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美丽山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新疆名胜一

一,塞里木河

 

雨过天晴,塞里木湖远处的群山 云雾缭绕犹如仙境。

  “塞里木”是哈萨克族语,意为“祝愿”,俗称“三台海子”。而塞里木湖就位于312国道,是新疆伊犁地区著名的湖泊。每天清晨,清澈的湖水呈蔚蓝色,就如大海般让人陶醉,而黄昏时分,湖水变成灰褐色,充满了神秘色彩,而电闪雷鸣暴雨下的塞里木湖则更是一番奇特的景象。

  8月18日下午6时25分,我们沿312国道驱车来到了新疆的塞里木湖畔。广阔的湖滨草原上散落着哈萨克同胞洁白的毡房,尽管这里不久刚下过雨还是湿漉漉一片,但三三两两的马、牛、羊或在津津有味地吃草,或在悠闲地散步,或是躺卧在草丛间蒙头大睡,一切是那么从容和恬静。此时,塞里木湖上空阴云密布,滚滚乌云从远处连绵的山峰后面不断涌动,而黑黢黢的群山宛如一条跃跃腾空而起的巨龙盘踞天际间,更远处的白皑皑的山峰上终年不融的积雪则更加洁白,犹如盛开的雪莲花。清澈的湖水倒映着天空的变化,乌云笼罩下的湖水仿佛被墨染过一样,深邃而神秘。湖面西侧的上空却在阴云间露出一线湛蓝的天空,湖水相应出现一线绿色。黑、灰、白、青、绿等颜色在无垠的湖水中依次交融,恰如一幅精湛的山水画卷。

  正当我们欣赏这难得美景时,突然狂风大作,令人禁不住连打几个冷颤,天空中乌云翻滚,长长的电光倏然从乌云间斜刺进塞里木湖东侧的湖面内,宛如一条银色的蛟龙扑进湖中。而随后轰隆隆的雷声却从头顶上空不断炸响,令人惊恐万分。但此时塞里木湖西侧的上空却是另一番景象,光线穿破阴云形成一道硕大的白色水幕,就像是一条宽大壮观的罕见瀑布从半空一泻而下,“天河”水源源不断“注入”塞里木湖内,其附近的群山笼罩在白雾之中,犹如蒙上一层薄纱,显得静谧和神秘。而湖东侧远处的群山此时居然变成了一群张牙舞爪的怪兽,10多分钟后,噼噼啪啪的雨点就从昏暗的天空落下,平静的塞里木湖湖面上霎时翻腾起来,真幻难辨,好像是一个恐怖之湖。

  但没过多久,塞里木湖西侧上空风吹云散,灿烂的阳光映射在西半个湖面上,但东半个湖面上空依然阴云翻滚,还有零星的雨滴降落。一幅“西边日出东边雨”的美景展现在眼前美不胜收。

  在西半个湖面旁边的312国道附近,一道亮丽的彩虹横跨在空,犹如一座彩色的弯桥。惹得来往车辆纷纷停而不前,人们惊喜地下车争相领略彩虹的风采。10分钟后,彩虹消失在湖滨草原上空,整个塞里木湖上空云彩仿佛万马行军飞驰在天,宛若穹庐倒扣;继而白云飘飘犹如朵朵盛开的白莲花在飘荡。“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念叨着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句,我们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塞里木湖。文/本报特派记者 程彬 图/本报特派记者 长泰

  

  


二,喀纳斯

 

喀纳斯湖  
喀纳斯湖
喀纳斯湖是中国新疆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北部一著名淡水湖,位于阿尔泰山脉中,面积45.7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20米,最深处达到188.5米,蓄水量达53.8亿立方米。外形呈月牙状,被推测为古冰川强烈运动阻塞山谷积水而成。喀纳斯湖湖中传说有湖怪“大红鱼”出没,据称身长可达到10米,有科学家推测为大型淡水食肉鱼类哲罗鲑,但未得到实际观测支持。该湖风景优美,四周林木茂盛,主要居民为图瓦人,为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文名称: 喀纳斯湖
所属地区: 新疆阿勒泰布尔津县
面积: 45.73平方公里
机场: 喀纳斯机场
平均水深: 120米
蓄水量: 53.8亿立方米
荣誉称号: 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基本信息

喀(kā)纳斯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喀纳斯湖位于布尔津县境北部,距县城150公里,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4.78平方公里,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比著名的博格达天池整整大10倍,湖水最深处达188米左右,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湖面碧波万顷,群峰倒影,湖面还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时时变换颜色,是有名的“变色湖”。喀纳斯湖呈弯豆荚形,湖东岸为弯月的内侧,沿岸有6道向湖心凸出的平台,使湖形成井然有序的6道湾。每一道湾都有一个神奇的传说。其中第一道湾的基岩平台有一个巨大的羊背石,恰似一只卧羊昂首观湖;三道湾的观湖台,是赏湖上落日的最佳地点;当旭日东升或夜幕降临时,乘船或站在第四道湾平台上探寻湖心秘密,运气好的话还可能看到时隐时现的神秘“湖怪”。北端的入湖三角洲地带,大片沼泽湿地与河湾小滩共存,地形平坦开阔,各种草类与林木共生,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喀纳斯湖上端,有湖心岛浮于水面,四周皆森林茂密,湖水碧绿纯净。

喀纳斯湖景观(一)

喀纳斯湖景观(一)(20张)
环湖四周原始森林密布,阳坡被茂密的草丛覆盖,每至秋季层林尽染,景色如画。这里是我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生长有西伯利亚区系的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桦树林、已知有83科298属798种。有兽类39种,鸟类117种,两栖爬行类动物4种,昆虫类300多种。喀纳斯湖水中生长的有哲罗鲑细鳞鲑江鳕、阿尔泰鲟、西伯利亚斜鳊等珍稀鱼类。特别是哲罗鲑,体长可达2-3米,重达百十公斤,因鱼体呈淡红色而被称为大红鱼,有专家考证所谓的喀纳斯湖怪就是哲罗鲑[1]

喀纳斯湖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哈纳斯湖是我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湖中鱼类7种,昆虫类300多种。马鹿、貂熊、雪豹、雪兔、紫貂、石貂、岩雷鸟、林蛙等珍稀动物在此出没。湖中有哲罗鲑、细鳞鲑、北极烟、江鳕、西伯利亚齿编等冷水鱼。[2]

地理位置

喀纳斯蒙古语,意为“美丽富饶、神秘莫测”或者“峡谷中的湖”,又一说喀纳斯意为“王者之水”在成吉思汗出征途中,军师曾打此水,因此得名。它位于新疆维吾
喀纳斯湖

  喀纳斯湖

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布尔津县境内北部,距县城150公里,是一个坐落在阿尔泰深山密林中的高山湖泊。与我国绝大部分的江河属于太平洋水系不同,喀纳斯属于北冰洋水系。环湖四周原始森林密布,阳坡被茂密的草丛覆盖。湖水来自奎屯、友谊峰等山的冰川融水和当地降水,从地表或地下泻入喀纳斯湖。湖面海拔1374米,面积44.78平方公里,湖水最深处达196米左右。是中国唯一的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保护分布区。喀纳斯湖自然景观保护区就是以喀纳斯湖为中心建立的。总面积达5588平方公里,保护区自上而下分别为冰川恒雪带、山地冻雪带、高山草甸带、山地草原带等,垂直分布。[3]

历史沿革

喀纳斯湖

  喀纳斯湖[4]

喀纳斯景区位于阿尔泰山之阳,这一地域古来为北方诸多民族游牧之地。额尔齐斯河北岸细石器遗址的发现说明,这里早在八九千年以前就有从事狩猎、渔猎的人类活动。历史上先后或同时有塞人、呼揭、匈奴、鲜卑、柔然、突厥、铁勒、蒙古哈萨克等草原民族部落在此生活。在历史演进过程中,这一地域曾先后隶属部族地方政权鲜卑汗国柔然汗国突厥汗国、铁勒汗国、回纥汗国蒙古汗国准噶尔汗国辖理。
清代乾隆二十年(1755),平定准噶尔部,这一地域归乌里雅苏台定边左副将军管辖。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隶科布多参赞大臣。乾隆二十七年(1762),清廷将居住在阿尔泰山之阳的阿尔泰乌梁海人编为七旗,次年又分编为左右两翼,设翼长总管,分授总管印信,喀纳斯地域东西部分别属于左翼和右翼。同治六年(1867),隶布伦托海办事大臣,同治八年(1869),布伦托海办事大臣裁撤,仍隶科布多参赞大臣,清光绪三十年(1904),实行“科(科布多)、阿(阿尔泰)分治”,此地隶阿尔泰办事大臣,此时,阿尔泰办事大臣所辖区域直属清廷理藩院,为中央特别行政区。
民国初年,沿袭清末旧制,阿尔泰地方仍直属中央政府管辖,设阿尔泰办事长官。民国元年(1912)、民国三年(1914)相继设置哈巴河民政分局、布尔津河民政分局,喀纳斯为其辖区北境。民国8年(1919)、
喀纳斯湖景点

  喀纳斯湖景点

阿尔泰地方归并新疆,设阿山道,是年设布尔津县,喀纳斯地域隶属新疆省阿山道布尔津县,民国十九年(1930)哈巴河置县后,今喀纳斯景区西部区域隶哈巴河县
新中国成立后,198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喀纳斯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喀纳斯自然保护区升格为国家级,隶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业厅管理。2000年,喀纳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移交阿勒泰地区,成立“喀纳斯环境与旅游管理委员会”机构隶属布尔津县。2003年,喀纳斯管理机构上划阿勒泰地区,改“喀纳斯环境与旅游管理委员会”为“喀纳斯环境与旅游管理局”。2006年,《大喀纳斯旅游区总体规划》批准实施后,是年7月,撤销原机构,成立喀纳斯景区管理委员会,行使准政府职能,对喀纳斯地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实行统一管理。
早在800年前,喀纳斯的名字就和成吉思汗的名字连在一起,成吉思汗西征路过喀纳斯湖时,被喀纳斯湖的美景所吸引,亲自下马欢捧湖水,仰头痛饮。所以后人都把喀纳斯湖的水称作“王者之水”。

生物资源

喀纳斯湖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提到喀纳斯景区,就要提到它的很多唯一:这里是亚洲唯一的瑞士风光,是中国唯一和四国接壤的自然保护区,是中国唯一的北冰洋水系——额尔齐斯河最大支流布尔津河的发源地。喀纳斯湖还是我国唯一的南西伯利亚区系动植物分布区,是中国唯一图瓦人聚居区,是世界上唯一能用苏尔吹奏五玄谱的鄂尔多斯老人。在这里生长有西伯利亚区系的落叶松红松云杉冷杉等珍贵树种和众多的桦树林,已知有83科298属798种。兽类鸟类、两栖爬行类动物,以及鱼类、昆虫类在此繁衍生息,更是生趣无限。不同的植物群落层次分明,色彩各异。每至秋季更是万木争辉:金黄、殷红、墨绿各呈异彩。林中灌木叶茂,枯叶朽木上苔藓、野草遍生。林间空地草甸如菌,山花鲜艳。风静波平时湖水似一池翡翠,随着天气的变化又更换着不同的色调,自晨至夜换变着风采。每当云雾缭绕,雪峰、春山若隐若现,恍若隔世。七八月份雨后清晨登上湖南段的骆驼峰则可观赏佛光奇景。
喀纳斯湖是我国极其难得具有欧洲生态系统特征的自然区域,保护区内有植物798种,其中珍稀植物30种,动物39种,鸟类117种,鱼类5科8种,昆虫300多种,两栖爬行类动物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二级13种,其它稀有动物9种,昆虫真菌的新种记录不少60个。喀纳斯湖中还生存着一种被人认为是“湖怪”的稀有鱼类—“大红鱼”。[3]

主要景区

横亘新疆北部的阿尔泰山雄伟壮观,其主峰友谊峰终年被冰雪覆盖,是我国海拔最低的现代冰川之一,喀纳斯湖就位于风景秀丽的友谊峰南坡,面积约25万公顷的喀纳斯国家保护区内。陈运和诗《喀纳斯湖让人享享福》写得好:“阿尔泰山的积雪与浮云 欢迎诗拍摄欧陆风格的宾馆与攴厅 安排诗吃住”、“改革开放后的中国人也能享享福 啊,喀纳斯湖-- 亚洲惟一的瑞士风光之油画”。
喀纳斯湖不仅自然资源和生物物种非常丰富,而且旅游环境和人文资源也别具异彩喀纳斯具北国风光之雄浑,又具有南国山水之娇秀,加之这里还有“云海佛光”、“变色湖”、“浮木长堤”、“湖怪”等胜景、绝景,怎能不称得上西域之佳景、仙景!北面是白雪皑皑的奎屯山、高耸如云的友谊峰,湖周重峦叠嶂,山林犹如画屏。叶茂,枯叶朽木上苔藓、野草遍生。林间空地草甸如茵,山间百花齐放。风静波平时,湖水似一池翡翠,随着天气的变化,湖水又更换着不同的色调,自晨至夜变换着风采。每当烟云缭绕,雪峰、春山若隐若现恍若隔世。夏季,雨后清晨,登上湖南段的骆驼峰则可观览佛光奇景。
2007年5月8日,喀纳斯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5]

成吉思汗点将台

点将台位于鸭泽湖以东附近,相传成吉思汗曾在此检阅过十万雄师。在点将台的旧址上,已经发现的文物有成吉思汗西征军次将领铜质的盔甲,做工十分精致,直到现在它的表面仍很光泽。据说在苏木河一带还有一口部队宿营用的大锅被压在巨石之下。点将台有个大祭坛,祭坛里竖着一根高高的杆子,杆子上系满了哈达[6]

白湖

白湖位于喀纳斯湖东北部的阿尔泰山友谊峰下,所在地海拔1954米,面积约10平方公里。该湖的湖面水平如镜,四周峰意盛起,冰川银装素裹,草场百花多妍,空中浮云漂逸,色彩瞬息变幻。这里保存着最为完整的西伯利亚泰加林,生长着别处难得一见的新疆五针松。白湖湖口因有一巨石横卧,阻挡形成奔泻的湖水,景色极为壮观。这里的湖水四季皆白,实属罕见,湖面呈白色的原因至今没有确定,据说是由于冰川运动花岗岩挤磨成白色粉末后,带入河流再注入湖中所致,但经过水质检测,白湖水质良好,并含有丰富矿物质,属可直接饮用的水质。白湖还是冷水鱼聚集排卵的地方,每逢秋季,便成为各种冷水鱼类繁衍生息的天堂。

吐鲁克岩画

喀纳斯景区的山岩上先后发现有10多处岩画,其中的两处位于喀纳斯湖一道湾东岸高出湖面50~60米的羊背石上。一处在羊背石面磨光的刻蚀槽内,上面刻有山羊野猪刺猬雪鸡等动物造型。一处在羊背石的小陡坎上,图案清晰,分上下两排,有鹿等动物造型。其中有一个造型似恐龙的动物,眼睛向湖的方向呈注视状,其余岩画散见于景区山体石壁上,内容有各种动物形态、狩猎、牧放场景,有征战,舞蹈图案,也有图腾崇拜的图案,这些岩画对研究古代社会史、民族史具有重要价值。
吐鲁克岩画

  吐鲁克岩画

花楸谷

花楸谷全长1.2公里,谷地两边除茂密的疣枝桦、西伯利亚云杉西伯利亚落叶松混交林外,还是公园内西伯利亚花楸最为集中的分布地,遂因此得名。

观鱼亭

观鱼亭建于海拔2030米的哈拉开特(蒙古语意为骆驼峰)山顶上,与湖面的垂直落差达600多米,因处于观察“湖怪”的最佳位置,故得名观鱼亭。观鱼亭是喀纳斯景点中的极品,是惟一一个能驻足饱览喀纳斯美景的最佳平台。

千湖

千湖

  千湖[6]

西距喀纳斯村13公里,处于喀拉苏阿河和格牙阿能尔库河分水岭地带,也是喀纳斯冰川作用的结果。千湖由喀拉苏阿仁河和格牙阿能尔库河分水岭中山带的湖泊群组成,海拔2160~2500米,其上大大小小的湖泊星罗棋布,数以千计。哈语“门琼库尔”,语意为1000个坑。千湖湖泊最大者为黑湖,其它还有喀拉穹库尔、壳斯库尔、下恨诺尔等小湖泊群,数量多、面积小,其形状为圆形或长形,分布高度基本上是由南向北逐渐升高。

泰加林廊道

泰加林廊道

  泰加林廊道

泰加林群落是喀纳斯景区茫茫林海中的主要成份,位于喀纳斯湖东侧湖岸的茂密森林便是西伯利亚泰加林精华浓缩。这片森林东倚巍巍高山,西临碧波荡漾的喀纳斯湖,构成了一道5.4千米的长的泰加林廊道景观,廊道曲径通幽,游人穿行其间,只见大树参天,荫翳蔽日,松萝垂挂,悦目赏心。还可观赏到典型的泰加林沼泽、巨型根雕墙等奇观。廊道中的“泰加林之王”令人叹为观止,一株西伯利亚落叶松胸径达120厘米,高30余米,树龄500年以上,可谓饱经沧桑,生命顽强。

湖边居民

图瓦人亦称“土瓦”和“德瓦”、“库库门恰克”,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录。他们祖先是500年前从西伯利亚迁移而来,和俄罗斯的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属同一个民族。图瓦人保存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语言,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与哈萨克语言相近。在生活习惯上,图瓦人除欢度蒙古族传统的敖包节外,还有当地的邹鲁节(入冬节),汉族人的春节与正月十五元宵节。图瓦人信仰佛教,丧葬方式为曲体入葬,图瓦人居住在阿勒泰喀纳斯湖图瓦村白哈巴图瓦人村落。喀纳斯湖与图瓦人相互辉映,融为一体,构成喀纳斯湖旅游区独具魅力的民族风情。

特产

赤鲈

赤鲈—五道黑
赤鲈

  赤鲈[7]

赤鲈又名河鲈,俗称五道黑。因其体侧有5条较宽的横跨体背的斑带而得名。 五道黑原产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生活于新疆北部的冷温带河湖鱼类。生长较为缓慢,3冬龄始达性成熟,最大个体体长可达500毫米左右。五道黑味道极其鲜美,肉又特别嫩,赤鲈是欧亚北部冷温带的重要经济鱼类,近几年由于大量的捕捞,已经濒临灭绝,有些人把它作为观赏鱼类进行饲养。

楚吾尔

楚吾尔

  楚吾尔[8]

楚吾尔是用一种在九月份采摘的名叫扎拉松草制作而成的,只能用一年,第二年重新制作。楚吾尔长60多公分,有三个音孔,三个音孔的位置都是用手指量的,这三个音孔能吹出五、六个音。要想用它演奏出音乐,必须具备高超的演奏技巧,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

哈萨克小刀

哈萨克的刀子分为两种:一种是30多厘米长的长刀;另一种是折刀。大
哈萨克小刀

  哈萨克小刀[9]

多数男子都带折刀。在折刀中又分大、中、小三个号。由于折刀小巧玲珑,便于携带,所以深受人们的欢迎。
哈萨克小刀在式样上也很多,如剑式、嘴式等,刀把用金属、牛角、塑料镶面及混合用料,讲究的还在刀把上镂花纹和压图案,有的还镶嵌金属条、宝石、彩石做点缀品,使刀子显得十分华丽。刀刃的制作也讲究淬火、沾水、沾油等工艺,小刀的钢材选择也十分注意,大都用弹簧钢板做刀的原料,使刀刃锋利而坚硬牢固,能长期使用。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出品的“沙木沙克”小刀就具备了这些优点,因而深受哈萨克牧民的欢迎。有的哈萨克牧民愿意用一只羊换取一把小刀,可见“沙木沙克”小刀的名气之大。

主要奇观

千米浮木长堤

千米枯木长堤

  千米枯木长堤

在喀纳斯湖最北端的入口,有一条千米枯浮木长堤是喀纳斯湖奇观之一。洪水时枯木长堤会飘起来,按理来说,这些枯木会向下游漂,但是多少年来,却奇怪的浮动逆流而上,长长地横列在喀纳斯湖的最上游6道湾。据说有人把枯木扔到下游5道湾里,那枯木还是执着地回到老地方,与枯木长堤连为一体。这是为什么呢?每当洪水季节,河水将上游大量的枯木携带漂入湖口,后因强劲的谷风在遇到喀纳斯湖南面的巨大山体后,风力变向将漂入湖水中的浮木推动着逆流上漂,日积月累逐步在湖口汇聚堆叠形成一条百余米宽、两千米长枯木纵横交错的 “千米枯木长堤”这一特殊的自然景观,这些枯木随着水的涨落而浮动。

喀纳斯湖怪

喀纳斯湖怪

  喀纳斯湖怪

喀纳斯湖是坐落在新疆阿尔泰山深处密林中的一个美丽、神秘的高山湖泊。它不仅以景色秀美而著称,更因为湖中的“湖怪”而扬名天下。
喀纳斯湖另一奇观是湖中有巨型“湖怪”。据当地图瓦人民间传说,喀纳斯湖中有巨大的怪兽,能喷雾行云,常常吞食岸边的牛羊马匹,这类传说,从古到今,绵延不短。有众多的游客和科学考察人员从山顶亲眼观察到巨型大鱼,成群结队、掀波作浪、长达数十米的黑色物体在湖中慢游,一时间把“湖怪”传得沸沸扬扬,神乎其神,又为美丽的喀纳斯湖增加了几分神秘的色彩。
1985年7月下旬,新疆大学动物学教授向礼陔率领的考察队在湖边工作时,突然发现数十条巨型鱼在湖面出现,两天后袁国映带领的新疆环境科学研究所的考察队也在“一览亭”上观察到了湖中的巨型鱼群,并摄得了许多照片和一段录相,从而开始了喀纳斯湖“湖怪”之谜的研究。
喀纳斯湖的神秘大概和湖怪的传说有关。据一些专家经过考察推断,所谓湖怪其实是那些喜欢成群结队活动的大红鱼。这是一种生长在深冷湖水中的“长寿鱼”,其寿命最长可达200岁以上,而且行踪诡秘,没有经验的人是很难捕捉到它的。当地的图瓦人并不相信这种说法,在他们的传说中,湖怪能吃掉整头牛。但湖怪到底长什么样,谁也说不清。他们的前辈还有过两次捕捉湖怪的尝试,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所以至今图瓦人不到湖里打鱼,也不在湖边放牧。
至于“湖怪”与大红鱼(哲罗鲑)是不是一回事,至今还是个谜。

喀纳斯湖 水怪

喀纳斯湖 水怪(4张)
喀纳斯湖水中生长哲罗鲑细鳞鲑江鳕、阿尔泰鲟、西伯利亚斜鳊等珍稀鱼类。特别是著名的哲罗鲑,体长可达2~3m,重达几百公斤,因鱼体呈淡红色而被俗称大红鱼。大红鱼是典型的淡水冷水性食肉性鱼类,性情十分凶猛,人们曾在6千克的鱼腹中发现过两只野鸭。这种鱼可长得很大,1984年曾捕到一条重达38千克的大红鱼。这样大的鱼在高纬度的高山湖泊中存在,在世界上实属罕见。喀纳斯湖中巨型鱼的发现,引起了国内外从事鱼类研究的科学家们的关注,也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
耗资150万元的新疆喀纳斯“湖怪”探秘活动在2005年7月进行。
2005年6月7日至8日,在相距不到17个小时的时间里,喀纳斯“湖怪”两次出现在湖面上,当时有部分游客拍下了“湖怪”在水面游动的画面。据目击者说,喀纳斯“湖怪”长度目测约10米左右。
据了解,参加此次探秘“湖怪”的潜水队采用先进的美国设备,可超过喀纳斯湖的水深极限。2004年7月,潜水队曾在喀纳斯湖进行过潜水试验,但下潜20米后就发现存在危险。湖水大都为冰雪融水,接近深海水温,人体难以承受。
新疆生态学会理事长、新疆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袁国映认为,“湖怪”可能是哲罗鲑。这一说法他在20年前目睹“湖怪”现身时就已认定。
新疆大学生命科学院退休教授黄人鑫则认为,喀纳斯是否有“湖怪”不值得炒作,所谓的“湖怪”就是大红鱼,而喀纳斯湖属北冰洋水系的高山湖,大红鱼有可能生长得比较大,但到底有多大谁也不能乱说。黄人鑫还告诉记者,21世纪科技的发展使人类对许多未知事物都有了相当多的认识和理解,应该说是“无怪”可说了,他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更多更有意义的事情。
发现湖怪时间
1985夏天,新疆大学生物系的教授向礼陔率领科考队在湖边巡视看见在水下面有几十个东西在动,后来有100多个,背是红棕色的。这些大鱼的影子都硕大无比,估计长度十米开外,考察队暂时把看到的东西称作大红鱼。
2003年的9月27日,中俄边境的交界处发生了里氏7.9级的大地震。管理局的人员赛力克和仝宝明驾船行进到二道湾时,看见了水怪,并觉得那个怪物曾椭圆形,没有完全离开水面高度的情况下长度就有十米以上。
2005年6月7日,一群来自北京的游客在喀纳斯湖面上乘船游览,当船行进到三道湾附近时,突然看见一个巨型物体从岸边游向湖心。最后由一个变成了两个,一前一后。当事人拍摄了怪物录像,从录像中可以隐约看出水下有个阴影,有的画面还能看出露出水面的三角形的像背鳍的东西。如果这个影子真的是哲罗鲑,而且长度真的达到在10 到20米之间,那么,按照生长的这个体重和体长的关系来推断,十五米的鱼就有三十二吨,这完全可以像海洋的的鲸鱼。
2011年5月26日晚间18时56分新疆的喀纳斯湖再现不明水生物,「湖怪」行踪诡秘,时隐时现,为喀纳斯湖添上一抹神秘的面纱。
一位媒体同仁张先生在观鱼台亲眼目睹了一次的「湖怪」出现全过程,张先生告诉记者,「湖怪」出现在晚间18时56分,当时看见湖面出现黑色的巨浪,发现有一个白色肚皮,长约10米左右的不明水生物,在湖中翻腾起伏。
喀纳斯湖位于新疆北部,是中国第二高山湖泊,据相关媒体报道,来自内地多个地方的游客曾多次亲眼目睹「湖怪」,上一次是在2010年7月2日15时19分来自北京的游客朱晓全在喀纳斯景区观鱼台停车场附近登山时,发现在一道湾湖水中一条黑影在游艇间缓缓游动。15时30分,游动的不明水生物沉入水底。游动的不明水生物比游船还要长。

云海佛光

喀纳斯湖云海佛光

  喀纳斯湖云海佛光

清晨登上山顶——观鱼亭,观赏日出景色,可见喀纳斯上空云海翻腾,雾涛升空,有时可看见如同峨眉山云海佛光那样的奇观。充沛的降水,凉爽的气候,使喀纳斯湖区常常笼罩在朦胧雾雹之中,而高出云雾顶部的山峰,则成了观看佛光的理想地方。
在8月份,每当雨后的清晨,喀纳斯山区谷地往往会被浓厚的云雾遮盖,只露出一座座 2000米以上的峰顶。这时,若登上“一览亭”观赏日出景色,只见头顶碧蓝的晴空中,斜挂着一轮巨大的朝日,远近雪峰,在朝阳下反射出红红的光芒。脚下的白色云海,浪涛般地随风翻滚,时而露出一块块一平如镜的蓝色湖面,时而又露出一片片绿色的林海。那迎面而来的彩云,带着反射太阳的霞光,千姿百态,变幻无穷,使人目不暇接。当上午9—10时左右,太阳升到一定角度时,在湖西山谷的云雾中,也就是与太阳的相对方向,便逐渐显现出一个半圆形的巨大的彩色光环,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俱备,鲜艳夺目,下部则没于云雾中。随着云雾的浓淡变化,光环色泽也时深时浅,时明时暗。这些山峰、亭子以及你的身影,在彩色光环环绕衬托之下,色彩绚丽,光彩夺目,给人以神佛欲显、飘飘欲仙的感觉。佛光大约可以持续一刻钟左右,随着太阳的高和光线角度的变化便逐渐隐去,令人终生难忘。喀纳斯湖是有名的“变色湖”。一年之中,一季之中,一天之中都会有不同的色彩变化。在观鱼亭上观察尤为明显。

变色湖

喀纳斯湖另一奇观是变色,被称之为“变色湖”。春夏时节,湖水会随着季节和天气的变化而变换颜色。从每年的4、5月间开化到11月冰雪封湖,湖水在不同的季节呈现出不同的色彩。5月的湖水,冰雪消融,湖水幽暗,呈青灰色;到了6月,湖水随周山的植物泛绿,呈浅绿或碧蓝色;7月以后为洪水期,上游白湖的白色湖水大量补给,由碧绿色变成微带蓝绿的乳白色;到了8月湖水受降雨的影响,呈现出墨绿色;进入9、10月,湖水的补给明显减少,周围的植物色彩斑斓,一池翡翠色的湖水光彩夺目。
关于变色湖的原因是季节变化所引起上游河水所含矿物成分多少的缘故;且与周围群山植物随季节变化的不同色彩倒映在湖中,以及阳光角度变化和不同季节的光和作用对湖水的影响也有一定关系。其主要是喀纳斯湖水来源于友谊峰南坡的喀纳斯冰川,当冰川作用于周围由浅色花岗岩组成的山地时,冰川掘蚀携带的花岗岩岩块经挤压研磨成白色细粉末混合于冰层内,炎热的夏季夹带有白色细粉末的冰川融化,大量的呈乳白色的冰川融水和雨水进入喀纳斯河,流进阿克库勒的湖(白湖),阿克库勒湖的乳白色水再流向下游汇入喀纳斯湖,这就是喀纳斯湖在7—8月变为白色的原因。每年12月份封冻后,喀纳斯湖又像一面白色的水晶镜,当地牧民用爬犁在湖面上运送物品或进行滑雪滑冰。另外,在不同的天气、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喀纳斯,特殊的水质与天色和山色相互折射而产生不同的色彩。由于喀纳斯湖被群山环抱,在高原蓝天白云的大背景下,湖水受阳光和云团的映射,又将周围的山色反射在湖中,湖水会随着天空云朵的变化和阳光下山色的明暗交替,变化万千,斑斓流彩。[10]

鸭泽湖

鸭泽湖位于喀纳斯村南边,它是由喀纳斯河改道后废弃河段——牛轭湖洼地组成,呈长形蝶状,沿洼地南端形成一个南北走向的宽浅湖泊,形似蝶状的一弘碧水与沼泽湿地连为一体,长3km,宽600~800m,面积约1.3 平方公里,湖周开阔平缓,湖泊似镜。
鸭泽湖

  鸭泽湖

湖水与周围开阔的沼泽湿地和河谷草原上,栖息着种类繁多的禽鸟,成群的野鸭、大雁和天鹅等也时常光顾此地,它们在宁静的水面上安闲的游戈。据说,当野鸭群被惊动时,便会看到它们一只只、一批批渐次飞起,翅膀拍打着水面,十分壮观。也许是季节的关系,我们没能看到成群的野鸭,但却看到碧绿的草地环绕明镜般的湖水,宁静秀美,广袤的沼泽草原上,牛羊在游闲觅食,白色的蒙古包星星点点,帐篷前的地灶上,炊烟袅袅,与青山和白云构成一幅天然的巨型山水画,令人赏心悦目。
在鸭泽湖西北方临河的草原高地上,有一处石堆,那就是“敖包”,图瓦人每年定期在此开展祭祀活动和过“敖包节”,祈求六畜兴旺、家人平安。图瓦人除举行蒙古族传统的祭敖包外,还过当地的邹鲁节(入冬节)。他们信仰藏传佛教,但原始的萨满教也对他们影响较深,祭天、祭湖、祭山、祭鱼、祭火等宗教活动每年都要举行。
在鸭泽湖北面2公里,有一块草地平台,据说是成吉思汗的“点将台”,旁边有一个巨大的漂砾石,据说当年成吉思汗就站在巨石上检阅蒙古雄师。在点将台附近的草原上我们还能看见近百个以鹅卵石堆砌的圆形图案,可能就是当年成吉思汗大军驻扎后留下的遗迹。近几年在点将台的遗址上,已陆续发掘出做工十分精致的铜质盔甲,还有古代部队专用的工具箱等文物。在布尔津县档案馆里,仍保存有当年乌梁海左翼左旗扎萨克曾经使用过的重约4.5公斤的官印。[11]

卧龙湾

当地称卡赞湖即锅底湖,是取其形状象锅底而得名,卧龙湾位置处在布尔津县去喀纳斯的途中距县城140公里,距喀纳斯10公里。湖四周森林茂密,繁花似锦、绿草如茵,湖中小岛景色秀丽,湖进水处巨石抵中流,激浪拍巨石,玉珠飞溅。湖的泄水口有座木桥飞架东西,站在桥上向北是一平如镜的卧龙湾向南是奔腾咆哮的喀纳斯河。

神仙湾

鸭泽湖南,喀纳斯湖河流因受到下游泥石流及崩塌堆积物的堵塞而变宽,最宽处达700米,是喀纳斯河在喀纳斯湖景区内最宽的河段,这里河谷地势平缓,在河岸地带形成大片沼泽与草甸。河中有数个小岛,传说是仙人居住的地方,因此这里被称为神仙湾。

月亮湾

从卧龙湾沿喀纳斯河北上约1公里,你会在峡谷中看到一蓝色月牙形湖湾,那就是月亮湾。月亮湾会随喀纳斯湖水变化而变化,是镶在喀纳斯河的一颗明珠。湖内有嫦娥奔月时留下的一对光脚印。也有传说这个脚印是当年成吉思汗追击敌人时留下的。bo美丽静谧的月亮湾是喀纳斯的标志景点。

驼颈湾

是进入喀纳斯河河谷第一个景点,喀纳斯河在这里形成了一个恰似驼颈的大拐弯。这里四周森林密布,主要种有西伯利亚松、西伯利亚云杉、欧洲山杨、疣枝桦以及林下密布的刺蔷薇等灌木。是公园内秋色最美的地段之一。[12]

图瓦人村落

图瓦人是我国一支古老的民族,以游牧、狩猎为生。近四百年来,定居喀纳斯湖畔,他们勇敢强悍,善骑术、善滑雪、能歌善舞,现基本保持着比较原始的生活方式。原木垒起的木屋、散布村中、小桥流水、炊烟袅袅、奶酒飘香。古朴的小村景致,象喀纳斯湖一样充满神秘色彩。喀纳斯图瓦村居民是自称蒙古族的图瓦人,图瓦亦称“土瓦”或“德瓦”、“库门恰克”。历史悠久,早在古代文献中就有记录,隋唐时称“都播”,称“图巴”、“秃巴思”、“乌梁海种人”等。他们和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图瓦人属同一个民族
图瓦人敖包节祭祀

  图瓦人敖包节祭祀

图瓦人保存着自己独特的生活习惯和语言图瓦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哈萨克语族相近,因此图瓦人均会讲哈萨克语,与我们听到的蒙古语不同。图瓦人学校基本上是普及蒙古语。在生活习惯上,图瓦人除欢度蒙古传统的敖包节外,还有当地的邹鲁节(入冬节),汉族人的春节与正月十五元宵节。图瓦人信仰佛教。但萨满教对他们影响也较深。图瓦人的房屋皆用原木筑砌而成,下为方体,上为尖顶结构,游牧时仍住在蒙古包
喀纳斯图瓦村与喀纳斯湖相互辉映,融为一体,构成喀纳斯旅游区独具魅力的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
在夕照中,图瓦村里那些带有尖顶的、颇具瑞士风格的小木屋反射出一丝丝温暖的金黄色光芒。小屋旁边的松树三三两两地散布着,全都高大笔直。村中还长有白桦树,一棵一棵散落在松树中间,因为枝干雪白,便很显眼,再加上蓬勃的树冠,似一把把大伞。在图瓦村的背后,就是中俄边境上的友谊峰西伯利亚的风从友谊峰吹过来,随着地势降低,骤然变暖,便孕育出了这片浓密的山林。

图瓦人音乐

图瓦人独有的吹奏乐器“苏尔”,能在炊烟袅袅的傍晚带来更氤氲的意境和享受。
该乐器的制作和演奏在经历了一番频临失传的恐慌后,终于有可畏后生接棒。苏尔管体有三个气孔,吹奏时将乐器一端套在牙齿上。演奏时有一定难度。能够演奏出一番风味,更是颇为不易。
因此,去图瓦人家家访,倾听苏尔吹奏,已是感受喀纳斯的重要一站。空灵、悠远的曲调让人的心,沉静。

航空

喀纳斯机场位于喀纳斯景区南缘,距喀纳斯湖约50公里,位于布尔津县城西北74公里处的黑流滩地区,机场于2006年5月20日正式破土动工,总投资2.35亿元,主要工程建设内容包括:2500米的飞机跑道、18700平方米的停机坪、3028平方米的航站航管综合楼,以及配套建设的消防、供电、供水、特种车库等设施。
喀纳斯机场投入使用后,可满足B-737-700系列机型及CRJ-200、ERJ-145等飞机的使用要求,并为将来的B-757等飞机预留了条件,预计2013年喀纳斯机场可实现旅客吞吐量22万人次。
2007年8月15日11点05分,经过近1小时的空中飞行,随着从乌鲁木齐飞往喀纳斯景区的南航新疆分公司一架波音737客机,平稳降落在布尔津县喀纳斯机场,这也标志着继九寨沟那拉提机场之后,中国第三个旅游景区专用支线机场、新疆第二个旅游支线机场:喀纳斯机场正式通航,这也标志着中国旅游强县布尔津县彻底结束了没有航空港的历史,布尔津6万多各族人民终于迎来了的神鹰。

公路

新疆的公路交通网较为完整,由乌鲁木齐为中心辐射全自治区各地州市。旅客可在军供客运站、南郊客运站、明园客运站、北郊客运站、碾子沟长途汽车站搭乘长途汽车前往目的地,车型主要有普客、快客和卧铺之分,其中明园客运站和北郊客运站的班车线路较少,明园客运站主要有通往克拉玛依、石油基地两条班线,北郊客运站有通往阜康奇台吉木萨尔三条班线;在碾子沟长途汽车站可买到全疆各地的长途汽车票。
以乌鲁木齐为起点的主干公路有:
乌鲁木齐――伊宁线(312国道)简称乌伊公路,此线由东向西横贯北疆,即沿天山北侧,途经昌吉石河子乌苏、精河、霍城、伊宁等市、县,全线696公里,汽车运行两天。
乌鲁木齐――喀什线(314国道)简称乌喀公路,此线向东南穿过天山后折西南沿塔里木盆地北缘,经过库尔勒库车阿克苏阿图什等市、县,全线1474公里,汽车运行约三天。
乌鲁木齐――哈密线(312国道)即兰新公路西段,此线由西向东,经吐鲁番鄯善等市县,全线596公里,汽车运行约两天。此线向东延伸,经星星峡进入甘肃,直达兰州
北郊客运站位于乌鲁木齐市碾子沟,主要承担发往北疆各地长途客运班车,是全国文明车站之一。南郊客运站位于乌鲁木齐市三屯碑燕尔窝路1号,属全疆乃至西北地区大型现代化客车站之一。

公交

乌鲁木齐的公共交通很方便,公交车一般都是按里程计价,空调车较少,票价和普通车票价一样。

出租车

喀纳斯属于布尔津县,县城内出租车为3元每人,按人次收费
住宿
喀纳斯山庄坐落于美丽神秘的喀纳斯湖畔,环境优雅,集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商务会议于一体,是喀纳斯景区唯一毗邻喀纳斯湖的四星级酒店。

小贴士

新疆地广人稀,去偏僻处旅游最好事先配备好汽车(可在当地租借)。
乌鲁木齐——布尔津——喀纳斯交通:
状况较好的公路:216国道,乌鲁木齐—布尔津,约10小时(中间有部分修路,过北屯不久需要绕道X400,再到217国道到布尔津);布尔津—喀纳斯2.5小时(中间约有2公里山路在修路,其余路况很好);217国道,布尔津—克拉玛依4小时;吐鲁番—乌鲁木齐,高速公路。
喀纳斯的包车:
包车去喀纳斯还是比较方便,尤其是7-10人时,如果旅程在4天左右,在乌鲁木齐包一辆金杯档次的面包车还是比较划算也比较方便,停车方便、停车拍片、不用换车、节约时间。从乌鲁木齐到喀纳斯往返1600公里,租价1800元(15座的金龙面包车)
如果天数过长,乘夜班车到布尔津,再搭车到喀纳斯,应该比较省钱,但从布尔津到喀纳斯包车,得看运气了。可以在乌鲁木齐捻子沟长途客车站(2路车有捻子沟站)乘坐去布尔津县的长途车,到布尔津的卧铺班车往返票价在200元左右;从布尔津到喀纳斯还有120多公里,旅游旺季时有班车前往,其他时间也得包车。

旅游指南

景区内交通

喀纳斯景区区间车路线:
贾登峪门票站――驼颈湾――花楸谷――喀纳斯河大桥――卧龙湾――月亮湾――喀纳斯村换乘中心(喀纳斯大街)
喀纳斯换乘中心处可换乘3路区间车:
湖边:喀纳斯换乘中心----喀纳斯湖(可到喀纳斯山庄)
观鱼台:喀纳斯换乘中心----喀纳斯边防检查站---喀纳斯老村--观鱼台
白哈巴:喀纳斯换乘中心---喀纳斯边防检查站---喀纳斯老村---白哈巴
注:景区内共有173辆观光区间车,实行循环发车

民族差异

众所周知,新疆少数民族与其他地区相比,稍显不同。我们民族之间的差异,说简单却简单,说复杂却最为复杂。很多汉族人会有一种优越性,觉得新疆和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发展。这归功于西部大开发、归功于我们很多人不辞辛苦援疆援西。但是当地部分少数民族不这么认为。他们觉得,我们开发新疆,是在分享掠夺他们的资源。在此之前,他们过着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但是我们来了之后,能源被开采、环境被破坏,富了我们自己的腰包,作为原住民,他们的生活却并没有得到改善,反而更糟。所以,千万不要同少数民族朋友争论西部大开发有多好、开放新疆有多重要等等算是敏感的问题。去新疆时候我坐的火车,在车上,一位河南的叔叔就和一位哈族朋友讨论这个事情,争论的面红耳赤。我们出去玩是为了开心,千万不要触及敏感的问题。[1]

最佳旅游时间

喀纳斯年平均气温仅4℃,一月平均气温-24℃,即使夏天前往也要准备一些保暖性较好的衣物。真正想领略喀纳斯的自然美态,当属6月的花海和9月的金秋。到十月喀纳斯就封山了,只有雪橇可以进入。但也有喜欢冒险的旅行者做好充分的精神和物质准备,在封山前进入喀那斯,和当地人一起度过与世隔绝的漫长冬季。
6月的喀纳斯开始进入春天,青草如茵,山花烂漫,赤芍和柳兰红花遍地,金莲花、郁金香和水毛莨一片金黄,飞燕草、鸢尾、翠雀花、勿忘我幽蓝同辉,高大的防风和野胡萝卜伞形花朵,像飘在空中的层层白云,这时的喀纳斯是花的海洋,花的世界。多姿多彩的野花,与蓝天白云,雪峰碧水,木屋丛林,一起构成了喀纳斯春天的故事。
一进入9月,喀纳斯便进入了纯金的时节。天高云淡,蓝天如洗,层林尽染,满目流金,深绿的山坡上透出一片片黄枝红叶相间、青山白雪相连的色块,湖畔的白桦、红松、冷杉等树木会以金黄、橙红、黛绿等交叉的色彩,烘托着山顶耀眼的雪色,投映在翡翠石般的喀纳斯湖上,光彩夺目,令人沉醉。此时也是摄影的最佳时节。

旅游小贴士

1、湖区海拔1347米,从西岸攀登4000多级台阶到观鱼亭,可以俯瞰喀纳斯全貌,以及6道河湾。
2、布尔津到喀纳斯的距离有160多公里,5月到10月下雪前有班车,3.5小时可到。此外,还可以在县客运站前租车前往。
3、夏季平均气温15到20℃,注意保暖。最好自备雨伞,气候变化大,温差也大,一定带外套。
4、到白哈巴须办理边防证,记住随身带免冠证件照片,每证2元,可由包车司机办理,很方便。
5、景区内住房较为紧张,来之前最好提前预定好房间。
6、建议8月底到9月初前往,可以很清静地品味喀纳斯下雪前的景色。(第一场雪一般会在9月20日左右)[13]

项目

据《第一财经日报》等多家媒体报道,中俄天然气管道的修建将对喀纳斯湖区的生态环境带来较大的影响。
中俄天然气管道项目于1996年被纳入作为中俄两国政府间合作项目,由中国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和俄罗斯能源部作为项目的政府协调部门。项目的谈判、运作和实施由双方企业负责。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被指定为中方负责企业。
这条跨国输气管线初步设想总长度约4000公里,俄罗斯境内长度为1960公里,中国境内长度约为2000公里。管道设计年输气能力300亿立方米,其中供给中国200亿立方米,其余100亿立方米输送到韩国,稳定输气年限为30年。
国家林业局主持的专家论证会已经原则通过了中俄天然气管道穿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纳斯湖区的方案。

娱乐

漂流

漂流时间约50分钟到1个小时,季节性娱乐项目。
从湖南端出水口到卧龙湾,漂流河段全长约9公里。湖口到鸭泽湖之间的河段,河面狭窄,一般在50米左右,水急浪高。鸭泽湖到卧龙湾河段,河面宽阔,地势平坦,一般宽80~100米,水流缓慢,两岸云杉参天,层松苍翠,棕熊、狼、马鹿等野生动物在此出没。此河段水流清澈见底,洁净无污染,绿水青山,水天相连,是漂流的最佳河段。

游船

乘坐时间约为40分钟左右。
沿湖北面逆流而上。湖沿岸有六道向湖心凸出的岩石平台,形成景色各异的六道湾。第一道湾南距湖口约4公里,可观赏羊背石和吐鲁克岩画;二道湾湖水最清,是传说中湖怪出没的地方;三道湾有一天然观湖台;四道湾有一美丽的湖心岛;五道湾湖畔有一座喜鹊山;六道湾在喀纳斯湖最北端的入湖口,有一条千米浮木长堤。游艇在三、四道湾交界处折回。[14]

 

 

三,那拉提草原

位于伊犁州新源县境内的那拉提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的亚高山草甸植物区,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交错的河道、平展的河谷、高峻的山峰、茂密的森林交相辉映,每年6月至9月,草原上各种野花开遍山岗草坡,红、黄、蓝、紫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

中文名称: 那拉提草原
行政区类别: 新疆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
地理位置: 伊犁州新源县境内
面积: 1800平方公里
著名景点: 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和旅游度假村
机场: 那拉提机场
级别: 国家AAAAA级名胜风景区

简介

“那拉提”是蒙古语“有太阳”的意思。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

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官兵们大叫“那拉提,那拉提”,于是有了这个地名。
 
那拉提草原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那拉提草原[1]是伊犁9大草原中旅游开发最早的草原,是自治区级名胜风景区和国家AAAAA级名胜风景区,现已建成旅游功能齐全的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和旅游度假村,每天可接待上千人入住。近日,那拉提风景区被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评审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三项体系认证。三项体系认证同时通过,在全疆景区景点中尚属首次。目前,那拉提风景区属目前,那拉提旅游机场已通航,游客可从乌鲁木齐乘飞机直达那拉提草原。

自然地理

传说成吉思汗西征时,有一支蒙古军队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发,时值春日,山中却是风雪弥漫,饥饿和寒冷使这支军队疲乏不堪,不想翻过山岭,眼前却是一片繁花织锦的莽莽草原,泉眼密布,流水淙淙,犹如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时云开日出,夕阳如血,人们不由的大叫“那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

拉提(有太阳),那拉提”于是留下了这个地名。
那拉提草原是发育在第3纪古洪积层上的中山地草场,东南接那拉提高岭,势如屏障,西北沿巩乃斯河上游谷地断落,地势大面积倾斜,山泉密布,溪流纵横。缘山脚冲沟深切,河道交错,森林茂密,莽原展缓起伏,松塔沿沟擎柱,还有毡房点点,畜群云移,是巩乃斯草原的重要夏牧场
那拉提位于新源县那拉提镇镜内,位于楚鲁特山北坡,以那拉提镇旅游接待站为核心,包括周围草原、赛马场等众多景点。这里充满山村的宁静与祥和。河谷阶地发育明显,山势和缓,坡度约11—12度,生长着茂盛的细茎鸢尾群系山地草甸。其它伴生种类主要有糙苏、假龙胆、苔草、冰草、羊茅、草莓和百里香等。6—9月,各种野花开遍山岗,红、黄、蓝、紫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

绚丽多姿。
那拉提草原系亚高山草甸植物,由茂盛而绚丽的中生杂草与禾草构成植株高达50-60厘米,覆盖度可达75-90%。仲春时节,草高花旺,碧茵似锦,极为美丽。那拉提年降水量可达800毫米。有利于牧草的生长,载畜量很高,历史上的那拉提草原有“鹿苑”之称。
每年6月以后,大群的牧畜转入,进入草原的黄金季节,草原人的各种集会也多在此举行,所以有人说那拉提是草原集会的胜地。
那拉提哈木斯特滑雪场离新源县城12公里,距那拉提机场只有两公里。到了冬季,那一望无际的白雪,连绵起伏的群山与天空紧相连,山与天之间镶嵌着排排墨绿色的松树,俨然一幅天然水墨画。滑雪场上人们或滑雪,或乘雪地摩托观光,还有成群的孩子坐上雪轮,尽情嬉戏。

旅游定位

那拉提草原被定位为国际温带草原休闲度假型旅游目的地。那拉提草原风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

景旅游区开发至此进入实施阶段。
据有关专家介绍,规划中的那拉提草原以哈萨克人的天山河谷草原为主题,重点打造“一山四景、夏牧流云、巩河听涛、胡杨秋韵”等十景名胜,并依托草原打造“草原观光、文化体验、生态度假”三大旅游品牌。通过规划,用两到三年时间将那拉提草原风景区建设成为国家5A级精品旅游区。
此次规划还挖掘了那拉提风景区的137个旅游景点,全部建成后,那拉提景区将被分为草原生活体验区、森林峡谷观光区、休闲旅游度假区和原生态环境保护区四大旅游功能区

旅游攻略

那拉提旅游,地处天山腹地,位于被誉为“塞外江南”的伊犁河谷东端,位于东经85?7-28,北纬43?1-15之间,总面积400平方公里,平均海拔1800米,年降雨量在880毫米左右,年平均气温在20摄氏度左右,三面环山,巩乃斯河蜿蜒流过,可谓是“三面青山列翠屏,腰围玉带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

河纵横”。在新疆浩瀚大漠中,那拉提尤如一块镶嵌在黄绸缎上的翡翠,格外耀眼。这里山峦起伏,绿草如茵,既有草原的辽阔,又有溪水的柔美。
既有群山的的俊秀,又有松林如涛的气势。她以特有的原始的自然风貌,向世人展示天山深处一道宛如立体画卷般的风景长廊。这里居住全国十分之一的以热情好客、能歌善舞而著称的天山儿女----哈萨克族,至今仍保留着浓郁古朴的民俗风情和丰富的草原文化。那拉提风景区以独特的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边塞风光。
那拉提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其文化可追溯到3000多年前,先后经历了塞人、乌孙人、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文化时期,所开发的旅游产品涵盖观光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民俗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农牧业旅游以及森林旅游等,基本可满足游客的多样化旅游需求
十五”期间,那拉提景区通过旅游系统干部职工艰苦创业,开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

拓进取,连续5年取得了快速、稳定、健康的发展,那拉提景区的管理不断加强,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已经形成了较好的接待服务体系,具备了一定的综合接待能力。风景区自南向北由高山草原观光区、哈萨克民俗风情区、旅游生活区组成,已建成为投资2.60亿元的多功能旅游接待基地,达到日接待6000人的规模,“大旅游”发展的宏观支持保障系统基本形成,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基本能够满足游客需求,并继续得到改善。

旅游成就

那拉提风已经被国家旅游局正式命名为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那拉提风景名胜区,地处天山腹地,位于伊犁河谷东端。景区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其中风景游览区面积180平方公里。近几年,那拉提风景名胜区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浓郁的哈萨克族<, FONT size=4>民俗风情及横贯南北疆的交通区位优势,吸引成千上万的游客,一跃成为伊犁旅游业龙头。
继2001年那拉提被评定为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之后,该景区开始向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的目标迈进。那拉提旅游风景区管委会成立后,该景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景区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

环境治理,强化那拉提品牌的宣传力度,树立生态那拉提、人文那拉提、诚信那拉提三大品牌,努力打造那拉提旅游精品。正是一系列工作的深入实施,让那拉提风景名胜区形成了较好的接待服务体系,具备了一定的综合接待能力,为晋升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年4月,那拉提草原以“哈萨克族人口最多的草原”入编上海大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10月,那拉提草原还被评为全国六大最美草原之一。
来自自治区旅游局的统计资料显示,截至去年年底,我区已开发利用的景区(点)有468个,其中国家3A级旅游风景区18个,4A级旅游风景区3个,4A级旅游风景区分别是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喀纳斯风景名胜区和吐鲁番葡萄沟游乐园。

景区特色

公园内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资源丰富,据资料统计,森林昆虫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

和软体动物、节支动物共有4纲、25目、102科等194种。常见的有哺乳动物、鸟类、峡谷栖类、爬行类动物30余种。其中盘羊金雕大天鹅马鹿雪豹北山羊等属国家重点保护动物。这里树龄在200——300年以上的古云杉比比皆是。巩乃斯河畔的河谷次生林内,广泛分布着许多名贵的中草药。据资料统计,这里的植物种多达数百余种,堪称天山动、植物博物园。

旅游指南

交通

先从伊宁出发,经巩留、恰西、新源,到那拉提镇,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

约340公里,然后从那拉提镇往东20公里即到森林公园
自驾车: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驾车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那拉提镇 的路线 1. 向西南方向,前往斯大林东路 44 米 2. 走斯大林东路 400 米 3. 在斯大林西路向右转 290 米 4. 继续前行,上飞机场路 1.3 公里 5. 在天山路向右转 1.1 公里 6. 向右转进入胜利北路 25 米 7. 在胜利北路稍向左转 73 米 8. 继续直行进入胜利北路 1.2 公里 9. 在218国道向右转 经过 1 个环岛 245 公里 10. 向右转 400 米 11. 向左转 99 米 即到

住宿

可以住在森林公园的度假村,也可以到那拉提镇(推荐:源宾馆,标准双人间、三人间15元/人(淡季优惠)。

小贴士

那拉提草原最佳旅游季节:那拉提草原的最佳旅游季节一般在7-10月,这个时候的草已经很茂密了。这里的确很美,尤其是这里的山,处处绿茸茸的,远看像是铺了一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

块很大很大的“毯子”。到这里的最好时机是八、九月份,最好是有四五个同伴一起结伴前往比较好,这样大家可以租住一个帐篷。还有就是别忘了带外套哦,因为这里的早晚温差很大。
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这是每一个到过伊犁的人,无不发自肺腑的感慨。清晨气温大约20摄氏度左右。黄褐色的牛和白色的羊,三三两两地在跟前悠然散步。五六座毡房已升起了炊烟。阳光如同一支神奇的画笔,不断改变着巨幅油画的色彩和线条。远处雪山耸立,山脚下莽莽苍苍翠绿的塔松、高昂的白桦和苍古的杨树、榆树,好似一群刚柔相济的伟丈夫,他们阳光下的剪影,灿烂温柔地向草原倾泻着。开满密若繁星般五颜六色小花的绿草原哟,也醉在飘溢着奶香的阳光里。使游客宛如在神话中漫游。毡房,十几座粉色的小木屋,确实是牧民和游客们的家。游人为现实生活中还有这样美丽生动的家而感动。“家”的旁边,还有潺潺河水在唱着草原的牧歌。那拉提草原,这样一个由草原、森林、河谷、山体组成的自然风景区,你置身于它的怀抱,一眼可望尽春光冰雪,一日可走进春夏秋冬,热有温泉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

,凉有雪溪,绿有草原,荒有大漠。此景此境,让研究风景园林的年轻专家邓微先生大为惊叹:“这样一处银色雪山与绿色草原相互媲美的草原,将是填补我国草原风景型空白的、珍贵独特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曾有一位小有名气的摄影家来到新疆拍过了天山天池后觉得已经拍摄到了新疆风景的经典,本地的导游介绍他去伊犁看看,他不以为然想想不会再有多大惊喜,但还是勉强答应了。当翻越了山梁时,他被眼前的景色震撼了,雪山和草原交相辉映,冰川的融水与清冽的泉水滋润着辽阔的牧场。那里山花烂漫,牛羊悠然漫步在蓝天碧草间。在这里他呆了一个多月才满意而归。
门票信息:那拉提景区2012年执行新的门票优惠政策,旺季6月1日-9月30日,价格75元;淡季4月1日-5月31日、10月1日-11月30日,价格60元;冬季12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景区对游客免费开放。[2]

邻近景点

和田大巴扎

和田大巴扎位于和田市东北面,315国道旁,入口处立起的富有当地少当选民族风格的高大门楼,是其显著标志。周围绿树成荫,环境优美,附近有停车场、街心花池、养鱼池和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

水渠,大巴扎内设有工商、税务、公安、卫生防疫联合办公室和银行营业所及诊所,既方便群众交易,又便于管理服务,大巴扎搞活了和田城乡的商品流通,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和田大巴扎占地面积118352平方米,是地区的一个大型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集市,不仅有民族特需商品、小商品,还有维吾尔族药材和瓜果、农业生产资料,大小牲畜、旧货、柴草等14个专业市场,长期从事经营活动的有1124户。其建筑具有强烈的地方民族特色。每逢巴扎天,从四面八方赶来的群众达上万之众,日成交额数十万元。

买力克阿瓦提古城

位于和田城东南25公里的玉龙喀什河西岸,当地人称“什斯比
那拉提草原

  那拉提草原

尔”。1962年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南北长十公里,东西宽两公里。该城建于1500至1600年以前。
遗址西侧沙山环立,冈峦起伏,南面昆仑山脉影影绰绰,高入云端,东面玉龙喀什河蜿蜒曲折,夏季洪水奔腾怒吼,北面不远,村舍点点,绿树环合。
遗址内有古墓葬地、古建筑群、西侧沙山背后有气氛神秘的洞窟三个。出土文物有铜佛像、玉器、泥塑佛像残件、回纹图案墙饰、壁画残片、陶器、及大量古钱币。钱中有汉代五侏钱、魏晋南北时代的剪轮钱和唐代“开元通宝”。

尼雅遗址

尼雅遗址位于新疆和田地区民丰县境内,现在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研究表明,尼雅遗址就是汉代古西域36国中的“精绝国”故地。尼雅遗址规模宏大的,珍贵文物众多,所代表文化内涵博大精深,可作为古丝绸之路文明兴衰的典型代表。尼雅遗址系二十世纪初发现,遗址分布在约60~80平方公里范围内。遗址中心标识物是一座佛塔,塔周围流散分布着组成的聚落、冶作坊遗址群、墓葬等。该遗址是塔克拉玛干现存最大的遗址群,它对汉晋时期丝路南道邦国以及丝路的人文地理变迁的研究,有着重要价值。
尼雅遗址以地理坐标为北纬37°58ˊ20.7″,东经82°43ˊ27″的佛塔为中心位置,其范围南北约20公里,东西7公里。沿尼雅河呈南北向细长形状。尼雅遗址发现90多处的房屋以外,还有多数遗迹,如佛塔、古桥、墓地、果树园、寺院、手工作坊、家畜饲养舍、田地、林荫路,而且还保留着大量的枯树林及河床等,可以说定是极为珍贵的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经过考古调查、发掘过程中出土和采集了木简、木雕、各种纺织物等。佛塔的建筑形制下为方形基座,上为圆柱形塔身。此塔的形制与其周边如楼兰米兰、安迪尔、喀什和库车的苏巴什佛塔极为相近。显示了其明显的中心标识地位,应该是有意识的安排,也反映了佛教在此地的崇高地位。
 
 
 
 
 
四,吐鲁番
 
吐鲁番额敏塔  
吐鲁番额敏塔
吐鲁番地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东部,天山东部山间盆地,又称“火洲”,地理坐标在北纬41°12′~43°40′,东经87°16′~91°55′之间,东临哈密,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和硕尉犁若羌县毗连,北隔天山与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吉木萨尔、木垒县相接。是中国内地连接中国新疆、中亚地区及南北疆的交通枢纽。面积70049平方千米,辖吐鲁番市鄯善县托克逊县,共26个乡镇、2个街道办事处、172个行政村。人口63万,其中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人口约占70%;非农业人口16.8万人,农业人口43.2万人。
中文名称: 吐鲁番地区
外文名称: Turpan
别名: 火洲
行政区类别: 地区行政公署
所属地区: 中国西北
下辖地区: 吐鲁番市托克逊县鄯善县
政府驻地: 吐鲁番市
电话区号: 0995(+86)
邮政区码: 838000
地理位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东部
面积: 70049平方千米
人口: 63万(2010年)
方言: 维吾尔语
气候条件: 大陆性暖温带荒漠气候
著名景点: 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火焰山,葡萄沟等
机场: 吐鲁番交河机场
火车站: 吐鲁番站
车牌代码: 新K
行政区划代码: 652100

简介

吐鲁番著有特产葡萄。吐鲁番地区位

 

吐鲁番地区地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东部,在北纬41°12′--43°40′,东经87°16′--91°55′之间。吐鲁番东临哈密,西、南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和硕县尉犁县若羌县毗连,北隔天山与乌鲁木齐市及昌吉回族自治州奇台县吉木萨尔县、木垒县相接。地区南北宽约240公里,东西长约300公里,土地总面积70049平方公里(低于海平面的面积为2085平方公里),占新疆土地总面积的4.2%。地区的管理机构-行政公署设在吐鲁番市,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183公里。

人口

一、全地区常住人口
全地区常住人口[3]为622903人,同第五次全国人口普

吐鲁番印象

吐鲁番印象(21张)
查2000年11月1日零时的550731人相比,十年共增加72172 人,增长13.10 %。年平均增长率为1.24 %。
二、家庭户人口
全地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168699户,家庭户人口为582733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4.17 人减少0.72人。
三、性别构成
全地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327854人,占52.63% ;女性人口为295049人,占47.37%。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6.39上升为111.12。
四、年龄构成
全地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129877人,占20.85% ;15-64岁人口为457905 人,占73.51% ;65岁及以上人口为35121人,占5.64%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5.87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4.65 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22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地区人口中,汉族人口155863人,占总人口的25.02%,各少数民族人口467040人,占总人口的74.98%。与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27550人;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44622人。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地区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以上)程度的人口为57477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人口为71012人;具有初中程度的人口为221619人;具有小学程度的人口为198058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4028人上升为 9227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11142人上升为 1140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28355人上升为35578 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40181人下降为31796 人。
全地区常住人口中,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 12678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文盲人口减少16233 人,文盲率[5]由7.16%下降为2.57%,下降4.59个百分点。
吐鲁番地区各县(市)面积与人口数据(截至2010年末)
区划名称
面积(平方千米)
常住人口
户籍人口
吐鲁番地区
70049

589,609
吐鲁番市
13690

263,184
鄯善县
39709

214,865
托克逊县
16600

111,560

人口比例

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新疆公报显示,截止2010年末。全区常住人口622679人,人口密度约8.90人/km2。
民族
人口
比例
385,546
70.01%
128,313
23.3%
35,140
6.38%
321
0.06%
274
0.05%
254
0.04%
158
0.03%
154
0.03%
105
0.02%
98
0.02%
88
0.02%
79
0.01%
其他
201
0.04%

行政区划

吐鲁番市辖2个街道、2个镇、7个乡:老城路街道、高昌路街道、七泉湖镇、大河沿镇、亚尔乡、艾丁湖乡、葡萄乡、恰特卡勒乡、二堡乡、三堡乡、胜金乡。共有18个社区、91个行政村。还有2场:红柳河园艺场、原种场。境内有兵团二二一团。市人民政府驻青年路。
老城路街道 辖5个社区:文化社区、信通社区、艾丁湖社区、新城社区、木纳尔社区。
高昌路街道 辖5个社区:双拥社区、幸福社区、高昌社区、绿洲社区、葡萄沟社区。
七泉湖镇 辖3个社区:2个村委会:车站社区、红山社区、新域社区、七泉湖村、煤窑沟村。
大河沿镇  辖3个社区:新区社区、铁路社区、复兴社区。
艾丁湖乡  辖6个村委会:也木什村、花园村、西热木村、官店村、琼库勒村、庄子村。
亚尔乡 辖17个村委会:新城西门村、亚尔村、老城东门村、克孜勒吐尔公相村、皮亚孜其拉村、新城东门村、吕宗村、加依村、色依提迪汗村、亚尔贝希村、南门村、上湖村、亚尔果勒村、塔格托维村、恰江村、英买里村、亚尔村。
葡萄乡 辖11个村委会:巴格日村、葡萄村、木纳尔村、布依鲁克村、拜什买里村、达甫散盖村、英萨村、贝勒克其坎儿孜村、布拉克村、铁提儿村、霍依拉坎儿孜村。
恰特喀勒乡 辖7个村委会:恰特喀勒村、拜什巴拉坎儿孜村、吐鲁番克尔村、其盖布拉克村、喀拉霍加坎儿孜村、奥依曼坎儿孜村、公相村。
胜金乡 辖9个村委会:排孜阿瓦提村、色格孜库勒村、胜金村、阿克塔木村、木尔吐克村、开斯突尔村、加依霍加木村、艾西夏村、恰勒坎村。
二堡乡 辖3个村委会:巴达木勒克村、布隆买里村、阔纳协海尔村。
三堡乡 辖5个村委会:英吐尔村、台藏村、阿瓦提村、曼古布拉克村、园艺村。[1]
红柳河园艺场
原种场
兵团二二一团

文化资源

吐鲁番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曾经是西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之一,也是我国丝路遗址最为丰富的地区。

吐鲁番景观

吐鲁番景观(20张)
历史悠久,有四千年文字记载。文化积淀深厚,从最早的交河故城,到高昌故城、坎尔井、苏公塔、维吾尔古村落,遗存的古城、石窟寺、烽燧、 墓葬、岩画等已发现的文化遗址200余处,其中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占新疆的近一半,居全国第九位。出土了从史前到近代的4万多件文物,出土文献中仅文字就达24种之多,是整个丝路沿线发现文字最多的地方。德国学者克林凯特惊叹道:“多种文化、多种宗教、多民族充分交汇和融合,在整个丝绸之路上,我们找不到哪一个地方,在文化面貌上象吐鲁番这样丰富多彩。”在新疆历史博物馆收藏的西汉到唐代,即丝绸之路昌盛的一千多年之间的文物,80%以上出自吐鲁番。大量的文物和史实说明,吐鲁番是东西方文化和宗教错综交织与相互融合的交汇地,中国、印度、伊斯兰、希腊罗马四大文明体系的交汇点。现有国家5A级景区1处、4A级景区1处、3A级景区6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32处。
吐鲁番也是维吾尔文化的两大中心之一。作为维吾尔族的祖先回鹘人九世纪进入西域后最早的聚居地之一,当地维吾尔族的音乐、舞蹈、服饰、宗教、礼仪、餐饮和生活习俗、建筑风格各个方面,都独具魅力。这里自古就是歌舞之乡,《高昌乐》是唐代的“十部乐”之一,著名的高昌乐舞曾风靡长安城,受其影响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歌舞艺术,吐鲁番纳兹库木、木卡姆、麦西来甫等都是了解维吾尔文化的重要窗口。[1]

交河故城

交河故城(5张)

气候作物

吐鲁番盆地内干燥少雨,日照充足,全年日照时数3200小时,

维吾尔古村落

维吾尔古村落(6张)
积温5300℃以上,无霜期达270天。优越的光热条件和独特的气候,使这里盛产葡萄、哈密瓜、反季节蔬菜等经济作物,被誉为“葡萄和瓜果之乡”。

矿产资源

吐鲁番地区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有65种矿产,石油、天然气、煤炭、黄金、铁、铜、芒硝、花岗岩、钾硝石、钠硝石、硼润土等矿产储量大、品位高,极具开发价值和潜力。其中:石油总资源量为15.75亿吨,天然气总资源量为3650亿立方米。预测煤炭资源储量为5651亿吨,占全疆煤炭预测资源总储量的25.8%。铁矿探明储量3.5亿吨,占全疆铁矿总储量的近30%,保有储量2.25亿吨。钠硝石是中国仅有的硝酸钾、硝酸钠资源,为世界第二大钾硝石、钠硝石矿产地。花岗岩储量大、成色好,保有储量817.94万立方米,“鄯善红”已成为全国名牌产品。蒙皂石矿是中国唯一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矿床。膨润土居全疆第二位,且为中国为数不多的钠基膨润土。丰富的资源禀赋使吐鲁番成为了“天然聚宝盆”。

著名景点

吐鲁番地区的著名景点包括交河故城、高昌古城、阿斯塔那古墓群

吐鲁番高昌古城景观

吐鲁番高昌古城景观(12张)
火焰山、葡萄沟、苏公塔、艾丁湖、坎儿井、吐峪沟麻扎村、库木塔格大沙漠、柏孜克里克千佛洞、连木沁唐朝烽燧台遗址等

市行政区划

吐鲁番市辖3个街道办事处、2个镇、7个乡:老城路街道高昌路街道、葡萄沟管委会街道、七泉湖镇大河沿镇亚尔乡艾丁湖乡葡萄乡恰特卡勒乡二堡乡三堡乡胜金乡。共有25个社区、56个行政村。还有2场:红柳河园艺场、原种场。境内有兵团二二一团。市人民政府驻青年路。

老城路街道

代码:652101001 辖7个社区:苏公塔社区、新城社区、新春社区、广场社区、滨湖社区、老城路社区、椿树路社区。

高昌路街道

代码:652101002 辖8个社区:幸福社区绿洲社区、广汇路社区、友谊巷社区、文化路社区、共建路社区、新站社区、西环路社区。

七泉湖镇

代码:652101100 辖3个社区、2个村委会:车站社区、红山社区、新域社区、七泉湖村、煤窑沟村

大河沿镇

代码:652101101 辖3个社区:新区社区、铁路社区、复兴社区

葡萄沟街道

辖4个社区:葡萄社区、布依鲁克社区、拜西买里社区、达甫散盖社区。

艾丁湖乡

代码:652101201 辖6个村委会:也木什村、花园村、

艾丁湖

艾丁湖(5张)
西热木村、干店村、琼库勒村、庄子村

亚尔乡

代码:652101200 辖17个村委会:新城西门村、亚尔村、老城东门村、克孜勒吐尔公相村、皮亚孜其拉村、新城东门村、吕宗村、加依村、色依提迪汗村、亚尔贝希村、南门村、上湖村、亚尔果勒村、塔格托维村、恰章村、英买里村、亚尔村。

葡萄乡

代码:652101202 辖7个村委会:巴格日村、木纳尔村、英萨村、贝勒克其坎儿孜村、布拉克村、铁提儿村、霍依拉坎儿孜村。

恰特喀勒乡

代码:652101203 辖7个村委会:恰特喀勒村、拜什巴拉坎儿孜村、吐鲁番克尔村、其盖布拉克村、喀拉霍加坎儿孜村、奥依曼坎儿孜村、公相村。

胜金乡

代码:652101206 辖9个村委会:排孜阿瓦提村、色格孜库勒村、胜金村、阿克塔木村、木日吐克村、开斯吐尔村、加依霍加木村、艾西夏村、恰勒坎村。

二堡乡

代码:652101204 辖3个村委会:巴达木村、布隆村、古城村。

三堡乡

代码:652101205 辖5个村委会:英吐尔村、台藏村、阿瓦提村、曼古布拉克村、园艺村

红柳河园艺场

代码:652101500

原种场

代码:652101501

兵团二二一团

代码:652101502

城市荣誉

2012年入选“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2]

交通

机场

2010年5月,中国海拔最低的机场——吐鲁番机场建成投入使用,吐鲁番机场又称交河机场,是中国内陆最低的机场。交河机场的建成将极大方便国内外旅客到火州新疆吐鲁番旅游。吐鲁番交河机场距离新疆吐鲁番市区西北约10公里,距离新疆乌鲁木齐市的直线距离为165公里,是离乌鲁木齐最近的备降机场。交河机场建成以前,位于吐鲁番市东97公里的鄯善县的军用机场在旅游旺季会开辟吐鲁番至敦煌专线,随着吐鲁番机场的投入使用,鄯善县军用机场在使用上将另有调整。

铁路

吐鲁番火车站位于大河沿镇,距离吐鲁番市区约50千米,兰新线南疆线各次列车均在吐鲁番站停靠,乘火车从吐鲁番到乌鲁木齐大约需要2个半小时,游客可乘中巴车或出租车往返于吐鲁番市区与火车站之间,中巴车单程票价11元/人。
此外,吐鲁番的公路交通相当发达,312国道兰新公路和314国道南疆公路在这里相交,境内各乡也均通公路,各旅游点开辟有旅游专线车。

公路

吐鲁番的公路交通相当发达,这里地处新疆南北疆交通要道,G30连霍高速公路(江苏连云港至新疆边境口岸霍尔果斯)、G7京新高速公路(北京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312国道兰新公路和314国道南疆公路都在这里相交。吐鲁番市的旅游点,除苏公塔一处在市郊外,其余大多分布在距市中心约40公里范围内,都有公路相通,旅游十分方便。
游客可在吐鲁番客运站和大河沿客运站乘坐发往乌鲁木齐、喀什、和田、奇台、鄯善、托克逊、库尔勒、轮台、库车、阿克苏、沙井子、三叉井、巴楚、阿图什、阿拉尔、莎车、叶城、泽普等地的班车。班车夏季大多从早上7:30开始,到晚上20:30结束,冬季从早上8:30开始,到晚上19:30结束。
其中从吐鲁番到鄯善火车站的,每天13:00前发车,每25分钟发一班。

教育

吐鲁番市中学有:七泉湖中学 吐鲁番地区实验中学 吐鲁番市艾丁湖乡克然木中学 吐鲁番市艾丁湖乡中学 吐鲁番市大河沿中学 吐鲁番市第二中学 吐鲁番市第三中学 吐鲁番市第四中学 吐鲁番市第五中学 吐鲁番市第一中学 吐鲁番市二堡乡中学 吐鲁番市红旗农场中学 吐鲁番市葡萄乡洋沙中学 吐鲁番市葡萄中学 吐鲁番市恰特喀勒中学 吐鲁番市恰特卡勒乡吐鲁番坎中学 吐鲁番市三堡中学 吐鲁番市胜金乡汉回族学校 吐鲁番市胜金中学 吐鲁番市亚尔乡加依中学 亚尔乡中学 园艺场中学 乌鲁木齐铁路分局吐鲁番地区吐鲁番中学 新疆兵团农十三师二二一团学校 吐鲁番市艾丁湖乡克燃木中学
鄯善县中学有:鄯善县辟展乡马场中学 鄯善县辟展乡树柏沟中学 鄯善县第二中学 鄯善县第一中学 鄯善县葡萄开发公司第二子弟学校 新疆鄯善县东巴扎回民中学 乌鲁木齐铁路分局鄯善铁中 鄯善县七克台镇三中 鄯善县七克台镇中学 乌鲁木齐铁路分局鄯善铁中 鄯善县连木沁镇第二中学 鄯善县连木沁镇三中 鄯善县连木沁镇四中 鄯善县连木沁中学 鄯善县吐峪沟乡第二中学 鄯善县吐峪沟乡第一中学 鄯善县吐峪沟乡三中 鄯善县吐峪沟乡苏巴什学校 鄯善县鲁克沁镇二中 鄯善县鲁克沁中学 鄯善县达浪坎乡二中 鄯善县达浪坎乡一中 鄯善县迪坎尔乡也扎坎中学
托克逊县中学有:托克逊县第二中学 托克逊县第一中学 托克逊县夏乡中学 托克逊县郭勒布衣乡中学 托克逊县伊拉湖乡白山中学 托克逊县伊拉湖中学 托克逊县博斯坦中学

历史沿革

“吐鲁番”之称,最早见于明人陈诚所著《西域番国志》一书。吐鲁番,维吾尔语意为富庶丰饶的地方。据《西域同文志》:系回语“蓄水”之意。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通名大辞典》释为维吾尔语,意为“都会”。
古称“姑师”(《史记·大宛传》),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
高昌故城内的骆驼

  高昌故城内的骆驼

西汉时期是东师前王庭地。《汉书·西域传》称:车师前国王治交河。西汉元帝元年(公元前48年)设置戊已二校尉屯田。东汉和帝三年(公元前91年)戊已校尉驻地由交河城迁驻高昌。晋置高昌郡,北魏属“蠕蠕”( 亦称“芮芮”或“茹茹”),称高昌国。唐设安西都护府治,称西州。唐末吐蕃军队进入西域,开始了与唐长年的西域争夺,吐鲁番被吐蕃占领。宋号称辉和尔,即畏吾儿。元设畏吾尔都护。元末明初分设柳城(今鄯善县的鲁克沁)、火州、吐鲁番三部,皆设万户府“达鲁花赤”(即长官)。清朝乾隆四十四年(公元1779年)设吐鲁番领队大臣,始筑广安城(今老城)。光绪12年(1886年)置吐鲁番直隶厅,隶属迪化府,辖今吐鲁番、鄯善、托克逊三县范围,治所在吐鲁番。民国2年(1913年)直隶厅改为吐鲁番县。1984年12月撤县设市。
2000年,吐鲁番市辖2个街道、2个镇、7个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市总人口251652人,其中:老城路街道 15551人、高昌路街道 26700人、七泉湖镇 11979人、大河沿镇 11081人、亚尔乡 58068人、艾丁湖乡 19328人、葡萄乡 24035人、恰特卡勒乡 27294人、二堡乡 11453人、三堡乡 13669人、胜金乡 22898人、红柳河园艺场虚拟乡 2837人、原种场虚拟乡 2049人、交河西镇兵团221团虚拟乡 4710人。

民族风情

吐鲁番是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吐鲁番市位于天山东部博格达山南麓,吐鲁番盆地中心,市区距乌鲁木齐市184公里。市域南北长约262公里,东西狭窄不规则,最宽处约90公里。吐鲁番风光美丽,市郊有火焰山千佛洞苏公塔葡萄沟、交河故城、坎儿井、阿斯塔那古墓等美丽的景观和古迹,市内有博物馆,里面还有新疆地区保存最完整的巨蜥化石。还有高昌公园,在建的水上乐园和民俗度假区,可谓是民俗古城。
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是为纪念丝绸之路开通2100年而举办的。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长达4000多公里,仅在新疆境内就2000公里长,南、北、中三线横贯新疆全境。吐鲁番位居丝绸中路要冲,是名闻遐迩的历史重镇,自两汉以来,长期是中国西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之一。
1990年1月和3月,西北五省区对外宣传工作会议在甘肃兰州召开,会议提出举办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报中央批准后,于4月在北京向国内外发布了办节消息。6月9日,吐鲁番葡萄节组委会在自治区人民会堂吐鲁番厅举行首次新闻发布会:从1990年起,每年8月20日在吐鲁番举办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

旅游景点

葡萄沟
从吐鲁番市遥望火焰山,赤砂灼灼,草木不生。但火焰山峡谷中距市区约15公里的葡萄沟,却别有洞天,景色秀丽。与沟外形成鲜明的对照。一进沟口,铺绿叠翠,茂密的葡萄田漫山遍谷。溪流、渠水、泉滴,给沟谷增添了无限诗情画意,桑、桃、杏、苹果、石榴、梨、无花果、核桃和各种西瓜、甜瓜及榆、

吐鲁番的葡萄

吐鲁番的葡萄(22张)
杨、柳、槐等多种树木,遍布沟中,使葡萄沟又成了“百花园”、“百果园”。春季,繁花似锦;盛夏,硕果累累。沟中藤蔓交织,曲径通幽,串串葡萄,举手可及。葡萄沟南北长约8公里,宽半公里,居住着维吾尔、回、汉三个民族共约6000多人。现有耕地400余公顷,葡萄种植面积即达220余公顷.沟中产无核白葡萄、马奶子、玫瑰红、比夹干、喀什哈尔、黑葡萄和梭梭葡萄等品种.此外还有果酒厂生产的多种葡萄酒、葡萄罐头等。迷人的葡萄沟,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公里的火焰山中,这是一条南北长约7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的峡谷。人工引来的天山雪水沿着第一人民渠穿沟而下,潺潺流水声给葡萄沟增添了青春的活力。两面山坡上,梯田层层叠叠,葡萄园连成一片,到处郁郁葱葱,犹如绿色的海洋。在这绿色的海洋中,点缀着桃、杏、梨、桑、苹果、石榴、无花果等各种果树,一幢幢粉墙朗窗的农舍掩映在浓郁的林荫之中,一座座晾制葡萄干的“荫房”排列在山坡下、农家庭院上,别具特色。夏天,沟里风景优美,凉风习习,是火洲避暑的天堂,旅游季节,中外宾客,川流不息,络绎不绝。[3]
风景秀丽的葡萄沟,以盛产优质葡萄而闻名中外。1994年沟里种
吐鲁番的葡萄

  吐鲁番的葡萄

植葡萄315.6 公顷,生产鲜葡萄8601吨。这里主要种植无核白葡萄,还有马奶子、红葡萄、喀什哈尔、日加干、琐琐等13个品种。其果实呈球形、卵形、椭园形等,有的葡萄晶莹如珍珠,有的鲜艳似玛瑙,而有的绿若翡翠。那五光十色、翠绿欲滴的鲜葡萄,令人垂涎不止。尤其是这里生产的无核白葡萄、皮薄、肉嫩、多汁、味美,营养丰富,素有“珍珠”美称,其含糖量高达20-24%,超过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葡萄,居世界之冠。用无核白鲜葡萄晾制的葡萄干,含糖量高达60%,被人们视为葡萄中的珍品。
葡萄沟,是火洲的“桃花源”。沟里四处都有令人向往的地方,一是葡萄沟接待站。这是为中外宾客开辟的游览场所,依山旁水,安静、幽雅,景物天成,数条葡萄长廊深邃、幽静,有的游客信步葡萄架下,仰首尽情观尝珍珠般的葡萄,有的游人坐在葡萄架下品尝鲜葡萄。长廊尽头碑石上葡萄沟三个鲜红大字,格外引人注目,游人争先恐后在此照相留念。园内有民族风味的食堂,有卖工艺品的蒙古包,还有划船游玩的地方。二是葡萄山庄。这是葡萄沟里设备齐全、级别较高的度假村。这里有高档次床位120个,有供120人就餐的饭厅,还有卡拉ok厅、游泳池等。三是吐鲁番葡萄展览馆。四是吐鲁番维吾尔族民居民俗馆。五是中新公司,该公司是以葡萄为主要原料生产葡萄酒和饮料的中外合资厂家。六是葡萄乡的度假村。

阿斯塔那古墓群

阿斯塔那古墓群,距吐鲁番市约40多公里。它是古代高昌王国城乡官民的公共墓地,东西长5公里,南北宽2公里。墓葬按家族种姓分区埋葬,以天然砾石为界,畛域分明。
阿斯塔那墓形制为斜坡墓道洞室墓。古墓平面形状如“甲”字。墓室前方,是一条10多米的长的斜坡墓道,墓道尽头连着墓室,是死者安息的地方,墓室一般高为2米以上,4米见方大小,墓室顶为平顶或穹窿形。死者多安放在洞室后部的土炕或简易木床上,他们头枕鸡鸣枕,面部掩巾,眼上盖瞑目,双手握木,身着棉麻或绢锦织品制作的衣服。死者四周, 或陈放模拟的亭台楼阁、车马仪仗、琴棋笔墨,或陈放葡萄、瓜果、饺子、面饼等食品,供死者阴间驱使或享用。有的墓室后壁,绘有人物、鸟禽、花卉、山水壁画,形象逼真,线条流畅。在古墓中出土文书、墓志、绘画、泥俑、陶、木、金、石等器物以及古代钱币和丝、棉毛织物等珍贵文物上万件,尤其珍贵的是这里出土的干尸即中国木乃伊,可以与埃及的相媲美,闻名世界。
阿斯塔那古墓以葬汉人为主,同时葬有车师、突厥、匈奴、高车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数民族居民,这说明当时高昌王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各民族之间是平等的。

吐鲁番博物馆

吐鲁番博物馆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最繁华的高昌路西侧,1989年建成,占地9亩,由主馆和巨犀陈列馆两部分组成,总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吐鲁番博物馆设施齐全,有现代化的安全保卫设施,有封闭式大透明展柜,有齐备的讲解员队伍。现有藏品3287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35件,二级文物260件,三级文物640件,是目前新疆地州市中规模最大的博物馆。该馆设计风格独特,厚朴凝重,突出了西域地方民族特色和历史沧桑感。全馆根据不同的需求分为接待大厅、吐鲁番出土文物陈列厅、古尸陈列厅、巨犀陈列馆、展览厅、库房等多个部分。
吐鲁番出土文物陈列厅展出文物近300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8件。所展出的文物主要有以红色彩陶和素陶为代表的,有着明显地方特征的早期文化遗存;大量的丝织品是丝绸之路上的典型文物,有锦、绢、纱等各类品种,十六国时期的共命鸟纹刺绣、唐代的花鸟纹锦等都是稀世之宝;举世闻名的吐鲁番出土文书契约、籍帐、官府文书、私人信札等,是研究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重要资料,粟特文、回骼文、梵文等古代少数民族文书是研究少数民族古文字的珍贵资料。

沙山公园

鄯善县辟展乡境内,北侧紧靠鄯善县城,交通便捷。平均海拔300m,沙山公园是利用库姆塔格北缘绿洲接触带的特殊地里环境建立的一个公园,1990年始建以来已初具规模。公园分南北两部分,以沙山边缘东西向横穿的缓流分界。北部占地500亩,东侧为水上活动区、文化娱乐区、儿童活动区、花卉观赏区和葡萄园。西侧为草坪区、植物园。南部区为沙漠,有沙漠活动区、沙疗区和沙漠植物区。
沙山公园南部的沙丘上,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昼夜温差大。公园内已开辟沙疗区域,不少关节炎等患者前来治疗,再往南去不远,就是大沙丘所在,只见丘锋轮郭清晰,丘脊似线,迎风面沙漠似水,站在沙丘顶端,静候大漠日出的辉煌时刻,目送夕阳西沉染尽天际的自然奇观间,感觉人与自然混为一体,园中的人工湖碧水一漠,倒映湖心岛上凉亭,背衬高大的沙山,景色分外迷人。

高昌古城

吐鲁番-高昌故城

  吐鲁番-高昌故城

高昌故城位于吐鲁番市以东偏南约46公里火焰山乡所在地附近。城郭高耸,街衙纵横,护城河道的残迹犹存,城 垣保存基本完好,分内城、外城、宫城三重。外城大体呈正方形,墙厚12米,高11.5米,周长5.4公里。为夯土板筑 ,部分地段用土坯修补,外围有凸出的马面。每面大体有两座城门,而以西面以北的城门保存最好,有曲折的瓮城
内城居外城正中;西南两面城墙大部分保存完好。周长约3公里。宫城为长方形,居城北部,北宫墙即外城北 墙,甫宫墙即内城北墙。这一带尚存多座3-4米高的土台,当时为回鹘高昌宫廷之所在。
内城中偏北有一高台,上有高达15余米的土坯方塔,俗称“可汗堡”,意为王宫,稍西 有一座地上地下双层建筑,可能为宫殿遗址。
外城内西南有一大型寺院,寺门东西长约130米,南北宽约85米,占地约1万平方米,由 山门、庭院、讲经堂、藏经楼、大殿、僧房等组成。大殿内尚残存壁画痕迹。唐代高僧玄奘西游取经,于贞观二年( 628年)春,曾到高昌国讲经一月余,据即在此寺内。寺院附近,还残存手工作坊和集市遗址。外城内东南部有一小 型寺院,残存的壁画较上述大寺完美。
高昌城始建于公元前:世纪,初称“高昌壁”,为“丝路”重镇。后历经高昌郡、高昌王国、西州、回鹘高昌、 火洲等长达1300余年之变迁,于公元14世纪毁弃于战火。1961年,这里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交河故城

位于吐鲁番市以西约13公里的亚尔乡。西汉时,
吐鲁番交河故城

  吐鲁番交河故城

这里曾是西域三十六国之一 --“车师前国”的都城。唐代为西州所辖之交河县。唐王圾朝派驻西域的最高军政机构“安西都护府”一度曾设在这里。后迁至龟兹(今库车县)。六世纪的曲氏王朝在此设立了交河郡。全城象一个层层设防的大堡垒,人行墙外,像处在深沟之中,无法窥知城垣内情况,而在墙内,则可居高临下,控制内外动向,城中布防,也是极为严密的。交河故城曾出土不少文物,如唐代莲花瓦当、莲花经卷等。

艾丁湖

艾丁湖为吐鲁番盆地的“盆底儿”,南距吐鲁番市约40公里。湖盆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宽约8公里,面积约152平方公里。湖面低于黄海海平面154.43米,仅次于约旦的死海(-391米),被称为世界第二陆上低地。
远在千万年以前,艾丁湖还是一个面积比现在的湖水面积大1000倍的淡水湖泊。而今日艾丁湖,除西南部还残存很浅的湖水外,大部分是皱褶如波的干涸湖底,触目皆是银白晶莹的盐结晶体和盐壳,阳光映照下,闪闪发光。当地维吾尔人称之为"月光湖"。在艾丁湖边,人们很容易被海市蜃楼和湖面干涸的假象迷惑,因而往往陷入泥淖。这里四周望不见游鱼飞鸟,唯有不时掠过的成群小飞虫和偶尔在脚下窜过的野兔、小鼠。由于这种特殊的地理状况和典型的荒漠景观,中外游客到此游览、摄影、探奇者络绎不绝。
艾丁湖水含大量盐分,据说所蕴藏的盐足够全国12亿人吃一年。此外,湖底还有丰富的煤和石油。艾丁湖畔现建有一座以湖中的盐晶矾、硝为原料的化工厂,为目前吐鲁番地区最大的工厂,产品远销国内外。
艾丁湖湖区气候极端干旱,湖区景观极度荒凉,地表盐壳发育独特 ,构成了一幅未开垦的壮观的原始画面,从而对旅游者具有特殊的吸引力。陈运和的诗《吐鲁番》有夸奖佳句“火焰山,凝过悟空的事 坎儿井,流过古时的汗 苏公塔,挺过骄傲的胸 交河成,露过沦桑的脸 艾丁湖,盛过今日的美 葡萄沟,撑过生命的伞”。

坎儿井

吐鲁番坎儿井

  吐鲁番坎儿井

吐鲁番有着与著名的与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并列为三大中国古代工程之一的骄傲--坎儿井。坎儿井是劳动人民为了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根据本地气候、水文特点等生态条件,创造出来的一种地下水道工程。吐鲁番地区素称“火洲”、“风库”,气候极其干燥,很久以来就出现大片的绿洲。这奥秘之一,就是在吐鲁番盆地上分布着四通八达,犹如人体血脉似的坎儿井群和潜流网络。
新疆大约有坎儿井1600多条,分布在吐鲁番盆地、哈密盆地、南疆的皮山、库车和北疆的奇台、阜康等地,总出水量每秒约10立方米。其中以吐鲁番盆地最多最集中,最盛时达1237条,实际使用的853条,总长超过5000公里。参观过坎儿井的人,无不为它设计构思的巧妙,工程的艰巨而赞叹。它是中国各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勤劳的丰碑!倘若到吐鲁番旅游,在乘坐的汽车临近吐鲁番时,在那郁郁葱葱的绿洲外围戈壁滩上,可以看见顺着高坡而下的一堆一堆的圆土包,形如小火山锥,坐落有序地伸向绿洲。这些就是坎儿井的竖井口。假如从高空俯视,这些土堆宛如珍珠串结的项链,扮点着吐鲁番这个古老而又焕发着青春活力的地方。
坎儿井是一种结构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统。它由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一种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组成。竖井的深度和井与井之间的距离,一般都是愈向上游竖井愈深,间距愈长,约有30至70米,愈往下游竖进愈浅,间距也愈短,约有10米到20米。竖井是为了通风和挖掘、修理坎儿井时提土之用的。竖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2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暗渠的出水口和地面的明渠联接,可以把几十米深处的地下水引到地面上来。
坎儿井之所以能在吐鲁番大量修建,是与这里的地理条件分不开的。首先,吐鲁番盆地北部的博格达山和西部的克拉乌成山,为坎儿井提供了大量的水源,每当夏季来临,就有大量的融雪和雨水流向盆地,当水流出山口后,很快渗入戈壁地下变为潜流。积聚日久,使戈壁下面含水层加厚,水储量大,是挖掘坎儿井有了可能。其次,吐鲁番盆地与北部雪山有巨大的落差,这就可以沿地势引水,使得北部水源可以按地势向盆地汇聚,确定了水的流向,通过挖掘疏导,自流向盆地.第三个条件是吐鲁番大漠底下深处的土层,是由砂砾石由粘土或钙质胶结,质地坚实,因此坎儿井挖好后不易坍塌。吐鲁番干旱酷热,水分蒸发量大,没风季时尘沙漫天,成为主要自然灾害,而坎儿井是由地下暗渠输水,影响非常小,水分蒸发量小,流量稳定,可以常年自流灌溉。所以,坎儿井非常适合当地的自然条件。
坎儿井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早在2000年前的汉代就已经出现雏形,以后,随着丝绸之路的发展,逐渐向西传到中亚和波斯。汉代在今陕西关中就有挖掘地下窖井技术的创造,称“井渠法”。传说汉通西域后,塞外乏水且沙土较松易崩,就将“井渠法”取水方法传授给了当地人民,后经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逐渐趋于完善,发展为适合新疆条件的坎儿井。但是,因为"关中"井渠和新疆吐鲁番坎儿井很不相同,而中亚的地理条件也没有新疆吐鲁番这么优厚,井渠和新疆坎儿井也有不同,所以,我们支持,坎儿井是本地人民根据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的说法.吐鲁番现存的坎儿井多为清代以来陆续兴建的。据史料记载,由于清政府的倡导和屯垦措施的采用,坎儿井曾得到大量发展。清末因坚决禁烟而遭贬并充军新疆的爱国大臣林则徐在吐鲁番时,对坎儿井大为赞赏。1845年(清道光二十五年)正月,林则徐赴天山以南履勘垦地,途经吐鲁番县城,在当天日记中写道:“见沿途多土坑,询其名,曰‘卡井’能引水横流者,由南而弱,渐引渐高,水从土中穿穴而行,诚不可思议之事!”坎儿井的清泉浇灌滋润吐鲁番的大地,使火洲戈壁变成绿洲良田,生产出驰名中外的葡萄、瓜果和粮食、棉花、油料等。
现在,尽管吐鲁番已新修了大渠、水库,但是,坎儿井在现代化建设中仍发挥着生命之泉的特殊作用。临渠啜饮一杯“天然矿泉美容水”--坎儿井水,或入井下接待室品尝吐鲁番葡萄和哈密瓜,或饮一杯水冲泡的名茶,荡气回肠,妙不可言,到1990年吐鲁番坎儿井(出水)只有700条,流量2.94亿立方。目前,抢救坎儿井,让他恢复作用的工作正在进行中。

火焰山

位于吐鲁番市东北10公里处,东西走向,长98公里,宽9公里,
火焰山

  火焰山

主峰海拔831.7米。每当盛夏,山体在烈日照射下,炽热气流滚滚上升,赭红色的山体看似烈火在燃烧。火焰山是全国最热的地方,虽然它的表面寸草不生,但山腹中的许多沟谷绿荫蔽日,溪涧潺潺,是火洲中的“花果坞”,著名的葡萄沟就在这里。由于火焰山本身具有独特的地貌,再加上《西游记》里有孙悟空三借芭蕉扇扑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使得火焰山闻名天下。
由于地壳运动断裂与河水切割,山腹中留下许多沟谷,主要有桃儿沟、木头沟、吐峪沟、连木沁沟、苏伯沟等。而这些沟谷中却绿荫蔽日,风景秀丽,流水潺潺,瓜果飘香。
火焰山有其独特的自然面貌,加上明代晚期吴承恩将唐三藏取经受阻火焰山,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写进著名古代小说《西游记》,把火焰山与唐僧、孙悟空、铁扇公主、牛魔王联系在一起,使火焰山神奇色彩浓郁,成天下奇山。游人到火焰山,还能看到唐僧路过时的栓马桩—一柱凌空的山石还屹立在胜金口内;远处一片平顶的山坡,则是唐僧上马的踏脚石;拴马桩东,隔峡谷有一高峰顶着一块活像长嘴的巨石,人称八戒石;一边看着奇景,一边说起孙猴子借铁扇公主芭蕉扇扇灭火焰山烈火的故事,此行便变得兴趣盎然。

葡萄沟

葡萄沟位于火焰山的西端,沟长8公里,宽0.5公里。沟中郁郁葱葱,遍布葡萄园,盛产各种优质葡萄,主要有无核白葡萄,这种葡萄晶莹如玉,味道特别好,另外还有马奶子、玫瑰红等13个品种,年产葡萄超过6千吨。

吐鲁番郡王府

吐鲁番郡王府位于吐鲁番市区东郊的葡萄乡木纳尔村,距吐鲁番市区2公里,毗邻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苏公塔,周围葡萄园环抱,环境优美是游客、摄影爱好者的最佳首选景点,也是欣赏民族歌舞、品尝民族御宴的好去处。吐鲁番郡王府据史科考证始建于清朝乾隆年间,距今已有300年的历史,是吐鲁番郡王额敏和卓生活和主持政务、指挥军事的地方,也是清王朝期间吐鲁番维吾尔族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军事指挥的中心。

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坐落在吐鲁番市东45公里火焰山中段,木沟河谷西岸的悬崖峭壁上,南距高昌古城仅15公里,是新疆境内较大的的著名佛教石窟寺遗址之一。

吐峪沟

吐峪沟,位于新疆吐鲁番鄯善县境内,东距吐鲁番市约55公里。这里曾经是佛教和伊斯兰教的圣地。

维吾尔古村

维吾尔古村景区是由吐鲁番地区旅游投资公司投资兴建的以吐鲁番深厚的维吾
维吾尔古村

  维吾尔古村

尔历史文化底蕴背景,展示了浓郁民俗风情和交河历史文化为主题的大型博物院群。景区位于交河故城脚下现有古老维吾尔自然村落之一的亚尔果勒村。维吾尔古村位于有数百年历史的吐鲁番市亚尔乡亚尔果勒村,毗邻交河故城,占地20000余平方米,是一个展示维吾尔原生态民俗风情和交河历史文化的旅游景区,是一座大型的博物院群。
景区内维吾尔民俗陈列馆与传统民居交相辉映,立体地展示了维吾尔人历史变迁、生产劳动、民居建筑、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风貌,其中不少是已经消失和正在消失地原生态文化展示。

苏公塔

苏公塔位于新疆自治区吐鲁番市东南郊,距城约6公里。苏公塔又被当地的
苏公塔

  苏公塔

维吾尔族人民称为“吐鲁番塔”。在苏公塔的入口处,保存有建塔时的石碑一块,碑的两面分别用维、汉两种文字记载了建塔的原因。该塔是吐鲁番郡王苏来满二世为纪念和表彰其父额敏和卓的功绩而修建的,塔始建于回历1181年(公元1779年,清乾隆四十四年)。额敏和卓是鲁克沁王的后裔,1694年出生于哈拉和卓,是吐鲁番地区的统治者和宗教领袖,曾因维护祖国的统一,被清政府封为“扎萨克”。在平定准噶尔、大小和卓叛乱的斗争中屡建功勋,分别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先后被封为辅国公、镇国公。乾隆二十三年(1758年),又被清政府授予郡王品级,第二年正式封为郡王。
苏公塔塔身呈圆柱形,通高37米,底部直径达10米,全部以砖块砌筑而成,外面饰有各种各样的花纹,有菱格纹、山纹、水波纹、变体四瓣花纹等几何图案,共有15种之多,都是维吾尔族的传统纹样,美观大方。塔体在不同的方向和高度,砌筑有14个窗口。塔顶呈盔形,塔内有螺旋形的台阶72层,人们可以拾梯而上,直至塔顶。塔内没有木料,全凭一个砖砌的螺旋形中心支柱支撑整个塔身的重量。据当地的维吾尔族人民相传说,苏公塔是清代维吾尔族建筑大师伊布拉音等人设计建造的,具有典型的维吾尔族建筑特征。

其他旅游景点

·吐鲁番[4]
·吐鲁番中国内陆海拔零点
·吐鲁番坎儿井民俗园
·苏公塔
·大漠土艺馆
·雅尔湖古墓群
·属唐代护路烽燧
·车师古道

风俗禁忌

吐鲁番的少数民族同胞多信仰伊斯兰教,不吃猪肉、猪油和一切用猪肉、猪油做的食品。不吃未经念经宰杀的牲,不吃病死的牲畜和家禽,不吃任何动物的血和猫、狗、驴、骡等动物的肉。
不允许将吃的食品随便乱扔。在吃饭和交谈中,禁止吐痰、放屁、擤鼻涕、打呵欠等。
旅游路线
在五天的时间里游遍吐鲁番的美景。您会来到交河故城、苏公塔、葡萄沟、魔鬼城.......您会在游览之余品尝到刚下架的葡萄,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
D1:吐鲁番。吐鲁番像一个宝盆,装满了甜蜜的葡萄和美景。
D2:葡萄沟—交河故城—苏公塔。交河故城,这座没有城墙的城池时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最好的土建筑城市。
苏公塔历经100多年的黄土塔如今屹立不倒,独特的塔身造型、优美的花纹,蕴含了浓郁的伊斯兰风格,也被称为“吐鲁番塔”。
D3:葡萄沟。葡萄沟整个被葡萄所覆盖,葡萄叶下面是纯正的新疆村庄,安逸而悠闲。
D4:柏孜克里克千佛洞。
D5:克孜尔魔鬼城。

气候

吐鲁番属独特的暖温带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因地处盆地之中,四周高山环抱,增热迅速、散热慢,形成了日照长、气温高、昼夜温差大、降水少、风力强五大特点,素有"火州"、"风库"之称。全年平均气温为14℃,夏季平均气温在30℃左右,全年气温高于35℃的炎热天气,平均为99天;高于40℃的酷热天气,平均为28天。
四季气候变化的特点是:春季短暂,平均为61天,开春早,升温快;夏季漫长,平均152天,高温酷热;秋季更短,平均57天,降温急促;冬季较短,平均95天,风小雪稀,天气晴好,寒冷期短。一年中,以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
季节
时间、气温
2月下旬至4月中旬气温10℃~25℃
4月中旬至9月下旬气温25℃~40℃
9月下旬至11月下旬气温15℃~25℃
11月下旬至2月下旬气温-5℃~-10℃

友好城市

日本山梨县胜沼町(自1995年开始)
广西桂林兴安县(2010年8月4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2011年7月27日)

吐鲁番木卡姆

与南疆流行的《十二木卡姆》虽然大同小异,但由于历史、地域不同而形成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和别具一格的特点。
吐鲁番木卡姆被称为新疆十二木卡姆的古老源泉之一,流传中心地区是鄯善境内的鲁克沁。鲁克沁是吐鲁番郡王府所在地,历史上一度是吐鲁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吐鲁番木卡姆》正由这里兴起发展并得到传播。
然而,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如今能将《吐鲁番木卡姆》全部唱下来的老艺人已经没有了。
《吐鲁番木卡姆》的显著特点是,它的一些曲调与内地汉族曲调十分相似,常常混杂出现陕西、甘肃民间的曲调。其演唱更接近于与内地相邻的哈密木卡姆;其次《吐鲁番木卡姆》中的每一部木卡姆都有两种不同的演出形式,即歌乐形式和鼓吹乐形式,后者节奏欢快明朗,鼓点花哨多变,曲调跌宕起伏,更具感染力。在使用乐器上,《吐鲁番木卡姆》也别具一格,除使用沙塔尔、弹布尔、都它尔等传统乐器外,还特别突出发挥唢呐、铁鼓、冬巴鼓和大、小手鼓的作用,前者在以歌乐为主,以弦乐表现曲调的韵致,叙事宛转,抒情流畅,余音袅袅。
《吐鲁番木卡姆》的歌词除由古典诗歌和民间歌谣组成,具有两种语体风格外,还使用了多音节的长句“艾则勒”格律诗,使木卡姆的唱词雅俗共赏,更加丰富多彩。
《吐鲁番木卡姆》是吐鲁番本土古老而又传统的艺术奇葩,现已结集出版,并荣获国家大奖。

吐鲁番美食

吐鲁番的饮食很丰富,川菜、粤菜等佳肴随处可见,同时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维吾尔风味小吃和伊斯兰清真食品也都荟萃于此。广汇街是吐鲁番有名的小吃一条街,无论是叫得上名字的小吃,还是叫不上名字的,在这里不仅全都能见得到,还可以大饱口福。
吐鲁番是典型的维吾尔饮食风格,汇集了全部标志食品,如抓饭,各种面食、以及烤羊肉等等。吐鲁番到乌鲁木齐之间的柴窝堡据说是新疆大盘鸡的发源地,有机会可以去尝一尝;
新疆的瓜果赫赫有名,吐鲁番的葡萄更是享誉大江南北。由于优越的光热条件和干燥少雨的气候,吐鲁番的葡萄合糖量特别高,极受欢迎,而且吐鲁番的葡萄品种多达数百种,爱吃水果的朋友们,完全可以把葡萄等水果作为主食,一路走一路吃,这种“水果宴”是吐鲁番独具的特色。此外,由于吐鲁番的葡萄产量高,所以以葡萄加工成的其它食品也就特别多,例如,各种各样的葡萄干、葡萄酒、木赛来斯、葡萄水等等,无一不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