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美丽山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甘肃名胜三

一,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卧佛  
炳灵寺石窟卧佛
“炳灵”,是藏语“十万佛”的音译,意译相当于汉语的“千佛山”、“万佛洞”。炳灵寺石窟的正式营建始于西秦建弘元年(420年),后历经北魏、北周、隋、唐,不断进行开凿修造,元明时期仍有修妆绘饰。现存窟龛183个,共计石雕造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约900平方米,分布在大寺沟西岸长约200米,高60米的崖面上。石窟以位于悬崖高处的唐代“自然大佛”(169窟)以及崖面中段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其主体。
中文名: 炳灵寺石窟
正式营建年代: 西秦建弘元年(420年)
石窟地址: 甘肃永靖县
壁画面积: 900平方米
窟内壁画特点: 质朴、粗犷,清新、自然、生动

 

炳灵寺石窟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

中国的佛教石窟。位于甘肃永靖县城西南35千米的小积石山中。炳灵寺在魏晋时称唐述窟,唐代称灵岩寺,宋代始称炳灵寺。炳灵寺文物保管所为其行政管理、文物研究和旅游接待单位。今存窟龛196个,分布在上寺、下寺、洞沟、佛爷台等处。炳灵寺石窟现存早期重要的洞窟为169 窟,为一天然大洞穴,窟内存西秦时的造像和壁画。造像有第6号龛的一佛二菩萨,龛侧墨书题记有“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即公元420年,为中国石窟纪年题记最早者。题记下方绘有数排供养人,其中有当时高僧昙摩毗和道融的供养像。另外,还有第9号龛的3身立佛,7号龛残存的一身立佛,17号龛仅存的菩萨及龛下部的半跏菩萨思惟像等,形象古朴,为早期造像中的精品。23号龛的并列5身禅定坐佛,则显示出西域造像艺术的影响。该窟的西秦壁画题材内容十分丰富,有说法图、维摩诘变、无量寿佛、释迦多宝佛、弥勒菩萨及十方佛、千佛、飞天、伎乐、供养人等,画风质朴,粗犷。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以下寺最为壮观。它们分布在长200米,高60米的悬崖上。炳灵寺石窟现存窟龛196个,石雕像694身,泥塑82身,壁画900多平方米。最大的唐代弥勒坐佛高达27米,最小的雕像高10厘米。其中,西秦开凿的有2窟1龛,北魏开凿的有8窟25龛,北周的有2窟,隋代的2窟,唐代的有20窟113龛。唐代作品艺术成就最高,当时僧人达到3000多人。该窟中的西秦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名僧法显的墨书题记,是国内石窟中保留最早的纪年题纪,对全国其他古老石窟的断代提供了标识,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价值。窟龛造像和壁画以169号自然窟大坐佛以及崖面中所有的众多中小型窟龛构成主体。169号窟古称唐述窟,现称"天桥洞",高15米、深8米、宽20米,为已知中国开凿最早、保存最好的洞窟。窟内有佛龛、石雕、石胎泥塑三类造型。171龛,位于石窟悬崖上,有唐代石胎泥塑的弥勒佛大坐像一尊,依山雕凿,高达27米,雄浑庄严。窟中西秦《文殊菩萨问疾图》,是中国目前所见时代最早的一幅维诘经变图。原16号窟,现归位在石窟群对面睡佛殿内,长8.6米的泥塑炳灵寺卧佛,是中国现存北魏时期的唯一一尊卧佛,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高25厘米的唐代侍女造像,是中国现存石窟像中最为珍贵的一尊,充分体现了盛唐风貌。炳灵寺入口处悬崖旁边伫立着峻峭的姊妹峰,周围有鸳鸯洞、药水泉等胜境,山清水秀,峰险石峻。

历史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

北朝时期的窟龛,如126、128、132、125等北魏窟龛,以释迦多宝佛为主尊,两侧壁有一佛或一佛一菩萨,或二佛并坐,造型上呈秀骨清像,手法细腻,注重神情刻画。而北周的造像,如第6窟的一佛二菩萨造型已趋向浑圆壮硕,第172窟的5身立佛亦是北周造像的佳作。炳灵寺石窟在隋唐发展到了又一高峰。隋代窟龛较少,重要的为第8窟,窟内所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手法较北周更为熟练、细腻,且富于变化。壁画有菩萨、弟子、供养人等,形象生动,色彩富丽。唐代窟龛多建在下寺,且多精美的雕塑作品,如第64号龛的一佛二菩萨二天王为中国石窟造像之佳作,第49~58龛的阿弥陀佛坐像和二菩萨或单身观音菩萨立像等,造型概括,线条简洁,成功地表现了人物的肌肉及衣褶的变化。第10窟的天王像,拄剑而立,威武雄强。而第3窟中的石雕中心方塔为重要的建筑史资料。唐代以后,炳灵寺石窟的造像、壁画虽有延续,但已无大的举动。
炳灵寺石窟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永靖县城西南35公里的大小积石山。积石山虽然地处西北高原,但风景独好。炳灵寺石窟就开凿在黄河右岸的小积石山的大寺沟西侧的崖壁上。
炳灵寺所在积石山山岩的地质结构系细黄沙岩,易于开凿雕造,但不耐风化潮解。由于该地气候干燥,加之峭壁的高处,岩层往往突出如屋檐,对部分窟龛起着遮蔽风雨和太阳曝晒的作用,因而许多窟龛造像虽经千百年的岁月,至今仍得以相当完整地保存着。
炳灵寺的所在地理位置,地处古代中西交通要道“丝绸之路”陇西段的一条支线上。佛教徒在炳灵寺建寺开窟及造像活动,在西晋时便已开始。十六国时期,鲜卑族乞伏部贵族所建立的西秦政权,崇信佛教,一时内地及西域高僧云集于此,译经传法活动十分活跃,西秦境内的小积石山大寺沟,即炳灵寺石窟一带,便成了当时佛教一大胜地。

石窟关键词

甘肃省三大著名石窟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

敦煌莫高窟以壁画见长,麦积山石窟以泥塑见长,炳灵寺以石雕而著名(河南的龙门石窟也以石雕见长)。炳灵寺是中国著名的石窟寺,号称全国四大石窟之一,其艺术价值仅次于敦煌莫高窟。在刘家峡水电站蓄水截流时,为保护艺术国宝,周恩来总理曾经亲自关心安排防护工程建设。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陡峭幽深的积石山寺沟峡里。位于临夏永靖县西南35公里处的小积石山中。从兰州出发乘车行75公里,到刘家峡水电站大坝换乘游艇,经过54公里浩渺的高原平湖,西拐进峡口,过姊妹峰,即可到达。

千年古刹,艺术瑰宝

炳灵寺最早叫"唐述窟",是羌语"鬼窟"之意。后历有龙兴寺、灵岩寺之称。明永乐年后,取藏语"十万佛"之译音,取"炳灵寺"或"冰灵寺"之名。炳灵寺在唐代称为龙兴寺,宋代称为灵岩寺,初建于16国时期。石窟分上寺、洞沟、下寺三处,分布在大寺沟两岸的红沙岩上,洞窟层层叠叠,栈道曲折盘旋而上。炳灵寺以下为主,创建于西秦,历经北魏、西魏、北周、隋、唐、元、明、清各代扩建,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现存窟龛183个,造像近800身,分石胎泥塑和泥塑三种,壁画约900平方米。其中169窟开凿于一天然石洞中,规模最大。浮雕石塔25座。炳灵寺石窟雕像776躯,其中石像694躯,泥塑82躯,主要人物有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无量寿佛、弥勒佛以及各种菩萨、佛等。
炳灵寺石窟
型概括,手法简练,肢体半裸,衣裙飞动,姿态优雅,静中有动,比例协调,充分体现西北浑厚粗犷之神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

在最早的西秦169窟中,塑造有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以及北壁正中的大力佛。坐落在仰莲台座上无量寿佛,面型方圆,着半披肩佛衣,盘腿而坐,有庄重之感。菩萨头顶束发,袒臂招手,伺候左右。浓墨淡彩,呼之欲出。北壁正中大力佛,高7.5米,眉目俊秀,衣纹流畅,神态安详。北魏造像最有特色的是25龛的石雕释迦多宝像,面带微笑,举手叙谈,庄重而潇洒,再现南朝崇尚清谈玄学的风采。炳灵寺石窟以下寺最为壮观,西秦建都临夏期间,国王御驾亲临石窟,挥毫题词,真迹尚存于岩壁之上。石窟悬崖上有石刻大佛像一尊;悬崖旁边矗立着姊妹峰。周围有鸳鸯洞,药水泉等胜境,山清水秀,峰险石奇。乘坐游艇可以直接到达石窟码头。历史变迁,炳灵寺屡遭战火破坏,栈道毁坏。新中国成立后,国务院颁发通知,正式公布炳灵寺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设立了炳灵寺文物保管所,修建了防洪大堤,并在沟中架起了一座15米的独孔水泥雕栏桥。炳灵寺最为典型的是石雕像、浮雕佛塔和密宗壁画艺术,与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甘肃三大石窟。从兰州市去炳灵寺参观,可加入旅行社团体活动,也可以在兰州汽西站乘坐永靖县的长途公共汽车,再换乘游船去旅游。

各时期石像特征

西秦窟龛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现存早期石窟中最重要的第169窟,位于大寺沟窟龛群的北端高处,距地面约45米,是一个高15米,宽2 6.75米,深19米形状不规则的天然洞穴。窟内造像和壁画是应不同功德主的要求先后营造而成,并无统一的规划,现共编为24号。窟内最早的龛像都是单身佛像,镌刻在正壁上部的12身(第18号),居中为一舟形浅龛中4米高的立佛,为石雕并用泥增塑。其左右多为圆券形浅龛中的坐佛,大小有别而形式雷同。这些造像风格古朴,是中国石窟造像中最早的作品
此后,由于窟内几无平整的岩面,大多依岩势凿□孔设□桩,用木料及编织荆条为骨架然后施泥涂垩而成背屏式龛,于其中造像。有的还置木板为龛底。佛龛因地制宜,形式灵活,题材和内容也趋于多样。最重要的第6号龛,高1.7米,深0.76米,宽1.5米,塑一佛二菩萨,榜题标明为无量寿佛和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坐佛形体健硕,面形方圆,神情刚毅。龛侧墨书题记1方,高0.47米,宽0.87米,末尾题:“建弘元年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可知该龛为420年造。但是,若依星岁纪年玄枵,则相当于建弘五年(424)。这是迄今发现中国石窟最早的纪年题记。窟内一批风格相同、敷泥层次相同的龛像和壁画可据此判定为同时期的作品。题记下方壁画供养人数排,为首者题名“□国大禅师昙摩毗之像”、“比丘道融之像”等,是文献记载中的当时著名高僧。第9号龛3身立佛,塑造时间略有早晚,但大体稍早于第6号龛。第7号龛稍晚于第9号龛,主要残存1立佛。正壁下部第17号龛,主像原为一佛二菩萨立像,现仅存右侧菩萨,宝缯束发,形象古朴,亦应早于第6号龛。第17号龛下部半跏菩萨思维像,低头含笑,表现出了悟之时的喜悦心情,是早期造像中的精品。南壁第23号龛并列5身禅定坐佛约与第6号龛同时,均着通肩袈裟,阴刻线衣纹均由左肩斜下展开,明显受到了西域造像的影响。略晚的作品如南壁下部的5身坐佛(第20号龛),均作禅定印,大小不一,中间一身为释迦苦修像。第6号龛内和龛东侧壁面(第11、12、13号龛)以及窟口南侧上方岩壁上(第24号龛),保存了至今仅见的西秦壁画,内容有说法图、维摩诘变、无量寿佛、释迦多宝佛、弥勒菩萨及十方佛、千佛、飞天伎乐、供养人等,画风虽质朴、粗犷,却清新、自然、生动。西秦造像的另一重要作品,是位于窟龛群南端的第1窟石胎泥塑立佛。

西秦晚期至北魏的造像

如第169窟北壁前部高处的第3号龛,背屏式龛内塑一佛二菩萨二天王,龛南侧北魏延昌四年(515)题记,应是后人前来礼佛所书。

北朝窟龛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

北魏延昌(512~515)年间前后,在窟龛群中段有规模可观的开窟活动,如第126、128、132等成组的窟和第125等数十龛。窟均以释迦多宝佛为正壁主尊,两侧壁各一佛或分别雕一佛一交脚菩萨,组成一佛或三世佛的主题。造像秀骨清像,雕琢细腻,反映出来自内地云冈、龙门等石窟的影响和南北佛教文化的交融。第125龛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刻画传神,风骨感人(见彩图炳灵寺石窟第125窟石雕释迦、多宝佛像)。第172窟北壁上部的北魏佛、菩萨像,方正敦厚,大约造于延昌以前。延昌以后的作品,如第184窟(俗称老君洞)壁画,以及第169窟中第5号和8号龛造像,其时代或可晚到西魏

窟龛群中的北周造像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

有第6窟造像一佛二菩萨保存完整,与北魏、西魏相比,造型趋于浑圆壮硕,人体比例已经缩短。窟内残存壁画中有与猿猴有关的本生故事。第172窟北壁下部完整保存了5身立佛,正壁有塑在木构佛帐中的三佛坐像。木构经后代重修。

隋唐窟龛

现存隋代窟龛较少。具有代表性的第8窟,窟内低坛基上泥塑一佛二弟子二菩萨,造型特点接近北周,但艺术处理上更为纯熟、细腻,富于变化。壁画菩萨、弟子、供养人等形象生动活泼,色彩富丽,堪称佳作。下寺的2/3以上(130多个)窟龛建于唐代,特别是唐高宗武则天时期。它不但窟龛数量多,而且艺术水平达到了高峰。第64龛,高1.43米,宽1.46米,雕一佛二菩萨二天王,在中国石窟艺术中,可居于最完美的作品之列,雕凿时间为仪凤三年(678)。第49~58龛,是一组紧密相邻排列整齐的方形(或长方形)浅龛,由龛下造像记可知为永隆二年(681)所造,龛内雕阿弥陀佛坐像和二菩萨或单身观音菩萨立像。炳灵寺唐代菩萨造像成就突出,大多在高度概括的整体造型上,用简洁的线刻表现出运动中的肌肉起伏和裙褶变化。这种简便易行的处理手法,使大量小型造像也都能较好地刻划出菩萨丰腴健美的形体、温厚慈和的面容。第3窟内石雕中心方塔是建筑史的重要资料,就石窟形制而言也是全国罕有的实例。第10窟造像属于盛唐风格,其中拄剑而立的天王像,体魄雄强、威武。位于第169、172窟下方的第171龛摩崖大佛,高27米,为贞元十九年(803)所造弥勒佛倚坐像,以石刻造型并加泥增塑,现泥层多已剥落。龛前原有附山而建的7层木构大阁,已毁。

唐代摩崖大佛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

唐代以后直至元代,除少量补塑修缮外,实际上已无开窟之举。元代以后□嘛教在西北地区盛行,曾在炳灵寺第70窟塑十一面观音像,并在许多洞窟重绘壁画。崖面空隙处浮雕佛塔,应系宋代以后所为,一直延续到明清。

重点石窟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

一,第169窟,它是炳灵寺规模最大、时代最早、内容最丰富的洞窟,是炳灵寺石窟的精华所在。它坐落于窟群北端唐代大佛的上方,距地面50多米,原为一个天然石洞。宽26.75米,高15米,深19米。窟内现存佛龛24个。比较有代表性的佛龛为第6、第7龛。第6龛位于窟内北壁,是一个平面半圆形的三瓣莲式的背屏龛。龛内塑一佛二菩萨像,佛像造型生动,表情丰富。前额宽而圆,双眉细而弯,两眼大而长,鼻梁高嘴唇薄,神情庄重,外着半披肩袈裟,结跏跌坐于莲花台上。衣纹线条自然流畅,富于动感。菩萨高发髻,而部表情,与佛像基本相同,披肩长发,佩有铃形耳饰;上身袒露,戴项圈、臂形耳饰;上身袒露,戴项圈、臂钏和手环,下面穿一大裙,左手下垂握巾带,右手亦握巾带于胸前,站在半圆形覆莲台上。佛、菩萨的面部、胸部及四肢部分,涂以白色,、耳以墨线勾勒,衣裙施以彩绘。佛与菩萨背、项光也施彩绘。佛的圆形背、项光外围均绘有火焰纹。背光内绘伎乐,左、右各五个,均高髻,上身袒露,下身着裙,双足裸露,分别持箜篌,击腰鼓,奏排箫,姿态各异。佛像左上方墨书题有“无量寿佛”四个字,南侧菩萨右上方墨书“观世音菩萨”,北侧菩萨右上方墨书“得大势至菩萨”。龛内北壁大势至菩萨上方彩绘十方佛,上、下两排,均高肉髻、圆脸,着通肩大衣、禅定印、结跏趺坐。佛的面部涂白色,眉、眼、鼻、嘴均以墨线勾勒。白地墨书标题一一标明佛名。
北壁第7号龛的下方壁面,绘有壁画,自上而下,共有三组。
第一组,彩绘二立佛及供养人。
第二组,中间画一佛二菩萨。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

第三组,右侧画一佛二菩萨。从以上窟龛的造像题材和壁画内容来看,西秦时期的造像题材比较简单,大小不一,分布不规则,以佛、菩萨、供养人等为主。但壁画的内容比较丰富,背、项光图案较为复杂,同时又有了简单的佛说法图、十方佛、千佛、飞天、伎乐、供养人以及多宝塔和维摩变等。这些题材,是研究中国早期佛教信仰和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169窟的重要价值还在于,在该窟内发现了中国目前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题记。该题记位于第169窟第6龛彩塑大势至菩萨的左前方。造像题铭约五百字,铭文结尾署:“建弘元年(公元420年)岁在玄枵二月廿四日造”。这一题记的发现,不但使我们了解了炳灵寺创建的准确年代,而且为我们研究云冈石窟、龙门石窟及河西石窟的雕造和发展演变,提供厂了有力的证据和新的线索。
二,第126窟。开凿于北魏。平面方形、低坛基、穹窿顶窟。高3米、深2.9米。龛内正壁雕并坐二佛及二菩萨。佛均半结跏跌坐于方座上,通高2.04米。佛座下北侧一长方形龛内雕有一供养弟子。北壁雕一交脚菩萨及二菩萨,交脚菩萨坐在方座上。台座下雕二只狮子。此窟除二壁雕有菩萨等佛像外,各壁从顶部到底部几乎布满了浮雕。全窟共有雕像112尊,为炳灵寺北魏石窟中造像最多的洞窟。同时,此窟造像具有典型的“秀骨清像”风格,雕造精湛,并有延昌二年(公元513年)造窟题记,是具有代表性的北魏洞窟。
三,第6窟。创建于北周,是炳灵寺石窟这一时期的代表性洞窟。平面长方形、低坛基、平顶窟,高2米,深1.9米。南北两壁雕菩萨立像各一尊,均戴宝冠,前胸敞开,披巾于腹前交叉下垂,着长裙,手执净瓶、念珠等法物。壁上绘有宝树、千佛。宝树上下连续,形成竖格,千佛在两树之间,如同在广阔茂密的树林中静坐修行。南壁下方画着山岩之间的一株大树上,有猿猴攀援、鸟雀停伫,讲述的是著名的“猴王本生”故事。一群猴子在国王园中觅食,国王命人围捕,猴王带着群猴逃离。路上遇到一深涧,群猴不能跃过。于是国王以自己的身体为悬桥,使群猴得以安全逃走。待追猎者赶到时,只见二只喜鹊憩息在树枝上,并无扰动,猎者就转到另处追寻。像这样完整的壁画,在全国其它同一时期的洞窟中并不多见,因而显得十分珍贵。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

四,第3窟。始建于唐代,明代重绘。平面方形、平顶窟,高3.5米、深3.1米。此窟的重要价值在于窟内正中凿一四坡顶方塔。塔高2.23米、塔基宽1.40米,塔为单层、方形盝顶。塔座四沿遗留有孔眼,可知座上曾有勾栏。座正面设弧形踏道。塔身为仿木构建筑,四面各分三间,正面中间开一门,门内塔室中空,可能原来曾有造像,从塔身比例及造型推测,此塔是对于殿堂内佛帐的模仿。盝顶中心为叠涩须弥座的刹座和山花蕉叶及覆钵。此塔整体及细部均具有初、盛唐的风格,是研究唐代建筑和佛教石窟形制的重要实物资料。另外,塔顶正中有印度佛塔中常见的覆钵形。这种把印度塔建筑中的某些特点,巧妙地融会在中国民族建筑形式,在全国其它石窟中,也是独一无二的。炳灵寺石窟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同中国其它几个著名的石窟寺相比,有其自己的特点:第一,这里的石雕、浮雕佛塔很多,这在其它石窟中是少见的;第二,洞窟门顶上方里面再开洞窟,雕或塑有卧佛,这在其它石窟中也是没有的;第三是密宗壁画较多。这与元代藏传佛教兴盛有关。正因如此,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在他所著的《中国通史》中,认为炳灵寺和敦煌莫高窟、天水麦积山并驾齐驱,有着同样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文化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石窟

炳灵寺最早称“唐述窟”,唐代称“灵岩寺”,宋代称“炳灵寺”。炳灵,系藏语“仙巴本郎”的音译,意为十万佛洲。炳灵寺石窟由上寺、下寺、洞沟、野鸡沟及佛爷台等部分组成,创建于西秦,历经北魏、北周、隋、唐、宋、西夏、元、明、,各代都有不断的开凿与修缮,现存窟龛216个。其中以下寺最为集中,现存窟龛195个,造像815身,壁画约1000平方米。造像最大的高达27米,最小的不足20厘米。炳灵寺石窟是中国石窟中最具代表性的石窟之一。其中,169窟内十六国西秦时期的造像,比较集中地反映了中国早期佛教艺术的特色。窟内造像大部分为公元4世纪末到5世纪初的作品,以泥塑和石胎泥塑为主。
中国传统的雕塑艺术,特别注意作品的神采和意境的表现。炳灵寺169窟内西秦造像,在很大程度上充分体现了这一艺术特色。如西秦造像中有的佛像,并排而坐,身姿挺拔,神情庄重。有的身姿健伟,匀称和谐,刚健中透出英武和智慧。有的佛像着轻薄透体的通肩大衣,使躯体的轮廓充分地暴露,挺拔潇洒,刚劲有力,体现了人体的美感。十六国时期的雕塑作品,也可以说是秦汉雕塑艺术的延续和发展。
炳灵寺石窟内的北魏造像,从内容的丰富、形式的多样和造像技巧的纯熟诸方面,都大大地超越了前代。在造像内容上,除了十六国时期通常出现的近似圆雕的佛、菩萨等形象外,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表现佛传或佛本生故事的大面积的浮雕。这些浮雕作品,一方面丰富了佛教雕刻艺术的内容,另一方面装饰了窟龛的壁面,使北魏时期的窟龛更加庄严辉煌,艺术风格也由十六国时期的粗犷奔放转为细致入微。
炳灵寺石窟中,西魏、北周、隋代的作品数量不多,但这一时期,对佛教艺术风格的逐步突破与改革,使雕塑以崭新的面貌使人耳目一新。特别是北周和隋代的雕塑艺术家及工匠们,在他们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中,使雕塑艺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
唐代的雕塑,无论是石雕,还是泥雕,都以饱满富丽、热情奔放和充满活力为特点。这些风格的形成与发展,从某种角度来说,也体现了一种意气风发和蒸蒸日上的时代精神与社会风尚。
炳灵寺石窟中的宋代雕塑数量不多,在雕塑技艺上注重写实形象与实际生活中的人物十分接近。

石窟保护

炳灵寺石窟存在的主要环境地质问题是:
【1】石窟崖壁渗水;
【2】石窟崖体裂隙与危岩危石;
【3】底层窟龛湖湿,酥碱;
【4】窟前泥砂淤积。这些环境地质问题对石窟文物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危害,对其进行治理理是炳灵寺石窟保护的重要任务。
【饮食】美食兰州人好食,尤其偏爱酸辣食品,对川味菜肴和火锅更是情有独钟。市内各大名菜佳肴和民族风味餐饮一应俱全,景扬楼、悦宾楼、峨嵋川菜馆和徽菜馆,是当地最有名的四大店,这里的烤小猪、千层牛肉饼等味美价廉。兰州还有许多小吃街,如农民巷、和政路、建兰路等,营业时间一般从早晨可持续到子夜,有些摊点更是昼夜都营业。
“牛肉面”是兰州最具特色的大众化经济小吃,在兰州街头的任何一家牛肉面馆,都可吃到地道的清汤牛肉面,味道绝佳。兰州人粗犷豪放,聚餐必饮白酒,多喝至半酣方归。外地游客如与兰州的亲朋聚餐,大可开怀豪饮,不必拘泥小节,兰州西凉大曲、金微酒和肃北马奶酒都是当地知名的品种,你喝得越多,主人会越高兴。
【购物】兰州是甘肃的理想购物之处,这里云集了全省旅游工艺精品、土特产品。你可以到中心广场,或者到铁路新村商业区、南关--西关商业区去逛逛走走,相信会有不小的收获。那里是兰州市最重要的商业区,大型商厦林立,特产,传统工艺品,现代旅游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值得一去的地方还有火车西站附近的西津路商业区,那里的酒泉夜光杯(又名玉石杯)最为著名。
 
 
 
 
二,崆峒山
 
崆峒山景  
崆峒山景
崆峒山属六盘山支脉,是天然的动植物王国,有各类植物1000多种,动物300余种,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其间峰峦雄峙,危崖耸立,似鬼斧神工;林海浩瀚,烟笼雾锁,如缥缈仙境;高峡平湖,水天一色,有漓江神韵。

地理位置

崆峒山[1]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城西12公里处,东瞰西安,西接兰州,南邻宝鸡,北抵银川,是古丝绸之路

甘肃平凉崆峒山风光

甘肃平凉崆峒山风光(20张)
西出关中之要塞 。景区面积84平方公里,主峰海拔2123.3米,集奇险灵秀的自然景观和古朴精湛的人文景观于一身,具有极高的观赏、文化和科考价值。自古就有“西来第一山”、“西镇奇观”、“崆峒山色天下秀”之美誉。
平凉崆峒山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自然环境

既富北方山势之雄伟,又兼南方景色之秀丽。凝重典雅的八台九宫十二院四十二座建筑群七十二处石府洞天,气魄宏伟,底蕴丰厚。

崆峒山风光

崆峒山风光(20张)
古往今来,崆峒山[2]吸引了众多的风流才俊。被中华民族尊为人文始祖的轩辕黄帝亲自登临崆峒山,向智者广成子请教治国之道和养生之术 ,黄帝问道这一千古盛事在《庄子·在宥》和《史记》等典籍中均有记载;秦皇、汉武因“慕黄帝事”、“好神仙”而效法黄帝西登崆峒;司马迁王符杜甫白居易赵时春林则徐谭嗣同等文人墨客也留下了大量的诗词、华章、碑碣、铭文。崆峒武术少林武当峨嵋昆仑等武术流派驰名华夏。

历史文化

晨光胭脂峡

  晨光胭脂峡

秦汉时期,崆峒山开始有了人文景观。历代陆续兴建,亭台楼阁,宝刹梵宫,庙宇殿堂,古塔鸣钟,遍布诸峰。明、清时期,人们把山上名胜景观称为“崆峒十二景”: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近年来,新修了法轮寺、卧观平凉、观音堂、通天桥、飞升宫、王母宫、问道宫等景点三十五处,基本恢复了历来所称的“九宫八台十二院”中四十二处建筑群。

荣誉殊荣

1986年5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视察平凉时亲笔题书“崆峒山”;

甘肃崆峒山风光

甘肃崆峒山风光(15张)
1994年元月,崆峒山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2001年元月,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中国首批AAAA级旅游区;2007年5月8日,平凉市崆峒山风景名胜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2年10月顺利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2003年7月26日,崆峒山又登上了国家名片,这套由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隍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是甘肃省继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和嘉峪关城楼后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第4套地方题材的特种邮票;2004年3月晋升为国家地质公园。2005年8月9日,太统——崆峒山经国务院批准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荣誉榜
1、1994年1月10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由国务院批准);
2、1995年1月: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中共甘肃省委授予);
3、2000年12月:景区工作先进集体(由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授予);
4、2001年4月: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由中共甘肃省委宣传部授予);
5、2001年1月11日:国家AAAA级旅游区(由国家旅游局授予);
6、青年文明号(由国家旅游局、共青团中央联合授予);
7、2002年9月28日:通过ISO9001、ISO14001质量、环境管理体系国际认证;
8、2003年7月26日:登上“国家名片”——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以崆峒山最具代表性的景观“皇城、弹筝峡、塔院和雷声峰”组成的《崆峒山》特种邮票;
9、2004年1月19日:国家地质公园(由国土资源部授予);
10、2005年3月15日:中国顾客十大满意风景名胜区(由人民日报社市场信息中心授予);
11、2005年7月23日:太统—崆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国务院批准);
12、2006年1月19日:中国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由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人民日报社市场报、中国质量与品牌杂志社联合授予);
13、2006年4月8日:中国最值得外国人去的50个地方 (由环球游报授予);
14、2006年9月15日: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由亚太旅游联合会、国际旅游商协会、世界华侨华人旅游合作组织、旅游中国周刊杂志社联合授予);
15、2007年5月8日: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由国家旅游局授予);
16、2007年6月26日:首批“中国旅游文化示范地”(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授予);
17、2007年11月:甘肃省十大森林生态旅游景点(由甘肃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展览交易会组织委员会授予);
18、2008年2月:中国十大道教文化旅游胜地(由中国民族报社主办、新浪旅游频道授予);
19、2008年3月2日:中国甘肃优特经济基地(由中国百县(市)优特经济专题调查办公室、甘肃省情调查办公室授予);
20、2009年3月:中国最美的十大宗教名山(由美景中国、中国旅游点评榜组委会、《行游天下》杂志社、搜狐旅游授予);
21、2009年8月15日:中华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最佳目的地(由中国生态学学会、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旅游文化研究中心、世界华人华侨社团联合总会授予, );
22、2009年8月16日:建国六十周年——中国最具投资价值旅游景区(由亚太旅游联合会、中国营销学会、中国国际旅行家协会授予)。[3]

文化渊源

崆峒凤凰岭

  崆峒凤凰岭

崆峒山,以其峰林耸峙,危崖突兀,幽壑纵横,涵洞遍布,怪石嶙峋,蓊岭郁葱,既有北国之雄,.又兼南方之秀的自然景观,被誉为陇东黄土高原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因相传为仙人广成子修炼得道之所,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亲临问道广成子于此山而被道教尊为"天下道教第一山"。近年来,海内外旅游者纷至沓来,使其知名度越来越高。
现有多数材料解释大致有三:一是古为空同氏族居住之地;二是崆峒山为道教胜地,取道教空空洞洞,清静自然之意;三是崆峒山洞穴具多,有空洞之意。三种说法,不无道理。
要说崆峒山名由来,先得说崆峒一词来源,"崆峒"一词,当你翻开字典查找时,一般注释为“山名,在甘肃境内”。最早见于春秋时期成书的《尔雅》一书载:"北戴斗极为崆峒"。平凉崆峒山正位于北斗星座的下方,即为所指。《汲冢周书》记载:"崆峒"是大夏、莎车、姑地、旦略、貌胡、其尤、戎翟、匈奴、楼烂、月氏、奸胡、北秋等十二个氏族的首领。所以说崆峒是周时一个强大氏族部落的名称。又在《史记.赵世家》、《姓氏考》等记载:有商代始祖契的后代分封于空桐(崆峒亦写作空同、空桐、实是同名异写),遂以国为姓。崆峒山为当地一座名山,故以姓命山名。
黄帝问道的圣地--崆峒山
黄帝是传说中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崆峒山神话

崆峒山神话(10张)
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少典之子。 相传曾与炎帝战于阪泉 (今河北涿鹿东南)之野,与蚩尤战于涿鹿(今河北涿鹿东南)之野。打败炎帝,擒杀蚩尤,被各部落尊为天子, 即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首领。相传蚕桑、舟、车、文字、音律、算术都创造于黄帝时代。
据《尔雅》记载:"北戴斗极为空桐。"意思是说,崆峒山应当是北斗星下面的一大片地方,是一个区域,这就难怪历史上北方的好多山都冠以崆峒之名了。值得注意的是,六盘山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崆峒。崆峒山为六盘山之余脉,而生活在这一区域的伏羲,是渔猎社会时代的领导者。而渔猎社会的生活,是由西北高原即黄河上游流域渐次发展的。
由于崆峒山和伏羲文化遗存(包括大地湾遗址)处于同一地域范围,加之雄秀的景色以及独特的丹霞地貌,为其成为黄帝问道的圣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黄帝问道于崆峒山,最早的记载是战国时代《庄子·在宥》:'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崆峒山上,故往见之。'广成子居崆峒山石室之中,黄帝闻而造访,说:'闻吾子达于至道,敢问至道之要?'广成子说:'尔治天下,云不待簇而雨,木不待黄而落,奚足以语至道哉!'黄帝退,筑特室,席白茅,闲居三月,复往见之。广成子南首而卧,黄帝从下风膝行而前,再拜请问治身奈何而可长久?广成子蹙然起身曰:'善哉问乎!至道之精窈窈冥冥,至道之极,昏昏默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劳尔形,无摇尔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岁吾形未尝衰'。庄子讲述这个故事,显然是"道"化了的。主要是论证"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其中也反映出一条认识,劳心伤形。其给予人的积极启示在于,不要斤斤计较名利得失,要心胸豁达,宽容大度,善于忘却烦恼,保持身心的虚静愉悦
《抱朴子·登涉》记载:"黄帝欲登圆丘,其地多大蛇,广成子教之佩雄黄,其蛇皆去。"这一仙话异闻被美国人W·爱伯哈德拿了去,在他编撰的《中国文化象征词典》中说,黄帝部族发生了大瘟疫,听说广成子医道高明,前去讨教治疗瘟疫的办法,结果给治好了。这一说法倒也符合唯物思想。在远古时代,广成子其人既是巫师也是医生。也不能排除广成子是当时部落联盟巫师的可能性。远古时代,人们征服自然与社会的能力有限,寻求既通人事、又能和鬼神打交道的巫师作法祛魔,是可能的事。
周秦时期,黄帝登临崆峒山向广成子问道的事广为流传。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西至于崆峒'。《太史公自叙》说:'黄帝至崆峒,登鸡头山'。
秦汉时期,崆峒山是中西要道--鸡头道的必经之地,东连关中,西接陇右,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许多历史名人和封建帝王曾经过鸡头道,登临崆峒山。《史记·秦始皇本纪》说: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巡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 (鸡头山、千头山、笄头山为崆峒山之别称)。《封禅书》说:汉武帝"至陇西,西登崆峒"。司马迁也说:"余尝西至崆峒"。据考,司马迁于元鼎五年(前112年)登临了崆峒山,这一年他24岁。汉武帝西巡,他跟随到了雍地(庆阳、平凉一带),武帝在祭五畤之后,接着登上了崆峒山。这为他后来写作《五帝本纪》奠定了基础。
贞观二十年(646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陇山视察马政。《新唐书·太宗本纪》记载:"丙戎,陇山头,次瓦亭,观马政"。李世民看到崆峒山佛事大盛,御赐明慧禅院田宅,这是崆峒山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情。现在崆峒山可以确定的唐代建筑有问道宫、轩辕宫等四处。
需要强调的是,崆峒山东至西安不过300多公里。作为13个朝代王都的古长安,前后一千多年,都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崆峒山一带无疑是一块非常重要的战略要地。宋人郑文宝在《萧关议》中指出"高岭崆峒,山川险阻,雄视三关,控扼五原。"这也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人频频光临崆峒山的另一个原因。
真假崆峒山
天下崆峒有五,以有玄鹤出没者为真。位于甘肃省平凉市西南11公里处的崆峒山,因常有玄鹤栖息出没,故当名副其实。
据说,玄鹤“丹顶皂身、白腹朱喙、翅如车轮。”又传说,数千年来,玄鹤仅在洞外出现过3次。还有人说,玄鹤出洞,广成子就要回崆峒山收徒了。
关于崆峒,有很多美丽动人的传说。18000年前,女娲娘娘见平凉居华夏之中,便选此地炼五色石补天。不想所剩太多,正愁没法处置,忽闻泾水潺潺,便灵机一动:“有水无山,岂非美中不足!”于是用五色石精心装点,便有了崆峒山。此山夺天地之造化,蒙鬼斧之神工,气势磅礴,素有“西来第一山”之美誉。
广成子曾修道于昆仑,后觉昆仑仙气有余而灵气不足,又闻女娲造崆峒,便云游到此。1200年后,修成至道,并用“翻天印”将崆峒与诸山相连,使崆峒既保持了北方的雄伟险峻,又兼容了南方的钟灵毓秀。后赤松子驾鹤西行,见此山天经虽连,却地脉未通,便作法打通地脉。天连地通,使水有源而九曲流畅,山有根而百草传芳。此后,位于东台附近的山洞中便经常有玄鹤出没,称之为“玄鹤洞”。后人又于洞外建一堂,名曰“招鹤堂”。
黄帝为华夏始祖,生于山东,居轩辕之丘,故称轩辕黄帝。黄帝降神农、败蚩尤,一统华夏,唯以未闻至道而为忧。闻崆峒山隐者广成子得至道之精而真风远照,于是沐浴斋戒三日,往而问之。见广成子鹤发童颜,仙风道骨,便再拜稽首曰“闻子远达至道,敢问其要若何?”广成对曰:“善哉问也,夫道者,窃冥昏默。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必静必清,无摇汝精,乃可长生。慎内闭外,多知为败。守其一,以处其和,故千二百岁,吾形未尝衰焉!”广成子一席话,颇为玄虚。黄帝似懂非懂,但揣摩其意,似觉要人俭以养德,静以修身,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既静且远,乃可长寿。然而黄帝胸襟广阔,要为天下芸芸众生谋求福利。他静悟三年后心领神会:于是设干支以计年月,著《内经》以疗百病,定刑律以惩恶扬善,兴农桑以丰衣足食。使人类从此由野蛮走向文明。后人感其诚,于东台建问道宫。该宫为崆峒山之山魂,至此崆峒山名声大震
黄帝因闻至道于崆峒,乃长寿而善终,为后人所敬仰,奉为偶像,因而问道宫自古至今香火不断。后秦皇汉武,亦西临崆峒,以求长生。殊不知新陈代谢,生老病死,乃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长寿可矣,长生不能!秦皇长生,焉有汉武?汉武长生,焉有魏晋?长此以往,哪会有现代文明?且无论秦皇,还是汉武,终因凡心过重,野心太大,均不能摆脱权力的困扰和荣华富贵的诱惑,做到“抱神以静”。故既无长生,亦无长寿。
与秦皇汉武相比,唐太宗李世民要明智得多。他有感于少林寺12棍僧救驾之功,故对佛教恩宠有加。命高僧玄奘法师不远万里去西天拜佛取经,并在铜川修玉华行宫,供玄奘法师潜心释典译经。又于长安建慈恩寺,修大雁塔,以藏经卷。但此举却无形中冷落了道家,后经魏征提醒,才恍然大悟:佛教虽好,但来之于异国他乡,道教才是中国之国粹。况道教始祖老子李聃,与己同宗,于私于公,均怠慢不得。于是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并追封为“太上玄元皇帝”。降旨赐崆峒山黄金500两,白银5000两,封地500亩,要佛道两教和睦相处,永世不得相争。仁智禅师领旨谢恩后即破土动工,建轩辕宫、舒花寺、法轮寺、莲花寺、栖云寺、凌云塔等多处寺庙、道观、塔院,使崆峒山气势更加磅礴恢宏,规模空前,并僧道和谐,美谈千古!
道佛两教,虽渊源信仰各异,但与人为善的宗旨相通。太宗皇帝虽未亲临,但却悟出了佛道两教之真谛,真正地读懂了崆峒。于是轻徭役、薄税敛、修水利、兴农桑,让人民安居乐业,繁衍生息,才有了名传千古的贞观之治。他虽贵为天子,但却胸襟广阔,高瞻远瞩,不求长生,但求长治。大胆地汲取外来文化,而又不盲目媚外,成为继黄帝之后又一得道的圣主明君。他既不奢望成神,亦不梦想成仙。事实上他也跟秦皇汉武一样,未能成为一路神仙,但却跟轩辕黄帝一样,成为一代圣贤。
明代高道张三丰,曾隐居崆峒山,修道苍松岭。终得至道之精,被明成祖朱棣尊为真仙,赐号“通微显化真人”并欲请其出山。于永乐十年三月“御制香书”曰:“朕久仰真仙,渴思亲承仪范……朕才质疏庸,德行菲薄,而至诚愿见之心,夙夜不忘……”其至诚之心,溢于言表。若三丰凡心未泯,当求之不得,欣然前往。然三丰毕竟已脱胎换骨,超凡脱俗,不为名利所动。回书辞谢曰:“一叶扁舟出离尘,二来江上独称尊,三向蓬莱寻伴侣,四海滩头立姓名,五湖浪里超生死,六渡江边钓锦鳞,七弦琴断无人续,八仙闻我亦来迎,九霄自有安身处,十载皇萱不负恩,烧丹炼药归山去,哪得闲心捧圣文。”
崆峒山玄鹤洞传说
从问道宫的香院向东南方望去,但见东台悬崖绝壁上,有一直径约两米左右,深不知底的洞,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崆峒山玄鹤洞。据历史记载,全国有5个崆峒山,唯有平凉的崆峒山上有玄鹤洞。玄鹤洞内有一对黑色的仙鹤栖息其中,若遇贵人游山,它们飞出洞外,双双比翼,翱翔于空谷广宇之中,以表示对贵人们的欢迎。那么这对仙鹤是怎么来的呢?这里还有一段美妙的故事呢。  相传在很早以前,广成子在崆峒山修炼时,随身带来一男一女两个玄鹤童子服待他。这对童男童女每天除干完师傅吩咐的活以外,天天耳鬓斯磨,时间一长,互相之间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对广成子吩咐的事也淡漠了,经常误了事情。起初广成子没介意,后来他越看越不对劲儿。有一次,广成子正在炼丹,有一味药不够了,便叫他们去取,可叫了半天也不见人影儿,广成子大为生气,取出仙镜一照,原来俩人正相依在一起情意绵绵地说悄悄话呢。广成子等这对童男童女回来后,责问道:“你们是仙童,应以修身炼丹为主,怎么能偷偷干出凡夫俗子做的事呢?以后要自重、自爱,专心炼丹,不许胡来!”这两位童子见师傅发现了他们的隐情,羞愧难当,可是又舍不下这段感情,虽然当着师傅的面承认了错误,私下里仍暗中往来。
然而纸里包不住火,童男童女喑中往来的事又被广成子发现了,广成子大发雷霆,他把两位玄鹤童子又叫到当面训斥道:“两个大胆狂徒,对师傅的教训竟充耳不闻,无动于衷,私下偷情,延误炼丹,这样下去如何成仙?我看你们凡心不死,成不了大器,你们还是到人间过凡夫俗子的生活去吧!不过我再给你们一次机会,现在你们自己决定是真心真意跟我学仙升天,还是还俗过平凡人的生活呢?”两位童子见师傅问,一时犹豫起来,他们既想长相厮守,又不愿放弃学得一半的道术。思前想后,他们觉得还是先学好道术,然后再考虑终身大事,于是他们又一次违心答应了师傅的要求。
后来,广成子终于炼成仙丹,道术也修炼成功,他该回天宫了,两位玄鹤童子也将随他回天宫。此时此刻,两位童子恋恋不舍,不忍离开这仙山美景,不忍离开崆峒山,也不愿分开,他们想对师傅说明不回天宫,又怕师傅生气。正在为难之际,广成子却开口了:“徒儿们,我看你们是不想跟我回天宫吧?既然你们相亲相爱,那我就成全你们,就留你们在这山上生活吧!”玄鹤童子一听把他们俩留下了,心中感激不尽,忙跪下磕头谢师傅。广成仙说:“我给你们指个住处,你们好好生活吧。”说罢随手一指,悬崖上立刻出现了一个岩洞,广成子又说:“这个住处不易被人发现,里面什么都有,够你们吃用一辈子的。不过,我对你们有个要求,你们不能只顾吃喝玩乐,还要做三件事:第一,要体察民情,为民办事,保证人们平安;第二,对人间的清官、皇帝,你们应亲自出洞迎接;第三,及时向我通报民间发生的事件。”两位童子听了师傅的话,一时感激不尽,同声答道:“师傅,你放心,我们一定听您的话,照您说的去做。”
从此后,两位玄鹤童子成了夫妻,他们常年住在那个仙洞里,按照师傅指点的去做。因此,后人常见到这两位玄鹤在崆峒山翱翔盘旋。清顺治十三年,平凉知府汪鹤皋游山时见过这对仙鹤,并作诗一首名曰《崆峒元鹤记》,现有石刻存在紫霄宫院内;清代官人李瑛也看到两只玄鹤在崆峒山飞翔,他赋诗曰:玄鹤高飞唳碧天,一声清澈到人间;千古遗有仙禽在,何事而今道不传?

旅游攻略

[交通指南]
从西安至平凉的班车每天有4班次以上,从兰州到平凉每天有6辆左右,火车也可到达。到平凉后,在盘旋路乘13路公交车可直达崆峒山客运中心,然后自己登山上去,也可乘坐专门上山的车(每人20元),也可在前山弹筝湖坝岸乘坐缆车(每人50元)上山。从市区打车去景区费用也不超过30元。现在的门票为120元,老人或学生凭有效证件可为半票;另外平凉市人可凭身份证带近期一寸彩色照片于崆峒山旅游管理局(职校对面向西200米)办理年卡(每卡30元)。
[最佳旅游季节]
秋染崆峒

  秋染崆峒

最适合旅游季节:夏、秋,温度适宜。但要注意防晒。推荐游览伏羲庙、麦积山石窟、崆峒山
最不适合旅游季节:春、冬,气温寒冷,注意添加保暖衣物。推荐游览显圣池、仙人崖、秦安兴国寺
[景区天气]
平凉市区海拔1100米,年平均气温11℃。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四季分明。夏季最热为7月份,历史最高温42℃。冬季最冷为12月份~1月份,最低温零下20℃,降雨量较甘肃西部多。

景点简介

崆峒十二景
香峰斗连、仙桥虹跨、笄头叠翠、月石含珠
春融蜡烛、玉喷琉璃、鹤洞元云、凤山彩雾
广成丹穴、元武针崖、天门铁柱、中台宝塔[4]
聚仙桥:在崆峒前山麓泾河河谷中,原有一巨石横跨泾河两岸,河水每被巨石阻拦,喷珠溅玉,景色壮观,是为崆峒十二景之一的“仙桥虹跨。”明人罗潮《仙桥虹跨》诗云:“仙桥飞渡壑,横亘长虹卧,来往闲游者,不信天边过。”1980年,修建崆峒水库,聚仙桥被淹没。1986年在坝前600米处重修。
望驾山:崆峒山东峰,前临平(凉)泾(源)公路,山前胭脂水和白泾河相会,海拔1926米。望驾山突兀耸立,气势雄伟,站立峰顶,泾河川和平凉城尽收眼底。相传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山上云雾遮罩,虚无飘渺,大臣们在山前垒土相望,故称望驾山。峰顶原有怀旷亭,今已不存。
广成丹穴:在望驾山北峰的绝壁上,这里悬壁如削,十分险要,人迹罕至,相传广成子居住穴中,炼穴修道。“广成丹穴”是崆峒十二景之一,罗潮《广成丹穴》诗云:”地崖插天表,丹洞迷芳草,知是广成居,怅望云杳杳。”
三教禅林:在望驾坪,地势平坦,环境幽寂。1939年,山东人刘紫阳出资,其弟子刘园阳主持,修建大殿三楹,后由静禅、润明二僧主持,又称居士林。
问道宫:也叫轩辕谷,位于崆峒前峡,泾水北岸,背山面水,环境幽寂,身居殿内,听不到泾水涛声。相传这里是黄帝向广成子问道处。唐代这里已有建筑,元朝至正间重修问道宫,今存有《重修问道宫碑》一通,明朝宣德、万历年间,再次重修,成为一组庞大建筑群。明人唐龙《问道宫》诗云:“欲捉白蟾飞树梢,遍寻元鹤在云中,荒凉栋宇聊停节,怅望当年问道宫。”

地质特征

崆峒山位于平凉城西12公里处,它西接六盘山,东望八百里秦川,南依关山,北峙萧关,泾河与胭脂河南北环抱,交汇于望驾山前,海拔高度在1456—2123.5米之间,垂直高度为667.5米,总体规划面积为83.6平方公里。崆峒山是六盘山的支脉,属于上三迭系紫红色尖硬砾岩构成的丹霞地貌。

丹霞

“丹霞”是一个很美丽的名字,我猜大家一定想知道它的形成原因。根据地质学家的考证,在中世纪发生的一次强烈造山运动中,使今日崆峒山及东北、西南一带产生了一个山间盆地,雨水不断冲刷的黏土、砂石积聚到盆地中沉积,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被胶结成紫红色砾石,称为崆峒山砾岩。到了侏罗纪初期,这个区域又受到地质运动的作用,地壳上升,产生许多新的沟谷和山峰,经过长期的风雨侵蚀,流水切割,形成了各种奇特秀丽的丹霞地貌。崆峒山的丹霞地貌丰富多彩,以顶平、身陡、麓缓为基本特征,并且它还是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时代最古老的紫红色岩层所形成的丹霞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