,壁画内容为歌颂炎帝十大功德。
神农大殿以南依自有祭祀广场、朝觐大道、龙珠桥、朝觐广场、咏丰台、龙珠大道、圣德广场等建筑。祭祀广场南端的两侧和大殿平台的边上,是双面雕刻百草图案的花岗岩栏板,主要是纪念炎帝遍尝百草、发明 医药;二级平台正中,立有一只高浮雕九龙戏珠的石制圆形香炉,高0.98米,直径1.2米,为公祭敬香或焚帛书用;两边立一对整石雕琢的福建青石香炉,高3.9米,直径1.5米,单重24吨,堪称全国第一,中华之最。平台踏步间,是一块高浮雕九龙戏珠御路石,长3.2米 宽2.8米,厚0.7米,福建青石整石雕制,重约17吨。龙珠桥由三座拱桥组成,中间是主桥,宽6米,两边是边桥,宽3米,桥栏板雕刻的是古代乐器图案,分别如琴、筝、竽、笙、笛、箫、云板、编钟、月琴和琵琶。朝觐广场为正八边形广场,中轴距离48米,按“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嵌入了“八卦”图案,纪念炎帝发明“重八卦为六十四卦”。
神农大殿是一座气势恢宏、古朴典雅、集寻根谒祖、旅游观光、科研考察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圣殿。
御碑园
御碑园坐落炎帝陵殿中轴线之北,大殿后墓碑亭两侧有拱门道路可通。御碑园占地6400平方米,建筑面积280平方米。园内古松参天,林木蓊郁,曲径幽谷,气象万千。主要景点有:碑廊、九鼎台、回归碑和《神农功绩图》壁画。
碑廊
是御碑园的主要建筑,分列碑园东西两侧,为硬山卷棚式仿古建筑。全长84米,壁上镶嵌明清御祭文碑51块,宋、明、清、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历史时期有代表性的记事碑5块,共56块。现在最早御祭文碑是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朱元璋登基告祭文碑。
九鼎台
位于御碑园中心。台面外圆内方,圆台直径18米,方台9.999米。主席台上厝置九尊花岗石方鼎,每尊1.2吨。九鼎是我国古代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这里寄寓祖国统一,民族昌盛,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之意。
圣火台
位于神农大殿南龙珠山,与咏丰台分列于祭祀大道两旁,居东。1993年为点取首届“炎黄杯”世界华人华侨系列龙舟赛圣火而建,台高40米,台中央立有高3.9米,体积为31立方米的褐红色点火石,正面刻有1.5米高的朱红象形体“炎”字,犹燃烧的火炬。’93“炎黄杯”世界华人华侨系列龙舟赛圣火火种就是由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在此点燃。
台面三层呈宝塔形,每层高0.6 米,直径分别为9米、6米、3米的梯形圆台,底层铺设花岗岩石板,外护正方形花岗石栏板,边长100米,取天圆地方之义。2002年建设炎帝陵公祭区,圣火台原南北石阶被废,换之从台西辟一石砌台阶,共132阶,下与咏丰台相接。游客登临圣火台,可远眺炎帝陵殿、神农大殿全貌,可领略炎陵山恰似卧龙饮水之势。
牌坊
高18.66米,主体横跨22米,系四柱三间式结构,正面刻原国家主席江泽民手书“炎帝陵”;背面刻陈云同志题词“炎黄子孙、不忘始祖”。
阙门
炎帝陵阙门位于公祭区入口处,2011年5月,该工程荣获株洲市“十大标志性重点工程”,采用目前最先进的石材干挂工艺建造而成。主塔高17.09m,被誉为“中华第一阙”。
石雕祀像
历史沿革
史载, 汉代以前有帝陵,唐代奉祀以昌,宋乾德五年(967年),“立庙陵前,肖像而祀”,同时诏禁樵采,置守陵户。北宋以降,历代不辍祭祀,不失修葺。有历史记载的修葺有:宋代一次,明代三次,清代九次,民国四次。1954年进行一次修复。1986年8月开始再次整修,1988年10月陵殿修复竣工。修复后的炎帝陵按清皇宫建筑格局布置,炎帝陵殿共分五进:一进为午门,二进为行礼亭,三进为主殿,四进为墓碑亭,五进为陵墓。到目前为止,已恢复或新建开放的自然、人文景 观20多处,主要有炎帝陵殿、御碑园、皇山碑林、天使公馆、圣火台、神农大殿、朝觐广场、神农大桥、白鹭亭、崇德坊、鹿原陂、龙垴石、龙爪石、洗药池、邑有圣陵等自然景观,均是引人入胜的去处。
1983年6月,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期间,湖南全国人大代表吴占魁、马安健、周士一等23人联名提议修复炎帝陵,得到与会代表的热烈响应和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
1985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题写了“炎帝神农氏之墓”的墓碑。
1986年6月28日,经国家文化部和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炎帝陵修复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988年10月炎帝陵殿修复竣工。整修炎帝陵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和关怀,陈云等中央领导先后为炎帝陵题词。
1989年5月23日,日本著名书法家米仓大谦书写“耕不尽”三字,泐碑咏丰台上,在日本引起强烈反响,《读卖新闻》、《产经新闻》专版介绍了炎帝陵。
1992年11月,全国政协派遣著名文物专家和古建筑专家郑孝燮、孙轶青、罗哲文、庄敏、黄景略、林小安等人组成专家组,考察了炎帝陵,经实地考察论证,专家们确认炎帝陵就在湖南省株洲市酃县的鹿原陂。
1993年9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题写了“炎帝陵”陵款。
1993年8月15日,湖南省人民政府首次隆重举行公祭炎帝陵典礼及“炎黄杯华人华侨系列龙舟赛”取圣火仪式。参加公祭的国家、省、市领导有庄炎林、陈邦柱、马庆雄、刘正、赵培义、唐之享、卓康宁、龙禹贤、袁隆平、徐君虎、周吉太、王汀明等,市长王汀明主持,省长陈邦柱和全国侨联主席庄炎林主祭。
1994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将炎帝陵所在的酃县更名为炎陵县。
1994年10月13日,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节,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陈邦柱率湖南省各界在炎帝陵举行隆重的公祭仪式,湖南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夫生主持,陈邦柱主祭。同日,还举行了江泽民主席题写的炎帝陵汉白玉石碑揭彩仪式。炎帝陵“中华故土园”培土奠基活动。
1994年,炎帝陵风景名胜区总体建设规划经国家著名文物、古建筑专家评审编制,其建设规模为95.53平方公里,按照功能分为祭祀谒拜区、故道游览区、农耕文化区、神农采药区、日市集贸区、华夏归根墓园区、风景区发展备用地七个区,工程分一、二、三期实施。
1995年3月,中共湖南省委书记王茂林同志拜谒和考察炎帝陵时倡议,全省人平为炎帝陵建设捐献一元钱。株洲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由领导带头捐款,很快在全市形成“尊我始祖,建好炎陵”的捐款热潮,在几个月时间内,全市人民捐献人民币460万元。
1995年10月2日,株洲市首次举行公祭炎帝陵典礼,株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迪恺主持公祭仪式,株洲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汀明主祭并恭读祭文。
1996年10月21日,96株洲市各界公祭炎帝陵典礼,株洲市政协主席曾雨农主持公祭仪式,中共株洲市委副书记肖雅瑜代表全市各界向炎帝神农氏敬献花篮
,株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迪恺恭读祭文。
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炎帝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7年10月,王茂林、刘正同志亲赴深圳召开“尊我始祖、爱我中华”座谈会,邀请港澳和广州、深圳、珠海知名人士参加,动员自愿捐献,受到与会人士欢迎和赞同,香港黄河集团郑强辉先生和著名慈善大师侯希贵先生各捐款100万元。
1997年6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将炎帝陵列为全国百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
1997年10月8日,农历九月初七日,湖南省社会各界人士及海内外同胞在炎帝陵举行了隆重的公祭炎帝陵仪式。湖南省政协主席刘正主持公祭,主祭人杨正午省长恭读祭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委员李铁映代表国务院向公祭炎帝陵大会发来贺电。公祭前,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郑培民为炎帝陵“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揭碑;湖南省人大副主任刘玉娥为炎帝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揭碑。
1998年10月22日,98株洲市各界公祭炎帝陵典礼,公祭仪式由中共株洲市委书记程兴汉主持,株洲市人民政府市长王汀明主祭并恭读祭文。
1998年,拍摄了专题电视片《神州第一陵—炎帝陵》,邮电部发行了《炎帝陵》邮票。
1999年10月16日,农历九月初八日,’99湖南省各界公祭炎帝陵典礼隆重举行。湖南省政协主席刘夫生主持,湖南省省长储波主祭并恭读祭文。
1999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炎帝陵基金会名誉会长李铁映同志撰文并亲笔书写了《炎帝神农祭》,遥祭炎帝陵。
2000年,根据省政府批准的规划,多次组织国家级和省、市专家实地考察,按照体现炎帝文化内涵和突出江南风光特色的要求反复论证,制订了祭祀谒拜区的详细规划方案,包含有神农大殿及东西配殿、公祭广场、朝觐广场、咏丰台、圣火台、圣德广场、入口广场等建设项目,并向全国公开招标。
2000年5月27日,神农大殿奠基,会长刘正率本会理事致祭炎帝陵。
2000年8月,全国侨联将炎帝陵确定为全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00年8月24日,株洲市各界公祭炎帝陵典礼暨“中华炎黄圣火”采集传递仪式在炎帝陵隆重举行。全国侨联副主席郭麟恭、湖南省副省长贺同新、湖南省政协副主席、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卢光王秀及市领导王汀明、肖雅瑜、赵占一、赵湘珍、贺望中等参加公祭典礼。中共株洲市委书记王汀明主持公祭仪式,株洲市代市长肖雅瑜主祭并恭读祭炎帝陵文。“中华炎黄圣火”采集仪式由袁隆平和卢光王秀点燃主火炬。“中华炎黄圣火”采集传递活动由国家体育总局、公安部、交通部、全国侨联、国家旅游局等五部委组织,从炎帝陵采集的“炎帝圣火”与从黄帝陵采集的“黄帝圣火”汇合达北京居庸关长城永久燃烧。
2000年12月,曾雨农副会长在北京向名誉会长李铁映同志汇报工作,李铁映同志对炎帝陵公祭、建设和炎帝文化学术研讨等作了指示。
2001年2月,炎帝陵第一期整修建设工程动工兴建。经各方共同努力,共投入建设资金7400余万元。2001年6月,基金会组织省内文物、文化、美术、雕塑等方面专家就如何在炎帝陵公祭区体现炎帝文化内涵进行研讨,并提出了“炎帝陵公祭区文化工程”实施方案。
2001年7月,基金会组织有关人员赴港参加“湖南(香港)投资贸易洽谈会”,除印发宣传资料和布展外,还与株洲市委、市政府一起组织召开了新闻记者座谈会,介绍炎帝陵情况,此次活动得到了香港各界的广泛关注,《大公报》、《文汇报》、《香港商报》、《南华传媒》等新闻媒体作了系列报道。
2001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由基金会邀请了全球华人反独促统联盟、美国宾州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美国宾州福建同乡会和北美国际经济与文化交流中心等组织的领导成员到炎帝陵谒祖祭祀,增强了海外华人华侨作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2001年10月25日,全球华人新千年炎帝陵寻根祭祖大典在炎帝陵隆重举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黑伯里主持祭祀仪式,世界华人协会会长、世界华人工商促进会总会会长程万琦主祭并恭读祭炎帝陵文。
2001年11月,炎帝陵基金会和中华炎黄文化促进会、株洲市人民政府在北京京西宾馆联合主办了“炎帝文化与21世纪中国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李铁映、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汝岱出席了开幕式,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雷洁琼发来了贺电,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会长费孝通作了题为“弘扬炎黄文化,振兴民族精神”的重要讲话,任继愈、邹衡、李伯谦、张岂之等30余位全国著名专家学者在大会作了学术报告,会议取得圆满成功。《人民日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文化报》、北京电视台、香港《大公报》、《湖南日报》、湖南卫视等新闻媒体对此作了报道。
2001年,炎帝陵基金会历时三载,编辑出版了《炎帝文化丛书》,该书一套5本约70万字,融史料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比较全面、系统、通俗地介绍了炎帝、炎帝陵及株洲的历史与现状。
2002年10月14日,壬午重阳湖南省各界公祭炎帝陵典礼在新落成的炎帝陵神农大殿隆重举行,中共湖南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周伯华主持公祭典礼,湖南省省长张云川主祭并恭读祭文。
2002年,炎帝陵通过国家旅游局对旅游资质的认定,被授予4A景区称号。
2002年,通过《人民日报》和《中国楹联报》为新建的神农大殿向全国发起征联活动,共收到29个省市和港澳台的作者寄来楹联4万元余幅,从中评选出1500多幅,出版了《炎帝陵征联选》。
2002年,邀请著名书画家李铎、陈雄立、李立等十多人到炎帝陵兴办了中国书画大师义画笔会
2003年6月16日,中共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在视察炎帝陵时提出“尽一份孝心,积一份功德,捐一棵古树”的倡仪,号召全省各县(市)、区为炎帝陵绿化捐献古树,祭祀大道绿化工程于2003年10月15日全面动工,12月1日,全省123个县(区)捐献的246棵大树巍然挺立在炎帝陵祭祀大道两侧,名为圣德林。
2003年6月17日,炎帝陵基金会召开换届理事会议。一届理事会通过多方努力及争取政府拨款,共筹集资金5060万元。同时换届会议选举石玉珍同志当选会长,并明确开展省内募捐活动,历时一年多,共收到全省十四个市州和数十个厅局级单位捐款1320余万元和省政府拨款1000万元。
2003年8月2日,省政府第148次常务会议,省长张云川听取了炎帝陵基金会会长刘正关于基金会前段工作和公祭区建设资金问题的情况介绍,会议肯定了了基金会的工作卓有成效,并明确由炎帝陵基金会按照章程组织实施省内募捐。
2003年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铁映同志祭祀谒拜炎帝陵。
2004年3月31日到4月2日,炎帝陵基金会组织召开炎帝农耕文化和农耕文化园的研讨会,研究了农耕文化园规划应遵循的理念,同时对杨钱洲的初步设计进行了讨论。
2004年8月25日,省长周伯华主持召开第37次省政府常务会议关于炎帝陵的建设和管理议定了五条意见:(一)加强炎帝陵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好祭祀活动; (二)同意将湖南省炎帝陵基金会办公室由正科级升格为正处级;(三)同意在省委宣传部新闻中心加挂炎帝陵宣传工作办公室牌子,统一协调炎帝陵的宣传工作。(四)祭祀活动由株洲市和炎陵县承办,省政府分管领导和省政府办公厅负责全省性的协调工作。(五)鼓励民间祭祀。同意公开遴选“民间主祭人”,并由炎帝陵基金会确定遴选和祭祀办法。。
2004年10月,为搞好甲申年公祭炎帝陵典礼,石玉珍会长两次上北京向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汇报工作,并与全国侨联达成了与湖南省共同举办公祭大典的意见,还邀请北京市的知名华人华侨和企业家来参加公祭大典。
2004年10月22日,由全国侨联、湖南省人民政府主办、株洲市政府承办的甲申年重阳炎帝陵祭祖大典在炎帝陵神农大殿隆重举行。祭祖大典由全国侨联主席林兆枢主持,湖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周伯华担任主祭。
2004年,基金会将2004年前捐款在3万元以上的170个团体单位,及捐款1千元以上的410位个人在炎帝陵崇德坊勒石刊名,并在炎帝陵祭祖大典举行揭碑仪式。
2005年1月2日,广州本田5×5自驾车湘粤之旅炎帝陵祭祖大典在神农大殿隆重举行,广州本田283辆自驾车800多人参加了祭祀仪式“自驾游”活动规模堪称全国之首。
2005年1月30日,炎帝陵被湖南省文化厅、湖南省文物局评为“湖南十大文化遗产”,并以评选分数第一的身份位列湖南十大文化遗产之首,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唐之享为炎帝陵授牌。
2005年4月5日,乙酉年清明民间祭祖大典在炎帝陵神农大殿隆重举行。本次祭祀是炎帝陵首次市场化运作的民间大型祭祖活动,祭典由华菱钢铁集团公司董事长李效伟主祭,百家姓祭祀代表团及民间知名人士陪祭,体现了很强的公众参与性。湖南都市直播频道对祭典实况进行了全程直播。
2005年4月在西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黄帝陵基金会、炎帝陵基金会的代表,就促进炎黄祭祀礼仪的改革和完善、推进炎黄二帝及时代历史文化的研究、大力加强炎帝黄帝及其时代历史文化的普及工作、积极开展与炎黄文化有关的多样化活动等等达成了共识,并决定三家联合主办《炎帝文化研究》丛刊。
2005年6月2日,基金会办公室首次组织株洲市公安、武警、消防系统的民间祭祀炎帝陵典礼。
2005年9月12日,中国湖南旅游节开幕式暨炎帝陵百龙祭始祖大典在炎帝陵隆重举行。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乌云其木格参加祭典,湖南娱乐频道、香港凤凰卫视、台湾东森电视台、湖南广播电台及红网两岸四地同时现场直播。同时,中国“炎帝杯”大学生舞龙舞狮锦标赛在炎帝陵举行,来自全国17所大学的代表队500余人参加了为期5天的比赛。
2005年10月11日,海内外中药业界首次共祭始祖炎帝神农氏典礼在炎帝陵隆重举行。典礼由湖南九之堂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余克建主持,北京同仁堂、广州医药集团、湖南九芝堂、株洲千金药业、广州香雪制药、天津天士力、中国青春宝集团、神威药业、桂林三金药业、山东东阿阿胶、香港京都念慈庵、中国药材集团、香港中成药商会等国内外知名医药生产厂家负责人参加了祭典;是日,“炎陵神农中药文化纪念馆”奠基仪式在炎帝陵侧举行,炎帝神农中药发展论坛主席、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任德权出席并为之奠基。
2005年11月13日,湘粤两地佛教界人士首次祭祀炎帝陵祈福大典在神农大殿举行,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佛教协会副会长大岳法师主持祭祀大典。
2005年12月29日,衡炎高速公路奠基典礼在炎帝陵东风分路口隆重举行,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徐宪平、湖南省交通厅厅长李安、株洲市人民政府市长颜石生、中共炎陵县委书记王继恩出席典礼。
2006年2月24日,炎帝陵景区获得全省“2005年最佳等级旅游区”称号,这是该景区连续六年获此殊荣。
2006年3月13日,中共湖南省委常委、省委统战部部长、炎帝陵基金会会长石玉珍在京走访了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与原国家文物局局长、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文彬会见,并聘请张文彬为炎帝陵基金会顾问。
2006年4月5日,丙戌清明炎陵县及社会各界祭祀炎帝陵典礼隆重举行。 各界代表依次向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敬献花篮。主祭人代表全体祭祀人员向炎帝神农氏敬献高香,恭读祭炎帝陵文。
2006年4月6日,株洲市建设系统代表200余人共祭炎帝,并向炎帝陵基金会捐款19.99万元。
2006年4月12日,炎帝陵基金会二届三次理事会在长沙召开,炎帝陵二期建设规划已初步审定认可,并正在抓紧报批,同时《炎帝·炎帝陵》新书发布。
2006年6月,在首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炎帝陵祭典”顺利入选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列入其民俗项中,成为我市迄今惟一的“国遗”项目。
2006年6月7日,株洲市政府正式为炎帝陵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炎帝陵符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为一种消逝的文明或文明化传统提供一种独特的或至少是特殊见证”。
2006年6月14日, 株洲市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春泉、总经理王事兴率公司机关全体员工、株洲市自来水公司、株洲市煤气公司、株洲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株洲市新奥燃气有限公司、株洲市城市道路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株洲市城市排水有限公司、株洲市大桥管理处、株洲市城市建设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株洲市天元体育产业有限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共计100余人举行丙戌年株洲市城市建设投资经营有限公司祭祖活动,以表达崇敬始祖、爱我中华之崇高感情。
2006年6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建设兵团军事部部长李玉良少将、16集团军军长孟凡生少将、38集团军军长刘云海少将、二炮54基地政治部主任张东水少将一行专程祭拜了炎帝陵。
2006年8月6日,《长征组歌》大型公益演出活动在炎陵县炎帝陵举行
2006年8月26日下午,湖南省第十届运动会圣火采集仪式在炎帝陵龙珠山圣火台隆重举行。
2006年10月29日,湖南省财政厅党组学习中心组全体人员在厅长李友志的带领下,专程来到炎帝陵,虔诚拜谒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并代表省财政厅向炎帝陵建设捐款30万元人民币。
2006年10月29日,丙戌年重阳华人华侨炎帝陵祭祖大典炎帝陵规划和整修说明会召开。一批单位、企业为炎帝陵建设捐款470多万元。
2006年10月29日,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黄帝陵基金会和炎帝陵基金会负责人汇聚株洲市,就联合举办首届“炎黄精神与和谐文化”学术研讨会进行商议`。
2006年10月30日,丙戌年重阳世界华人华侨炎帝陵祭祖大典在炎帝陵隆重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全国政协原副主席毛致用等出席祭祖大典,主祭人、华人华侨代表程万琦先生向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氏敬献高香,恭读祭炎帝陵文,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怀西、华人华侨代表程万琦在御碑园为祭文碑揭碑。湖南省株洲市市委副书记夏文星主持揭碑仪式。参加祭祖大典的领导和嘉宾还有: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第一副会长张文彬,湖南省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炎帝陵基金会会长石玉珍,湖南省省政协副主席、民进湖南省委主委谢勇,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何承阳,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副主席孙晓华,全国政协常委、民革中央常委、黄埔军校同学会顾问王锡爵,全国政协委员、国民党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主任韦大卫;中央、省有关部门的领导、市领导,来自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意大利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海内外华人华侨代表、商务界代表、港澳台同胞和社会知名人士、著名企业家;中央、省、市媒体记者以及株洲市社会各界代表共1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