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美丽山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湖北省名胜一

一,神龙架

 

神农架风光  
神农架风光
神农架林区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倚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跨东经109°56′--110°58′,北纬31°15′--31°75′,总面积3253平方公里,辖5镇3乡和1个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个国有森工企业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区管理局、林业管理局和湿地公园均为正处级单位),林地占85%以上,总人口8万人。神农架是197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制,直属湖北省管辖,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行政区
中文名称: 神农架林区
外文名称: Shennongjia Forest Region
别名: 华中屋脊
行政区类别: 林区,副地级
所属地区: 中国湖北省
下辖地区: 6镇2乡
政府驻地: 松柏镇常青路18号
电话区号: 0719
邮政区码: 442400
地理位置: 湖北西部
面积: 3253平方公里
人口: 76140(2010年)
方言: 西南官话-鄂北片、荆宜片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神农顶,天燕原始生态旅游区,红坪,燕子垭
机场: 神农架机场(规划)
火车站: 神农架站(规划)
车牌代码: 鄂P
区长: 周森锋
区划代码: 429021

简介

神农架

神农架(3张)
远古时期,神农架林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经燕山喜马拉雅运动逐渐提升成为多级陆地,并形成了神农架群马槽园群等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地层。神农架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的东部边缘,由大巴山脉东延的余脉组成中高山地貌,区内山体高大,由西南向东北逐渐降低。神农架平均海拔1700米。山峰多在1500米以上,其中海拔3000米以上的山峰有6座,海拔2500米以上山峰20多座,最高峰神农顶海拔3105.4米,成为华中第一峰,神农架因此有“华中屋脊”之称。西南部的石柱河海拔仅398米,为境内最低点,相对高差达2708.2米。神农架[1]长江汉水的分水岭,境内有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和堵河 4个水系。由于该地区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而且多雨,海拔每上升100米,季节相差3--4天。由于一年四季受到湿热的东南季风和干冷的大陆高压的交替影响,以及高山森林对热量、降水的调节,形成夏无酷热、冬无严寒的宜人气候。当南方城市夏季普遍是高温时,神农架却是一片清凉世界。神农架地处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受大气环流控制,气温偏凉且多雨,并随海拔的升高形成低山、中山、亚高山3个气候带年降水量也由低到高依次分布为761.4 ~2500毫米不等,故立体气候十分明显,

神农架风光

神农架风光(20张)
“山脚盛夏山顶春,山麓艳秋山顶冰,赤橙黄绿看不够,春夏秋冬最难分”是林区气候的真实写照。这里拥有当今世界北半球中纬度内陆地区唯一保存完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境内森林覆盖率88%,保护区内达96%。这里保留了珙桐鹅掌楸连香等大量珍贵古老孑遗植物。神农架成为世界同纬度地区的一块绿色宝地,对于森林生态学研究具有全球性意义。神农架有许多神奇的地质奇观。在红花乡境内有一条潮水河,河水一日三涌,早中晚各涨潮一次,每次持续半小时。涨潮时,水色因季节而不同;干旱之季,水色混浊,梅雨之季,水色碧清。宋洛乡里有一处冰洞,只要洞外自然温度在28℃以上时,洞内就开始结冰,山缝里的水沿洞壁渗出形成晶莹的冰帘,向下延伸可达10余米,滴在洞底的水则结成冰柱,形态多样,顶端一般呈蘑菇状,而且为空心。进入深秋时节,冰就开始

神农架照片

神农架照片 (18张)
融化,到了冬季,洞内温度就要高于洞外温度。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立体小气候,使神农架成为中国南北植物种类的过渡区域和众多动物繁衍生息的交叉地带。神农架拥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菌类730多种,地衣190多种,蕨类290多种,裸子植物30多种,被子植物2430多种,加上苔藓类可达4000种以上),其中有4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有各类动物1050多种(兽类70多种,鸟类300多种,两栖类20多种,爬行类40多种,鱼类40多种,昆虫560多种),其中有70种受到国家重点保护。几乎囊括了北自漠河,南至西双版纳,东自日本中部,西至喜马拉雅山的所有动植物物种。[2]神农架是中国内陆唯一保存完好的一片绿洲和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的一块绿色宝地。它所拥有的在当今世界中纬度地区唯一保持完

神农架照片2

神农架照片2(12张)
好的亚热带森林生态系统,是最富特色的垄断性的世界级旅游资源,动植物区系成分丰富多彩,古老、特有而且珍稀。苍劲挺拔的冷杉、古朴郁香的岩柏、雍容华贵的桫椤、风度翩翩的珙桐、独占一方的铁坚杉,枝繁叶茂,遮天蔽日;金丝猴、白熊、苏门羚大鲵以及白鹳、白鹤、金雕等走兽飞禽出没草丛,翔天林间。一切是那样地和谐宁静,自在安详。这里还有着优美而古老的传说和古朴而神秘的民风民俗,人与自然其同构成中国内地的高山原始生态文化圈。神农氏尝草采药的传说、“野人”之谜、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川鄂古盐道、土家婚俗、山乡情韵都具有令人神往的诱惑力。红坪峡谷、关门河峡谷、夹道河峡谷、野马河峡谷雄伟壮观;阴峪河、沿渡河、香溪河、大九湖风光绮丽;万燕栖息的燕子洞、时冷时热的冷热洞、盛夏冰封的冰洞、一天三潮的潮水洞、雷响出鱼的钱鱼洞令人叫绝;流泉飞瀑、云海佛光皆为大观

城市荣誉

2012年入选“2012年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3]

旅游指南

景区分类: 自然保护区
开放时间: 早8:00~下午5:00
门票价格:国家森林公园:60元,神农溪漂流:100元,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40元,换乘车票:90元,野马河漂流:85,神农坛风景区:60元,天生桥:40元,神农架自然博物馆:30,塔坪原始森林:40,神农坛篝火晚会:40,香溪源:30,盘龙洞:30,昭君村:30,官门山:120,神农洞:100, 大九湖:120
最佳时间: 一年四季均可
交通指南: 神农架林区交通以公路为主,209国道及多条省道贯穿境内。房县、襄樊宜昌武汉都有班车进入神农架。林区内木鱼镇和松柏镇有班车发往宜昌和武汉等地。木鱼镇和松柏镇早上7:30之前发出的班车会经过各景区。如错过班车,也可包租小面包车。当地也有不少电动三轮车。[2]

气候资源

神农架位于中纬度北亚热带季风区,气温偏凉而且多雨,年平均气温(松柏)为12℃,年降水量900-1000 毫米。
神农架[4]气候海拔每上升100米,气温低1℃左右,季节相差3--4天。随海拔增高渐次迭现暖温带、中温带、寒潮带等多种气候类型,境内不同地点的温度从冬季最低零下20℃至夏季最高37℃。九月底到次年四月为神农架的冰霜期。神农架立体小气候明显,“东边日出西边雨”的现象常有发生。其气候时空变化较大,有“六月雪,十月霜,一日有四季”之说。[1]

资源状况

神农顶

  神农顶

古老漫长的地理变迁和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使神农架全境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一是生物资源。现有森林面积1618平方公里,活立木蓄积量2019万立方米,实施“天保工程”后,森林年净增长量29万立方米。这里有各类植物3700多种。有高等维管束植物119科、872属、2671种,其中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的树种有39种。有各类动物1060余种,其中两栖类33种,爬行类40种,兽类76种,鱼类47种,鸟类308种,昆虫560种。金丝猴华南虎金钱豹白鹳白蛇大鸨等67种珍稀野生动物受国家重点保护。神农架可入药的动、植物达2013种。白化动物和千年相传的“野人”之谜为世人瞩目。神农架是名符其实的“物种基因库”、“天然动物园”、“绿色宝库”。二是旅游资源。神农架保存完好的原始生态与亿万年来形成的亘古地貌,孕育了众多自然景观,境内奇山异石、奇洞异穴、奇花异草、奇兽异鸟无处不在,无所不括。这里山峰瑰丽,清泉甘冽,风景绝妙。神农顶雄踞“华中第一峰”,风景垭名跻“神农第一景”。红坪峡谷、棕峡峡谷、关门河峡谷、阴峪河峡谷雄伟壮观;龙泉瀑、香溪河、大九湖风光绮丽;燕子洞、冷热洞、盛犀牛洞、潮水洞、令人叫绝。神农架独特的生态旅游资源使其成为开展观光揽胜、度假休闲、探险猎奇、体育健身、科学考察、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和最佳去处。观原始洪荒之貌,赏幽绿秀野之景,品神农文化之韵,探野人传世之谜,成为神农架旅游的精准概括。三是水能资源。神农架境内地表水资源丰富,沟谷深切,落差较大,发源于其区内的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堵河4大水系年地表径流量约22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达53万千瓦,可供开发的27万千瓦,现仅开发6.8万千瓦。四是矿产资源。神农架全境矿产资源十分丰富,以磷、硅为大宗,磷矿储量逾1.5亿吨,且储藏集中,矿体裸露,品位较高,运输便利。

主要物产

农作物:神农架林区农作物品种繁多,主要粮食作物有玉米、小麦、水稻、马铃薯、南荞、苦荞、南麦、荞麦、豌豆、四季豆等;油料作物有油菜、芝麻花生等。近几年来,由于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粮油种植面积锐减,产量大幅度下降,小杂粮生产萎缩。
动植物:现已初步查明有高等维管束植物199科872属3183种,真菌、地衣共927种;其中属于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有76种,如珙桐、光叶珙桐,连香树等;其中哺乳纲7目22科75种,鸟纲16目48科308种,爬行纲2目8科27属40种,两栖纲2目7科23种,鱼纲4目10科32属47种,分别占湖北省同类总数的61.9%、71.5%、68.9%、50.0%、23.4%。神农架蕴藏着丰富的昆虫资源,计有28目157科4143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3种。此外,还先后发现了30多种白化动物,如白林麝、白鬣羚、白蛇、白熊等。白化动物多也是区内动物资源的一个鲜明特点。
按照中国动物地理区划,神农架属东洋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通过对75种兽类、236种鸟类和63种两栖爬行类的成份分析,东洋种占优势,占总种数的64.97%。广布种其次,占总种数的17.65%。古北界种占总种数的17.38%。可发现南方和北方物种混杂现象,表现出过渡性特征。
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金丝猴主要分区。金丝猴是中国特有的珍稀动物,自然分布于四川、陕西、甘肃的部分地区和湖北省的神农架。本世纪60年代前,神农架基本处于封闭状态,为人迹罕至的原始森林。1980年才有神农架存在金丝猴的报道。主要栖息在海拔1700—3100 m之间的针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中,集中分布在保护区西片的东部区域,现有金丝猴种群1200余只,而且金丝猴属于极其珍贵的川金丝猴的亚种

行政区划

神农架林区现辖6镇2乡,68个行政村、9个居民委员会、328个村民小组,1个国家级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局,1个林业管理局,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国家地质公园,1个大九湖国家湿地公园,1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其中6镇为:松柏镇、阳日镇、木鱼镇、红坪镇、新华镇、大九湖镇;2乡为:宋洛乡、下谷坪土家族乡。[5]

地理位置

神农架林区城区图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神农架位于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在湖北西部边陲,东与湖北省保康县接壤,西与重庆市巫山县毗邻;南依兴山、巴东而濒三峡,北依房县、竹山且近武当,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历史沿革

神农架因华夏始祖炎帝神农氏在此架木为梯,采尝百草,救民疾夭,教民稼穑而得名。1970年5月,国务院批准将房县、兴山、巴东的24个公社和2个药材场、1个农场划为神农架林区的行政区划,是我国唯一以“林区”命名的省辖行政区。1971年划归宜昌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72年3月复归省辖,1976年5月划归郧阳地区革命委员会管辖,1983年8月又复归省辖。1980年11月,省政府批准成立神农架林区人民政府,撤销神农架林区革命委员会,1985年巴东代管的下谷坪、石磨、板桥河3乡移交神农架林区。

人口资源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为76140人。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为40654人,占总人口的53.39%;女性为35486人,占总人口的46.61%。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9213人,占总人口的12.1%;15-64岁的人口为58628人,占总人口的77.0%;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8299人,占总人口的10.9%

交通信息

神农架交通以公路为主,二零九国道、白(白果树)红(红花朵)省道、酒(酒壶坪)九(九湖)区道彼此联系。境内公路全长1300多公里、贯穿全区南北东西。并与襄阳十堰宜昌兴山巴东等市县公路联成网络。
武汉去神农架可以在新华路长途汽车站乘长途车,每天晚8:00有一班从武汉发往兴山县的卧铺车,第二日早6:00到兴山县,票价为90元/人。兴山有小巴车可到达神农架木鱼镇(60公里),每半小时有一班车,票价为10元/人。
也可以从武汉坐火车先到十堰(晚上十点的火车,早上六点多钟到十堰),然后到汽车站搭七点半的客车,中午就可以到神农架了。
离开神农架可以从木鱼出发,每天早上有一班发宜昌的班车,或者从松柏镇5:00有一班发往武汉市的班车120元/人。6:00有一班发往宜昌的班车45元/人,7个小时可到达。若错过了直达车,也可以先从木鱼镇乘面的到兴山,10元/人,1.5小时路程。从兴山乘中巴到宜昌,30元/人,神农架林区内交通主要以包车为主,在木鱼镇和松柏镇有很多的旅游车可供你包用。可坐5人左右,一般价钱是150~200元不等,但旅游旺季价钱要高一些。如果徒步进入,在公路上也可以拦截过往汽车代步。[1]
神农架景区内交通方便,早上7:30之前发出的各趟班车均经过各景区。如果错过班车,也可以租小面包车,价格大约在200元/天左右。

自然地理

神农架林区从印支运动末至燕山运动初,发生了强烈的褶皱和大面积的掀斜,奠定了区内的地貌骨架。第四纪气候的冷暖变化,在部分地段残留了冰川地貌,致使区内地貌复杂多样。林区山峦迭嶂,沟壑纵横,河谷深切,山坡陡峻,地势西南高东北低。神农架山脉近东西向横垣于神农架林区西南部,以神农顶最高,高程为3105.4m,也是华中地区最高点;林区最低点为下谷坪乡的石柱河,高程为398m,相对高差2707.4m。根据区内, 地貌形态特征和成因类型,可分为构造溶蚀地貌、溶蚀侵蚀地貌、剥蚀侵蚀地貌、堆积地貌等四种类型的地貌单元。
神农架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为亚热带气候向温带气候过渡区域。全年辐射103.7千卡/m2,全年日照时数1858.3 h,日照时数及总辐射量随着海拔的增高而减少,年均气温无霜期因海拔不同相差很大。年降水量在800—2500mm之间,水量随海拔的增高而增加。春夏之交常有冰霜发生,一般从9月底至次年4月底为冰霜期。区内平均年蒸发量500—800mm,干旱指数为0.50—0.53。全年80%的时间盛行东南风。

自然资源

水利资源

神农架是湖北长江汉江的分水岭。神农架林区共有四大水系,分为香溪河、沿渡河、南河、堵河四大流域,境内有大小河流317条,其中:超过1000平方公里的河流1条。神农架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年平均降水总量为36.4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为22.004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22—25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资源13591立方米。

矿产资源

神农架处于扬子淮地台上扬子坪之鄂中断区内,为一断穹构造。地层出露以前寒武系为主,由轻微变质岩种海相碳酸盐岩、碎屑岩组成,兼有辉绿岩、辉长岩和多项火山喷发岩分布,因此,神农架成矿条件优越,有较丰富的矿藏。
神农架已探明的矿种有磷矿、铁矿、镁矿、铅锌矿、硅矿、铜矿、建筑石材等15种(不含砂石、粘土),共有各类矿床(点)53处,其中主要矿种有磷矿、铁矿、铜矿、镁矿、铅锌矿、硅矿等。在开发利用上,主要以磷矿为主,现有磷矿开采企业6家,开采矿区8个,磷矿资源勘查区块13个。磷矿资源是林区优势矿产资源,且储量集中,品位较高,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增收的支柱产业,年生产能力达到264.18万吨。

经济发展

经济概况

2011年,全区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5302万元,同比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14871万元,同比增长4.5%;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60100万元,同比增长13.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70331万元,同比增长11.3%。三次产业结构由2010年的11.4:39.7:48.9调整为10.2:41.4:48.4[6]。人均GDP为19054元。2008年神农架林区全区实现生产总值7.97亿元。

人民生活

2008年,全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9164元,同比增长14.4%;农民人均纯收入3330元,同比增长16.8%。在城乡居民收入保持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消费也保持增长态势,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6998元,农民人均消费支出3138元,分别比同期增长12.2%、16.2%。全区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29.5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35.9平方米,分别比同期增加0.2平方米、0.6平方米。
2008年,全区在岗职工9129人,同比增长3.9%;在岗职工工资总额为14331万元,同比增长39.0%;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5698元,同比增长33.8%;全部职工年平均工资为15387元,同比增长33.1%。

农业概况

2008年,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0885万元,同比增长9.1%;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034万元,同比增长5.3%;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330元,同比增长480元,增幅16.8%。其中:种植业人均增加纯收入101元,占农民增收额的21%;养殖业增收80元,占农民增收额的16.7%;“旅游农庄”增收39元,占农民增收额的8.1%;劳务经济增收242元,占农民增收额的50.4%;政策性增收18元,占农民增收额的3.8%

种植业

粮食生产农作物播种面积与粮食总产量稳中有升。全区农作物播种面积155188亩,同比增974亩,增幅0.6%;全年粮食播种面积105373亩,粮食总产量20385.2吨,同比增80.2吨,增幅0.39%。其中:夏收粮食播种面积34874亩,产量6458.02吨,增190.02吨,增幅3.03%。马铃薯面积2.86万亩,产量5378吨,增165吨,增幅3.2%;小麦面积5406亩,增101亩,增幅1.9%,产量986.4吨,增3.3吨,增幅0.3%;杂粮面积390亩,比上年增60亩,产量46吨,比上年增14吨,增幅43.8%。秋收粮食播种面积70499亩,同比减26亩,产量13927.2吨。其中:中稻增长10吨,同比增长2.3%,红薯减98吨,黄豆增31.1吨,同比增长3.9%,玉米产量11102.9吨,增加8.9吨。
油料生产全年油料播种面积4159亩,增137亩,增长3.41%, 油料产量382吨,增77吨,增幅25.24%。
蔬菜生产蔬菜面积26330亩,增116亩,增长0.45%,产量34935吨,增248吨,增幅0.82%。
中药材神农架因炎帝神农氏到此采药尝百草,济民于膏肓而久负盛名,中华医药文明与农耕文化在这里同根同源,中草药资源十分丰富。在2023种药材资源中,植物入药的达1800种。我区人工种植大宗草本中药材有独活、当归、党参、天麻、黄连、川芎、冬花、玄参等;栽培木本药材有杜仲、厚朴、银杏、黄柏、辛夷花等。这些中药材因海拔高低、土壤类型,生长季节,坐落朝向的不同而带有明显的区域性:如大九湖盛产独活,红举、板仓、东溪等地适宜黄连生长,田家山又是党参、当归的主产地,新华乡则雅称“杜仲走廊”。但是,由于缺少高新技术开发和骨干项目的拉动,中药材深度技术开发攻关、项目规模、产品系列上尚未取得重大突破。药材播种面积12599亩,产量501.4吨。
茶叶我区的茶叶主产区主要集中在木鱼、红花、下谷一带,在木鱼主产区以外各乡镇均有零星分布,通过多方面的政策鼓励,多渠道的资金投入,全区共发展茶叶面积10363亩(其中新发展茶叶313亩),茶叶采摘面积7832亩,茶叶产量77吨。

林果业

全年发展高山无公害蔬菜面积26335亩, 同比增加115亩,产量34935吨,同比增加284吨;认真开展全区茶园管理与培训,有计划地指导全区茶叶管理、采收与机械化加工,全年茶叶产量77.4吨;狠抓中药材板块基地建设,全年药材播种面积为12599亩,产量501吨;全力抓好干果产业发展,2008年干果总产量1107.1吨,其中板栗721吨,核桃386.1吨。

牧业

2008年全区畜牧业生产的总体形势是,总量增加,价格稳定,科技含量不断提升,规模化养殖比例显著提高,增收形势较好。全区年末生猪存栏55116头,出栏55136头;山羊存栏22066只,出栏14257只;家禽存笼235204羽,增长19.5%;出笼217307羽,增长48.8%;禽蛋产量与上年基本持平。

水产业

渔业发展库区生态渔和休闲渔市场看好。主要发展库区网箱养鱼和农家乐休闲渔业垂钓转产增加产值。引进鱼苗16吨,发展养殖商品鱼900箱,水产品销售产量119吨,其中,当年网箱养殖商品鱼产量52吨,库区捕捞鱼65吨、青虾2吨;实现渔业经济127万元,其中,行业内部产值80万元,旅游农庄带动渔业增加值19万元。

名优特产

神农架土特产品资源丰富,其中神农架小板栗、木鱼有机茶、绿源公司压缩木耳、望林公司长方冲菜、新华的杜仲茶以及生漆、中药材、香薰腊肉等等地产农副产品。全区无公害牲猪2.5万头,保持有机食品认证3个。

工业概况

工业经济

神农架林区工业经济起步于80年代初期,九十年代工业经济逐步发展壮大。2000年前林区工业主要是以木材砍伐和加工为主,随着国家“天保”工程的实施,木材加工企业全部停产。经过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工业经济已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以水电、化工矿山为支柱的“矿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截止2008年底全区工业经济实现总产值5.95亿元;化工企业完成黄磷10053.6吨;水电企业完成发电量4.78亿千瓦时;供电量5亿千瓦时。
按照现行国民经济行业、化工类标准、大中企业划分标准,我区现有规模以上企业16户,其中:中型工业企业3户;轻工业2户,重工业14户,轻重工业之比为2:14;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户,占31.3%;私营企业11户,占68.8%;外来投资企业11户, 占68.8%;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2家。
2005年以来,林区党委、政府不断改善投资环境,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支持企业发展,林区工业经济规模、效益逐年以15%以上的速度发展,对林区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截止2008年底,全区工业企业实现销售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15.7%;销售收入5.45亿元,同比增长9.9%;完成税收及各项规费1.35亿元,其中实际入库税金0.85亿元;工业产销率99.2%;实现利润0.59亿元。工业经济对林区的财政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
“十一五”期间本区工业经济总量大幅度增长。截止2009年底全区工业企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6.07亿元,占年计划的126.5%,同比增长2.1%;销售产值5.95亿元,占年计划的129.2%;完成工业增加值1.8亿元,同比增长2.1%;产销率98%;工业实际入库税金0.89亿元,占年计划的145.9%,同比增长4.8%;开采磷矿石131.4万吨,同比增长0.9;黄磷产量8203吨,同比下降18.4%;发电量44532万千瓦时;供电量47319万千瓦时。

支柱产业

经过近几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形成了以矿山、化工、水电为支柱的“矿电化”循环经济产业链和以绿色产品加工、养殖、种植及林下产业为主导的“旅农林”生态经济产业链。截止2008年底,矿山、化工、水电企业共完成总产值5.5亿元,占全区工业总产值5.95亿元的92.4%;完成税收及各项规费1.35亿元,“矿电化”对林区的财政的贡献率达到80%以上。

重点企业

林区共有重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家。分别是:1、神农架林
神农坛

  神农坛

区电力公司;2、神农架武山矿业公司;3、神农架兴华矿业公司;4、神农架丰源磷化有限公司;5、神农架恒信矿业公司;6、神农架矿业公司;7、神农架长青矿业有限公司;8、神农架仁和矿业公司;9、神农架志越矿业公司;10、神农架神保水泥厂;11、神农架有机茶公司;12、神农架力源电力公司;13、神农架神风机械厂;14、神农架兴发三堆河电站;15、神农架坪堑调水电站;16、神农架林区森源自来水公司。

第三产业

发展现状

2008年,第三产业保持平稳增长。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35927万元,同比增长12.7%。交通运输仓储邮政和其他服务业保持稳定增长外,批发和零售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都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云海佛光---天门垭

  云海佛光---天门垭

民营经济

截止2008年底,我区私营企业312 户,投资者人数 790人,雇工人数2762人,注册资金56802万元。

市场建设

近几年来,神农架林区市场体系建设有了长足发展,先后建成了4个有一定规模的集贸市场和松柏、木鱼旅游商品一条街(香溪街)。特别是自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以来,城乡市场开始走向市场专业化,经营特色化,城乡流通网络初步建成,一些流通企业的经营规模迅速提升,基本形成了以试点企业为龙头、乡(镇)级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城乡市场流通网络。2006年—2008年已建设和改造农家店104家,配送中心2个,通过推动商业企业与乡村店加盟连锁,主要商品统一配送,丰富了商品品种,保证了商品质量,防止了假冒伪劣,保障了农村消费安全。

商贸企业

神农架林区重点商贸企业有:1、神农架琦源购物广场2、神农架多宜多购物广场3、神农架林区进出口公司4、神农架农业生产资料公司5、神农架矿业公司6、神农架林晖绿色开发有限责任公司7、神农架林区烟草公司8、神农架林区盐业公司9、神农架林区石油公司10、神农架林区粮油收储有限公司等。

旅游经济

2008年,全区实现旅游经济总收入27562万元,同比增长36.8%。其中:客房收入5974万元,同比增长30.0%;景区门票收入2171万元,同比增长16.5%;旅行社收入2451万元,同比增长41.0%;餐饮收入5336万元,同比增长46.9%;旅游商品收入5449万元,同比增长46.3%;交通收入3672万元,同比增长25.9%;其他收入2509万元,同比增长50.0%。全区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17.5万人次,同比增长28.9%。其中:接待海外游客50059人次,是2007年的3.3倍。

金融机构

全区金融机构共计18家,其中:工行1家,农行2家,中行1家,建行1家,联社9家,邮政储蓄4家。2008年,全区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31113万元,比年初增加35351万元。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51301万元,比年初净增13039万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为22742万元,比年初增加3641万元。

开放开发

外经外贸

2008年完成招商引资(内资)协议项目24个,实施项目22个,协议资金69064万元,到位资金42902万元,同比增长120%。由于神农架地域条件、投资领域、开放区域的限制,利用外资仍未实现零的突破;受经济危机影响,与新西兰签订的农产品出口合同,对方不能开具信用证,合同未能履行,外贸出口为零。2008年新招录两名两年制高级外派海员。

开发区建设

省级旅游度假区木鱼镇位于神农架南部,是神农架对外的“窗口”和“南大门”,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建立木鱼省级旅游度假区,成立木鱼省级旅游度假区管委会,与木鱼镇合署办公,为副县级单位。木鱼镇是省级旅游明星镇,“一江两山”黄金旅游线上的节点城镇、游客集散地,镇域面积43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3.6平方公里。全镇辖7个村、2个居委会,11326人。
木鱼镇2004年4月委托国内一流水平的上海雅克设计公司对木鱼城镇规划进行修编,2005年2月《规划》通过省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评审,3月委托中南建筑设计院进行整体设计和施工图设计。木鱼城镇改造全面启动,实施了木鱼古街建设、城区亮化、街道罩面、茶园坡小区建设、临街建筑立面改造、环山路“四线”下地、污水处理等“七大”工程,木鱼城镇改造一期工程基本结束,为完善木鱼城镇功能、提升整体水平奠定了基础。
2005年木鱼镇获中央文明委“全国文明村镇”称号、全省第三届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楚天杯”奖、2007年度全国卫生镇,2008年被国家环保部授予“全国环境优美乡镇”、2008年6月,木鱼镇被选为“湖北旅游名镇”示范镇。2008年实现旅游经济收入1.3亿元,旅游接待72万人次,分别增长8.3%、10.8%;完成财政收入1800万元,增长41.4%。

社会事业

基础设施

2008年,林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相继启动,项目数量之多、金额之大、工期之
高山湿地--大九湖

  高山湿地--大九湖

紧均是前所未有。武神公路的动工,吹响了构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号角;飞机场立项及配套公路的动工,使神农架开辟空中通道的梦想即将变为现实;松柏过境公路的建设拉开了清杨河南岸新区开发的序幕;杜阳公路、麻线坪公路建设进一步优化了我区路网结构;通村公路的不断延伸,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木鱼客运站各项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将极大的提高我区旅游配套设施水平。同时,各项环保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木鱼垃圾处理场准备进入试运行阶段,木鱼污水处理厂已于2008年4月20日开始试运行。

科技发展

2008年,林区科技工作体系逐步形成、科技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可持续发展创建工作稳步推进、科技合作空间不断扩展、科技兴农作用日益显现、知识产权保护工作不断加强、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升,科技服务能力逐步提高。

教育事业

2008年末,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9.6%,小学学生实现了“零辍学”率;初中在校学生辍学率为0.75%,小学毕业升初中的直升率达90.6%。农村学生继续享受“两免一补”政策。2008年普通高中入学率达64.18%。
幼儿教育:全区共有4所幼儿园(其中民办2所),占地面积3125平方米,校舍面积3223平方米。在园人数592人,教职工35人。
小学:全区共有小学30所,占地面积217966平方米,校舍面积114467平方米,在校学生3364人,教职工495人。
初中:全区共有普通中学7所。学校占地64787平方米,校舍面积32365平方米。初中在校学生2560人,专职教师225人。
高中:全区共有高级中学1所。学校占地面积25123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5354平方米。在校学生1480人,专职教师126人。
会仙台

  会仙台

职业教育:全区有职业中专1所。开设有机电班、旅游班。学校采取与武汉机电工程学校联合办学,与林区电力公司等企业联合办班,此外还开展“阳光工程”等培训。
成人教育:教师进修学校(与林区党校、行政学校合署)1所,教职工8人,专职教师3人,学校占地面积3730平方米;省级示范成人文化技术学校3所,专职教师4人,学校占地面积3810平方米;区级示范成校1所,专职教师4人,占地面积500平方米;其它乡镇成校4所,主要职能是服务当地经济,开展各类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推广科技,为“三农”服务。

卫生发展

林区医疗卫生保健事业不断进步。截止2012年底为止,全区现有医疗卫生机构75个,其中区级医疗卫生机构5个(第一人民医院、卫生监督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妇幼保健院、林区中医医院),中心卫生院2个(阳日、下谷),一般卫生院4个(红坪、宋洛、新华、九湖),卫生所3个,企事业单位卫生室、门诊部4个,村级卫生组织57个,医疗机构现有床位数197张。医疗卫生机构覆盖了全区87%的行政村。
全区卫生系统现有在职职工368人,其中卫生专业技术人员328人,占在职人员总数的89.13%。卫生技术人员中,高级职称8人,占2.44%,中级职称104人,占37.71%,初级职称181人,占63.28%。

文化宣传

2008年,全区共有艺术歌舞团1个,文化馆1个,群众艺术馆1个,博物馆2个,图书馆1个,电子图书累计23000册,公共藏书量达4.95万册。完成了“知识资源共享工程”区级分中心设备安装工程;争取到省级“农家书屋”建设工程项目8个,完成了松柏镇八角庙村、盘水村两个省级“农家书屋”试点单位的规划、建设以及图书配送工作。完成了红坪镇综合文化站、10个行政村的农民健身工程建设。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全区8个乡镇成立了分会。

体育发展

2008年是举国上下筹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扬眉吐气的一年,也是我区体育工作借筹备和举办北京奥运会之机谋求快速发展的一年。成功组织了一系列以“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为主题的健身活动,舞龙舞狮培训、“庆五一、迎五四”万人长跑活动、“中国·神农架高山杜鹃花节系列活动—攀登神农顶”比赛、全区“信合杯”职工男子篮球比赛、“移动杯”全区老干部运动会、两省周边八县市地税系统乒乓球比赛以及交通、卫生、审计局、公安、水电等单位开展的全民健身活动丰富多彩,精彩纷呈。体育行业协会管理、与周边县市的体育单项交流得到加强,群众体育活动的相互渗透、相互交流、互相得到提高。林区文化体育局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活动先进单位”荣誉称号。体育健身场地建设逐步完善。投入100余万元的室内全民健身中心开工建设,10个行政村实施了农村全民健身工程建设,为2个行政村安装了全民健身路径,农村居民的体育健身环境得到改善。竞技体育和体育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组队参加了“华普杯”2008年湖北省青少年田径竞赛以及湖北省青少年武术年度比赛。一名运动员被评为全省武术新苗奖,举办体育裁判员培训班1期,集中的培训体育裁判150余。老年体育工作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建立晨晚练点11处,农村健身气功习练点2处,城镇及农村老年朋友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工作进程进一步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进展顺利。积极筹措资金实施体育场地维修,提高体育场地利用效率,不断加强体育市场管理培育力度,支持滑雪、漂流、山地自行车等户外运动项目的开展,增强体育事业发展后劲。体育彩票发行和宣传工作进一步规范化、科学化,体育彩票销售稳中有升。

民政优抚

截止2009年3月,林区享受城镇低保1840户、4136人,支出低保金550万元;农村低保2007户,4362人(含孤儿41人),支出低保金186万元,城乡大病医疗救助340人次,支出救助金66万元;高等教育救助154人,支出救助金 37万元;流浪乞讨人员救助50人次,支出救助金5万元;元旦、春节期间,慰问城乡低保贫困户、五保户、优抚对象3070户、9210人,支出慰问金240万元。启动临时救助政策,救助155人,发放救助资金19万元。
截止2009年3月,民政救灾救济工作下拨救灾款423万元,救助灾民1.2万余人次,发放救灾棉被、毛毯665床、棉衣1045件、救灾帐篷21顶,灾后重建房屋194户,364人。危房改造完成100户,下拨危房改造资金40万元。
2008年“八一”期间,民政部门组织各乡镇对全区186名重点优抚对象进行走访慰问并召开座谈会;优抚对象抚恤补助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年发放抚恤金40.3425万元;为38名困难优抚对象解决了“生活难、住房难、看病难、子女上学难”问题,支出救助资金15万元。妥善安置城镇退伍军人8人,发放自职业一次性经济补助费15.6万元。
我区现有农村福利院8个、社会福利院1个。供养五保对象913人,其中:集中供养260人,分散供养653人。全年需财政转移支付资金125万元。2008年,又向省民政厅申报儿童福利院和社会福利院项目各1个。

社会保障

神农架林区劳动局是1989年劳动人事局分家后成立的正科级局,是林区政府的职能部门,2001年机构改革后更名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神政办〔2001〕127号),主管全区劳动就业、社会保险、劳动工资、劳动保障执法、劳动争议仲裁等工作。下属3个二级单位:林区劳动就业局、林区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林区社会保险基金结算中心(2002年成立)。2007年,农村养老保险由民政划归劳动部门。2008年6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划归由劳动保障部门统一管理,社会保险事业局明确为正科级单位,更名社会保险管理局。

旅游景点

神农架地图

  神农架地图

神农架也是湖北境内长江与汉水的分水岭,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是三峡库区最大的天然绿色屏障,作为全球同纬度地区唯一的绿色奇迹而备受关注。1980年,神农架成立自然保护区;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森林及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接纳为人与生物圈计划“世界生物圈”保护网成员,受到全球环境基金(GEF)资助,成为“亚洲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区”;2012年神农架生态旅游区由国家旅游局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
神农架主要旅游景点:神农架神农顶·天燕原始生态旅游区·神农架红坪·神农架·燕子垭·小龙潭野考站·板壁岩·燕子洞·风景垭·神农架旅游滑雪场·神农架动植物标本馆·武山湖·天门垭·香溪源·神农祭坛·六道峡·金猴岭·小当阳·湖北老君山·杉树坪·古犀牛洞·大九湖·宋洛风光·龙门河国家森林公园·了望塔·松香坪·古梭罗树·神农架自然博物馆 ·天生桥·官门山·神龙洞。
金猴岭
金猴岭海拔3019米,南连红岩洞,北临小龙潭,这里山势缓平,气候寒冷,雨量充沛,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有瀑布飞泻。生长有巴山冷杉、华山松、山樱桃、锐齿栎、山柳、扇叶槭、箭竹、猕猴桃、高山杜鹃等。

旅游攻略

美食

泡菜 。香茹炖土鸡。懒豆腐。苞谷酒

特产

神农架特产有:神农茶叶、香菇、中草药、木菜板、绞股蓝、野生蜂蜜、红桦树汁、根雕、野生动物标本、水晶石、野生核桃、板栗等。

住宿

柏镇、木鱼镇两镇是神农架林区较为繁华的城镇, 木鱼镇和神农祭坛晚上一般都会举办篝火晚会(120元/人),游客可观看当地老百姓的歌舞表演。晚会结束时,游客还可跑到篝火旁,与众人争抢现场烤的全羊肉。

小贴士

神农架最佳旅游季节为5至10月。5月20日左右,杜鹃花开,观赏到云海的概率也相当的大。神农架原始森林很大,交通不发达,很多地方不对游人开放,为防止在森林中迷路,最好请一名导游,每天的费用在150元上下,

神农架文化节

中国湖北神农架国际生态文化旅游节秉承“生态文明、和谐发展”的理念,落实湖北省“两圈一带”战略,着力打造湖北“一江两山”黄金旅游线路,实现华中地区旅游市场与旅游资源的融合,旅游投资与旅游项目的对接,整体提升神农架旅游的知名度,夯实神农架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的核心板块地位。

人文背景

神农架据传是华夏始祖、神农炎帝在此搭架采药、疗民疾矢的地方。他在此“架木为梯,以助攀援”,“架木为屋,以避风雨”,最后“架木为坛,跨鹤升天”。神农炎帝是华夏文明开创者之一,后人将其丰功伟绩列陈有八:训牛以耕,焦尾五弦,积麻衣革,陶石木具,首创农耕,搭架采药,日中为市,穿井灌溉。为缅怀祖先,颂其伟业,林区人民政府于1997年开始在神农架主峰南麓小当阳兴建神农祭坛一座,塑其雕像于群山之中,但见牛首人身的神农氏双目微闭,似思似眠,神农塑像与千年古朴相拥而立,景致浑宏,气宇不凡,蔚为壮观。
神农架人文历史久远,早在20多万年前,就有古人类在此活动。秦汉以来,神农架地区分属历朝历代邻近州郡县管辖(仅三国至隋初设绥阳县),清代隶属湖北省郧阳府房县及宜昌兴山县。由于这里谷深林密,交通不便,历来为兵家屯守之地。唐中宗被贬为庐陵王后,命神农架山脉为“皇界”。清顺治、康熙及嘉庆年间,义军刘体纯部及白莲教军先后在此屯守11年之久。革命战争时期,贺龙红三军在此建立苏维埃政府。新中国成立后的上世纪50年代中至60年代初,国家以采伐木材为主要目的着手对神农架进行开发,并于1966年修通贯穿南北的公路。1970年国务院以〔1970〕国发47号文件,批准神农架林区建置,由湖北省直辖,行政地域由房县、兴山、和巴东三县毗邻区域划出,国土面积3253平方公里。此后行政隶属几经变更,终于于1987年确定直属省辖至今。
神农架文化遗存众似繁星,民俗乡风淳厚质朴。阳日古刹净莲寺、九冲佛影天观庙传承佛教衣钵,川鄂古盐道依稀再现南方丝绸之路的繁荣,残存的木雕、石刻及民间刺绣显示炎帝后裔五千年的智慧。在此发现并已整理出版的《黑暗传》被称为汉民族的创世史诗,从而打破西方关于中国没有自己史诗的百年神话。反映秦巴平民喜怒哀乐的百代民风土家婚俗、打丧鼓、山锣鼓、打火炮堪称中原文化的活化石。神农架不仅是东西南北野生动植物种类的交汇地,而且是华夏民族四大文化种类的交汇地。以神农架为原点,西有秦汉文化,东有楚文化,北有商文化,南有巴蜀文化。神农架是一处文化洼地,各种文化溪流在这里交融。神农架的自然条件和人文背景共同构成了神农架绚丽多彩的画卷,隽秀如屏的群峰,茫茫苍苍的林海,完好的原始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宜人的气候。
2010年,湖北省保康县、神农架林区共同申报的“黑暗传”,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30。

动物王国

神农架白色动物有白雕、白獐白猴白鹿、白松鼠、白蛇白乌鸦白龟白熊等。
神农白熊,毛色纯白,性情温驯,头部很大,两耳竖立,一条不满二寸的小尾巴总是夹着,貌似大熊猫,只是嘴部比较突出。它生长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原始森林和箭竹林中,以野果、竹笋、嫩叶为主要食物。神农白熊喜欢与人嬉闹,甚至主动爬到人们的怀里闭目养神。它的嗅觉灵敏,善于寻找食物,饱食后常手舞足蹈。神农白熊已被定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神农白熊

神农白熊(5张)
白獐和白麂在古代就被人们视为国宝或神物。獐、同属哺乳纲偶蹄目鹿科的野生动物,古时统称为鹿。一般的獐、麂毛色呈黄褐色或黑褐色,而白獐和白麂通体毛色纯白,眼珠和皮呈粉红色。
神农架一个叫做阴峪河的地方,很少有阳光透射,适宜白金丝猴、白熊、白麂等动物栖息。这么多动物返祖变白,仅仅用气候原因是解释不了的,因而也成了科学上的待解之谜。
1986年,当地农民在深水潭中发现三只巨型水怪,皮肤呈灰白色,头部像大蟾蜍,两只圆眼比饭碗还大,嘴巴张开时有1米多长,两前肢有五趾。浮出水面时嘴里还喷出几丈高的水柱。
与水怪传闻相似的还有关于棺材兽、独角兽的传闻。据说,棺材兽最早在神农架东南坡发现,是一种长方形怪兽,头大、颈短,全身麻灰色毛。独角兽头跟马脑一样,体态像大型苏门羚羊,后腿略长,前额正中生着一只黑色的弯角,似牛角,约40厘米长,从前额弯向后脑,呈半圆弧弓形。还有驴头狼,全身灰毛,头部跟毛驴一样,身子又似大灰狼,好像是一头大灰狼被截去狼头换上了驴头,身躯比狼大得多。

神农文化

高山原生态文化群落带

  高山原生态文化群落带

在神农架古老的谜一样的山林里,积淀着古老的谜一样的文化。独具魅力的神农架文化像一樽陈年老酒,香漂万里,醉人心脾,令人心往神驰。神农架文化具有区别于其他地区文化的显著特点:这就是古老的山林特色。既保留了明显的原始古老文化的痕迹,又具有浓厚的山林地域风貌。其区域文化特色被视为亚洲少见的山地文化圈——高山原生态文化群落带。

史诗《黑暗传》

汉民族神话史诗《黑暗传》的发现受到了我国神话学界和德国、英国、法国、奥地利、丹麦的汉学家的高度重视和热情评价。这部长达3000多行的史诗唱本,记录着汉民族的远古创世神话。被我国神话学专家袁珂先生判定为汉民族广义的神话史诗,是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黑暗传》的保存,是神农架先民崇敬上古开天辟地的英雄而歌唱的结果。他们把神话当做真有其事的历史知识,代代往下传唱。一些老歌手把《黑暗传》手抄本奉为经典,当作传家宝加以珍藏,从不轻易示人。在神农架,把《黑暗传》带进棺材作陪葬或死前埋在地下不为子孙所知的事屡见不鲜。《黑暗传》的发现,是中国古神话的发现,打破了汉民族没有神话史诗的定论,对于中国神话学和楚文化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也因此成为神农架民间文学宝库中最为璀璨的明珠。

神农架刺绣

神农架地处偏僻深山,长期以来处于原始封闭状态,与外地往来不多,民间习俗多保持着固有的淳朴和浓厚的乡土气息,独具特色的刺绣便是神农架的一朵充满活力的艺术之花。

神农架民歌

神农架民歌的演唱形式、音乐色彩和语言艺术十分古老和丰富。许多民歌珍品历传不衰,成为神农架人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闪耀着古楚文化的灿烂光辉。薅草歌声情并茂,明快悠扬;婚礼歌脍炙人口,趣味盎然;丧礼歌音色古朴,粗犷苍凉;民间小调抒情状物,盛情真挚。

神农架堂戏

堂戏是神农架现存的十分古老的地方剧种,因演出时所需场地较小,一般在农家堂屋里表演,故名堂戏。剧目大多是传说的古装戏,也有民间艺人自编自演的现代戏。演唱风格具有典型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历史文化

神农架的历史文化遗迹已鲜可寻觅。阳日的净莲寺,九冲的天观庙,松香坪的白云庵、观音阁,只依稀辨认出断壁残垣。但是兰英寨、松柏寨等古寨堡和大九湖古战场保存得十分完好。1985年在红坪、刘享寨相继发现了两块保护山林的石碑。红坪的护林石碑立于经坪西沟天门洞口的老岩石上,石碑约一米见方,上镌“严禁山林”四个大字,落款为清同治元年,距今有100多年了。另一块石碑立于刘享寨南麓一个名叫新大路垭的峰峦石壁上,石碑长83厘米,宽55厘米,刻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上镌“严禁石木”四个大字。这两块石碑是神农架古代保护山林的“石碑双壁”。

民风

神农架民风古朴,民俗奇特。在一些农家的大门上,常挂着一幅青面獠牙、面目凶恶的木雕脸谱,谓之“吞口”。在南部山乡,热情的主人往往以酒待客,谓之“喝冷酒”;北部山乡则有一整套待客的酒规。山民爱抽烟,每人备有一个旱烟袋,长一米左右,谓之“烟枪”。山村妇女爱缠头巾,有时缠在头上的头巾多达数十条。
神农架的文化生态与其保存完好的自然生态一样包含着巨大的价值而且具有长期恒久的魅力。其独特的文化个性,丰富的文化底蕴,以及她背后蕴含的真正的资源价值,承载着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可能性,并给予神农架一个真正安宁与幸福的承诺。

民间文学

神农架林区的民间文学是神农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珍贵的汉民族神话史诗,优美抒情的民间歌谣,绚丽多彩的传说故事,构成了神农架民间文学的宝库,也是上个世纪以前的古老文化封存在神农架的有力见证。
上古时候,五谷和杂草长在一起,药物和百花开在一起,哪些粮食可以吃,哪些草药可以治病,谁也分不清楚,所以,人们经常遭受饥饿和病痛的折磨。老百姓的疾苦,神农氏瞧在眼里,疼在心里。怎样给百姓充饥?怎样为百姓治病?神农苦思冥想了三天三夜,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
第四天,他带着一批臣民,从家乡随州历山出发,向西北大山走去,来到了一座茫茫大山的脚下。这山半截插在云彩里,四面是刀切崖,崖上挂着瀑布,长着青苔,溜光水滑,看来没有登天的梯子是上不去的。神农站在一个小山上,对着高山,寻思着攀登的方法。突然,他看见几只金丝猴,顺着高悬的古藤和横倒在崖腰的朽木,爬过来爬过去,灵活得很。神农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办法,他当下把臣民们喊来,叫他们砍木杆,割藤条,靠着山崖搭成架子,一天搭上一层,从春天搭到夏天,从秋天搭到冬天,不管刮风下雨,还是飞雪结冰,从来不停工。整整搭了一年,搭了三百六十层,才搭到山顶。
神农带着臣民们上了山顶,这山顶是一个奇花异草的世界。在这里,他尝出了麦、稻、谷子、高粱能充饥,就叫臣民把种子带回去种植,这就是后来的五谷。他又尝出了三百六十五种草药,写成《神农本草》,叫臣民带回去,为天下百姓治病。神农尝完百草,为黎民百姓找到了充饥的五谷、医病的草药,准备下山回去。他放眼一望,遍山搭的木架不见了。原来,那些搭架的木杆,落地生根,淋雨吐芽,年深月久,竟然长成了一片茫茫林海。为了纪念神农尝百草、造福人间的功绩,老百姓就把这一片茫茫林海取名为“神农架”。

野人之谜

神农架的奇幻、神秘、引人入胜还在于它可能拥有一种传奇性动物——“野人”(称“雪人”或“大脚怪”)。20世纪50年代以来,神农架不时有“野人”存在的报告传来。
1976年5月中国科学院组织了“鄂西北奇异动物考察队”深入神农架原始林区,探杳
神农架野人

  神农架野人

“野人”足迹。收集到了“野人”的烘便、毛发等实物,测杳了“野人”脚印。经初步鉴定,“野人”是一种接近于人类的高级灵长类动物。近几年来,又有多名考察队员和游人目睹了“野人”的存在。还没有捕获到一个活的“野人”,因此神农架“野人”仍是一个谜。1977年至1980年,有关部门组织了两次大规模的野外考察,搜集到野人毛发数百根,发现野人脚印数百个、粪便多处,还发现野人住过的竹屋。考察结果昭示:神农架的确存在未知的奇异动物。
历史的长河在不断流动,地球上的万物也处于不停的变化之中。2500多年来,曾经有过许许多多关于“野人”的报道和传说。
在辽阔的神州大地上,有关“野人”的传说,也有着上千年的历史,我国古代的书籍中曾有过许多关于"野人"的记载和描述,仅"野人"的外号和别名就有几十种之多,如“山鬼”、“毛人”、“罴”、“擂”、“狒狒”等。当然,人们很难判断在众多的民间传说和民间神话中,哪些是纯粹的信口开河,哪些是有根有据的事实。
我国关于“野人”的记载大概是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书上曾这样说过,周成王时,西南一相蕃国有人捉到一只狒狒(古代对“野人”的称呼之一)献给相蕃国国王。古书中对“野人”的描述与现代“野人”十分相像。 著名诗人屈原也曾以酷似“野人”的动物为素材,写了一首 《九歌·山鬼》: 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薛苈兮带女箩, 即含睇兮又宜笑,子慕予兮善窈窕。 屈原的老家就在湖北神农架南的秭归县,屈原笔下的“山鬼”与神农架的“野人”是一种巧合呢?还是真实的 记录?唐朝、清朝也都有过关于“野人”的记载。神州文化,源远流长。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对"野人"的记载和传闻也都不一样。在西方,自古罗马时代就有关于"野人"的描绘。
神农架“野人”神农架是一个原始神秘的地方。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区域气候,造就了神农架众多的自然之谜。“野人”、白化动物、珍禽异兽、奇花异草、奇洞异穴等无不给神农架蒙上了一层神秘面纱。
“野人”之谜是当今世界未被破解的四大谜之一。在当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曾发现过“野人”的踪迹,而且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其有着不同的称呼,如北美和俄罗斯西伯利亚分别被称为“沙斯夸之”和“大脚怪”。
神农架是发现“野人”的次数最多、目击者人次最多的地方之一。据不完全统计,自上世纪初来,这里已有近400多人在不同地方不同程度地看到近100多个“野人”活体。神农架可能有“野人”,有四方面的依据:一是史书有记载。《山海经.海内南经》、屈原的《山鬼》、明代《本草纲目》、清代神农架周边的房县、兴山等县县志都有关于“野人”的记载。《本草纲目》上记载:“南康有神曰‘山都’,形如人,长丈余,黑色,赤目黄发,深山树中作窠……描述的就是“野人”;二是民间有传说。民间关于“野人”的传说历史悠久,上自远古,下至当今。从秦始皇修万里长城,逃跑的民夫躲进深山老林变成“野人”的传说,到今天神农架周边地区流传的进深山双臂套竹筒防“野人”的传说,有许多的版本;三是科考有发现。人类从何而来?是猴子、猩猩,还是类人猿变来的吗?为什么猴子等站起来不能变成人?这个课题一直是人类学家、遗传学家关注的问题。中国野考协会曾几次组队到神农架进行科学考察,发现了大量“野人”的脚印、毛发和粪便。鉴定结果表明,神农架确实存在一种介于猿和人之间的灵长类动物;四是有大量的人证和物证。神农架及其周边地区有许多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看到过“野人”,特别是最近的1999-2003年、2005年及2007年在神农架境内均发生目击“野人”事件。目击者中有公务员、学生、游客和农民。他们对目击物的描述基本相似:身材高大魁梧,面目似人又似猴,全身棕红或灰色毛发,习惯两条腿走路,动作敏捷,行为机警,有的还会发出各种叫声。
中国科学院从1977年开始对神农架人形动物进行科考和研究,30年来也接到过上百宗曾经见过“野人”的各界人士的反映,同时也收集到不少有关人形动物活动的证据,但是30年来始终都没有过与人形动物的正面接触。

科学考察

2010年10月10日,中国有关专家在搁置了近30年之后,重新建立起对中部原始林区神农架进行“野人”考察的研究组织,并正筹划对神农架“野人”进行一次大规模科学考察。
75岁的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考古人类学家王善才专访时表示,希望通过这一次的科考“给长久以来的争论一个交代”。他们正与三峡大学共同研究,如何在野外能够长时间保持能源的视频设施,以对“野人”可能出没的重点线路、洞穴进行全天候监控。
[7]

神农架纤夫

神农架旧时有大量裸体纤夫,由于纤夫多是家境贫寒之士,如穿着衣服,汗浸盐汲加上纤索的磨损,衣服很快就破了。最重要的是防病,如果穿着衣服,一会儿岸上,一会儿水里,衣服在身上干了湿,湿了干,不仅不方便,而且容易得风湿、关节炎之类的病,所以神农架的纤夫很少穿衣服的。[8]
 
 
 
 
二,武当山
 
武当山  
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谢罗山、参上山、仙室山,古有“太岳”、“玄岳”、“大岳”之称。位于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 属大巴山东段。西界堵河,东界南河,北界汉江,南界军店河、马南河,南倚苍茫千里的神农架原始森林,北临碧波万顷的丹江口水库。武当山是联合国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地之一,是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同时它也是道教名山和武当拳的发源地,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武当道教得到封建帝王的推崇,明朝达到鼎盛。永乐皇帝“北建故宫,南修武当”,明朝皇帝直接控制的武当道场,被称为“皇室家庙”。元末明初道士张三丰集其大成,武当武术成为中华武术一大流派。
中文名称: 武当山
外文名称: Wudang Mountains
别名: 太和山、嵾上山、谢罗山、仙室山
行政区类别: 旅游经济特区
所属地区: 中国,湖北
电话区号: 0719
邮政区码: 442714
地理位置: 湖北省西北部的十堰市丹江口境内
面积: 312平方千米
方言: 西南官话(鄂北片、郧阳小片)
气候条件: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著名景点: 五龙宫、金顶、南岩宫、紫霄宫、太子坡、玉虚宫、太极湖
机场: 襄阳机场、武当山机场(在建)
火车站: 武当山火车站、十堰火车站
车牌代码: 鄂C
荣誉称号: 国家5A级景区、世界文化遗产

基本简介

武当山,位于湖北省十堰市丹江口境内,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之一。景区面积古称“方圆八百里”,现有312平方千米。东接历史名城湖北省襄阳市,西靠车城十堰市城区,南依原始森林神农架林区,北临大型人工淡水湖、南水北调中线源头——丹江口水库。武当山不仅拥有奇特绚丽的自然景观,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可以说,武当山无与伦比的美,是自然美与人文美高度和谐的统一,因此被誉为”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作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武术之乡、全国八大避暑胜地之一,其古建筑群被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并先后荣获“全国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称号。2009年,武当山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道教第一山[1]

武当山

武当山(30张)

武当山

武当山(30张)
武当山景区地图 <, /FONT>,

  武当山景区地图

景观概述

空中鸟瞰武当山太和宫就像一只龟

  空中鸟瞰武当山太和宫就像一只龟

武当山高峰林立,天柱峰海拔1612米。武当山山体四周低下﹐中央呈块状突起﹐多由古生代千枚岩﹑板岩和片岩构成﹐局部有花岗岩。岩层节理发育﹐并有沿旧断层线不断上升的迹象﹐形成许多悬崖峭壁的断层崖地貌。山地两侧多陷落盆地﹐如房县盆地﹑郧县盆地等。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900~1200毫米﹐多集中夏季﹐为湖北省暴雨中心之一。原生植被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合林﹐次生林为针阔混交林和针叶林﹐主要有松﹑杉﹑桦﹑栎等。药用植物有400多种﹐产曼陀罗花﹑金钗﹑王龙芝﹑猴结﹑九仙子﹑天麻﹑田七等名贵药材。武当山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十一洞﹑三潭﹑九泉﹑十池﹑九井﹑十石﹑九台等胜景﹐风景名胜区以天柱峰为中心有上﹑下十八盘等险道及“七十二峰
武当山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朝大顶”和“金殿叠影”等。
武当山,是著名的山岳风景旅游胜地。胜景有箭镞林立的72峰、绝壁深悬的36岩、激湍飞流的24涧、云腾雾蒸的11洞、玄妙奇特的10石9台等。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被誉为“一柱擎天”,四周群峰向主峰倾斜,形成“万山来朝”的奇观。武当山的药用植物丰富,在《本草纲目》记载的1800多种中草药中,武当山就有400多种。据1985年药用植物普查结果,已知全山有药材617种,因此,武当山有“天然药库”之称。
武当山古建筑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据统计,唐至清代共建庙宇500多处,庙房20000余间,明代达到鼎盛,历代皇帝都把武当山道场作为皇室家庙来修建。明永乐年间,大建武当,史有“北建故宫,南建武当”之说,共建成9宫、9观、36庵堂、72岩庙、39桥、12亭等33座道教建筑群,面积达160万平方米。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又进行扩建,形成“五里一庵十里 宫,丹墙翠瓦望玲珑。楼台隐映金银气,林岫回环画镜中”的建筑奇观,达到“仙山琼阁”的意境。现存较完好的古建筑有129处,庙房1182间,犹如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的展览。金殿、紫霄宫、“治世玄岳”石牌坊、南岩宫、玉虚宫遗址分别于1961年、1982年、1988年、1996年、200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古建筑外,武当山尚存珍贵文物7400多件,尤以道教文物著称于世,故被誉为“道教文物宝库”。
武当山神奇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物华天宝又兼具人杰地灵的特质给世人留下极大的想像空间。作为中华民族大好河山的一块瑰宝,令世人神往,让我们走进钟灵毓秀、自然天成的武当山,去感悟她的玄妙、空灵和神韵……

历史积淀

南岩

  南岩

武当地名源于先秦,汉袭秦制设武当县武当山是真武大帝的道场,武当山上的武当派也是中国古代有名的教派之一。
武当山历史地位的变迁:"武当"之名最早出现在《汉书》中,汉末至魏晋隋唐时期,是求仙学道者的栖隐之地.至宋代,道经始将传说中的真武神与武当山联系起来,将武当山附会成真武的出生地和飞升处,为它以后的显荣尊贵打下了基础,入明以后,由于统治者对真武的尊崇,武当山被封为"太岳"、"玄岳",成为"天下第一名山".清以后,武当山的地位大为下降,它对周边地区和区域社会的影响,主要通过朝山进香等民俗活动来体现。
华中理工大学建筑系教授张良皋先生在《中国建筑宏观设计的顶峰--武当山道教建筑群》一文中说:"明朝称武当为'太岳',名位在五岳之上……我们若试将武当山的建筑与五岳之首的泰山相比,泰山尽管历史悠久,建筑却非一气呵成,在总体上就先逊一筹。泰山的岱宗坊比之武当山玄岳门,东岳庙比之玉虚宫,碧霞元君祠比之紫霄宫,南天门比之太和宫,玉皇顶比之金顶,亦都要输分。其余四
武当山景区地图

  武当山景区地图

岳,远让泰山,更难与武当颉颃。"
武当山被世人尊称为“仙山”、“道山”。《太和山志》记载“武当”的含义源于“非真武不足当之”,意谓武当乃中国道教敬奉的“玄天真武大帝”(亦称真武帝)的发迹圣地。因此,千百年来,武当山作为道教福地、神仙居所而名扬天下。历朝历代慕名朝山进香、隐居修道者不计其数,相传东周尹喜,汉时马明生、阴长生,魏晋南北朝陶弘景、谢允,唐朝姚简、孙思邈、吕洞宾,五代时陈抟,宋时胡道玄,元时叶希真、刘道明、张守清均在此修炼。
武当山之盛名,还得益于它远离繁华喧嚣的宁静、清秀和奇异的风光。登上海拔1612米的主峰“天柱峰”,置身云端,所有尘世烦忧尽消于足下。环顾四周,七十二峰凌耸九霄,且都俯身颔首,朝向主峰,宛如众星捧月,俨然“万山来朝”。元人有诗曰:“七十二峰接天青,二十四涧水长鸣。”武当山天柱峰一带,山高谷深,溪涧纵横,身入其境,会有俗念顿消的出世之感。
武当山的宫观、道院、亭台、楼阁等宏伟的古建筑群,遍布峰峦幽壑,历经千年,沐风雨而不蚀,迎雷电竟未损,似是岁月无痕,堪称人间奇绝。
武当道乐“戛玉撞金,鸣丝吹竹,飘飘云端”,但凡亲耳聆听者皆肃然起敬,尊之为“仙乐”、“梵音”。武当山武术以“内家功夫”而著称,是中国武术中与少林齐名的重要流派,誉为“北崇少林、南尊武当。”传说有的道士曾练成在万丈悬崖上步履如飞的功夫,其卓绝处令人景仰。
武当山以天机生化的旨趣和透脱通达的胸怀,将山的雄奇与妩媚,水的流荡与静谧,雾的生腾与凄婉,人生意态的高远与宽阔,在中原腹地凝聚成一种奇特的人文景观,千百年来,令游子心荡神迷,令神仙流连忘返……

道教文化

天柱峰金殿

  天柱峰金殿

在北宋尚未出现玄武神话以前,武当山已经成为道教的名山。武当山的名称在后汉时(126-221)已有之。《后汉书》记载有朱穆隐居于武当山。南北朝时(386-582)郦道元(?-527)撰《水经注》,记载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参上山、仙室、谢罗山等。道教称仙人所居的地方为洞天福地,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647-735)编的《洞天福地》尚未把武当山列入其中。到了杜光庭(850-933)在901年编《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则将武当山列入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由此可见最迟在第九世纪末,十世纪初,武当山已经成为道教的圣地之一了。
武当山地区地图

  武当山地区地图

宋代以前有关武当山的文献并不多见。除了上面已经提到的《后汉书》、《水经注》和《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外,另有唐代李吉甫(758-814)撰《元和郡县图志》, 都没有提到玄武。在北宋初期李昉(925-996)编《太平御览》卷四十三「武当山」条,引用的资料有《武当山记》、《南雍州记》、《阴君内传》,《甄异传》,记载历代在武当山修道成仙者有尹喜、阴长生、戴生、谢允等人,未提及玄武事迹。乐史(925-1002)撰《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四十三「武当山」条也没有关于玄武的记载。此可以作为北
宋初期人们尚未把武当山与玄武牵上关系的左证。
武当山成为祀奉玄武的圣地应该是在《元始天尊说北方真武妙经》出现以后。宋徽宗宣和年间(1119-1125)在武当山大顶之北创建紫霄宫祭祀玄武, 可能是武当山上首座以祭祀玄武为主的宫观。到了南宋,玄武的信仰已经非常普遍,玄武修道武当山的传说已经深入民心。董素皇的《玄帝实录》对太和山,即武当山有较详细的描述,说明了武当山的地理位置是在海外,位于翼轸二星的下方。而且增加了玉清圣祖紫元君传授玄武道法,命他到武当山修行的情节。《玄帝实录》记载﹕「王子(玄武)十五岁辞父母,离宫寻访幽谷。于是感动玉清圣祖紫元君授无极上道。元君曰﹕子可越海往东,在翼轸之下有山……子可入是山,择众峰之中冲高紫霄者居之。……王子乃依师语,越海东,果见师告之山。山水藏没,有七十二峰,一峰耸翠,上凌云霄,当阳虚寂。于是采师之诫,目山曰太和山,峰曰紫霄峰。岩曰紫霄岩,因卜居焉。潜虚玄一,默会万真,四十二年,大得上道。」……
宋元交兵之际,均州也遭兵灾, 武当山的宫观受到严重的破坏。例如紫霄宫在1260年以后已杳无人迹。1267年元世祖忽必烈定都于燕京。1269年冬天,有龟蛇出现在燕京西郊高梁河,众人以为是玄武显灵,象征元王朝国运兴隆, 元帝室因而崇奉玄武。1270年在高梁河筑昭应宫以祭祀玄武。道士汪贞常入武当山,于1275年率领徒众鲁大宥等人重建五龙观。1278年以道法术数著名于世的道士赵守节,领其徒重修武当佑圣观。1286年世祖忽必烈命法师叶希真、刘道明、华洞真充任武当山都提点,并屡降御香至武当山祝愿祈福。
元代,武当山因帝王的崇拜及诸道士的经营使香火更加兴盛,玄武与武当山的关系传说也有新的发展。刘道明撰《武当福地总真集》对武当山名称的由来提出了新的看法。他认为武当山原名太和山,由于玄武在此修道成功,飞升之后,此山非玄武不足以当之,而改名为武当。其书中充满了玄武在武当山修道降魔的遗迹。兹以五龙观为例,说明元代将武当山的风物附会玄武的情形。
据可能是董素皇撰的〈五龙观记碑〉所载, 五龙观兴建的原因是由于姚简到武当山祷雨有验,将此灵异奏闻唐太宗(627-649在位)。太宗降旨就武当山建观以表其圣迹。南宋末,王象之等附会五龙观为玄武隐居的地方。刘道明更据此而编造出玄武得道飞升的时候,有五条龙掖驾上升,所以在他旧隐的地方建五龙观以祭祀之。
成书稍后于《武当福地总真集》的《玄天上帝启圣录》,在修道武当山的故事,添饰了历经考验的情节,使玄武的传记更符合道教神仙传记的惯用结构,即修道者从开始修道,历经考验,最后升登仙界。而且新增加的情节都注明有遗迹。
道教徒之所以选择武当山为玄武修道的圣地,乃由于武当山在唐末五代以来,已成为道教的仙境福地之一,再加上武当山的名字与玄武都有「武」字,便附会玄武曾修炼于武当山。刘道明所说武当山一名的由来乃是因为玄武的缘故,显然不是事实,然而却得到普遍的认同。元代武当山的风物大量附会为玄武的遗迹,一方面表现了地方风物的情趣,一方面也表明了玄武信仰的流传,武当山为祭奉玄武的圣地。

分区景观

太和宫:位于天柱峰南侧,占地面积8万平方米,现有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1600 多平方米。

武当山风景图集

武当山风景图集(7张)
古铜殿:位于天柱峰前小莲峰上。元代大地十一年(公元1307年)铸,高3米,阔2.8米,深2.4米,悬山式屋顶,全部构件为分件铸造,卯榫拼装,各铸件均有文字标明安装部位,格扇裙板上铸有“此殿于元大德十一年铸于武昌梅亭万氏作坊”,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紫金城:建于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延天柱峰环绕,周长345米,墙基厚2.4米,墙厚1.8米,城墙最高处达10米,用条石依岩砌筑,每块条石重达500多千克,按中国天堂的模式建有东、南、西、北四座石雕仿木结构的城楼象征天门。该石雕建筑在悬崖徒壁之上,设计巧妙,施工难度大,是明代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产物。
净乐宫:武当山八宫之首,始建于明代永乐11年的武当山净乐宫,因1958年兴修丹江口水库时淹没在水库之中,宫中的牌楼、龟驮碑等一批文物搬迁至丹江口。2002年,丹江口市引资7000万元,全面实施净乐宫复原工作,经过2年多的施工,一期工程广场、山门、御碑亭、三大殿及配殿等已初现雏形,再现了当年净乐宫的宏伟气势,成为丹江口南水北调工程地上文物搬迁复原的范例。
玄岳门:是“治世玄岳”牌坊的俗称,为三间四柱五楼式的石建筑。“治世玄岳”牌坊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位于武当山镇东4000米处,为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又名玄岳门。系石凿仿大木建筑结构,三间四柱五楼牌坊,高12米,阔14米。明间与次间之比为5:3。坊柱高6米,柱周设夹杆石以铁箍加固。柱顶架龙门枋,枋下明间为浮雕大小额枋上部出卷草花牙子雀替,承托浮雕上访和下枋,枋间嵌夹堂花板,构成明间高敞、两侧稍低的三个门道。正楼架于龙门枋上,明间左右立枋柱,中嵌矩形横式牌匾。次间各分两层架设边楼、云板与次楼,构成宽阔高耸的正楼、边楼,由上而下,逐层外展的三滴水歇山式的坊楼,中嵌横式牌匠刻嘉靖皇帝赐额“治世玄岳”。此坊结构简练,构件富于变化,全用卯榫拼合,装配均衡严谨,坊身装饰华丽,雕刻精工,运用线刻、圆雕、浮雕等方法,雕刻了人物、动物和花齐图案等,是南方石作牌楼之佳作,也是明代石雕艺术珍品。
玉虚宫:全称“玄天玉虚宫”。建于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建造宫观庙宇2200间,嘉靖三十一年又经修葺,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最大的单元。后来大部分毁于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现存部分建筑和遗址,还建有重达百吨的“龟驮碑”亭四座。
磨针井:又名纯阳宫。坐落在老营以南12公里处,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现存磨针井为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重建,1984年修葺如初,有厢房50余间,面积1700平方米。
太子坡:又名复真观。现基本保持当年规模,是武当建筑群中的一个较大单元。复真观建于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清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重修。位于狮子峰前,现存建筑20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6万平方米。观门侧开9Jr匝山势建夹墙复道,状如游龙。中轴线上有照壁、梵帛炉、龙虎殿、大殿、太子殿。左侧道院建皇经堂、芷经阁、庙亭、斋房,随山势重叠错落。前有五云楼,五层楼翼角立柱上架设12根梁枋,交叉叠阁,为大木建筑中少见的结构,有一柱十二梁之称。
南岩:为道教所称真武得道飞升之“圣境”,是武当山36岩中风光最美的一处。南岩宫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至元至大三年(公元1285—1310年),明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扩建。位于独阳岩下,山势飞翥,状如垂天之翼,以峰峦秀美而著名。现存建筑2l栋,建筑面积3505平方米,占地9万平方米。有议案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皇经堂、八封亭、龙虎殿、大碑亭和南天门建筑物。主体建筑天乙真庆宫石殿,建于元至大三年(公元1310年)以前,面阔11米,进深6.6米,通高6.8米,梁、柱、门、窗等均以青石雕凿而成。顶部前坡为单檐歇山式,后坡依岩,作成悬山式,檐下斗栱均作两跳,为辽金建筑斗栱的做法。龙头香,长3米,宽仅o.33米,横空挑出,下临深谷,龙头上置一小香炉,状极峻险,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琼台观:位于天柱峰东南麓约10公里,垂直距离1350米,分为上观、中观、下观。在元代时,称为“琼台宫”。明清时修葺扩建有24座道院,庙房数百间。至清咸丰六年(1856年),毁于兵火。现已修复部分庙房。该处系武当山客运索道的起始点。已成为重要的游客集散地。
紫霄宫:紫霄宫背依展旗峰;面对照壁、三台、五老、蜡烛、落帽、香炉诸峰;右为雷神洞;左为禹迹池、宝珠峰。周围山峦天然形成一把二龙戏珠的宝椅,明永乐皇帝封之为“紫霄福地”。
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一1125年),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重建,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清嘉庆八年至二十五年(公元1803—1820年)大修,是武当山八大宫观中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道教建筑之一。现存有建筑29栋,建筑面积6854平方米。中轴线上为五级阶地,由上而下递建龙虎殿、碑亭、十方堂、紫霄大殿、圣文母殿,两侧以配房等建筑分隔为三进院落,构成一组殿堂楼宇、鳞次栉比、主次分明的建筑群。宫的中部两翼为四合院式的道人居所。宫内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建在三层石台基之上,台基前正中及左右侧均有踏道通向大殿的月台。大殿面阔进深各五间,高18.3米,阔29.9米,深12米,面积358.8平方米。共有檐柱、金柱36根,排列有序。大殿为重檐歇山顶式大木结构,由三层崇台衬托,比例适度,外观协调。上下檐保持明初以前的做法。柱头和斗栱显示明代斗杠的特征。梁架结构用九檀,高宽比为5:2.5,保持宋辽以来的用材比例。殿内金柱斗栱,施井口天花,明间内槽有斗八藻井。明间后部建有刻工精致的石须弥座神龛,其中供玉皇大帝,左右肋侍神像,均出自明人之手。
紫霄殿的屋顶全部盖孔雀蓝琉璃瓦,正脊、垂脊和戗脊等以黄、绿两色为主楼空雕花,装饰丰富多彩华丽,为其他宗教建筑所少见。
金殿: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铜铸仿木结构宫殿式建筑,位于天柱峰顶端的石筑平台正中,面积约160 平方米,朝向为东偏南8°。殿面宽与进深均为三间,阔4.4米,深3.15米,高5.54米。四周立柱12根,柱上叠架、额、枋及重翘重昂与单翘重昂斗拱,分别承托上、下檐部,构成重檐底殿式屋顶。正脊两端铸龙对峙。四壁于立柱之间装四抹头格扇门。殿内顶部作平棋天花,铸浅雕流云纹样,线条柔和流畅。地面以紫色石纹墁地,洗磨光洁。屋顶采用“推山”做法为特点。殿内于后壁屏风前设神坛,塑真武大帝坐像,左侍金童捧册,右侍玉女端宝,水火二将,执旗捧剑拱卫两厢。坛下玄武一尊,为金婉合体。坛前设香案,置供器。神坛上方高悬馏金匠额,上铸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手迹“金光妙相”四字。殿外檐际,悬盘龙斗边馏金牌额,上竖铸“金殿”二字。殿体各部分件采用失蜡法铸造,遍体馏金,无论瓦作、木作构件,结构严谨,合缝精密,虽经五百多年的严寒酷暑,至今仍辉煌如初,显示中国铸造工业发展的高度水平,堪称现存古建筑和铸造工艺中的一颗灿烂明珠。
隐仙岩:隐仙岩位于竹关之上,五龙宫之北。高耸云烟,石如玉壁,呈瑰纳奇。
武当山古神道
武当山北神道——位于天柱峰东北的丹江口市武当山镇﹐所产龙头拐杖﹑玉雕﹑木雕﹑陶瓷等工艺品﹐具浓厚的地方特色。针井茶为传统名茶。襄渝铁路﹑老(河口)白(河)公路在此并行通过。
武当山南神道——位于武当山西南麓的丹江口市官山镇,距武当山金顶(天柱峰)仅有5.7公里,是豫川
陕香客敬香的重要神道,素有武当后花园之美誉。这里群山如花,数峰如笋,大河如练,美景如画,民歌如潮。这里是八百里武当里一块最原始、最神秘的幽静之地,景区全长20公里,由中国汉族民歌第一村——吕家河村和直通金顶的武当大峡谷两大景区组成,以九道河为玉带,像珍珠般串连着吕家河民歌村、红三军司令部旧址和新四军遗址、二龙戏珠、斩龙崖、尼姑岩、桃花洞、兰花谷、狮子滩、鬼谷子涧、天书谷、黑金沟大峡谷、龙潭、转运台、金蟾朝圣等众多景点。茂密的原始森林、清纯的小河流水,古朴天成,深受游客青睐,在这里能得到身心的最大放松,真正体会到世外桃源所带来的乐趣。
武当山西神道——经丹江口市六里坪、官山外朝山、分道观分道开始登山,经过猴王庙、娃子坡、全真观遗址(有两株千年大银杏树)、长岭抵全龙观,计程15公里,现为四米宽水泥公路。再登黄土岭,到乱石窖,交古韩粮道,依次经财神、黑虎、火神、山神四座石庙,上黄土垭,再攀青龙背、吊钟台,经太和宫上金顶,计程10公里。因位于天柱峰西侧,史称西神道。沿途古木参天,风景如画,东有深沟大壑的雷涧(东沟河),有金鼎、眉棱两峰左右矗立,七星(贪狼、巨门、禄存、文曲、廉贞、武曲、破军)峰南北屏立。
武当山东神道——从丹江口市盐池河镇到武当口村的15公里水泥路已硬化12.5公里,还有近2公里的路面有望在年内完成,届时,武当山第三条上山旅游线路将全面建成。天桥沟瀑布——位于盐池河镇政府所在地以东约9公里处,实则为一条山涧小溪,自改板河村由东向西缓缓流出,长约3公里,溪水自天桥处折而向北流经百米高的悬崖跌宕而下形成瀑布。山坡锣鼓——民间艺术瑰宝,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加大宣传开发力度,争取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向“中国锣鼓之乡”努力。

武当神话

传说,明朝时候,辽东有个道士,叫张三丰,到河南方城炼真宫出家。张三丰又穷又脏,早晨不洗脸,晚上不洗脚;一年到头不换衣裳,两年到尾不晒被子,人们叫他邋遢张。别看邋遢张邋遢,他却有一身好武艺,会玩大把戏(杂技),也会玩小把戏(魔术)。说话、做事,疯疯癫癫的,似真非真,似假非假,叫人琢磨不透。所以有人称张三丰为张三疯,也有人说邋遢张是半仙之体。
那年冬天,炼真宫当家的病了,大小道士都到师傅床前问安,邋遢张也来了。师傅瞧不起他,翻身把脸扭向床里,邋遢张问:“师傅,师傅,病好些吗?”
师傅只装睡着了,邋遢张又大声喊:“师傅,师傅,病好些吗?”他喊了一遍又一遍,喊得师傅不耐烦了,用嘴“哼”一声,意思是:快走开!
“好哇,师傅想吃‘哼(杏)’(均州土语,“哼”与“杏”同音)我上山给你摘。”邋遢张一边说一边走出庙门。这时,大雪纷纷下,北风呼呼吹,满山遍野什么也看不清,他在雪地里鬼混了一会,真的摘回两个黄杏子,杏把上还带着两片青丝丝的叶子。当家的一看见杏子,病好了一半,一吃杏子,病全好了。从这以后,大家才佩服张三丰的道行。
过些天,邋遢张对师傅说:“永乐皇帝正修武当山,我要去给真武祖师帮把力。”
师傅说:“你医好了我的病,我舍不得你走。”
“我给你脱双草鞋,你想我的时候,穿着草鞋就到我面前了。”邋遢张说罢,将草鞋放在神桌上的香炉里。
第二天,道士娃来上香,见香炉里放着一双又脏又臭的烂草鞋,就对师傅说了。当家的跑来一看,臭气难闻,伸手拽出朝院子里一摔,烂草鞋变成一对雪白的鸽子,“扑楞楞”飞上天空,落在云彩上。
当家的后悔极了,失声叫喊:“邋遢张又玩把戏了,这原来是一双‘踏云靴’呀!”

旅游信息

最佳时间

武当山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垂直气候明显,气温随海拔高度递减,最佳旅游时间是春秋两季。
全山分3层气候区:高层即朝天宫至金顶,海拔1200-1600米,年平均气温8.5℃;中层即紫霄宫至朝天宫,海拔750-1200米,年平均气温12℃;底层,在海拔750米以下的太子坡和武当山镇等地,年平均气温则在15.9℃左右。

特色餐饮

武当山所属地区以鄂菜和川菜为主,均属中国七大菜系之一;而武当山特有的道家斋菜也颇具独到之处,它取佛道两家素菜烹饪的精髓,注重本色,口味鲜醇,在紫霄宫和太和宫中都可品尝到。
另外如果要吃武当山当地的小吃,可以去玉虚宫一带的“永乐盛世”仿古街,那里的小吃店鳞次栉比。
到武当山,如果不吃一顿正宗的"道家斋饭",真是一大遗憾。武当道教斋 饭原料来源主要是山生山长的植物果实,依靠山上腐败的枝叶和其他自然肥料给 足植物生长的植物果实,依靠山上腐败的枝叶和其他自然肥料给足植物生长所需 营养,诸如盐干笋、鹿尾笋、九仙子、冻豆腐、核桃、板栗、猕猴桃、木耳、香 菇、黄精等,油料一律选用植物油,寓道家思想"道法自然,反朴归真"于饮食起居。
武当山的紫霄宫斋饭分宴度(200元/席)和流水席(10元/人)两种,太和宫斋饭为宴(200~300元/席)。武当山地区餐馆和饭店则以川味为主。

购物指南

每到一个城市旅游大家总忘不了带点当地的土特产品回家,到了武当山你也不会空手而归的。武当山之旅沿线城市具有特色的商品也不少,有中华猕猴桃、蜜桔、茶叶等,另外烙画工艺品和玉雕工艺品亦很有收藏价值。

特色活动

老均州(今丹江口)的节庆,除传统节日外,本地的主要节庆有三月三、九月九庙会和一年一度的武当国际旅游节。武当山镇每年举办的武当武术交流活动,使武当山镇成为中国著名的武术之乡。同时,在节日期间举办的旅游风光图片展、书画展、根雕奇石展、武当文物展、旅游产品展示会和经贸洽谈等活动进一步展示了地方文化特色,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注意事项

1、进入道观后不要以手指点神像,无论其造型多么令人惊叹;也不要背对着神像;进殿时不要踏在门坎上,也不要高声喧哗。
2、俗话说:“僧不言名,道不言寿”,道人修炼是为长寿,所以最好不要问道人的年龄。入道门的原因很多,如果没有深交,也不要问其身世。3、进山朝贡步入武当神道后,就要静默清心,不说污秽不净的话。供品中不能有石榴、李子、红艳花及鸡、犬等,不吃雁、鳗、龟、鳖、牛、犬、猪肉及生葱、韭、蒜、姜等荤腥刺激食物,不饮酒。这些都是武当主神真武大帝所忌讳的。
4、武当山上许多地段都没有人烟,如果你对地形不熟悉,或没有足够的准备,请勿贸然进入。最好请个当地向导。

交通信息

线交通示意图

  线交通示意图

武当山东线交通示意图
图片介绍:东线:武当山镇——磨针井——八仙观——琼台——金顶。(实线指乘车,虚线指步行)
陆路:经由汉十高速,在十堰市境内的武当山收费站下高速即可。
福银高速十堰至西安段2009年10月17日全线正式贯通!西安到武当山仅需3.5小时。福银高速十堰至西安段包括位于湖北境内的十漫高速公路和位于陕西境内商漫段、蓝商高速公路、蓝西高速公路,全长约300公里。十漫高速公路涉及我市四个县(区)10个乡镇49个村137个组。开通后,驱车从千年圣山武当山到千年古都西安只需三小时,比到省会武汉近100公里以上。
铁路:由于武康二线的建设需要,撤销原武当山火车站。原武当山火车站于2009年搬迁到毗邻
的原六里坪火车站,原六里坪火车站改为现武当山站。现武当山站距原武当山站的士约15分钟。乘火车前往武当山的游客,可先乘至十堰站,从十堰乘旅游巴士,半小时即可到达武当山。截止到2009年,经由武康二线、襄渝线的列车全部双向停靠十堰站,列车通达全国大部分重点城市。需换乘的旅客,可经由武昌站转乘D5205/5208(武昌——十堰)D5212(十堰——汉口)动车组或者T6772(武昌——十堰)“武当号”特快列车前往。
景区内已经实现“一票管全山”的公交化交通运行,游客乘坐环保观光大巴游览,凭票在景区内各停靠点自由上下车。景区山门口的生态停车场可同时容纳1000多辆大小车辆停放。
武当山景区内平坦的优质路面与崎岖的山势、巨大的海拔落差组合在一起,形成舒适安全又妙趣横生的乘坐体验。
武当山自琼台景区至金顶,有直达观光缆车双向运行,既节省体力又饱览美景。若您体力充沛又想体验登山乐趣,也可从南岩步行2小时上金顶,沿途诸多景点,都能一睹为快。

太极湖景观

武当太极湖在湖北省西北部的武当山北麓脚下,依托世界遗产中国道教圣地武当山和亚洲最大的人工湖丹江口水库,在蓄水后的丹江口水库(中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调水源头)筑坝形成一片湖面。
重点打造武当太极湖、郧县郧阳岛和淅川丹阳湖三个生态文化旅游区。其中武当太极湖生态文化旅游区项目占地80平方公里,总投资逾200亿元,含三大区域、二十一个组团、一百八十多个项目,重点打造太极传奇景区、太极湖水上游、太极养生谷和新遗产公园等。2014年将全部建成。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一个集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世界知名、国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创新提炼“产业、文化、生态、民生”均衡发展的区域综合价值发展模式,将成为中国生态文明、民生发展的区域发展典范。

世界文化遗产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武当山古建筑群
英文名称: Ancient Building Complex in the Wudang Mountains
编号: 200-013
武当山古建筑群于1994年12月15日根据世界文化遗产遴选标准C(I)(II)(VI)入选《世界遗产名录》。

相关评价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
武当山古建筑中的宫阙庙宇集中体现了中国元、明、清三代世俗和宗教建筑的建筑学和艺术成就。古建筑群坐落在沟壑纵横、风景如画的湖北省武当山麓,在明代期间逐渐形成规模,其中的道教建筑可以追溯到公元七世纪,这些建筑代表了近千年的中国艺术和建筑的最高水平。

主要遗产

明代(公元1368~1644年)时,武当山被皇帝敕封为“大岳”、“玄岳”,地位在“五岳”诸山之上。
武当山古建筑群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明代是其发展的鼎盛时期,
这一时期在武当山兴建了大批建筑,到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治世玄岳”牌坊建成,武当山建筑群终于形成了今天见到以八宫两观为主体的庞大规模。
现在武当山古建筑群主要包括太和宫、南岩宫、紫霄宫、遇真宫四座宫殿,玉虚宫、五龙宫两座宫殿遗址,以及各类庵堂祠庙等共200余处。建筑面积达5万平方米,占地总面积达100余万平方米,规模极其庞大。被列入的主要文化遗产包括:太和宫、紫霄宫、南岩宫、复真观、“治世玄岳”牌坊等。
太和宫位于武当山主峰天柱峰的南侧,包括古建筑20余栋,建筑面积1600多平方米。太和宫主要由紫禁城、古铜殿、金殿等建筑组成。紫禁城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是一组建筑在悬崖峭壁上城墙,环绕于主峰天柱峰的峰顶。古铜殿始建于元大德十一年(公元1307年),位于主峰前的小莲峰上,殿体全部由铜铸构件拼装而成,是中国最早的铜铸木结构建筑。金殿始建于明永乐十四年(公元1416年),位于天柱峰顶端,是中国现存最大的铜铸鎏金大殿。
南岩宫位于武当山独阳岩下,始建于元至元二十二年(公元1285年)。现保留有天乙真庆宫石殿、两仪殿、龙虎殿等建筑共21栋。紫霄宫是武当山古建筑群中规模最为宏大、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处道教建筑,位于武当山东南的展旗峰下,始建于北宋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明嘉清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扩建。主体建筑紫霄殿是武当山最具有代表性的木构建筑,殿内有金柱36根,供奉玉皇大帝塑像,其建筑式样和装饰具有明显的明代特色。
“治世玄岳”牌坊又名“玄岳门”,位于武当山镇东4公里处,
武当山古建筑群

  武当山古建筑群[2]

是进入武当山的第一道门户。牌坊始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公元1552年),坊身全部以榫铆拼合,造型肃穆大方,装饰华丽,雕刻有多种人物、花卉的图案,堪称明代石雕艺术的佳作。
此外,武当山各宫观中还保存有各类造像1486尊,碑刻、摩岩题刻409通,法器、供器682件,还有大量图书经籍等,也是十分珍贵的文化遗存。
武当山古建筑群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装饰艺术的精华。在这里还衍生出武当道教、武当道乐和武当武术等文化范畴的精髓,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增添了新内容。

基本特征

武当山古建筑群历经沧桑,现存4座道教宫殿、2座宫殿遗址、2座道观及大量神词、岩庙。在布局、规制、风格、材料和工艺等方面都保存了原状。建筑主体以宫观为核心,主要宫观建筑在内聚型盆地或山助台地之上,庵堂神祠分布于宫观附近地带,自成体系,岩庙则占峰踞险,形成“五里一庵十里宫,丹墙翠瓦望玲珑”的巨大景观。在建筑艺术、建筑美学上达到了极为完美的境界,有着丰富的中国古代文化和科技内涵,是研究明初政治和中国宗教历史以及古建筑的实物见证。武当山古建筑群具有以下主要特征:
1、规划严密,建筑杰出
武当山古建筑群分布在以天柱峰为中心的群山之中,总体规划严密,主次分明,大小有序,布局合理。建筑位置选择,注重环境,讲究山形水脉布疏密有致。建筑设计的规划或宏伟壮观,或小巧精致,或深藏山坳,或濒临险崖,达到了建筑与自然的高度和谐,具有浓郁的建筑韵律和天才的创造力。高超的技术与艺术成就武当山古建筑群类型多样,用材广泛,各项设计、构造、装饰、陈设,不论木构宫观、铜铸殿堂、石作岩庙,以及铜铸、木雕、石雕、泥塑等各类神像都达到了高度的技术与艺术成就。
武当山太和宫

  武当山太和宫

2、道教建筑之瑰宝
武当山道教建筑群始终由皇帝亲自策划营建,皇室派员管理。现存建筑其规模之大,规划之高,构造之严谨,装饰之精美,神像、供器之多,在中国现存道教建筑中是绝无仅有的。反映出中国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
武当山金殿及殿内神像、供桌等全为铜铸馏金,铸件体量巨大,采用失蜡法(蜡模)翻铸,代表了中国明代初年(16世纪)科学技术和铸造工业的重大发展。

历史意义

武当山建筑群的兴建,是明代皇帝朱棣在扩展外交的同时,对内大力推崇道教,灌输“皇权神授”思想,以巩固其内部统治,具有重大的历史和思想信仰等意义。武当山古建筑群中的主要遗产有太和拱、南岩宫、紫云宫、复真观和“治世玄岳”石坊等。
此外,在全山各宫观中还保存着铜、铁、木、石各类造像1486件,其中明代以前制品近干件,宋、元、明、清碑刻、摩岩409通,法器、供器682件以及图书经籍等,均是珍贵的文化遗产。

申遗始末

机遇

1990年11月,李瑞环同志视察武当山。李瑞环对武当山古建筑和自然景观十分感慨,他指示要切实加强文物保护工作,认真管理好祖先遗留给今人这笔财富,管理好这批难得的历史文化遗产。
他临走时又念念不忘地说:“回京后,一定要让国家文物局局长,也来感受感受。”
1991年4月23日,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视察了武当山。张局长观后惊讶地说:“万万没想到武当山还保存着这么好的皇家建筑。”“武当山不仅是—座艺术宝库,而且古代建筑还是中国最优秀的文化遗产。”他回京后不久,武当山玉虚宫被作为全国首批省级重点文物抢救项目,下拨了专项资金。国家文物专家黄经略、马自树等分别考察了武当山。专家们认为:武当山经历了五百多年,仍保持了明初的风格,为明初国家政治、经济和中国宗教发展的实物见证,应积极采取有效地保护措施,抢救保护好这些珍贵遗产。考虑到地方财力有限,没有中央的支持是难以进行的,专家们又联名上书中央。在李瑞环同志的亲切关怀和专家们的呼吁声中,国务院决定召开“全国文物工作会议。”
1992年5月,“全国文物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李瑞环同志代表国务院在大会上作了报告,同时决定全国每年递增8000万元的文物保护经费。

争取

为了争取国家对武当山的重点扶持即资金的倾斜,丹江口市文化局武当山文物管理所抓住机遇,积极准备材料。在市文化局的支持下,组织了大量的汇报材料、图片资料等。几经赴省赴京,要求将武当山列入“九.五”计划重点工程项目。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胡美洲同志接到报告后,认为应该借抢救遗产的东风,把武当山古建筑群推向世界,将武当山古建筑群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他们的精心策划、安排下,丹江口市人民政府要求武当山文管所双管齐下,一方面向丹江口市人民政府请求,通过政府渠道提出申请;另一方面积极准备完整全面的资料转呈省文化厅。丹江口市人民政府很快于1992年9月正式向湖北省人民政府提出了书面申请,与此同时,省文化厅也向国家文物局提交了《要求将武当山古建筑群列人世界文化遗产的请示》报告。
国家文物局接到材料后,为了慎重起见,再次派出世界(国际)遗产专家罗哲文、单士元、郑孝燮、刘毅等组成的武当山文物考察专家组,对武当山古建筑群再次进行了实地勘察。专家组以国际标准对武当山进行了细致地考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具体建议。10月,全国人大执法组,对武当山落实文物保护法规等进行了验收考察。执法组严厉批评了形成违章建筑的根源,即“自然环境和文物建筑破坏严重”,特别提出人文景观应与自然景观的高度和谐与统一。他们要求丹江口市和郧阳地区采取得力措施,有效治理。武当山文物保护,从法律角度从而得到确认,地方政府可以大胆地依法行使政府的行政权力。
1993年5月7日,丹江口市人民政府、为了征得国务院向联合国申请立项,先后赴京两次,赴省8次;省文化厅赴京汇报、争取11次,经过不懈的努力。8月19日,国家文物局通知:“拟将武当山等五处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批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项目,要求将遗产材料上报,争取联合国立项。”在时间紧、内容多、要求高的情况下,全市申报组织工作紧锣密鼓进行。文字材料组、音像组、摄影组、制图组、后勤组以拼搏精神努力工作,在规定时间内把一套文字材料、一套音像资料、一套摄影及幻灯资料送达国务院文物局。于10月10日晚,完成了申报所要求的文字资料、幻灯资料、录相、航拍资料、声像、解说资料、图片资料、图表资料、古建筑分布图纸(正、立、断面)数份、中英文对照资料等,及时、准确无误地完成了国家文物局所要求的全部材料。
1994年1月7日,国家文物局发来电文:“武当山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材料已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初步审议,并在世界遗产中心注册,编号为705号”,并确定了验收、考察的准备时间;

整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经确定5月到武当山考察、验收。为了给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吸取了外地申报成功的先进经验,把泰山、黄山、兵马俑等地的成功经验搜集起来,包括伸报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须知》、标准、原则、方法等材料以及国家颁布的有关法规,复印数份,装订成册,分寄到省、地、市各级有关领导手中,首先让领导们从“感性认识”上,逐步加深理解,同时广泛宣传申报成功后的意义。然后又将所形成的文字材料细致化,把设想和建议再次分别呈报到有关领导手中。凡属于政府部门行使行政手段的,由政府直接,发布实施,缩短环节(调解环节),文物部门依法行使职权。
湖北省委、省人民政府非常重视申报世界遗产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先后出台了三个五项决定。省人大教科文委员会也向省委、政府提交了全国人大检查武当山文物保护执法情况和对武当山违章建筑提出的明确要求,希望通过政府手段切实整改,确保申报成功。省委决定由副省长韩南鹏主抓。在韩副省长的主持下,武当山治理工作进展迅速,“武当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治理整顿专家组”也亲临武当山指导治理。省专家组以国际标准对武当山提出了“一线八点”的整改意见。3月21日,省委、省政府审查通过了专家组的“方案”,并责成郧地行署、丹江口市人民政府,武当山风景区管理局(镇)立即实施“方案”。至此,武当山环境治理整顿工作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1994年1月,丹江口市委、市政府按申报要求,着手准备三套中英文对照的申报材料,报送国家文物局审查。同时,丹江口市成立 “申报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国务院对风景名胜区创“四山”(文化山、文明山、安全山、卫生山)的标准进行有效治理。“武当山申报遗产指挥部”在景区现场开展工作,对景区环境、卫生、市场经营、交通安全、违章建筑等逐项落实整顿措施。市财政及时拨出专项经费,确保整顿顺利进行。核心景区的农户安排移徙、拆除乱搭滥建的商业摊点及有碍观瞻的违章建筑1755间3.8万平方米。拆除其它建筑610多处,整修宫观庙宇27处,清除玉虚宫等文物遗址土石方 4.5万立方米。全山所涉及到中央、省、地、市、镇直各单位有548家,上至中央铁道部、二汽,下至村民个体户等,都表现出了极大的理解和最大限度的支持。武当山景区治理整顿后,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广大游客面前。各宫观庙宇的游览和参展内容都得到充实,朝天宫举办了“历代帝王与武当山”实物展,榔梅祠举办了“党和国家领导人视察武当山”图片展及“武当乐舞”展演,展示了武当山丰富的文化蕴涵。

验收

联合国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遗产专家,顺利结束了对中国第四批世界遗产武当山古建筑群的考察。
1994年5月25至26日,联合国世界界遗产专家考斯拉先生、苏敏塔迦先生来到武当山,对玉虚宫、太子坡、紫霄宫、南岩宫、金殿等古建筑进行了认真的考察,5月27日,考察官在验收座谈会上宣布:“武当山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之一。因为这里融汇了古代的智慧、历史的建筑和自然美景。”此次考察的成功,对武当山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起到了决定性的代用。
1994年8月10日,全国人大教科文秘书处三处,接到了联合国世界遗产委员会主席团第十八届会议最后的报告:“武当山古建筑群(中国),符合文化遗产(Ⅰ)、(Ⅳ)、(Ⅵ);主席团注意到I-COMOS的评估,希望中国当局提供有关遗产管理计划的详细材料,并就武当山较偏远地区庙宇保护措施的实施做出保证。”国家文物局文物处立即向湖北省文化厅发出传真,要求“提供详细的遗产管理计划,省文化厅以紧急通知电传至丹江口,并规定在8月19日前将上述材料完成。时间紧迫,只有7天,既要及时完成上述任务,又要完整、细致,不能有丝毫的差错,使联合国专家满意。丹江口市文化局副局长朱道琼同志,再次赶赴武当山,大家群策群力,经过紧张地勘察、绘图、撰写、合成,又是几个不眠之夜,再次准确、无误地完成了武当山文物遗址、景点的分布及其偏远山区28个景点的保护计划、措施、机构、人员、职责、辐射等,包括各点文物网络的环境保护图,修缮规划图等详尽材料。
1994年12月15日,武当山古建筑群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95年6月2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国家文物局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西藏厅举行隆重的世界遗产证书颁发仪式。武当山被授予《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证书。该证书现保存在丹江口市人民政府。

民间传说

1真武修仙2第一山 3烧炮岭 4金童和玉女5武当日出 6灵官爷7龟驮碑
8金殿的来历 9龟蛇二将10好汉坡11武当拳 12响铃衫和木鱼 13玉石院子
14皇榜桥15神上神 1 6日池与五色鱼 17螃蟹河 18宝金蛙19宝珠峰 20王羲之题字
21凤凰山22牡丹台 23威烈观 24王长月拜斗姆25仙人峰 26龙头香27试心石
28永乐皇帝塑神像29清平山 30金仙洞31乌鸦岭 32卧龙台和天仙洞 33金沙
34小武当 35七星树36丰和桥37南天门38凤凰池39金华洞 40引仙岩41父母桥
42朝天宫43财神庙 44笛子州 45太子睡龙床46关门山47赛公桥
48金殿上的小黑马 49吊钟台与掉钟潭 50雷神洞和石门洞51梳妆台和飞升崖

相关诗词

武当记
当代 陈少慈
“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名闻于世,何及伟哉?
太岳武当,源自秦川。圆方八百里,誉振九重天。七十二峰峻岭,千秋一月和颜。巍峰金顶宝殿,背倚古架神农。添道观棋布,如星闪玉嵌。一宫隔十里,五里距一庵。百灵森郁,万仞山高。道观何奕彩,汉水泽声淘。
眸回远眺,多少风骚。人杰于地,物华于天。山秀于灵,水碧于清。笑睹凡间岁月,沉思玄道春秋。昔日明皇赐锦,秉天御旨如松。龙腾日出,虎跃星垂。两仪共衬,乙泰同辉。太极克刚,气吞浩瀚。制柔神剑,划破天苍。刚刚柔柔,柔柔刚刚。世间今古,两绝无双。六十四卦,一统河山。青山放眼,靖海归心。奇葩蝶影,红叶心声。纵是天飞三万里,终归地宿一席坪。然僧陶趣,自我闲行。徘徊漫步,略悟岁晖。达则识鲲鹏,行须问己安。万物包容皆上等,一生怒恨终下策。心生恶、腑厌世,万般恶世,舍此一空。祈天寄世,三丰之能,炳地逸生,鹤天绝尘。借古言,譬天窗。道可道、非常道。贤不贤,寄先贤。玄岳人鱼,能过海天。物渊于本,道仁于心。今古往,相侯王,问津寻道,不绝仰攀。游人骚客,尽挥墨翰。
尤睹太子坡里,筑圣绝技妙玄。脊梁十二根,一柱顶天平。峰山鹤幻舞,幽谷虎吼声。南岩悬峭壁,鬼亦胆心惊。唯道通天法,炼己化为神。眼看龙头柱,重有千万斤。若无神鬼斧,焉能入云庭。紫宵凤展翅,金銮雀锦披。洞天古井映,勤酬物生移。辗转风和畅,龙孙慧眼高。鹄雁日闪烁,龟蛇月天参。奇花各异彩,一道一圣光。轻盈抒明月,举泰纳海天。
顿悟观世上,斯时看伟明。伟哉!太岳生瑕、岂有仙山金顶殿。玄天不伟、何来汉水怡心峦?
登武当
民国李品仙
为寻胜景武当游,步步崎岖兴不休。
四面烟峦归眼底,疏疏林叶万山秋。
游天柱峰
民国方振武
万丈雄山势欲奔,峰高五岳接天门。
秦皇汉武封禅日,不爱虚荣亦自尊。
太和途中遇雪
清 赵松云
云生足底雪沾衣,顷刻梨花遍翠微。
群蟑争翻银立浪,老松欲化玉龙飞。
登太和山
清 乐醒
嵯峨众派独??,应是昆仑第一峰。
四大名山皆拱极,五方仙岳共朝宗。
鸟啼隐隐闻天语,鹤影翩翩度晚钟。
我正欲寻招隐地,桃源洞口白云封。
武当山天门道中
清 杜大宾
亿万金钱耗费时,人间构出洞天奇。
而今半付颓垣草,空使苔荒永乐碑。
答永乐皇帝
明 张三丰
天地交泰化成功,朝野咸安治道亨。
皇极殿中龙虎静,武当云外钟鼓清。
臣居草莽原无用,帝问刍荛苦有情。
敢把微言劳圣听,澄心寡欲是长生。
太和山
元 虞集
雪树生香佩满巾,紫霄最上集仙真。
苔荒鹤还浑无路,柳暗笙声不见人。
瑶圃月寒通白晓,丹台云暖驻长春。
莫叫流水山前去,恐似桃源客问津。
题太和山
唐 吕洞宾
混沌初分有此岩,此岩高耸太和山。
面朝大顶峰千丈,背涌甘泉水一湾。
石缕状成飞凤势,龛纹绾就碧螺鬟。
灵源仙涧三方绕,古桧苍松四面环。
雨滴琼珠敲石栈,风吹玉笛响松关。
角鸡报晓东方曙,晚鹤归来月半湾。
谷口仙禽常唤语,山巅神兽任跻攀。
个中自是乾坤别,就里原来日月闲。
此是高真成道处,故留踪迹在人间。
古来多少神仙侣,为爱名山去复还。
天津桥
明 方升
平桥通九渡,仙迹想群贤。
旆动烟云外,兵连草水间。
宁辞将命辱,共得入仙便。
回忆田横客,空思向海边。
晓登天柱绝顶
明徐中行
万丈奇峰展翠屏,千寻飞阁俯明庭。
金容日映扶桑赤,仙掌云开太华青。
已见祠坛封玉检,堪从石室问丹经。
尘中漫道无仙骨,不妄元曾署岁星。
玉虚岩
明 胡泼
竹杖芒鞋洞府游,玉虚仙景更清幽。
自从混沌初分后,明月清风几万秋。
入南岩岩下
明章焕
误入武当路,频疑别有天
深洞千仞落,飞阁一巢悬。
鸣泉当窗急,长松拂幛眠。
此中能避世,箕坐已忘年。
题梅武当榔梅
明魏良辅
冻梅偷暖着枯芽,石径云封第几家?
雪色风香尤会意,青鸾衔出过墙花。
遇真宫
明钟羽正
其一
狂态当年动九重,懒将三略战群龙。
文成自是铮铮者,老向侯门学赤松。
其二
几度征书下帝都,杖藜踪迹竟虚无。
应嫌范蠡犹多事,只待功成始泛湖。(予观三丰伟貌,雄风当时一世之杰,直以胸襟高旷,屈为帝臣,故托迹江湖耳。即其品流,故在子房诸公之上。世徒以仙才名之,恐未尽也。)
玉虚宫
明钟羽正
赤桥碧水湛虚明,师相仙垣敞玉清。
夹道苍松三十里,联宫朱户五千楹。
望仙楼
明钟羽正
蓬莱东望隔千山,紫气西沉杳霭间。
十二玉楼春不锁,白云日夜自飞还。
仙衣亭
明钟羽正
不贪轻暖厌宫闱,蕙带荷裳老翠微。
借问人间九锡贵,何如天上五铢衣。
石鼓
明钟羽正
岐阳籀刻古今闻,错落遗篇入典坟。
帝欲无言开至教,不将蝌蚪着奇文。
南岩宫
明钟羽正
丹崖百丈卧虬龙,坐对天门数列峰。
欲识南崖奇绝处,谽谺万窍偃孤松。
虎耳岩(僧不二所居)
明钟羽正
岩前花园小祗园,洞里经炉寂不喧。
欲论维摩真实意,兀然相对竟忘年。
太和宫
明钟羽正
其一
参山仙阙接穹窿,振袂虚乘万里风。
欲指中原分九野,一泓灏气混空蒙。
其二
曾依香案列仙班,五夜寒云绕佩环。
今日丹梯蹑星斗,浑忘迁谪在人间。
 
 
 
 
三,九宫山
 
 

九宫山

九宫山  
九宫山
九宫山位于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城东南。绵亘百里,主峰海拔 1,583 米,境内千峰争翠,万壑竟幽,峰、岭、岩、台、洞、泉、池等奇丽景物引人入胜。是湖北省六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另外在江西庐山也有以九宫命名的山峰。

基本概况

九宫山

九宫山(3张)
九宫山因南朝“晋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宫殿于此山,遂以为名。”此后,多朝皇帝封山赐匾,历代文人作赋题词,延至南宋名道士张道清赴九宫山开辟道场,香火远播,九宫山便成为全国五大道场之一,特别是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于九宫山,从此九宫山声名远播。如今,修建于1979年的闯王陵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农民起义领袖陵寝。

人文历史

九宫山历史悠久,人文景观星罗棋布。史载,南朝晋安王陈伯恭兄弟九人避战乱建九座行宫于此,故名。南宋道士张道清至九宫山开辟道场,香火之盛,为全国五大道场之一。
九宫山为道教名山。《太平御览》卷四十八引《武昌记》:“九宫山西北陆路去州五百八十里
闯王陵

  闯王陵

,其山晋安王兄弟九人造九宫殿于此山,遂以为名。”宋代淳熙十四年( 1187 ),道士张道清又于山上建造九座道观,遂成为道教胜地,元明各代屡有修葺,后大多建筑被毁。现仅存九王庙、真牧堂、石城门、一天门等建筑,并留有宋、明、清三代文人墨客摩崖题刻十余处。
封神演义》中普贤真人修炼于九宫山白鹤洞。普贤真人为元始天尊门下,道教“昆仑十二金仙“之一。(后入佛门为普贤菩萨,在峨眉山修行 )。主要弟子有:木吒。法宝有:吴钩宝剑(赠与木吒)。
九宫山处于“三峡”、“三国”和“武(汉)岳(阳)庐(山)”旅游线中心,北距武汉178公里,106国道顺山脚而过,环山公路把旅游景点联为一体。山上有70余家休养院所。还有影院、书店、商场、医院、游乐场等设施,为游人提供周到的服务。1984年12月5日,胡耀邦总书记亲临九宫山视察,挥笔题写了“九宫山”三个大字。
自1994年九宫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来,通山县加大了旅游景点开发力度,扩建了真君石殿、云关古寺,开发了云飞洞天、石龙沟等新景区。现已形成各具特色的五大板块,即云中湖游览区、石龙沟游览区、铜鼓包游览区、森林公园游览区、闯王陵游览区。
九宫山

  九宫山

 

 

 

 

 

 

自然景观

九宫山面积196平方公里,雄奇险峻,景色迷人。春可赏花,夏好避暑,秋看红叶,冬览雪景,既有南国山峰的峻秀,又兼北国风光之壮美,为华中地区闻名的避暑游览胜地。主峰海拔1656米,盛夏季节日平均气温21℃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0℃。夏天一日三季:午前如春、

九宫山美景(1)

九宫山美景(1)(20张)
午后似秋、晚如初冬,素有“天下第一爽”之称。山上海拔1230米的云中湖为我国最具特色的高山湖泊;有全国落差最大的大崖头瀑布(落差420米);还有面积6万多亩、分布近千种名贵动植物、近百种珍稀濒危物种、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和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省级森林保护区———九宫山森林公园。 2007年8月1日,九宫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九宫山

  九宫山

主峰老鸦尖海拔1656.7米,被称之为鄂南第一峰。这里春天,林木滴翠,繁花以锦;炎夏,清风徐徐,凉爽宜人;秋季,红枫耀脑,山清水秀;深冬,银装玉树,似北国风韵。相传南宋淳熙十四年(1187年),湖广著名道 士张道清寻山传道选中此地。自此,来自湖广、江西和河南的香客长年络绎不绝,九宫山是成天香火缭绕,给这座名山涂上了神幻的色彩。明末以后数百年间,由于连年兵乱频 繁,山上名胜屡遭破坏,九宫山道场从此一蹶不振。建国后,党和政府多次拨款开辟九宫山风景区。1984年12月5日,胡耀邦总书记视察鄂南时,兴致勃勃地登上九宫山,对九宫山的自然风光给予高度评价。九宫山的自然风景观,富有浓郁的神幻色彩。如今,主要胜景有八处:青松迎宾、云湖夕照、泉崖喷雪、云海波涛、真君石殿、伏虎天门、云关石刻、陶姚泉洞、奇观异景,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九宫山

  九宫山

铜鼓包也叫铜鼓峰,是九宫山的主峰,距云中湖4.7公里,海拔1546米,峰顶极像一只巨大的圆鼓,故名铜鼓包。它与三峰尖、龙瑞山、老鸦尖四峰并列在同一条中轴线上,都在海拔1500公尺以上,形成幕阜山脉段的高耸奇峰,都为冰川角峰。1986年修通了铜鼓包至森林公园的旅游公路。
九宫山餐饮有着自己的特点,清新、自然、

九宫山美景(2)

九宫山美景(2)(12张)
山菜野菜当家。吃过大鱼大肉的城里人,上山绝对要以品野山菜为乐。尤其是以不同时期竹子为原料的佳肴更具特点,如竹笋烧肉、笋干汤、竹筒饭、竹筒里蒸菜等让你觉得好有味道,山上的菜味道较重,干豆角、厥菜、小干鱼、干萝卜、平豉等这些菜对爬了山、出了大汗的人来讲,会胃口大开。

九宫景区

云中湖景区

云中湖景区

  云中湖景区

云中湖,是云绕雾缭之湖,因其高在峰顶耸入云表天际,常有雾团飘于湖面,故名云中湖.因白云浮于水面一触即起,又有"吻天湖""天心湖"等诗情画意的名字,云中湖是九宫山风景精粹之地,位于海拔公尺的凤凰岭上,湖面百多亩,蓄水量一百多万立方米,最深处35米,是国内高度仅次于新疆天山天池和长白山天池的高山湖泊,也是我国高山湖泊中的佼佼者.

金鸡谷景区

金鸡谷景区

  金鸡谷景区

金鸡谷景区位于九宫山西侧金家田管理所,它是一条森林幽谷,是一个风景幽雅的绿色世界,到处蝶舞蜂喧,莺歌燕舞,满目芳菲,她是九宫山风景精华之地。1982年列为湖北省五个自然保护区之一,1988年2月21日,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自然保护区。境内老鸦尖海拔1656.7米,为鄂南第一峰,也是幕阜山脉最高峰。周围千米以上高峰七八座,与之相连的有太阳山,药姑山等。这里群峰高耸,古木参天,是植物王国,动物世界。无数溪泉潭瀑终年喷珠漱玉,无数的珍奇动物,漫山遍野珍稀植物都在这个宝岛上世代繁衍生息。是中亚热带植物群落的典型代表。特别是当今世界处于濒危的物种,在这里生长着大量种群。有南方红豆杉、钟萼木、香果,鹅掌楸,紫茎等25种,安坪鹅掌楸被誉为我国最大的鹅掌楸。森林公园有野生动物160多种,兽类36种,17种野生动物为湖北新发现,比张家界多7种。

石龙峡景区

石龙峡景区

  石龙峡景区

石龙峡风景区,是九宫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铜鼓包西侧的三峰山北麓。这是一条南北向的山谷,海拔高程1400米至500米。东经114度88分,北纬29度23分--25分。直线距离约5公里。南口在三峰山下铜金公路边,北口在三级电站南500米处。全景区以石阶、石径贯通,石阶约5000级,最大坡度45度,石径宽一米,石阶石径以花岗石料石砌成 。为跨越山溪,建有石拱桥七座,铁索桥二座、跳石、栈道各一处。在桥头、景点多建有平台,以观景休息。景区中以崖、石、树、瀑、潭等组成的自然景观,明代的通山县礼部侍郎朱庭吏所筑的两崖行窝,和明末清初的懒拙和尚野居处,皆在北山谷中,是很重要的人文景观。

景点介绍

风车口
风车口也叫“大风口”,位于铜鼓包之西,距云中湖7.7公里,海拔1400米,九宫山至森林公园公路横跨风车口。大风车口宽约2000米;小风车口宽约30米,风更大。由于东西两面断崖耸立,形成剪刀叉形状的谷口,大陆南北气流为高山所阻,交汇于此山峰岔口,因而一年四季,天天 都是疾风呼啸。游人在此,常常难以站立,总觉得好像有一百台电风扇在对着你齐吹,日夜流云过风,如同新疆昆仑山有名的大风口――阿里拉山口。这里南边视野极为开阔,可远眺赣中,遥望华夏南天,赣北群山,犹似大海波涛,在你脚下奔腾起伏。
九宫山

  九宫山

风车口顶部为30米宽的山脊,北边下方是十几里长的幽谷石垅沟,南坡下为石船,是神话传说中的水将军与逆龙大战之地,至今有一巨大的山峰如船,为水将军所斩,那只逆龙要“把江西造成海,湖广立洲城”,最后被水将军降伏。向下步行一个多小时即是小九宫,再前方是温汤温泉
雪海翠园
风车口旁边的山坡峰谷,都堆积着雪白的沙子,夏日游人到此,会惊得目瞪口呆,以为是下了厚厚的“六月雪”。若有云雾弥漫,就像到了海滨,这片雪海里,长着许多低矮的青松,远望江西修水白沙山如同雪龙飞舞。由于风车口风大之故,这里的植物甸化,满山青松像一朵朵翠花,开放在茫茫雪地上,总是可爱的童年,好像永远都长不大。这些大自然的小盆景,点缀得那么优美,把这里的扮成一个别具一格的盆景园。白沙在碧翠的青松掩映下,显得更加雪白,青松在白沙的衬托下,显得更为翠绿。雪海涌翠,白浪扬波,好一片天下难觅的雪海翠园!
九宫山

  九宫山

尼姑石
尼姑石与和尚石正在风车口至古老庙的群龙吸水前方。这两块耸立在树林上的奇石,高约丈余,一上一下,状如人形,正向上奔跑,相距百余米。前者为尼姑石,它身向前倾,如披衣御风。胖和尚在下紧追不舍,此景叫“和尚赶尼姑”。更为奇妙的是,在古老庙与和尚石、尼姑石之间,还耸立着另一巨石,高约7米,上大下小,形似火炬,像一尊清秀观音,在庙前严肃看守,不准动了凡心的和尚、尼姑回庙,真是巧夺天工,天然成趣。还有一个神话故事,说从前云关半山有座和尚庙,一天,有个上山的尼姑路过云关和尚庙歇脚,不小心把帽子丢在庙里,和尚发现后急忙拿起帽子追赶送还,尼姑发现和尚追赶,怕他起心不良,这样你追我赶,恰被张道清发现,他认为不成体统,有辱仙家风范,于是他略施小术,用定身法让尼姑和尚都变成了两个小石峰。而位于公路上的另一个最大岩石则叫“道士解劝”,那长在嘴上的一棵小树如同一撮胡子呢[1]
九宫山

  九宫山

姊妹松
姊妹松为两株并立的松树,一松如姐,亭亭玉立,一松如妹,妩媚多姿。 
清代诗人在《怪松坡》诗中云:“雪埋关下坡,寻常松子落。缩颈话尧年,云杪双朵鹤。”怪松坡也叫狮子坪,距九宫镇6.8公里,为入九宫门户。这里满坡泉水如琴叮当弹唱,奇石遍布,状如龙飞虎跃,富有山野情趣。以前,有棵高十丈的“万年松”植于汉代,老枝纷披,横枝十亩,云根仙骨,婆娑如车盖。屈曲似蟠龙,虬须上竖,无风时披其微枝,浑身皆动,风起则怒涛万顷,形神俱怪,故名“怪松坡”,曾建来鹤亭于古松下,鹤之依松,松之招鹤,性相感而相招。可惜这棵万年松,后来毁于雪压。如今,怪松坡是游人登山必经之路,这里的奇枝怪石,天然成趣。数百棵奇松历经浩劫,或砍或烧或炸或遭雷劈雪压,
九宫山

  九宫山

仅留下几十棵怪枝奇杆的怪松和有“特异功能”的珍奇之松,树龄都在350年左右。当年受封的“五大夫松”已无踪影,明朝诗人孟养浩在《圣松坡》诗中叹惜:“怪松坡上怪松无,虚忆当年五大夫”。如今,“老怪”归天,“新怪”出生,成为国内罕见的“怪松世家”。世代繁衍不息,也许是怪松坡下有一位神秘的怪松之母吧!站在华英如盖的迎客松下,远远就可望到一对抱头盘膝的“姐妹松”
古崖洞,人称“陶姚仙洞”,是九宫八景之一。它背靠笔架山,前临喷雪崖,洞外有突兀巨石,在清晨和傍晚时,片片飞云,时隐时现,阵阵迷雾,若即若离,鸟从头上过,云在脚底飘;有时,缕缕云烟直灌入古洞深处,萦绕不散。洞内有汨汨清泉,如将一枚硬币置于水中,硬币便在水面漂浮旋转。人们传说,
九宫山

  九宫山

唐朝李世民杀了胞兄李元吉,当了皇帝后,李元吉的陶妃和姚妃就逃到九宫山下界牌村,陶妃生下李元吉的遗腹子阿宝,将他寄养在一老太婆家,然后和姚妃来到这个石洞里安身修道,十八年后双双跳下万丈深渊。据志书记载,过去陶姚洞,还有石床、石案、炼丹炉、捣药臼等物。现在已不复见,只有那一线泉水长流不断。
怪松坡
怪松坡在九宫山的半腰,是进入九宫山的门户。
清代诗人在《怪松坡》诗中云:“雪埋关下坡,寻常松子落。缩颈话尧年,云杪双朵鹤。”怪松坡也叫狮子坪,距九宫镇6.8公里,为入九宫门户。这里满坡泉水如琴叮当弹唱,奇石遍布,状如龙飞虎跃,富有山野情趣。以前,有棵高十丈的“万年松”植于汉代,老枝纷披,横枝十亩,云根仙骨,婆娑如车盖。屈曲似蟠龙,虬须上竖,无风时披其微枝,浑身皆动,风起则怒涛万顷,形神俱怪,故名“怪松坡”,曾建来鹤亭于古松下,鹤之依松,松之招鹤
九宫山

  九宫山

,性相感而相招。可惜这棵万年松,后来毁于雪压。如今,怪松坡是游人登山必经之路,这里的奇枝怪石,天然成趣。数百棵奇松历经浩劫,或砍或烧或炸或遭雷劈雪压,仅留下几十棵怪枝奇杆的怪松和有“特异功能”的珍奇之松,树龄都在350年左右。当年受封的“五大夫松”已无踪影,明朝诗人孟养浩在《圣松坡》诗中叹惜:“怪松坡上怪松无,虚忆当年五大夫”
含羞松旁边,有一对老少相依的“父子松”,约一抱之围,5丈多高。大的像一位慈爱亲和之父,小的像一个稚气未脱的顽皮的小伙,站在父松之下。你看,那父松枝杆虬曲,树冠向子松弯倾,像一位被岁月压弯了腰背的慈父正在对它儿子诉说着什么。也许是在叮嘱它的儿子不要畏惧 世间的风雨冰雪,教它懂得松的正直,要有松的骨气。三百年来,他们就这样扶老携幼,老少相依为命,享受家庭的天伦之乐。你看,父松爱子松,爱得那么真切,子松对父松,是那么俯首贴耳。不敬重父母者,看了这对父子松,

九宫山

九宫山(16张)
就会于心有愧而一改前非。大自然的父子之爱尚能如此,何况我们是万物之灵的人类呢。这里是父子、姐妹结伴同行的游客们特别向往之地,在父子松前拍下一张父子合影,将会是你人生旅途的珍贵纪念。
古老庙 
“古老庙”是位于“泉涯喷雪”南面不远的一座庙宇。这里山势险峭,大道不通,人烟稀少,香客不多。
试剑石
也叫万山石,位于九宫山北麓狮子坪的云关古道上,面对狮拥云关,距云中湖2公里,原建有构斯亭。云关古道为朝山神道,梯级石阶,旁崖临阁。
其中有一座巨石耸立路旁,一边被削去十平方米,相传张道清上九宫山开辟道场,在此被巨石所阻,他挥剑劈开巨石,故名试剑石。古诗云:“层崖嗔路障,剑石触锋分”。“万山”二字镌刻在万山石顶中处,是南宋著名诗人谢枋得所书,他在此赋诗:“万山深处构斯亭,无限峰峦管送迎。愧我品题无妙语,为君(木扁)以山名”。左下刻“曲曲入胜”四字,意为登山神道,回环九曲,而曲曲入胜。中部镌有“拨剑中行”。以上十字皆为行书横刻,剑石下方刻有清代文人金兆仪题刻的“试剑石铭”。云关上方山径右侧,有一石碑“奉劝诸君子——不负初心”。鼓励人们奋力攀登,只要登上九宫,一切都会得到和补偿回报。旁边还有“仙路第一崎”等多处碑刻,上有试心石,下有仙人床。
九宫山

  九宫山

云关隘路
云关隘路在云关石刻之上,古为香客进山神路,因其傍崖临涧,常有云雾迷漫,故留下了“万壑风涛撼古松,白云未散碧云封”和“穿云几度达云关”的古诗句。隘路上端有“娘娘庙”遗址。庙前繁花点点,青林涌翠,云飘雾绕,可谓“行为到此顿疑仙”。这条朝山古道沿途奇石耸峙,形成天然有趣的“虎头、石猴、雄狮、观音”等胜景。古道小径穿云破雾,时隐时现,人行石径,如同在天空中腾云驾雾。时而云迷山峰,风吹山似飞,云动石如舞;时而繁花耀眼,恍如蓬莱仙岛。宋代道人懒掘咏怀:“行行行至老山腰,足踏云关万虑消”。
闯王陵门楼为三门四柱,牌坊样式,为钢筋水泥浇灌,表面嵌满翡绿色大理石米。表面脊筒滴水,仿明清饰鸱尾。门前两侧伫立着两对明代的石狮、石象,门前横径石桥,正门镌刻宋体金字“闯王陵”。右侧是李自成陵墓文物管理所,左侧为小园林,名贵花木四季飘香吐翠。
门楼前有广场,可供停车和游人聚集。广场左侧有一纪念碑,刻着介绍李自成的生平碑文。闯王陵背依九宫山老崖“虎山”,旁西流溪水,座南超北,主体建筑有门楼、墓冢、陈列馆。整体建筑依山就势,气势宏伟。陈列馆内收藏有李自成流鎏金马镫等许多珍贵文物和不同时代的史志文献。陵园附近有落印洞,拴马松等李自成殉难古迹。
李自成墓没有富丽堂皇的琉璃瓦,没有朱门和红楼,清砖灰瓦陵园映衬在绿茵茵的树丛中,多了几分肃静。纪念馆中郭沫若《甲申三百祭》让人读了浮想联翩,百年前李自成还是大顺帝国的皇帝,转眼含恨九泉。当年那么多苦难都没有让李自成军队倒下,在美女和酒色下却很快沉沦而不能自拔。伟人总会有过错,但过错永远也淹没不了一代天骄不朽的业绩。这就是很多人拜谒闯王陵的缘故。凡读过姚雪垠《李自成》的人,此时此刻一定会思绪万千。
墓冢
墓冢位于门楼之上,陈列馆之下,都在同一条中轴线上。由门楼起步,登58级石阶,即李自成墓冢祭台,椭园形的坟冢围着花岗石圈,这就是闯王的“宝顶”。墓前立着一块“李自成之墓”的荷花绿大理石碑,为郭沫若所题写。碑高2.7米,宽0.9米,厚0.18米。前有拜台,两侧有看台、花坛、种有梅花、雪松、香樟等名贵植物。
上有下马亭、激战坡,下有幽径石桥和纪念碑台,腊梅寒冬傲雪,雪松四季常青,玉兰树伫首凝思。椭园形的墓冢长满了厚厚的绿草,吸取日月光华而四季长青吐翠,更与日月同辉。
九宫山,方园二百平方公里,山峰重叠,林海茫茫,自古为兵家要塞。李自成在武昌被围,战败后东下,又在九江上游的富池口受重创。宋献策、刘宗敏等大将被俘杀。李闯率残部万余急退九宫。而清军先期到达,预伏在九宫山的麓李家铺,闯军遭伏击而惨败,尸横遍野,血流地,战斗十分的激烈。李自成带着二十八个亲兵向西突围,当他到达三十五里外的小源口时,又遭到乡勇程九伯的袭击,二十八骑被乡勇包围溃败,李自成单骑突围而出,但程九伯还尾追不舍。过了大屋场,山势紧锁,两壁如削,这就是两里长的葫芦糙深谷,接着拉马攀越牛迹岭。李自成艰难地登上了牛迹岭这个半山上的小村,再登上小月山顶,山下就是仅隔一里的山里朱村寨。李自成逃脱了险境,甩掉了如狼似虎的清兵乡勇,如果他过山里朱继续西行,仅走三十里就到了远离顺清战场的宁州地域,这样,他可重整旗鼓,也将会改写中国历史。没想到他在小月山下,又遭到了朱乡勇堵截,而程九伯又从牛迹岭带乡勇追至,前挡后截,闯王如龙困浅滩,惨烈牺牲。
闯王陈列馆
位于门楼、墓冢的最上方,从墓冢上36级阶之处。呈显明清风格。面阔六柱的陈列大厅,两厢附设八角方门休息室各一间,占地面积330平方米。右侧有名人题咏碑厅,陈列馆大厅古色古香,风格豪放。馆外红木大柱,四周带有回廊四角饰着吻兽。
馆门上方横挂着当代文学大师茅盾题写的“李自成陈列馆”门匾。两旁圆柱嵌挂着两幅长联,一幅为当时的通山县委书记刘绍熙所题(现调任湖北省鄂豫边区革命斗争史编辑部副主编):“吊民伐罪,兴义师,横扫中原,直捣燕京,图乾坤再造,堪称一代豪杰;运筹迭失,拥骄兵,忽视外侮,弃置吴越,致江山易手,实为千古悲歌。”为书法家曹立庵书写。另一幅108字长联为著名作家姚雪垠所题:“纵横半中国,锐意北伐,渡河进晋,过太原,破燕京,何其盛也!终因人谋不藏,山海关大军喋血,前功尽毁,黄尘万里无归宿,唯有英勇殉社稷;苦战十七载,铩羽南宋,离陕奔楚,弃襄阳,败武昌,亦云惨矣!毕竟图谶难凭,牛迹岭巨星落地,宏愿皆空,青史千秋悲壮的志,何曾怕死遁空门。”这两幅长联概述了李自成悲壮的一生。两边厢房额枋饰有图案,朴素大方。厅内迎面是李自成半身塑像,头戴毡帽,身穿红色箭衣,英姿魁悟,浩气长存。室内陈列有李自成在湖北坚持抗清壮烈殉难的史迹介绍,有李自成同清兵最后决战的李家铺古战场和皇躲洞遗址照片,陈列有李自成珍贵遗物鎏金钯镫和各个历史时期的史志文献。邻馆左侧一块斜缓的大石坡为“激战坡”,是李自成不幸殉难之地。
金鸡石
在仙人簸米对面约距一里处的原始森林中的狭谷里,有一座近七、八米高的小石峰,峰顶上有块七、八米高的金黄颈长鸣,两条湍急的溪水在金鸡岩下流唱。
这里也是座珍稀植物园,石峰上长满了奇花异木,峰下爬满名贵药材鸡血藤。石峰下的猕猴桃为了结金鸡送点食物常常攀爬到金鸡岩上,把一串串金黄色的熟透的猕猴桃挂在金鸡的脖子上。野石榴也送来香甜的水果,此时,周围的“鸟中贵族”锦鸡、白颈长尾雉都会飞到这金鸡岩上,慢慢享受这被人类羡慕的“水果之王”,可真是美妙绝了。
相传这只金鸡原在云中湖凤凰岭上,有一天与凤凰争吵而飞到这里,把山上的龙潭也以旁边,即是旁边的鄂南龙潭。天上来了一位美丽仙女,在金鸡岩对面的山顶上,为金鸡簸米(即仙人簸米)。
在金鸡岩四周,有许多奇峰怪石,其中的石狐狸和石狼狗还有一个故事。相传有一天金鸡下山,被狐狸发现,狐狸正要抓住金鸡时,一只狼狗又来追赶狐狸,结果被簸米的仙女发现,她手指一点,都变成了石峰,如是就有了“狐狸镇金鸡”、“狼狗镇狐狸”的趣景,反正谁也没有吃掉谁,千百年来,就这样相互对峙。
林海幽径
从樱花沟入口处的龙潭瀑布红军山鹿角洞,是一条林海幽径,长约6公里。另一条幽径从仙人簸米至老鸦尖下的瀑布群,已修有十多里旅游便道。这两条幽径都是以森林、泉流、崖峰、动物景观为主。由下而上,海拔高度都在500---1000米之间。每年春夏,樱花沟成了花山花海,林中幽径,芳香四溢,蝶舞蜂喧,六月雪、杜鹃花、凌霄、含笑、瑞香,上百种花卉争相斗丰。
一线天
一线天位于铜鼓包左侧,海拔1500公尺,这是九宫山最为雄奇险峻之处,在铜鼓包和风车口这两座高出千米中。
山崖之间,形成狭长的陡峭深谷,人在谷底仰望高空,唯见一线蓝天。
人立其上,险象环生,深谷生云,峭石凌风,云浮风起,仿佛山在摇晃。在右侧的千丈巨崖峭壁上刻有“登高必自卑”这五个白色巨字,为作家李尔重所书。

保护价值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十分丰富。初步考察,有维管植物1983种,陆生脊椎动物260种,分别占湖北的32.7%和37.1%。九宫山脉是鄱阳湖主要河流修水、洞庭湖流域汨罗江、湘江(浏阳河)和长江一级支流富水和陆水的重要发源地。本地是冬夏季风交锋最为频繁的区域,加上地形条件的阻滞作用,降雨量大,年均约为1800毫米,每年注入长江的优质水资源超过200亿立方米,是长江中游南部的重要水源补给区,因此,保护区的建立,对保护植被、保持水质、涵养水源、防洪、抗旱,对保护长江中下游的生态环境,保障流域内29个县市乃至中下游工农业生产具有战略地位。可以认为,建立九宫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是在江汉平原以南,南岭以北,两湖之间、人口密集的华中地区有效保存了一个典型的、十分重要的物种基因库和长江中下游最重要的水源地。

保护现状

九宫山地理环境独特,自然风光秀丽,曾是历史上五大道教场地之一。九宫山自然保护区建设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1981年通山县政府以通政发[1981]101号文件建立“通山县老鸦尖自然保护区”,1988年湖北省政府以鄂政发[1988]23号文件批准成立省级自然保护区,为湖北省首批建立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并成立九宫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2001年更名为“湖北九宫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最近,经市编委批准又更名为“九宫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委员会”。2000年初,保护区管理处提出了扩大保护区面积和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想,并邀请湖北省林业局、武汉大学组织联合考察组再次对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进行了全面的综合考察,特别是对拟扩大的区域进行了重点调查,撰写了综合科学考察报告。同时,咸宁市和通山县人民政府针对保护区现有面积难以促进九宫山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资源的恢复和保护的实际,并依据专家考察的结果向省政府提出了扩区申请。省林业局受省政府的委托,组织专家对保护区扩区进行了论证。根据专家的意见,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将保护区面积扩大到20105公顷。2004年3月申报时,为了便于管理,避免与风景名胜区重叠,根据上级主管部门和有关专家的意见,以及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申报的要求,确定将东部与风景名胜区重叠部分3496.3公顷不纳入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并请国家林业局规划勘察设计院对申报面积重新规划功能区,经湖北省人民政府行文向国务院提出申请,申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面积为16608.7公顷。
九宫山自然保护区自成立以来,非常重视科研和社区管理工作。相继与湖北省林业局、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科院武汉植物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单位进行合作,开展了诸如“九宫山生物多样性研究”、“华中地区中国珍稀濒危植物迁地保护研究”、“三峡库区濒危植物异地重返自然和模拟群落的保存研究”、“白鹇、白颈长尾雉等陆生脊椎动物专项研究”等。

特色饮食

九宫山餐饮有着自己的特点,清新、自然、山菜野菜当家。吃过大鱼大肉的城里人,上山绝对要以品尝野山菜为乐。尤其是以不同时期竹子为原料的佳肴更具特点,如竹笋烧肉、笋干汤、竹筒饭、竹筒里蒸菜等让你觉得好有味道,山上的菜味道较重,干豆角、厥菜、小干鱼、干罗卜、平豉等这些菜对爬了山、出了大汗的人来讲,会味口大开。

名优特产

茶叶,早在唐代陆羽所蕃的《茶经》中记载的“八之出”茶生鄂州,即包括通山等地。宋代,本县所产茶砖以商品形式在内蒙易马,1块茶砖抑止上等马1匹。
后历代规定本县具有茶叶的贡献任务。至消代中叶,茶叶贸易已居重要地位。历经千余种植,茶叶已形成本地多属群体混杂品种。 桔橙。清代以前,本县已有柑桔栽培,品种都多为香圆、泡柑、巴柑等。1979年,国家农业部、中国农业科学院等领导机关及科研单位相继派人来通山考察,试验和传授技术。并决定不分集体个人,一律无偿发放桔苗,至1980年,全县共辟桔园1.5万亩。近三十年的选种培植,通山富水库区已成为柑桔、甜橙等亚热带水果的天然生长地。“龟井”品种密桔被评为湖北省品牌第一名。长红橙、锦橙等,促销省内外。
山茶油,通山县是湖北省茶油大县 ,有悠久的油茶种植历史,绵延的大山,是山茶生长的绝佳天然生长地。
药材。本县药材品种繁多,分布甚广,家种,野生药材在500多种。九宫山是天然的药材植物宝库,计有木本药用植物204种,其中各光药材有石耳、七叶一枝花、江边一碗水、竹节人参、川香、独活、明党参、沙参、白芨等19种。
农副产品以茶叶、蚕丝、烟叶为主。九宫的山茶油,黄沙的苦荞酒,大路的“土巴爷”,慈口的桔橙,大畈的麻饼,万家乡的甜锦,杨芳的酱品,洪港的大烤鱼,闯王陵的沙梨,厦铺的酒精等已成为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土特产中的珍品。

中港景区

中港景区是九宫山六大景区之一,由古民居“周家大屋”和“中港十八潭”两大部分组成。周家大屋位于中港景区东南部,是中港景区主要景点之一,占地面积4400平方米,青石、青砖、青瓦、青木构成,内建有祖宗祠堂,小姐闺阁等,大小房间132间,48个天井,家家相同,户户相连,从里周游一遍——晴不带伞,雨不戴帽。周家大屋,历史悠久,史载,清代乾隆戊戌年,三国时代东吴大将周瑜第代后裔周公举家迁徙于此兴建而成,至今230余年。现周家大屋居民均为周公的后裔。民国21年(1932年)国民党通山县中学迁址周家大屋,历时三年之久,随后,国民党军26师医院曾驻扎于此,达两年之久。近年来,随着九宫山旅游业的发展,周家大屋被定为九宫山的特色景点,恭迎八方游客来这里住民房,赏民歌,吃农家饭,任意品尝农家精制的竹筒饭,苦菜汤,清水鱼,干腊肉,泉水茶,尽情享受农家乐,不忘山月情意长。
中港十八潭
中港十八潭是九宫山新开发的一个景区,它位于九宫山中港民俗村,入口处距九宫山门票站300余米,是一个以池潭为主的新景区,里程有4千米,上通无量寿禅寺,下达中港民俗村。整个景区下部分为深长峡谷,中间部分较为平缓,上部分弯曲绵长。景区两侧高峰耸立,茂林修竹遍插其间,一潭连一潭,一潭高一潭,步步为潭,处处有池,池潭形状各有不同,十八潭的名字也高雅别致,鲜明生动。它们的名称分别为芳心潭、丹桂潭、明月潭、仙姑出浴潭、贞节潭、鸳鸯潭、牛郎潭、织女潭、相思潭、玉龙怀春潭、羞花潭、闭月潭、圆梦潭、情侣潭、君子潭、念慈潭、碧剑潭、星斗潭,景区内的木制拱桥、竹制吊桥架接着深涧绝壁,那泉瀑奔涌的动感图画伴着震耳的轰鸣声使本来有些寂寞的峡谷变得更热闹了。激流是动感的沸腾,峰峦是静止的沸腾,十八潭两岸的林木便成了演奏交响曲的琴柱,那株株秀竹理所当然的成了琴弦,阵阵山风从琴弦上吹拂而过,绵绵的音韵与豪放的激流对衬成一种婉约,豪放派、婉约派在这里和谐默契,相得益彰,这也是大自然的团结力量,是中港十八潭景区的一种生动景象。中港十八潭是继石龙沟之后的又一旅游亮点,如果说石龙沟是欢天喜地的童话世界,那么中港十八潭就是丰富多彩可歌可泣的情爱天地。这是一片爱的海洋,是神秘的伊甸园。

名称由来

九宫山是湖北省六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因南朝“晋安王兄弟九人建九宫殿于此山,遂以为名。此后,多朝皇帝封山赐匾,历代文人作赋题词。
延至南宋名道士张道清赴九宫山开辟道场,香火远播,九宫山便成为全国五大道场之一,特别是1645年明末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殉难于九宫山,从此九宫山声名远播。如今闯王陵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唯一保存下来的农民起义领袖陵寝。
九宫山的得名不仅仅来自于古代的遗留,更是因为现在的九宫山人不懈的坚持和努力,建设着这一方山清水秀的水土,为更多的游客了解九宫山而努力着。

气候说明

九宫山雄奇险峻,景色迷人。春可赏花,夏好避暑,秋看红叶,冬览雪景,既有南国山峰的峻秀,又兼北国风光之壮美,是华中地区闻名的避暑游览胜地。
主峰海拔1656米,盛夏季节日平均气温21℃左右,最高气温不超过30℃。夏天一日三季:午前如春、午后似秋、晚如初冬,素有“天下第一爽”之称。
山上海拔1230米的云中湖为我国最具特色的高山湖泊;有全国落差最大的大崖头瀑布(落差420米);还有面积6万多亩、分布近千种名贵动植物、近百种珍稀濒危物种、拥有大面积原始森林和第四纪冰川遗迹的省级森林保护区九宫山森林公园。来到九宫山旅游,如果是夏季,切记要记得带好长袖的衣服,因为在山间早晚温差很大,老人和孩子需要特别的照顾,以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