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美丽山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新疆名胜三

一,高昌故城

高昌古城  
高昌古城
高昌古城维吾尔语称亦都护城,即“王城”之意,曾是高昌王国的都城,位于吐鲁番市东面40多公里的三堡乡。高昌古城规模宏大,十分壮观。总面积200万平方米,是古代西域留存至今最大的故城遗址。1961年高昌古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基本情况

高昌古城

高昌古城(3张)
高昌(维吾尔语:Qara-hoja),西域古国,位于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偏南(约27公里)哈喇和卓(Karakhoja)之三堡乡和二堡乡之间(312国道火焰山风景区南4公里),是古时西域交通枢纽。地处天山南路的北道沿线,为东西交通往来的要冲,亦为古代新疆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之一。高昌历史文献,有《新唐书·高昌传》有比较详细的记载。公元5世纪中叶至7世纪中叶,

高昌

高昌(6张)
在这个狭窄的吐鲁番盆地中,曾先后出现四个独立王国,分别是阚氏高昌、张氏高昌、马氏高昌及麴氏高昌。
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东27公里处火焰山南麓木头沟河三角洲,始建于公元前1世纪汉代,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高昌故城呈长方形,周长5.4公里,分外城、内城、宫城三部份。外墙基宽12米,墙高11.5米,夯士筑成。全城有九个城门,西面北边的城门保存最好。高昌城在13世纪末的战乱中废弃,大部分建筑物消失无存,保留较好的外城西南和东南角保存两处寺院遗址。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座不规则的方形小城堡,当地人称“可汗堡”。
1961年,高昌故城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长安远在
高昌地形图

  高昌地形图

西域的翻版”曾经有一位考古学家这样说“如果想知道盛唐时的长安城是什么样,就来吐鲁番的高昌故城吧,它就是唐时长安远在西域的翻版”。时光已逝千年,但当时的繁盛仍依稀可见。 高昌故城的内外建筑类型于唐代长安城的形制和布局。进入城内、可参观外城墙、内城墙、宫城墙、可汗堡、烽火台、佛塔等留存较为完整的建筑。外城内西南角有一座全城最大的佛寺遗址,占地1万平方米,佛寺两侧曾立着高大的佛塔,院内正中有残存着菩萨像和壁。

历史

高昌故城奠基于公元前一世纪,是西汉王朝在车师前国境内的屯田部队所建。《汉书》中最早提到了“高昌壁”。《北史·西域传》记载:“昔汉武遣兵西讨,师旅顿敝,其中尤困者因住焉。地势高敞,人庶昌盛,因名高昌”。汉、魏、晋历代均派有戊己校尉此城,管理屯田,故又被称为“戊己校尉城”。
公元327年,前凉张骏在此“置高昌郡,立田地县”(《初学记》卷八引顾野三 《舆地志》)。继之又先后为河西走廊的前秦、后凉、西凉、北凉所管辖。442年,北凉残余势力在沮渠无讳率领下“西逾流沙”,在此建立了流亡政权。450年,沮渠安周攻破交河城,灭车师前国,吐鲁番盆地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遂由交河城完全转移到高昌城。460年,柔然人杀北凉王安周,“以阚伯周为高昌王。高昌之称王自此始也”(《周书。高昌传》)。 此后张、马、麴氏在高昌相继称王,其中以麴氏高昌统治时间最长,达一百四十余年(499-640)。
这些“高昌王“均受中原王朝的册封。麴伯雅还曾到隋朝长安朝觐,并娶隋华容公主为妻。
640年,唐吏部尚书侯君集带兵统一了高昌,在此置西州,下辖高昌、交河、柳中、蒲昌、天山五县。由侯君集所得高昌国户籍档案统计,当时有人口三万七千。
八世纪末以后,吐蕃人曾一度占据了高昌。
九世纪中叶以后,漠北草原回鹘汗国衰亡后,

古城建筑

古城建筑(13张)
西迁的部分余众攻下高昌,在此建立了回鹘高昌国。其疆域最盛时包括原唐朝的西州、伊州、庭州以及焉耆、龟兹二都督府之地。此外还统有分布在罗布淖一带的众熨及其它一些别的民族或部落,地域范围远远超过了今吐鲁番盆地。1209年,高昌回鹘臣附蒙古,成吉思汗赐回鹘高昌王为自己的第五子,并下嫁公主。

衰败

十三世纪以后,天山以北广大地区的西北蒙古游牧贵族以海都、都哇为首发动叛乱,坚持“仍旧要生活在草原上,不能到城市地区去”,曾多次南下侵犯臣属于元朝的回鹘高昌国,1275年一次出兵十二万围攻火州(高昌)达半年之久,后来亦都护(高昌王号)火赤哈尔的斤终于战死在同海都、都哇的战争中。这场战火 延续四十余年之久,高昌城在战乱中被毁。 元延祐三年至五年(1316-1318),受元仁宗册封继承高王位的火赤哈尔的斤的儿子纽林的斤,在元朝的支持下,“领兵火州,复立畏兀儿城池”(《元史·巴而术阿尔忒的斤传》)。由于高昌城在战火中毁坏过甚,这次重建的火州城已不在高昌旧址,而在原高昌城西(今阿斯塔那居民村附近)。元朝统治瓦解后,火洲部割据处称“地面”,故《明史》称:“火州……东有荒城,即高昌国都”。

现状

登高眺望,全程平面略呈不规则的正方形,布局可以分为外城、内城和宫城三部分。城垣保存较完整。
外城略呈方形,周长约五公里,占地面二百万平方米。城墙为夯筑,墙基厚约12米,高11.5米,周长约5公里;夯土筑成,夯层厚8-12厘米,间杂少量的土坯,有清楚地夹棍眼;城垣外侧有突出的垛台一“马面”建筑。
高昌故城外城西南角的一所寺院,占地近一万平方米,由大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等组成。从建筑特征和残存壁画上的联珠纹图案分析,其建筑年代约在公元六世纪。寺院附近还残存一些“坊”、“市”遗址,可能是小手工业者的作坊和商业市场。外城的东南角也有一所寺院,保存有一座多边形的塔和一个礼拜窟(支提窟),是城内唯一保存有较好壁画的地方。从壁画的风格和塔的造型分析,为回鹘高昌后期(公元12-13世纪)的建筑。
内城北部正中有一平面不规则略呈正方形的小堡垒,当地叫“可汗堡”。堡内北面的高台上有一高达十五米的夯筑方形塔状建筑物;稍西有一座地上地下双层建筑物,现仅存地下部分,南、西、北三面有宽大的阶梯式门道供出入,规模虽不大,但与交河故城现存唐代最豪华的一所官署衙门建筑形式相同,可能是一宫殿遗址。解放前,一支德国考察队曾在堡内东南角盗掘出一方“北凉承平三年(445)沮渠安周造寺功德碑”。沮渠安周是在高昌建立流亡政权的北凉王,据该碑推断,此堡可能是当时的宫城,并有王室寺院。
北部的宫城内留存许多高大的殿基,一般高三米半至四米左右,可以看出其中有高达四层的宫殿建筑遗址。
高昌城北面原是一片茫茫戈壁,居民死后大都葬在这里。整个墓群从城东北一直延伸到城西北,东西长约五公里,南北宽两公里,占地十平方公里左右。本世纪初以来,在这里发掘清理墓葬五百多座,出土文书、丝毛棉麻织物、墓志、钱币、泥塑木雕俑、陶木器皿、绘画、农作物、瓜果食品等各种历史文物,数以万计。
实地考察,证之文献资料,高昌郡时期高昌城已经有了现存的内城。

古城遗迹

古城遗迹(19张)
外城墙是麴氏高昌时期所建。城北郊阿斯塔那-哈拉和卓古墓群出土的属于这一时期的文书中有“北坊中城”、“东南坊”、“西南坊”等记载,说明当时此城已经有中、外之分,东、南、西、北之别。见于文书中的城门有青阳门、建阳门、玄德门、武城门、金章门、金福门等。敦煌莫高窟藏经洞发现的《西州图经》中记:“圣人塔,在子城东北角”,表明唐代西州城是有子城的。早期的宫城在今“可汗堡”内。麴氏高昌时期随着外城的修建,宫城遂迁移到北部,南面而王,与隋唐时长安城的布局相似。回鹘高昌时期宫城内又曾大兴土木。

历史价值

汉唐以来,高昌是连接中原中亚、欧洲的枢纽。经贸活动十分活跃,世界各地的宗教先后经由高昌传入内地,毫不夸张的说,它是世界古代宗教最活跃最发达的地方,也是世界宗教文化荟萃的宝地之一。 唐代佛教高僧玄奘,为了提高佛教学水平,不畏杀身之祸,于公元629年偷偷离开长安,出玉门,经高昌,沿丝绸中路到印度,遍游今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诸国,历时17年。在高昌,玄奘诵经讲佛,与高昌王拜为兄弟,留下一段千古佳话。 高昌故城自公元前一世纪建高昌壁,到十三世纪废弃,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始建时间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它是吐鲁番地区千年沧桑的见证。

美食推荐:

吐鲁番的饮食和乌鲁木齐几乎一样,从汉族北方的面食到粤菜、川菜,从地方维吾尔风味小吃到伊斯兰清真食品一应俱全。如果问到过吐鲁番的人最喜欢吃的、印响最深的食物什么,他们的答案恐怕只能是葡萄及其他水果,在那里你常常可以将葡萄或其他水果作为主食,一路走一路吃,这种“水果宴”是吐鲁番独具的特色。 此外,丝路绿洲宾馆内的清真餐厅味道也很不错,具有当地特色,价格适中。推荐炒烤肉、炒牙签肉、拔丝哈密瓜。

“姐妹城” - 交河故城

地理位置

位于吐鲁番市以西13公里的一座岛形台地上。因河水分流绕城下,故称交河,最早是西域36国之一的“车师前国”的都城。 交河城址,位于吐鲁番市以西约13公里的亚尔乡,吐鲁番市西郊10公里牙尔乃孜沟两条河交汇处30米高的黄土台上,长约1,650米,两端窄,中间最宽处约300米,呈柳叶形半岛。这里是古代西域三十六城郭诸国之一的车师前国都城,是该国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吐鲁番的干旱少雨,使故城保存得非常完整,建筑全部由夯土版筑而成,形制布局则与唐代长安城相仿。城内市井、官署、佛寺、佛塔、街巷,以及作坊、民居、演兵场、藏兵壕、寺院佛龛中的泥菩萨都还可以找到。寺院占地5,000平方米,有汲水井一口。佛塔群有佛塔101座。从空中俯视,交河故城像一片大柳叶。

建筑布局

交河故城在历经数千年的风雨沧桑之后,这座城市建筑布局的主体结构依然奇迹般的保存下来。这些都得益于吐鲁番得天独厚的干燥少雨气候。现在的交河故城的规模,大体为唐代的建筑,建筑物主要集中在台地东南部约1000米的范围内。古城四央临崖,在东、西、南侧的悬崖峭壁上劈崖而建三座城门。
交河故城的建筑布局主要由明显可见的三个部分组成:贯穿南北的一条中心大道把居住区分为东、西两部分,大道北端是一座规模宏大的寺院,以它为中心构成了北部的寺院区,这一区的建筑面积约为9万平方米。建筑多是长方形院落,院落门向着所临街巷。从每所院落的平面布置来看当为寺院,尢其是主室里都有一个方土柱,应是神坛或塔柱;大道东区南部为大型民居区,建筑面积约为78,000平方米,北部为小型居民区,中部为官署区;大道西区除大部分为民居外,还分布有许多手工作坊。城中大道两旁皆是高厚的街墙,临街不设门窗。大体南北、东西向垂直交叉、纵横相连的街巷把36万平方米的建筑群分为若干小区,颇似中国内地古代城市的坊、曲。这种建筑布局足以说明,交河故城在唐代曾经进行过一次有规划的重修改建,而唐代以前旧城痕迹则早已面目全非了。从城市布局来看,他一方面受到了中原传统城市建筑规制的影响,又独具地方特征。以街巷为骨架的交通网络、城门及其它建筑,在营建时,无不把军事防御作为其建筑时的指导思想,整修古城就是一个巨大的军事堡垒,反映出了历史上这一地区激烈的民族和社会矛盾。
另外令人骓以置信的是,建筑形式除了没有城墙外,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整座城市的大部分建筑物不论大小基本上是用“减地留墙”的方法,从高耸的台地表面向下挖出来的。寺院、官署、城门、民舍的墙体基本为生土墙,特别是街巷,狭长而幽深,像蜿蜒曲折的战壕。可以说,这座城市是一个庞大的古代雕塑,其建筑工之独特,不仅国内仅此一家,国外也罕见其例,体现出古代劳动者的聪敏才智和巨大的创造力。

地理位置

高昌古城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如图。
 
 
 
 
 
二,喀什
 
喀什地区  
喀什地区
喀什地区地处欧亚大陆中部,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北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 地处在东经71°39′~79°52′,北纬 35°28′~40°16′之间。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北与阿克苏地区的柯坪县、阿瓦提县相连,西北与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的阿图什市、乌恰县和阿克陶县相连,东南与和田地区的皮山县相连。喀什地区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西南与阿富汗国、巴基斯坦国接壤,边境线总长888千米。周边邻近国家还有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3个国家。全区总面积16.2万平方千米,东西宽约750千米,南北长535千米。
中文名称: 喀什地区
外文名称: Kashi Prefecture
行政区类别: 地区
所属地区: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下辖地区: 喀什市、疏附县等
政府驻地: 喀什市人民东路
电话区号: 0998
邮政区码: 844000
地理位置: 新疆西南部
面积: 16.2万平方公里
人口: 近400万人
方言: 维吾尔语
气候条件: 大陆性温暖带干旱气候
机场: 喀什机场
车牌代码: 新Q

简介

喀什市是祖国最西部的一座边陲城市,古称疏勒,历史上是著名的“安西四镇”之一,是具有二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喀什市始建于1952年,全市总面积554.8平方公里,辖6个乡、2个镇、1个场、4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70万(含流动人口15万),以维吾尔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82.8%,民族特色浓厚,享有“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的美誉。喀什市与周边八国接壤或毗邻,
喀什地区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战略地位十分突出。1984年评为国家乙级对外开放城市,1986年命名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2004年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喀什是维吾尔民族文化的发祥地,艾提尕尔清真寺、香妃墓等历史文化遗迹享誉国内外,奇特的高台民居、迷宫式的古老街巷是维吾尔建筑文化的集中荟萃,享誉世界的《突厥语大词典》和《福乐智慧》是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民俗风情、奇丽的自然风光,使喀什成为世人向往的旅游胜地。
近几年来,喀什市抢抓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坚持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充分发挥独特的地缘和资源优势,以加快发展为第一要务,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西出大通道、外贸大平台、出口产品加工大基地建设,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72.9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6.4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957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642元,增长14.4%。[1]

历史沿革

喀什是维吾尔语“喀什噶尔”音译的简称,其语源有突厥语、古伊兰语、波斯语等融演而成,含意有“各色砖房”、“玉石集中之地”、“初创”等不同的解释。
今日的喀什地区古代称疏勒、任汝、疏附,包括古代的疏勒(今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伽师县一带)、蒲犁(今塔什库尔干)、莎车、依耐(今英吉沙和阿克陶境内)、乌禾宅 (今塔什库尔干南部)、西夜(今叶城)等诸国地。秦末汉初,这些地方属于匈奴的僮仆都尉管辖。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汉博望侯张骞奉旨通西域时进驻疏勒,这里始为汉朝所控制。公元前60年,汉朝在新疆设置西域都护府,喀什作为西域的一部分,正式列入祖国版图。
唐太宗以后,这里为唐朝政府的重要军事据点,当时的安西四镇之一即为喀什噶尔。五代至宋,先后为喀喇汗王朝和西辽所管辖。喀喇汗王朝时期,曾以喀什噶尔为首府。成吉思汗西征后,属次子察合台太子的封地。叶尔羌汗国时,喀什曾作为辅助中心,起着重要的作用。
清乾隆时期这儿是清政府“总理南八城事宜”的喀什噶尔参赞大臣的驻地。光绪十年(1884年),置喀什噶尔道,共辖有疏勒、莎车两个府和英吉沙尔直隶厅、蒲犁分防厅、和阗直隶州
民国年间改为喀什行政区,设行政长公署于疏附。民国32年(1943)改名新疆第三(喀什)行政区。还有第十(莎车)行政区。
解放后建立了喀什专区和莎车专区。1956年撤销莎车专区,并入喀什专区,1971年1月,喀什专区改为喀什地区。
1998年底,喀什地区总人口为327.95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97%。
做礼拜

  做礼拜

2000年,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喀什地区总人口3405713人。其中:喀什市 340640人、疏附县 345282人、疏勒县 284853人、英吉沙县 213338人、泽普县 181721人、莎车县 620329人、叶城县 370229人、麦盖提县 201810人、岳普湖县 129441人、伽师县 311733人、巴楚县 375883人、塔什库尔干县 30454人。
2001年,全区年末,总人口342.68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90%。2002年末,,总人口348.7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70.58万人。
2003年底,喀什地区总人口3501198人,其中城镇人口81.95万人。辖1个市、11个县,共有8个区公所,26个镇、4个街,141个乡,2310个村民委员会、96个居民委员会。境内还驻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业第三师所辖16个团场以及自治区属管单位、农场、石油基地、军事机关等单位。
2010年国务院正式批准喀什成为中国第六个经济特区

地理环境

地貌

喀什地区三面环山,一面敞开,北有天山南脉横卧,西有帕米尔高原耸立,南部是绵亘东西的喀喇昆仑山,东部为一望无垠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诸山和沙漠环绕的叶尔羌河、喀什噶尔河冲积平原犹如绿色的宝石镶嵌其中。整个地势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轮廊是由稳定的塔里木盆地、天山、昆仑山地槽褶皱带为主的构造单元组成。印度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北冰洋的寒冷气流也较难穿透,造成喀什地区干旱炎热的暖温带的荒漠景观。而山区的冰雪融水给绿洲的开发创造了条件,形成较集中的喀什噶尔和叶尔羌河两大著名绿洲。境内最高的乔戈里峰海拔8 611米,最低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海拔1 100米,喀什市城区的平均海拔高度为1 289米。

山脉

天山南脉绵亘于喀什区域的北部。自西至东罗列着高山、中山、低山。高山主要有阿赖岭、卡什卡苏山、吐鲁尕尔特及阔克沙勒岭,山脉呈鳍状、长垣状,走向北东,切割较深;中山带主要有喀孜尕尔特山自西向东伸延,切割较浅;低山带自西向东有库木别尔、喀什、阿图什、柯坪等一系列背斜。柯坪山地位于乌喀公路北面,西起东经77°00′,东至东经77°5′,分为伽师境内东西走向的西柯坪塔格山和巴楚境内东北——西南走向的东柯坪塔格山。帕米尔高原东部位于喀什境内,北至布仑口谷地,南抵喀喇昆仑山(中巴边境),西抵萨雷阔勒岭,东接西昆仑山。较高的山峰有7 719米的公格尔山,7 546米的慕士塔格山,7282米的慕士山和6 802米的切尔里丘克山。在喀什境内的喀喇昆仑山为山脉的东北坡,长约280千米,平均海拔5 500米以上。世界上海拔在8 000米以上的14座高峰中,有4座便坐落在喀喇昆仑山脉之中,其中海拔8 611米的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是喀喇昆仑山的主峰。在乔戈里峰周围,还有海拔8 066米的加舒尔布鲁姆山,海拔8047米的布洛阿特峰,海拔 8 034米的加舒尔布鲁姆峰。

平原

山前倾斜平原是喀什分布较广的一种地形。一般由洪积扇、洪积锥、洪积裙、洪积平原组成。主要有柯坪、乌帕尔、黑孜、柯克亚(乌鲁克)山前倾斜平原。克孜河冲积平原由冲积扇、冲积平原、干三角洲、托克拉克沙漠组成,由克孜河、恰克玛克河、布古孜河组成平原水系,地形总的趋势是由西向东倾斜。是喀什主要农区之一。盖孜——库山河冲积平原,地形总的趋势是西南向东北微微倾斜。由盖孜河冲积平原、库山河冲积平原、依格孜亚冲积平原、洪积平原组成。叶尔羌河冲积平原为年轻的砂质冲积平原,由叶尔羌河、乌鲁吾斯塘,提孜那甫河组成平原水系,地形总的趋势是从南向东微微倾斜,是喀什最大的绿洲。

冰川

喀什地区的帕米尔山、喀喇昆仑山、昆仑山,冰川分布很广。在帕米尔东部山地,冰川总面积达2 200多平方千米。其中公格尔山——慕士塔格山冰川面积就达635平方千米,冰层厚度达 100米,几乎整个山体都被冰层所覆盖。慕士塔格东坡的可可西里冰川,西北坡的羊布拉克冰川,公格尔山北坡的克拉牙——克拉冰川等,都长达20千米,气势磅礴,景观奇异。喀喇昆仑山分布着巨大的冰雪层和冰川,其中著名的音苏提冰川,长40.2千米,是中国最大的代冰川之一。这些冰川为喀什提供了比较稳定的水资源,故有“固体水库”之称。

河流

喀什地区水系受地形地貌、地域降水影响,各河系的源头都位于冰川、山区积雪带,随着山区水分的融冻而使各河的年内枯洪变化明显。各河都为融补型河流。全区有5大河流,另有短程河3条。
叶尔羌河是喀什地区最大的河流,支流众多,较大的支流为塔什库尔干河、克勒肯河。它发源于喀喇昆仑山的乔戈里峰,属融雪补给型,河流全长1 000千米,流域面积10.81万平方千米,灌溉着全区农田面积最大的绿洲——叶尔羌河平原。即莎车、泽普、麦盖提、巴楚、农三师11个团场及叶城、岳普湖部分农田。夏洪期有余水灌溉下游胡杨林区,在阿瓦提县汇入塔里木河(占塔河水量的17%)。年径流量为64.33亿立方米,少水年份为54.9l亿立方米。克孜勒河发源于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的特拉普齐亚峰,河长778千米,中国境内流长900千米,流域面积1.51万平方千米。克孜勒河进入平原及疏附县苏乎鲁克处分为南北两支,南支喀什噶尔河,北支克孜尔保依河。
克孜勒河下游汇集于三角洲的伽师县致西克水库消失。克孜勒河灌溉区包括疏附县、疏勒县、喀什市、伽师县及农三师伽师总场。其年径流量为20.21亿立方米。盖孜河源于慕士塔格、公格尔、阿克塞巴什的融雪,以融雪补给为主,雨水补给量极少。盖孜河河长320千米,流域面积1.62万平方千米,有3条支流,水量
喀什地区

  喀什地区

较丰的支流为木吉河,另有库西瓦尔及拉依艾更(泉水)支流。盖孜河下游至三角洲的岳普湖县铁里木消失。灌溉区包括疏附、疏勒、岳普湖等县及农三师2个团场。年径流量9.65亿立方米。由于春季融雪量少,故径流量不能满足灌溉用水需要,时有春旱。库山河源于慕士塔格、公格尔冰峰,以融冰补给为主。河长200余千米,流域面积 0.892万平方千米,由卡拉塔什和且木干两条支流汇合而成,另有皮河克和罕铁列克小溪注入。灌溉区包括疏勒、英吉沙及东风农场,并消失于疏勒和英吉沙两县。年径流量为6.3亿立方米,库山河流域易春旱。依格孜亚河发源于昆仑山北麓的不勒干积雪带,虽有融雪补给,但其径流形成主要依赖于降水和泉水补给。河长76千米,年径流量2.02亿立方米,灌区只有英吉沙县依格孜来乡农田,下游消失于山前洪积扇。另有恰克马克河,因上游引水量大,至喀什地区境内基本上断流,只有在暴雨时才有山洪下泄(历史上曾流入克孜勒河),平时河床干涸。吐曼河为地下水补给河,由山前洪积扇、冲积平原的降水下渗补给,灌溉疏附县英吾斯坦乡,阿克喀什乡。提孜那甫河发源于昆仑山的阳吉峰,属融雪补给型。河长430千米,流域面积1.456万平方千米。提孜那甫河流经叶城县境界,最后消失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河水灌溉叶城县农田及少量麦盖提县农田。年径流量7.768亿立方米。春季水量少,个别年份甚至断流,时有春旱发生。乌鲁克河、柯克亚河、棋盘河均发源于昆仑山北麓,沿河谷北下,属降水、地下水混合补给型。乌鲁克河年径流量5.01亿立方米。柯克亚河年径流量仅为 0.132亿立方米。

地下水

喀什地下水的动储量约在50~60亿立方米(包括上层滞水)。地下水径流主要补给区是在洪积扇、冲积扇。各大河流在出山口后的砾质洪积物上大量渗漏,其渗漏量约占河水的30%以上,是平原区地下水径流形成的主要来源。地下水运动规模在上游扇形地上主要为补给形成区,至下游则为蒸发消耗区。

气候

喀什地区处在中亚腹部,受地理环境的制约,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带。境内四季分明、光照长、气温年和日变化大,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夏季炎热,但酷暑期短;冬无严寒,但低温期长;春夏多大风、沙暴、浮尘天气。因地形复杂,气候差异较大,大体可分为5个区:一、喀什平原气候区。包括喀什北部、中部广大冲积平原地区,年平均气温在11.4℃~11.7℃,年降水量39~664毫米,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气温年变化和日变化大,降水变化显著。日照长,蒸发强,气候干燥。冬季低温期长,夏季长而炎热。春季升温快,常有倒春寒;秋季短促,降温迅速。春季多大风、沙暴。浮尘日数频繁。二、沙漠荒漠气候区。喀什南部、麦盖提东部和叶城东北部,属塔克拉玛干沙漠荒漠区。大陆性气候极显著,年平均气温在11℃以上,冬季寒冷,夏季酷热,冷暖变化剧烈。降水稀少,气候干燥,年降水量在40毫米以下。风沙多,日照强。三、山地丘陵气候区。叶城中部,巴楚和伽师北部,疏附、英吉沙和莎车西部海拔 1500~3 000米处山区丘陵地带。年平均气温在11℃以下,冬季较长,夏季短促,年降水量在70毫米以上,主要集中在夏季,时有大雨甚至暴雨山洪发生。山区河谷地带气候适宜,夏季温热,冬季偏暖。四、帕米尔高原气候区。主要是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和。降水较少,主要集中在春夏两季。大风日数多,光照充足,辐射强,天气晴朗。五、昆仑山气候区。主要包括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南部和叶城县南部。年平均气温在5℃以下,山峰终年积雪,气候严寒,空气干燥,低压缺氧,风大雪多,天气多变。全年可分为冷暖两季。

资源

土地资源

喀什土地总面积1 394.79万公顷,约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1/12。土壤有机质含量低,一般在1%以下。全区现有耕地57.5万公顷,园地3.3万公顷,牧草地161万公顷,可利用草场11.48万公顷,其中改良草场2.96万公顷、围栏草场1.38万公顷,水域面积79.9万公顷。后备耕地资源58.81万公顷,年均开发约2万公顷。

水资源

喀什地区各河系的源头位于冰川、山区积雪带,随着山区不同季节水分的融化而使各河的年内枯洪变化明显。全区有叶尔羌河流域和喀什噶尔河流域,大小河流共有10条,其中较大河流有叶尔羌、提孜那甫、克孜勒、盖孜、库山等5条。全区河水年径流量114+5.7亿立方米,还有地下回归水10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760万千瓦,易开发120万千瓦。河流的来水特点是枯、洪期差异较大。6~9月洪水期的径流量为年径流量的60%~80%,此时水位涨落急剧,昼夜变化明显。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大规模兴建水利设施。到80年代初、中期,全区修大、中、小型水库102座,总储水量 13.39亿立方米,冬天储水量最高达10.7亿立方米,夏天储水一般在8~10亿立方米。主要储水季节在7~9月,总储水面积600平方千米,可灌溉农田390.5万亩次。在102个水库中能储水1亿立方米以上的水库有:小海子水库,储水4.55亿立方米;西克尔水库、永安坝水库、前进水库各储水 1亿立方米左右。分布在苏吉卡克、依盖尔其、小海子的水库水源主要来自叶尔羌河。全区水库库容变化大,所有水库除苏吉卡克水库有1500立方米死库容外,其余水库很少有死库容。

动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有高山植被、平原绿洲植被、荒漠植被、沼泽植被等。全区现有林地面积35.53万公顷,其中天然林22.93万公顷,森林覆盖率2.75%。树种有杨树、柳树、桑树、沙枣、槐树、梧桐、松树、杉树、柏树、红柳、胡杨、沙棘等。果树有桃、杏、梨、苹果、巴旦木、葡萄、无花果、石榴、樱桃、阿月浑子、核桃等。甜瓜和西瓜质地优良、含糖量高。农作物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还有水稻、大麦、高粱、油菜、胡麻、葵花、花生、芝麻、小茴香等。药用植物有甘草、党参、麻黄、雪莲等数十种。动物家畜有羊、牛、马、驴、驼、骡、猪、兔等。野生动物有狐狸、野猪、黄羊、雪豹、雪鸡、野兔、松鼠等。还有种类繁多的飞禽。

矿产资源

目前已发现矿产67种,矿产地224处。其中大型矿床12处。矿产主要有石油、天然气、煤、油页岩、地热、铁、铬、钛、锰、钒、金、银、铂、铜、铅、镁、钻、钨、美矿、白云岩、萤石、熔剂灰岩、硫铁矿、自然硫、岩盐、蛇纹岩、重晶石、皂石、方纳磷、膨润土、水泥石灰岩、饰面大理石、石英岩、砂岩、粘土、宝石、玉石、东陵石、黄玉、石榴石、电气石、水晶、金刚石、玛瑙等。其中,石膏储量居全国前茅,蛇纹岩储量居全国第三位。石油、天然气、水泥石灰岩、熔剂灰岩、饰面大理石、花岗岩、磁铁矿、硫铁矿、玉石储量丰富。

行政区划

喀什地区辖1个县级市、10个县、1个自治县: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英吉沙县、岳普湖县、伽师县、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麦盖提县、巴楚县和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共有4个街道、28个镇、140个乡,155个社区、2296个村委会。境内还有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地区行政公署驻喀什市解放北路46号。
喀什地区   面积111794.03平方千米,人口360万人(2004年)。
喀什市 面积 294.21平方千米,人口35万人。邮编844000。市人民政府驻人民东路。
疏附县 面积 3482.94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邮编844100。县人民政府驻托克扎克镇
疏勒县 面积 2262.75平方千米,人口29万人。邮编844200。县人民政府驻疏勒镇
英吉沙县 面积 3420.9 平方千米,人口23万人。邮编844500。县人民政府驻英吉沙
喀什地区

  喀什地区

镇。
泽普县 面积 999.66平方千米,人口18万人。邮编844800。县人民政府驻泽普镇
莎车县 面积 9036.55平方千米,人口62万人。邮编844700。县人民政府驻莎车镇
叶城县 面积28928.64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邮编844900。县人民政府驻喀格勒克镇
麦盖提县 面积11022.53平方千米,人口21万人。邮编844600。县人民政府驻麦盖提镇
岳普湖县 面积 3165.76平方千米,人口14万人。邮编844400。县人民政府驻岳普湖镇
伽师县 面积 6600.68平方千米,人口33万人。邮编844300。县人民政府驻巴仁镇
巴楚县 面积18490.59平方千米,人口39万人。邮编843800。县人民政府驻巴楚镇
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面积24088.82平方千米,人口 3万人。邮编845250。县人民政府驻塔什库尔干镇

交通

航空

在喀什至乌鲁木齐之间,每天都有大型客机,来往飞行,当旅游旺季到来,每周还增加四个航班,为旅游者提供了极大方便。

铁路

总共三趟火车,7556/7557、K9786/9787终点站是喀什,5826/5827终点站是和田;
1:喀什往返乌鲁木齐 
7558/7555
喀什-乌鲁木齐
08:00-17:27
33小时27分
硬座 78 硬卧下 184
K9788/K9785
喀什-乌鲁木齐
14:44-15:15
24小时31分
硬座 191 硬卧下 345
5285/5825
喀什-乌鲁木齐
19:35-22:17
26小时42分
硬座 93 硬卧下 199
5826/5827
乌鲁木齐-喀什
08:38-10:32
25小时54分
硬座 93 硬卧下 199
K9786/K9787
乌鲁木齐-喀什
09:50-11:57
26小时7分
硬座 191 硬卧下 345
7556/7557
乌鲁木齐-喀什
11:51-20:37
32小时46分
硬座 78 硬卧下 184
2:宝鸡往返喀什(中转站:阿克苏)
宝鸡至阿克苏至喀什
K1661
宝鸡-阿克苏
10:45-12:11
49小时26分
硬座 186 硬卧下 364
7556/7557
阿克苏-喀什
13:25-20:37
7小时12分
硬座 29 硬卧下 42
5826/5827
阿克苏-喀什
04:44-10:32
5小时48分
硬座 34 硬卧下 46
K9786/K9787
阿克苏-喀什
06:18-11:57
5小时39分
硬座 70 硬卧下 82
喀什至阿克苏至宝鸡
7558/7555
喀什-阿克苏
08:00-15:25
7小时25分
硬座 29 硬卧下 42
K9788/K9785
喀什-阿克苏
14:44-20:35
5小时51分
硬座 70 硬卧下 82
K1662
阿克苏-宝鸡
23:56-05:54
53小时58分
硬座 186 硬卧下 364

公路

喀什公路四通八达,全区均通汽车。从喀什市向东北有公路通往克州、阿克苏、库尔勒、吐鲁番,再向北通往乌鲁木齐。从喀什市向东南有公路通往疏勒、英吉沙、莎车、泽普、叶城、和田,再向东可通往甘肃的敦煌和青海的格尔木,由叶城向南可通往西藏的阿里地区。从喀什市向南有中、巴国际公路,向北和向西有两条公路经吐尔尕特口岸通往独联体。

人口

人口

2005年,全区年末总人口369.4万人,比上年增长7.8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92.02万人,比上年增加8.6万人;女性人口181.64万人,占49.17%。人口出生率13.08‰,死亡率4.1‰,人口自然增长率9.09‰。
喀什地区地图

  喀什地区地图

民族

喀什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许多古老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发展经济、文化。在漫长的社会进程中,各个民族互相协作、互相影响、互相融合。逐渐完成了现代民族的发展进程。截至2003年,境内主要民族有维吾尔族汉族塔吉克族回族柯尔克孜族乌孜别克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达斡尔族蒙古族锡伯族满族等 31个民族。

社会

文化卫生事业

喀什地区有艺术表演团体13个,文化馆13个,公共图书馆8个,博物馆1个。广播发射台和转播台146座,电视发射台和转播台118座。全区广播人口覆盖率95.69%,电视人口覆盖率94.52%。
全地区共有卫生机构1 041个,其中医院、卫生院221个,妇幼保健机构12个;全地区拥有病床 9 024张,其中医院、卫生院拥有床位8 820张。卫生技术人员9 518人,其中医生3 962人。

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2005年,据喀什市抽样调查测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 216元,实际增长5%;农牧民人均纯收入1 816元,比上年增加182元,增长11.14%。在岗职工平均货币工资15 001元,增长6.57%。
社会保险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年有10.5万职工参加失业保险,增长3%;有5.15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增长6.2%;有17.64万职工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增长 2%。城镇低保金发放1.3亿元,领取最低生活保障人员14.13万人。全地区有各类社会福利院19个,床位1 320张,收养人数1 297人。社会销售福利彩票7 067.84万元,筹集社会福利资金2 473.74万元。

经济

综合

2005年,喀什地区经济保持较快增长,地区实现生产总值136亿元,比上年增长 13.75%(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增幅比上年提高0.57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0亿元,增长11.18%;
喀什 丝绸之路博物馆

  喀什 丝绸之路博物馆

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28亿元,增长 26.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48亿元,增长10.37%,人均GDP达到3941元,增长12.7%。
年末单位从业人员15.39万人,其中国有单位从业人员12.03万人,集体单位从业人员0.86万人,其他经济单位从业人员2.5万人。全年实现就业再就业人数 42 073人。劳动力转移34.42万人次,实现收入3.2亿元,城镇登记失业率3.86%。

农村经济

2005年,喀什地区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7.29亿元,比上年增长12.6%。粮食播种面积30.38万公顷,增长 5.94%;棉花播种面积17.09万公顷,下降0.55%;油料播种面积 1 720公顷,下降15.14%;蔬菜播种面积2万公顷。
全年粮食产量191.15万吨,比上年增长15.29%;棉花产量 27.5万吨,增长10%;油料产量 0.64万吨,下降42.86%;蔬菜产量68.02万吨,增长4.5%。
林果业发展势头良好,水果产量62.03万吨,比上年增长 18.72%,当年植树造林合格面积 1.62万公顷,经济林累计面积 16.9万公顷,蔬果大棚发展到4.8万座,3 866.7公顷。
年末牲畜存栏头数750万头 (只),比上年增长2.6%;牲畜出栏599.2万头(只),增长14.35%;肉类总产量23.5万吨,增长 11.9%;绵羊毛产量1.05万吨,下降2.78%;牛奶产量12.64万吨,增长7.94%;禽蛋产量3.62万吨,增长3.72%。水产品产量5 919吨,增长14.22%。
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115.59万千瓦,比上年增长16.26%。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0 648台;小型拖拉机4.55万台,下降3.6%。化肥施用量(折纯)土6.11万吨,增长 20.67%。农村用电量11 555万千瓦/小时,增长1.42%。

工业和建筑业

2005年,喀什地区工业生产增速加快,全年工业完成增加值11.1亿元,比上年增长3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6亿元。工业产品销售率99.72%,比上年上升5.82个百分点。
全地区已规划建设工业园区14个,规划总面积70平方千米,已开发建设面积17平方千米,基础设施总投资1.5亿元,已有74户企业投资6.5亿元人驻工业园区,新增就业2 500人。
全年资质四级及四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总产值11.22亿元,比上年下降0.79%。建筑企业房屋施工面积194.65万平方米,增长 3.09%;房屋竣工面积75.01万平方米,下降12.13%。

固定资产投资

2005年,喀什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亿元,比上年增长15.1%。其中基本建设投资44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3.97亿元,比上年增长 51.14%。按隶属关系分,地方项目投资52.23亿元,增长11.03%;中央项目投资7.77亿元,增长 52.3%。
在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1.66亿元,比上年增长30.73%;第二产业投资12.5亿元,增长 13.07%;第三产业投资45.84亿元,增长22.65%。
全年全地区抗震安居工程房屋竣工总户数10.47万户,竣工面积523.45万平方米。

贸易和非公有制经济

2005年,喀什地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09亿元,比上年增长18.08%。分城乡看,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5.13亿元,增长19.16%;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95亿元,增长13.55%。分行业看,餐饮业零售额3.48亿元,增长17.57%;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3.29亿元,增长21.3%;其他零售额4.32亿元,增长2.77%。
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迅速,截至 2005年底,全地区个体工商户达5.84万户,从业人员8.1万人,注册资金4.87亿元,从业人员2.5万人,注册资金15.65亿元。
全年地区共签订招商引资合同项目258个,合同金额37.72亿元,实际利用资金23.07亿元。有私营企业l 605户。

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2005年,喀什地区地方财政收入完成 6.68亿元,比上年增长3.29%,地方财政支出38.15亿元,增长 26.65%。
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1.42亿元。其中企业存款余额44.83亿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3.8亿元,比年初增加14.7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88.67亿元,比年初增加0.2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4.04亿元,中期贷款增加3.91亿元。
全地区保费收入3.57亿元,其中寿险保费收入1.88亿元,财产险保费收入1.69亿元。各项赔款和给付总额1.48亿元,其中寿险业务给付0.44亿元,财产险赔款1.04亿元。

交通、邮电和旅游

2005年末,喀什地区铁路完成货运量 160万吨,完成客运量43.59万人次;民航货运量1 164吨,民航客运量38.53万人次;公路运输完成货物量940万吨,比上年增长22.24%,完成客运量2 013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39%。
全年完成电信业务总量4.38亿元。年末固定电话用户29.8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0.3万户。旅游业快速发展,全年在喀什旅游人数1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64%和 32.58%。

资源、环境和安全生产

2005年,喀什地区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7 559吨,生活烟尘排放量控制在8 887吨,生活污水排放量3 956万吨,生活污水中化学需氧量排放量17 846吨。
全地区已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1个,自然保护区总面积150万公顷,占全辖区面积的9%;已批准生态示范区1个,生态示范区总面积10.7万公顷。
全年农作物受灾面积7.3万公顷,经济损失9 227万元。
全年生产安全事故死亡428人,比上年下降1.38%,经济损失 635.48万元,增长14.34%。工矿企业(不含煤炭)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16人;煤矿死亡2人。全年发生道路交通事故1 152起,造成393人死亡、1 212人受伤,经济损失328.23万元。全年发生火灾事故184起,造成8人死亡、14人受伤,经济损失158.75万元。

教育

2005年,喀什地区有普通高等学校1所,招生人数 2 906人,比上年增长6.8%,在校学生1.11万人,增长19.35%。中等专业学校13所,招生人数1 936人,在校学生6 110人,增长 16.4%,职工中学15所,招生人数 6 436人,在校学生4.71万人,增长12.68%。普通高中43所,招生人数1.36万人,在校学生3.38万人,增长15.75%;普通初中191所,招生人数8.68万人,在校学生 24.12万人,下降0.58%;小学 l 202所,招
喀什地区 博物馆

  喀什地区 博物馆

生人数6.82万人,在校学生46.71万人,下降5.9%。
小学学龄儿童人学率 99.4%,小学毕业生升学率 96.4%,初中毕业升入普通高中升学率18.7%。
序号
学校名称
主管部门
学校地点
办学层次
1
喀什
本科(师范类)
2
喀什市教育局
喀什
中专(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3
喀什市教育局
喀什
中专
5
喀什地区体育运动学校
喀什市教育局
喀什
中专
6
莎车县卫生职业高中学校
喀什市教育局
喀什
中专

旅游

喀什旅游、物产资源丰富独特,最为最为著名的有全国最大的清真寺艾提尕尔寺、闻名中外的香妃墓和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盘橐城等。奇特的高台民居、迷宫式的古老街巷、享誉世界的《突厥语大词典》和《福乐智慧》是喀什市历史文化的见证。能歌善舞、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带给人们的是与内地城市完全不同的文化感受;刺绣、服饰、乐器等民族手工艺品闻名于世。还有让人留恋往返的纪念品市场-东巴扎。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观望着半年地球,号称“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雄踞世界的高处,大片大片的原始胡杨林装点世界的一隅。这里盛产甜瓜、西瓜、葡萄、石榴、无花果、巴旦木、桃、杏、梨、苹果、酸梅等特色瓜果,瓜果含糖量高,口感好、产量丰富,是世界六大果品基地之一,素有 “瓜果之乡”的美誉。还有特色酸奶冰、无花果、囊坑烤肉等等。享有“不到喀什,就不算到新疆”的美誉。
 
 
 
 
 
三,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又名巴喀刺赤海,蒙语称博斯腾尔,维吾尔语称巴格拉什库勒,古称西海。《汉书·西域传》中的“焉耆近海”、《水经注》的“敦薨浦”,均指此湖。位于新疆巴音郭楞州博湖县天山南坡焉耆盆地的东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1228平方公里,湖面海拔1048米,平均深度9米,最深处17米。
中文名称: 博斯腾湖
外文名称: Bosten Lake
别名: 西海,巴格拉什湖,博斯腾淖尔
所属地区: 新疆巴音郭楞州博湖县
地理位置: 博湖县天山南坡焉耆盆地的东南部
面积: 1228平方公里
气候条件: 温带沙漠气候
著名景点: 金沙滩海滨浴场,阿洪口旅游景区,莲花湖旅游度假村
海拔: 约1048米
平均深度: 9米

简介

博斯腾湖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
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

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维吾尔语意为“绿洲”,一称巴格拉什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博斯腾淖尔,蒙古语意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博斯腾湖距博湖县城14公里,距焉耆县城24公里,湖面海拔1048米,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积约988平方公里。蓄水量99亿立方米。大湖西南部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数十个小湖区,小湖区有较大的湖泊,总面积为240平方公里,湖水西东深,最深16米,最浅0.8米,平均深度约10米左右。总面积1228平方公里的博斯腾湖与雪山、湖光、绿洲沙漠、奇禽、异兽同生共荣,互相映衬,组成丰富多彩的风景画卷。大湖水域辽阔,烟波浩淼,天水一色,被誉为沙漠瀚海中的一颗明珠。小湖区,苇翠荷香,曲径邃深,被誉为“世外桃源”。
博斯腾湖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泊。是位于焉耆盆地的一个山间陷落湖。又称巴喀赤湖,北魏《水经注》称为敦薨浦。汇入湖泊的河流主要来自西北的开都河、乌拉斯台河、黄水沟、清水河等等,多年平均入湖径流量为26.8亿立方米,经西南部的孔雀河排出,平均每年出流量为12.5亿立方米,穿铁门关峡谷,进入库尔勒地区,最后汇入罗布泊。在铁门关建有新疆最大的水电站。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库尔勒地区工农业用水量不断增加,每年要求加大出湖水量,已引起湖水位下降,湖面缩小,湖水矿化度逐年升高,今已演变成一个微咸水湖泊。原产的塔里木裂腹鱼(俗称尖头鱼)、扁吻鱼(中名“新疆大头鱼”,俗称大头鱼,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和长头鱼等资源已衰减。造纸用的芦苇资源相当丰富,总面积4万公顷。

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4张)

地理

按湖泊成
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

因湖泊可分为:构造湖、冰川湖、火口湖和堰塞湖等。由地壳内力作用,包括地质构造运动所产生的地壳断陷、坳陷和沉陷等所产生的构造湖盆,经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称为构造湖。博斯腾湖在地质构造上为天山西褶皱带内部的坳陷区,属中生代断陷湖。所以博斯腾湖是构造湖。
按湖水矿化度分:矿化度小于1克/升的为淡水湖;矿化度为1~35克/升的为咸水湖;矿化度大于35克/升的为盐湖。湖博斯腾湖矿化度目前还维持在1.3 g/L左右。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气候

博斯腾湖四周高山环绕,春季气候多变,干旱少雨,夏季干燥炎热,秋季降温迅速,冬季寒冷,蒸发量大,全年多晴日。年平均气温7.9℃。1月份平均气温-12.7℃,极端低温-30.2℃,平均水温0.6℃;7月份平均气温22.8℃,极端高温38℃,平均水温23℃。平均日照率达67%-68%。

占地面积

博斯腾湖面积约980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 风起时波浪滔滔,宛如沧海;风静时波光潋滟,湖水连天。大湖西侧星罗棋布的小湖,湖水相通,萃草浓密,野莲成片,各种水禽栖集其间。

风景

博斯腾湖湖水域辽阔,烟波浩淼;西南小湖区,河道蜿蜒,芦苇丛生,荷花草怒放,禽鸣鱼跃,一派江南水乡景色,故有“西塞明珠”之美称。博湖风光瑰丽,集大漠与水乡景色于一体,距南疆重镇库尔勒市只有60多千米。近年博湖的莲花湖、相思湖、回归大自然等旅游景点的旅游设施已初具规模,开辟了游艇、滑水、湖滨浴场

博斯腾湖图册游人篇

博斯腾湖图册游人篇(18张)
等娱乐项目,还可以品尝到烤鱼和原汁原味的博斯腾鱼宴。 博湖是南疆一个重要的新兴水上游乐旅游区,其北岸的金沙滩被誉为新疆的“夏威夷”。
博斯腾湖远衔天山,横无涯际。随着天气变化,时而惊涛排空,宛若怒海,时而波光粼粼,碧波万顷。夏季,湖中渔船与彩云映衬,群鱼共飞鸟逍波。金秋10月,苇絮轻飚,芦苇金黄,秋水凝重,飞雁惊鸿。冬季来临,冰封千里,湖面银似镜,一派北国风光。博斯腾湖除了迷人的景色之外,还有美丽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这里没有湖泊,只是一片风景优美、水草丰盛的大草原,草原上的牧民安居乐业。

生物景观

芦苇

总面积40万亩。芦苇生长在孔雀

博斯腾湖图册自然篇

博斯腾湖图册自然篇(18张)
河畔、小湖湖畔,形成众多的苇荡和芦苇水道。游人可沿河道苇荡欣赏挺拔翠绿的芦苇丛;秋天则可观赏金黄色的苇叶和雪白的芦花。

睡莲

生长在莲花湖、阿洪口一带的睡莲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天然生长的睡莲,在水深0.8~1.2米的水域生长。
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

荷叶浮满湖面,夏季开满白色、黄色的莲花。

候鸟

候鸟是博斯腾湖一大景观,它与苇荡睡莲构筑了一道博斯腾湖最具特色的风景线;种类有白鹭海鸥白鹳鸬鹚等十余种,数量可达上万只。

鱼类

博斯腾湖现有鲤、草、鲢、青、鳙、赤鲈(俗称五道黑)、公鱼等20余种及虾、绒蟹、河蚌等,年产量约2500吨。湖里的鱼除生产捕捞供应市场和满足游人品尝之外,还可垂钓,是钓鱼爱好者理想的垂钓场所。

湖区景观

博斯腾湖区的日出、日落、朝霞、晚霞、晨雾、平湖月色极富诗情画意,
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

是摄影爱好者创作的源泉之一。
博斯腾湖大湖南岸附近朝南方向有高度不等的沙山及流动与半固定的沙丘,还有金字塔型沙丘链与高低起伏的沙包。结合湖滨浴场的开发,可开展滑沙运动、沙山探险、沙山滑翔等运动项目。

旅游景点

金沙滩海滨浴场、阿洪口旅游景区、莲花湖旅游度假村、扬水站、大河口、白鹭洲等。
2002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斯腾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旅游贴士

摄影提示

博斯腾湖的芦丛、飞鸟、野荷是很好的大自然主题。在这里拍鸟须乘船深入湖中守候,傍晚是鸟群最多的时候,最好是静拍而不要惊扰鸟群。拍鸟的相机须有300mm以上的长焦。

交通提示

库尔勒江南照相馆(市中心,德丰商厦旁)门口有班车,叫水工团专线,又叫工
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

二团专线,只到工二团五连(位于博斯腾湖南岸),离库尔勒46公里,夏天还到两公里外的阿洪口旅游区,每日六班来回,每趟车间隔半小时,从库尔勒到工二团要一个小时,回要一个半小时。如果要去扬水站,白鹭洲等博斯腾湖南岸的景点,就要自己开车。去金沙滩等博斯腾湖北岸的景点就要去巴州客运站坐车了,具体车次可以去售票大厅咨询。

美食

博斯腾湖为全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来这里就一定要尝尝这里的鱼(最出名的鱼是五道黑,现在很少见了)和其他水产。另外还可以吃到美味的野鸭,但为了环保还是不要吃为好。可吃到库尔勒香梨,这大概是世界最甜的梨。

湖泊危机

根据旅游卫视制作的环保题材纪录片《为中国找水》第十五集所得的结果,
博斯腾湖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博斯腾湖这个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正在以每天超过一米的速度缩小,这样的情况如果得不到改善,这颗塞外明珠恐怕会变成第二个罗布泊
按照湖水排泄条件可把湖泊分为内陆湖和外流湖,博斯腾湖为内陆湖。

相关传说

有一对年轻的恋人,小伙子名叫博斯腾,姑娘叫尕亚,他们深深地相爱。
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

不知何时,天上的雨神发现了美丽的尕亚,要抢她为妻,尕亚誓死不从,雨神大怒,连年滴水不降,于是草原大旱。勇敢的博斯腾与雨神大战九九八十一天,终于使雨神屈服,但博斯腾却因过度疲惫累死了。尕亚痛不欲生,眼泪化作大片湖水,最后也悲愤而死。为了纪念他们,当地的牧民将该湖命名为“博斯腾湖”。传说,唐僧去西天取经时,在离此不远的流沙河受阻。西海龙王的三太子被唐僧等人饱受磨难、执意取回真经的行动所感动,于是经观音菩萨点化,变作一匹白马,驮着唐僧一行,安然渡过流沙河。

荣誉

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11年12月29日, 依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国家标准和《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经相关地州市推荐,新疆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初评,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定,博湖县博斯腾湖旅游景区、达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和要求,批准为[1]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现予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