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鸟岛
地理位置
鸟岛是亚洲特有的鸟禽繁殖所,是中国八大鸟类保护区之首,堪称“鸟的王国”。
两座小岛
鸟岛共两座,西边的小岛叫做海西山,又叫小西山,又因这里是候鸟集中产蛋的地方,因而也叫蛋岛;东边的大岛叫海西皮,也叫鸬鹚岛。
蛋岛
蛋岛东头大,西头窄长,形似蝌蚪,全长1500m。该岛原来只有0.11k㎡,现在随着湖水下降有所扩大。1978年以后北、西、南三面湖底外露与陆地连在一起,岛顶高出湖面7.6m。据说,每年3~4月,从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等地迁徙来的雁、鸭、鹤、鸥等候鸟陆续到这里开始营巢;5~6月间,岛上鸟蛋遍地,幼鸟成群,热闹非凡,声扬数里。此时岛上有30余种鸟,数量达16.5万多只;7~8月间,秋高气爽,群鸟翱翔蓝天,游弋湖面;9月底开始南迁。
为了不破坏鸟儿的繁衍生息环境,又方便游人观赏,1986年,青海省政府拨款60万元,在岛上兴建了暗道、地堡、瞭望台等设施,供游人观赏。地表则由沙土、石块覆盖。
在瞭望台,可以看到
看不到
候鸟云集、鸟蛋遍地的壮观场景,在蛋岛的地堡里,还有鸟岛摄影图片展,一张张精美的图片,展示着鸟岛的壮观。
鸬鹚岛
现在岛上建有栈道,这条长约1.5km的栈道名叫青海湖自然生态科普长廊,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向游人介绍青海湖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漫游其上,既可远眺蔚蓝的青海湖,还能近距离观赏正在学飞的雏鸟。
鸬鹚岛的东部,悬崖峭立,濒临湖面。岛前有一巨石突兀嶙峋,矗立湖中。四周波光岚影,颇为壮观。
鸬鹚岛是鸬鹚的王国,栖息的鸬鹚数以万计,它们在岩崖上筑满大大小小的窝巢。尤其是岛前的那块巨石之上,鸬鹚窝一个连一个,俨然象一座鸟儿的城堡。
鸬鹚岛正对青海湖中的海心山,在岛的东南部建有码头,乘快艇可达海心山,也可在湖上畅游一番。
据说,鸟岛之所以成为鸟类繁衍生息的理想家园,主要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这里地势平坦,气候温和,三面绕水,环境幽静,水草茂盛,鱼类繁多,是鸟类繁衍生息的天然场所。那些独具慧眼的鸟儿们,根据自己的习性和爱好,在这里选择不同的地形地貌和生态环境,构筑自己的家园。为保护这些鸟类资源,保护鸟类的家园和人类的生态环境,现在,鸟岛自然保护区已被列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独特景观
青海湖鸟岛,不仅以辽阔、明媚、恬静、雄伟、神奇而著称于世,而且以其丰富的水中矿产资源和渔类资源吸引着无数科技工作者和观光浏览的人们。可泛舟湖面观一望无际的湖景,也可漫游草原享受大自然的风光。青海湖鸟岛,是中国著名的旅游圣地之一。
进入青海湖鸟岛,进大门再步行约200米 ,登上“鸟岛”观鸟台,只见台下的沙滩上黑头、灰白身子的银鸥铺天盖地,它们或卧或立,或飞或落,令人眼花缭乱;喧闹的“哇哇”声贯入满耳。在台近处,成百只大雁卧沙孵卵,它们的“丈夫”们分别呵 护着自己的妻儿,守卫着自己的家,一旦发现“入侵者”进犯,立即张开翅膀,高声鸣叫,冲向“敌人”,将其驱走。鸟儿们以沙作窝,抓紧阳光充足,食物丰富的大好时机栖息养生,繁衍后代。在鸟群稀疏的空隙里会看到一枚枚散在的鸟蛋“无人问津”。
空中,不时有列队的大雁或鸿鹅贴着湖面飞过,偶尔有天鹅或信天翁自由自在地翱翔。
交通路线
黄海鸟岛
鸟岛,位于辽宁大连石城岛东部0.5海里海面上,面积0.03k㎡。因其东面矗立着两尊极似镇守海关的
将军的巨石,因而又名“形人砣子”。这里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水鸟筑巢安家,繁衍生息,形成了极为罕见的鸟岛奇观。岛上栖息着黑脸琵鹭、黄嘴白鹭、黑尾鸥、小白鹭等三十余种珍稀鸟类。其中,黑脸琵鹭是世界级濒危鸟类,目前世界仅存几百只,这里最多时有二十多只,并且据鸟类专家考证,这里是它们在中国大陆的唯一繁殖地。绕砣观鸟,常见岛上斑斑点点,黑白相间,或恣意嬉戏,或盘旋号叫。那万鸟齐飞,竟翔天空的景象,可谓恢弘壮观。
鸟岛位于蛇岛南3海里处,主峰海拔118.7m,面积不过0.3k㎡。岛上草木丛生,气候适宜,雨量充足,昆虫很多。每年春秋,成群结队的候鸟南飞或北往,都要在此休息和补充食物,年复一年,该小岛便成了它们迁徙中必停的休息站。岛上最多的鸟是海鸥,它是留鸟,即长期留在岛上居住,因为这种海鸥的叫声象猫叫,当地人称它为海猫,所以该岛又叫海猫岛。海鸥,住岛上石缝岩穴,主食鱼类,生性团结。人们若在产孵期上岛捡蛋,海鸥会群起而攻之,或投下石子,或拉鸟屎,或用翅膀拍打人脸,直到把来犯者赶走才肯罢休。海鸥求偶方式很有趣,一般是雌鸥采取主动。它相中某只雄鸥后,便不停向它发出亲昵的求爱鸣叫,而当雄鸥经不住诱惑接受求爱时,雌鸥反而做作起来,要结婚吗?必须有定情之物。于是雄鸥只好一头扎进大海,叼上条小鱼,喂到雌鸥嘴里。雌鸥这才随雄鸥进入洞房。
海鸥蛋可食用,海鸥肉因腥气较大,一般不食用。岛的南部水深7~10m,是黄黑鱼聚集的地方,海珍品也十分丰富。因岛上设施还不完备,所以只能安排专门船只上岛参观。
千岛湖鸟岛
鸟岛是五龙岛景攻的生态旅游景点,位于千岛湖中。这个形似小鸟的岛上,饲养着来自世界各地的飞禽、走禽、涉禽、水禽、猛禽等50余种6000余只。整个岛屿沉浸在一片鸟语花香之中。唐代大诗人李白的“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名句在此得到了印证。
岛上辟有百鸟园、珍鸟园、孔雀苑、猛禽园、笼鸟长廊、飞鸽广场和自然鸟群等赏鸟游览区。在小径上行走,你只在手上放些面包虫或鸟饲料,成群的八哥或其他鸟就会飞来啄食,让人领略到一种回归大自然的感觉,乐趣无穷。在鸟岛的百鸟园喂鸟会使您真正享受到回归大自然的乐趣,而人鸟对话则会使您感到人与鸟的朋友亲情,激起人们爱鸟、护鸟的情感。此外,还有人鸟合影、观看竹筏鱼鹰捕鱼表演、群鸽嬉戏等参与性项目在等着你们。离开鸟岛前,与岛道个别,鹩哥、八哥会跟你说:“再见,欢迎再次光临!”十分有趣。
班公错鸟岛
班公错位于中国西藏自治区最西部的阿里地区的界湖。
又称错木昂拉仁波。藏语意为“ 明媚而狭长的 湖 ”。湖面海拔为4241m。湖面积604k㎡。其中中国境内为413k㎡,克什米尔地区为191k㎡。湖体呈东西向狭长形,两端水面开阔,中部为河道型水体。入湖河流有麻嘎藏布、多玛曲、昂卖曲、麦巴尔渠、藏格河、卡尔龙巴、纳隔河、通达河等。湖水水质分布具有东淡西咸的特点。淡水贮量约有46.57亿㎥。东部最大水深41.3m。湖中有丰富的细鳞鱼和无鳞鱼。湖滨牧草丰茂,是良好的牧场。
在阿里北面的一个著名的大湖“班公错”。位于中印边境的班公错是著名的“天鹅湖”,湖心的鸟岛汇聚了无数高原上特有的珍禽。
羊卓雍湖鸟岛
鸟岛位于西藏自治区的羊卓雍湖里,是一个四面环水的湖心岛屿。这个岛屿和其他十几个岛屿一样,都是单独的山峰耸立于湖心而形成的。鸟岛位于羊卓雍湖东部偏北,西与雍布岛隔水相望。岛上栖息着大量的天鹅、沙鸥等鸟类,因此该岛得名鸟岛,鸟岛和附近的几座岛屿也是藏南地区最大的水鸟栖息地。
高原上的淡水湖泊生机蓬勃,这里聚居着大量红嘴鸥和斑头雁,偶尔会在湖边出现罕见的野马群。湖中心有著名的鸟岛,一到夏季,就有数以万计的地中海中头鸥来此繁殖。可以租船在湖中游览,也可以上鸟岛看成片的鸟窝、鸟蛋,观赏海鸥和斑头雁。需要提醒的是,岛上的鸟蛋是受保护的,绝对不可以带走。
湖中有几个鸟岛,对鸟类繁殖和自然资源保护起着积极作用,湖中生长裂腹笪和裂裸尻鱼,近年已有捕捞,湖滨周围的高山草场是优良的牧场。
红螺湖鸟岛
这里湖水荡漾,绿树成荫,山水相依,百鸟争鸣。在这里有众多的国家一、二级野生保护动物,更有不远万里而来的黑天鹅、澳洲鸵鸟、欧洲火烈鸟,以及秃鹫、草原雕、鸳鸯、大雁、丹顶鹤、黄嘴鹳等近百种,上千种珍惜鸟禽。鸟语花香、祥和宜人。
海州湾鸟岛
车牛山岛是中国著名的“黄海鸟岛”。这座岛距大陆百里之遥,面积0.05k㎡,主峰高66m,岩壁陡峭,雄伟非凡。车牛山岛正处于中国温暖带与北亚热带的过渡地带,由于受海洋性季风气候的影响,岛上终年温和湿润、气候宜人、树林葱葱、花果飘香。海州湾是著名的渔场,岛上的各类昆虫,为栖息这儿的鸟提供了可口、充裕的食料。该岛又处于中国东海岸的脐部,是海鸟繁殖和候鸟迁徙必经的“海上驿站”。加之这里地势幽静,与世隔绝,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越,为鸟类繁衍栖息提供了一个安宁舒适的环境,所以许多海鸟都喜欢在这里安营扎寨。据来岛考察的鸟类专家鉴定,车牛山岛已经发现的鸟类共有20目、40科、128处,其中丹顶鹤、灰灌鹤等都属于世界上濒临灭绝的珍稀鸟类。
西沙群岛鸟岛
西沙鸟岛即东岛,又名和五岛,为中国西沙群岛中的第三大岛,也是一座鸟岛,它距三沙市首府永兴岛32海里。岛长期400m,宽1000m,百积10.55k㎡,是上升珊瑚礁及珊瑚贝壳沙体复合组成的岛屿,海拔仅4~5m。森林茂密,绿草如茵,树荫覆盖率 70%。居南海诸岛之冠。满岛的灌木丛、抗风桐、银毛树为海鸟提供了天堂般的居住场所;四季的亚热带气候,为海鸟提供了理想的生活环境;四周的海中资源,丰富的鲜鱼鲜虾,为海鸟群提供了充足的食料。这里被为“鸟的天下”,聚居着40多种鸟,主要有白鲣鸟、燕鸡和锈眼等。其中白鲣鸟是最常住的“居民”,有5.6万之众。
江心鸟岛
在小岛的沙背上、草丛中、沼泽里,无数只形态各异的候鸟在此憩息。其中有国家级保护珍禽丹顶鹤、白头鹤、大天鹅等。它们有的戏波弄影,孤芳自赏;有的驻足小憩,左顾右盼;有的追逐嬉戏,举颈亮翅。鸟鸣处处,涛声阵阵,恰似一首美好的百鸟奏鸣曲。突然,一阵不知哪来的声音打破了宁静,霎那间,万鸟齐飞,遮天蔽日,蔚为壮观,不一会儿,又翩翩落地,江滩恢复了先前的和谐。江滩、珍禽、碧空、白云,构成了一幅大自然的精美画卷。
青铜峡水库鸟岛
黄河鸟岛又叫青铜峡鸟岛或青铜峡库区鸟岛。库区鸟岛自然保护区位于青铜峡镇南30km的水库之中,东临黄河主河道,隔水与牛首山相望,面积8.3万亩。保护区内水面开阔,沙洲遍布,湖沼成片,迥水曲折的水乡泽国,鱼虾等水产资源丰富,每年春、夏、秋三季栖息和途经这里旅鸟候鸟180余种,多达数万只。其中鸟岛面积44.45k㎡。青铜峡鸟岛属于黄河沙淤积而形成,植被丰富,鸟类繁多,是一处集自然景观,生态旅游为一体的旅游区,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旅游区缺少大中型旅游宾馆、餐厅,其景区的黄河鱼向来被游客称道。
庙岛列岛鸟岛
长岛鸟岛即车
由岛,车由岛,是庙岛列岛中一个十分细小的岛屿,面积仅有0.044k㎡,位于庙岛列岛的东部。
车由岛,素有万鸟岛之称,因此岛是多种候鸟迁徙的一个中转站,每年来此岛生息的候鸟十分多,无法精确计算究竟有多少只。据初步估计,仅在车由岛上繁衍生息的夏候鸟就达1万多只,故将车由岛誉为“万鸟岛”。
每年的4、5月间,海鸥在这里双双对对地度完了蜜月,雌鸥便在岛上孵卵化雏了。刚出壳的小海鸥十分惹人可爱,雌雄双亲便在巢中轮流照看雏鸥,又轮流外出觅食。其它像海欧一样在车由岛繁殖的鸟类,还有不少。
据统计,庙岛列岛之上共有220余种鸟类,占山东省鸟类总种数的67%,而其中车由岛上的鸟类无疑是异常多的。每年来这里的候鸟有丹顶鹤、白尾海雕、白肩雕、大天鹅、鹗鹰、比利时红隼、丹麦云雀、瑞典乌鸦、萨尔瓦多蛎鹬等等。它们在南迁途中,过山越海,路途漫长,十分辛劳,需要找地憩息,在飞越渤海海峡时,庙岛列岛无疑是它们最好的中途栖息地。故此,庙岛列岛素有中国北方的“候岛旅站”之美名。
南湾湖鸟岛
鸟岛位于信阳市区西部的南弯水库中,该岛屿是南弯水库中部著名的岛屿,是南弯水库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年春夏约有10万只以上的白鹭和鸬鹚为主的鸟群盘桓于此,蔚为壮观,因此得名鸟岛。鸟岛又称“牌坊岛”。面积0.35k㎡,是南湾湖中最大的岛屿,分为旅游开放区和鸟类保护区。每年春夏时节有十几万只鹭科候鸟从南方飞到此地,繁衍栖息,主要有白鹭、灰鹭和牛背鹭。
浑河鸟岛
鸟岛,是目前沈
阳唯一一座自然生态的鸟类观赏中心。鸟岛又名干河子岛,位于棋盘山开发区境内,在东陵公园东侧,世博园南侧,是浑河水系中的一个岛屿,占地面积49.26公顷。历史上的鸟岛就因其形恰似一条巨龙卧于(浑河)水中而得名“龙滩垂钓”,成为著名的“辉山八景”之一。
在沈阳鸟岛一年不同的季节里,在一天里不同的时间内,岛上的森林、灌丛、湿地、水塘都将带给人们不同的景观:春季万物复苏,百花齐放,鸟岛上的鸟儿开始孕育生命;夏季草木茂盛,郁郁葱葱,鸭、雀在树荫上下小憩,白鹤在苇塘觅食;秋季层林尽染,刚刚长大的鸿雁跟在母亲的后面,在铺满金黄色树叶的地面蹒跚摇摆;冬季白雪皑皑,大地一片肃杀,只有雁鸭们还在浑河里未冻结冰的水面上嬉戏。
沈阳鸟岛鸟类有四大类:走禽、游禽、涉禽、鸣禽。如:丹顶鹤、黑、白天鹅、孔雀、秃鹫、白鹭、黄喉、蓝喉、鸳鸯、鸬鹚、灰鹤、金刚类鹦鹉、白鹇、红嘴欧、斑头雁、鸵鸟等等,每天孔雀、黑、白天鹅、海鸥等会定时成群围绕在鸟岛上空飞翔、盘旋,其景观堪称一绝。
错鄂鸟岛
错鄂鸟岛位于那曲申扎县色林错周围,方圆14000多k㎡的湿地是为保护黑颈鹤而建的保护区。藏族人称黑颈鹤为“宗宗”,意为天鹅,它是世界上已知15种鹤类中惟一生存于高原的鹤。国际上也有因此称之为藏鹤的。因生存条件特殊,繁殖及成活率低,黑颈鹤被国际鸟类红皮书及濒危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急需拯救的濒临物种。春夏两季在这里定居的鸟类有80多种,最常见的是斑头雁,还有数以万计的地中海棕头鸥,从遥远的地中海飞过来。
黑颈鹤体型高大俊逸,性情温和,常翩翩作舞于湖滨水岸,极具观赏价值。黑颈鹤雌雄体形相似,嘴甲和腿部为青黑色,眼后有白色斑块。头顶有发丝状黑色稀疏之羽,朱红色皮肤裸露,因而呈深红色头顶。尾羽较短,站立时被黑色飞羽覆盖,颈上端三分之一部分为黑色,故名黑颈鹤。
黑颈鹤体态优美,性情温文尔雅,举止端庄典雅,舞姿潇洒飘逸,鸣声悠扬悦耳,深得草原牧人的喜爱。每当听到“果果”的鹤鸣声时,恰是草原春至入夏,万物萌发生机的最好时节,给人一种安逸祥瑞之感。人们把它奉为幸福吉祥使者,唤作仙鸟,甚为珍惜,很少有人偷袭或惊扰它。每当人或狗走近它的周围时,它会很有礼貌的向其鞠躬致礼,或展翅起舞,或“果果”的鸣唱,令人心花怒放,顿生惬意。
自古以来牧人们对它寄予了深厚的感情,称其仙鹤。老人们常教导他们的后代“要爱护这种吉祥鸟,不要乱杀滥捕”。每当鹤落到牧家周围时,人们会极其自然得逗它说:“仙鹤,仙鹤,请你张开有力的双翅跳个舞,把你的右翅亮给我”;或以“长颈的仙鸟,行空的长翼鸟,落地的长足鸟,啄食的长嘴鸟”等来称颂它。
黑颈鹤是一种候鸟。它虽然不需同大雁那样横空远行,飞跃千里苍穹,但是每当冬季来临之时,它会飞回藏南谷地。等到春回大地时,飞到大草原栖息。草原上虽很少见到集聚的鹤群,但它们分布面很广,西从尼玛,东到索县,南从嘉黎,北至双湖,到处都有鹤的栖息处。
骆马湖鸟岛
岛位于骆马湖东北部,为新沂市棋盘镇柳沟村属地,约70余亩,原为荒岛。10年前被村民唐保美承包后,经长期种植养护,现已变成植被茂盛、浓荫覆盖的绿岛,其中以柳树、杨树、芦苇为主。岛中间还有10多亩鱼虾出没的水面,形成了大片湿地。
经考察,发现鹭鸟都在岛中间的柳树上筑巢,一棵树多的有六七个鸟巢。经粗略推算,在此栖息、繁育的鹭鸟近万只,有白鹭、夜鹭、池鹭等。水面有6只野鸭戏水,两大四小,显然为“一家子”,黑羽红脖,为“赤颈鸭”。冯教授称,徐州一般冬天才会有野鸭,夏天有野鸭十分罕见。老唐说,岛上现有野鸭三四十只,到冬天会增至200多只。此外,岛上还发现大量斑鸠、野雉等。新沂市环保局和棋盘镇政府已于2007年6月命名该岛为“鹭鸟保护区”。
东湖鸟岛
鸟岛位于东湖景区东部的落雁景区,也称作落雁鸟岛,是一个四面环水的湖心岛,因为该岛是鸟的乐园而得名。南部与情人桥相望,是落雁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将扩建落雁景区内的鸟岛。扩建完成后,这里将成为全国中心城区最大的过冬候鸟歇脚点。落雁景区是东湖四大景区之一,水质干净,为景区内唯一的三类水体,是全国最大城中湿地。每年冬天,万余只
候鸟在湖中的孤岛——走人棋鸟岛“歇脚”,包括大雁、野鸭、白鹭、鹊鸭、斑鸭、绿头鸭等133种鸟类。
陆水湖鸟岛
鸟岛位于陆水湖主坝东3km处,岛上亚热带阔叶林和灌木丛密布,常年青绿,四周水草丰茂,岛上栖息各种鸟类20多种,白鹭鸟最多时可达10万多只。因为陆水湖生态环境好,鸟岛上草木丰茂,区域地理、气候环境与其它岛略有不同,各种鸟才纷纷来此岛栖息,形成了陆水湖景区的一大奇观。在不到1公顷的这座小岛红枫湖鸟岛
鸟岛位于贵州省清镇市西南平坝县境内的红枫湖内。这个贵州省最大的人工湖可以分成北湖、南湖、中湖以及后湖四个部分,而北湖以岛屿多著称,鸟岛分布于北湖之中,因环境十分优美,吸引众多鸟类在此筑巢或停留,因而形成鸟岛,沿岸有西汉古墓群、苗王营垒等,岛上建有苗族、布依族、侗族等村寨。
天马河鸟岛
鸟岛俗称小鸟天堂,位于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城郊天马村的天马河里,死一个四面环水的河心岛屿。鸟岛是一座由树龄达数百年的巨大榕树覆盖的岛屿,树荫面积达10000㎡。树上常常栖息着各种鸟类,以白鹭最多,当地人称这座岛屿为“雀堆”。巴金的散文《鸟的天堂》即描述的这个岛屿,近年来当地在岛屿周围新开辟了鱼塘与荷花池塘等,真假了湿地面积与候鸟的“鸟食”,增种各种树木2万余株,新建了环岛榕阳观鸟长廊等。
瓯江口鸟岛
鸟岛有6个,即北爿山屿、南爿山屿、北猫屿、双峰山岛、南摆屿、北摆屿。这些岛屿长年有海鸥、贼鸥、白鹭、白鹳、海燕、赤嘴鹭鸶等栖息繁衍。大多为候鸟,一般在4~9月集中在这些岛上,繁殖期有2~4次。高峰期在端午节前后,有的岛屿有上万只栖息翱翔。
①北爿山屿,在鹿西岛东北面,即北纬28°00′47″,东经121°15′58″。面积55379㎡,岸线长1101m,为独峰岛,海拔56.2m,岛上表土稍厚,有茅草,有水源,附近海域为渔业定置作业区;岛上有灯桩一座。汛期岛有渔民居住,设有县政府保护鸟类资源通告牌。
②南爿山屿,在鹿西岛东北面,北爿山屿南介,即北纬28°00′20″,东经121°15′42″。面积74984㎡,岸线长1395m。单峰岛,海拔60.9m。表土稍厚,有茅草,兼有马尾松,有水源。
④双峰山岛,在南策岛的南部,即北纬27°41′50″,东经121°08′21″。面积24133㎡,岸线长567m,海拔61.7m。出露岩石为早白垩世流纹斑岩。土层薄,长有白茅、芒箕等杂草。
⑤北摆屿,在南策岛南部,即北纬27°42′46″,东经121°10′56″。面积15214㎡,岸线长636m,海拔31.7m,土层薄,植被少。
⑥南摆屿,在南策岛南部、北摆屿南侧,即北纬27°42′41″,东经121°10′16″,面积14927㎡,岸线长545m,海拔25m,为裸露基岩,上无表土。
其中前两个合称南北鸟岛。洞头鸟岛,无人居住岛,由于气候条件适宜,并有充足海鲜食料等,给一些鸟类的栖息,生存,繁殖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因此长年有群鸟寄居翱翔,繁衍生殖。在这两岛上大量的有海鸥、白鹭、白鹳、海燕、赤嘴鹭鸶等。一般为四至九月间生活在这些岛屿上,每年繁殖二至四次。以端午节前后为高峰期,仅北岛上就有上万只鸥鸟飞翔,群飞之景极为壮观,沙滩上遍地是鸟蛋!
耒河鸟岛
鸟岛又叫江口鸟洲,位于衡南江口乡东隅,地处耒河中间,四面环水,于1984年已列为全国重点和湖南省以保护鸟类为主的自然保护区。距衡阳市41km,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珠高速公路傍境而过。鸟洲的核心区域面积35公顷,由陈家洲、张家洲、龙家洲三个岛组成,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洲上古树修竹成荫,气候温暖凉爽,附近水库、池塘星罗棋布,稻田、森林延绵成片,鸟类食物丰富,是鸟类活动的理想王国。一年四季在这里栖息和繁衍的鸟类有17目38科181种,总数达10万只以上。每天清晨和傍晚是鸟出巢和鸟归巢时期,也是观鸟的最佳时期,无数只鸟成群结队,印证了人们的“飞时疑是天上云,落时不见河边”之说,鸟洲也被专家冠以“人群中鸟的天堂”。根据江口鸟洲的特色优势,衡南县委、县政府正积极开发江口鸟洲生态旅游。坚持以保护为主、以开发促保护的原则,拟将鸟洲建成一个集观鸟、休闲、娱乐、教育、购物为一体的自然公园。不久,鸟洲将会以一个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游人面前。
鸟岛位于江口乡耒水中游,鸟岛四季如春,自然环境独特,人为干拢少,可与“大连蛇岛”相配,堪称中国南北对峙天然专类动物园的两颗明珠。鸟洲由耒水中游3个洲组成,面积22.5k㎡,加上沿岸绿化区共700k㎡。据考察,鸟类有33科,114种,其中有42种是留鸟,39种是候鸟,总数在10万只左右,受国家保护的一类鸟有白鹤、苍鹭等,二类保护的有鸳鸯等74种,经济价值高的有鹌鹑、环头雉等。
(一)植物资源
(二)动物资源
境内分布有鸟类14目33科4亚科114种,其中属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保护的鸟类有42种;属国家规定保护的有2种,属一类保护的有白鹤,属二类保护的有鸳鸯;另外经济价值较高的鸟类还有鹌鹑、环颈雉、绿头鸭、花脸鸭、亦麻鸭、竹鸡、董鸡,食虫益鸟有大山雀、虎皮燕雀、黄腹山雀、灰椋鸟、金腰燕、回声杜鹃等。河中尚有丰富的鱼虾和贝类。
江口鸟洲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思路
江口鸟洲拥有三个世界之最,保护区面积最小、鸟类最多、密度最大,资源特色十分突出,被定为湖南省未来十大生态旅游热点景区之一.但目前无论是质量还是效益都未上档次、上规模.文章在全面评价保护区旅游资源价值的基础上,从功能分区、开发思路和市场营销三个方面提出了江口鸟洲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对江口鸟洲建成生态环境优良并具有丰富的鸟文化内涵的国家级旅游精品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另外,还有一个鸟岛在西印度洋的塞舌尔群岛中,有一个面积为40公顷的小岛,那里居民很少,却是海燕栖息的场所,最多时大约有175万对。早晨,一对对“情侣”在附近的洋面上捕食鱼虾,夜晚便成群结队回归于此,嬉嬉闹闹。雌海燕下蛋后,岛上满地都是海燕蛋,当地居民俯身可拾。蛋商将收购的海燕蛋加工后运销国外,一年可销出海燕蛋420至500万只。
塞班岛地区鸟岛
鸟岛位于塞班岛的北部,由石灰岩构成,因栖息众多的鸟类而得名。岛屿虽然不大,但给鸟类提供了充分的生存空间,岛上有着上百种的鸟类栖息。涨潮时,鸟岛就像是一座海上孤岛,退潮时和本岛相连,阳光照射下整座岛闪闪发亮。旅客可以在退潮时来这里赏鸟,近距离观看海鸟们的可爱模样。岛上也有望远镜可供赏鸟,0.5美元可以使用2分钟,透过望远镜可以看到岛上小鸟们自在快乐的模样。鸟岛宛如一块与世隔绝的绿翡翠,是每个游客的“必游之地”。
钓鱼岛海域鸟岛
钓鱼岛一带是太平洋的海鸟栖身所,可是海鸟好似有两个不同的家族,只分别栖身在黄尾屿和北小岛上,而居中的钓鱼岛仅是两岛之间的停留站。成千上万的海鸟栖居在这里,每年4-5月间,成群的海鸟几乎遮住了黄尾屿的天空。海鸟在黄尾屿产卵,数量极为惊人,登岸捡拾鸟蛋者,俯拾即得。海鸟因甚少与人接近,人亦少在此狩猎,故鸟不怕人,捕捉极为容易。黄尾屿因鸟多,又称为“鸟岛”。[2]
马岛地区鸟岛
鸟岛Bird(西班牙语:帕哈罗Pájaro),是福克兰群岛的岛屿,位于西福克兰群岛斯蒂芬斯港以南附近,位于52°09′S 60°54′W 。大致呈三角形,长2km,宽1.1km,面积1.2k㎡。岛屿南部海岸的西部高达70m,北部为斜坡,西部是悬崖峭壁。岛的中心有一个大的季节性池塘,西部有一个小入口。东部海角有两个半球形的高峰,高达30m,非常陡峭,北部悬崖最高,海拔107m。是企鹅和海鸟的栖息地。
法罗群岛鸟岛
鸟岛,又叫弗格洛伊岛Fugloy,是法罗群岛最东边的岛屿,位于62°20′N 6°18′W,面积11.2k㎡,居法罗群岛第11位。人口44人(2007)。因大量鸟类在该岛的峭壁上筑巢,故称鸟岛。该岛上有3座山峰,海拔高度分别为621m,549m,420m。鸟岛上有北极海鹦等鸟类。大量的鸟类在岛上悬崖筑巢。东海岸海拔448m处附近还有一个灯塔。
大西洋鸟岛
鸟岛(伯德岛)Bird,在南乔治亚岛西北部,长4.8km,宽800m,面积3.4k㎡,最高山海拔356m。人口4人。位于南纬54°00′,西经38°03′。该岛自1963年起一直为英国的南极研究站,目前是英国南极调查局(BAS)的生物学研究站,在约旦湾,研究的主要重点是生态和岛上的海鸟和海豹。岛上拥有众多的企鹅、海豹和双黑眉信天翁、灰头信天翁、巨海燕等鸟类,为保护该岛的野生动物,2006年1月,研究站拆除,清除残余垃圾。在1775年由英国航海家詹姆斯·库克发现。
二,日月山
|
|
地理概况
日月山位于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青海湖东侧,海拔最高点为4877米。日月山,是我国自然地理上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分界线,是我国外流区域与内流区域、季风区与非季风区、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分界线,也是青海省内农业区与牧业区的分界线。日月山东侧阡陌良田,一派塞上江南风光;西侧草原辽阔,牛羊成群,是一幅塞外景色。山体两侧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实属国内罕见。日月山顶部由第三纪紫色砂岩组成而呈红色,故古时被称为“赤岭”,藏语称“尼玛达娃”,蒙古语称“纳喇萨喇”,即太阳和月亮之意。因山体呈现红色,古代称为“赤岭”。
历史地位
日月山,历来是内地赴西藏大道的咽喉。早在汉、魏、晋以至隋、唐等朝代,都是中原王朝辖区的前哨
和屏障。故有“西海屏风”、“草原门户”之称。北魏明帝神龟元年(公元420年),僧人宋云自
洛阳西行求经,便是取道日月山前往天竺。在历史上,日月山还是唐朝与吐蕃的分界。 公元7世纪,以松赞干布为首的吐蕃雅隆部落,兼并了其他部落后,在一个叫逻些(拉萨)的地方建立了吐蕃王朝,与当时的唐王朝就以赤岭为界。松赞干布被推为赞普后,他倾慕唐王朝的繁荣与文明,贞观八年(634年),他派出使者赴长安与唐朝通聘问好。唐太宗对吐蕃的首次通使也很重视,当即派使臣冯德遐持书信前往致意还礼。松赞干布“见德遐,大悦。闻突殿与吐谷浑皆尚公主,乃遣使随德遐入朝,多赍金宝,奉表求婚”。可是,当时唐太宗没有同意,松赞干布几次派人向唐朝请婚也未能如愿,便决定用武力通婚,于贞观十二年(638年)爆发了蕃唐首次战争。松赞干布率军进攻唐松州(治嘉诚,今四川松潘),被唐军击退,这就是历史上的“松州之战”。吐蕃兵败后,松赞干布遣使到长安谢罪,并派大相禄东赞备厚礼——黄金五千两及宝物珍玩数百件,到长安再次向唐太宗请婚。翌年,太宗允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嫁松赞干布,并于贞观十五年(641年),指派江夏王李道宗随同吐蕃王朝使者禄东赞护送文成公主去吐蕃王朝的国都逻些。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茶马互市
古代历史上有许多发生在农牧区交接地带的互市,赤岭互市就是较著名的一个。唐武德二年(619年),在今青海东部地区设鄯州(治今乐都碾伯)、廓州(治今化隆群科),置刺史。次年,唐与吐谷浑讲求和好,并达成互市协议,互市于承风戍(今拉脊山口)。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唐与吐蕃定点在赤岭互市,以一缣易一马。当时青海是重要的产马之地,吐谷浑人培育的“青海骢”在唐代仍驰名于世,产于今黄南、海南等地区的“河曲马”也是国内名马。
明后期至清初,互市地点增多,增有镇海堡、多巴、白塔儿(今大通老城关)等。清平定罗卜藏丹津叛乱后,对互市严格控制,规定只准每年2、8月在日月山地方进行互市交易,并派军队弹压。后因这种规定不能满足各族群众之间的交换需要,清廷便数次放宽政策,并将日月山互市地点移至丹噶尔(今湟源县),日期也予以放宽。丹噶尔互市是日月山互市的继续,很快成为“汉土回民远近番人及蒙古往来交易之所”,在嘉庆、道光之际,商业尤其繁盛。清《丹噶尔厅志》记载丹地市场“青海、西藏番货云集,内地各省商客辐辏,每年进口货价至百二十万两之多”,成为当时西北地区显赫的民族贸易的重镇。
名称由来
日月山其名的由来,跟文成公主有关。传说,当年文成公主动身西去和番之时,悲痛万分,唐王陪送了
一面宝镜劝慰她,要她到了汉藏分界的地方,取出来照看,从镜子里就能够看见家乡和父母亲人。历经艰幸,辗转到了赤岭,公主思亲心切,便取出宝镜照看,镜中显现的只是自己消瘦的面容和残阳斜照下的赤岭山脉,她此时才明白,父母是为江山社稷而哄骗了自己,悲愤伤心之下,把宝镜扔了出去,摔成了两半,正好落在两个小山包上,东边的半块朝西,映著落日的余辉,西边的半块朝东,照着初升的月光,日月山由此得名。
故事传说
位于青海省湟源县西部的日月山,是祁连山脉的一个分支。公元638年的唐贞观15年正月,一支庞大的送亲队伍护送着一位美丽的公主走过日月山口,日月山便从此闪亮在中国人伫望公
主远去的心海,守望着无尽的苍凉和沉甸甸的传说。唐代以前的日月山不叫日月山,叫做赤岭,远看如喷火,近看如染血,因远望高山“土石皆赤,赤地无毛”而得名。这座海拔仅3200米的小山,在群山巍峨的青藏高原上,因其太小而不值一提。她在群山环绕中透出一个隘口,让骑马行走的民族便利地穿越青藏高原,成为中原通向西南地区和西域等地的重要隘口,成为历史上有名的“交马赤岭”,中原和吐蕃封建王国的使者必须在此换乘对方的马方可踏入异域土地。穿越青海远嫁西藏,从古都长安出发的文成公主必然要沿着这条祖先拓展的古道,走向遥远的西部,让守望高原的日月山,迎来这铭心刻骨的历史感动。“过了日月山,两眼泪不干”。就像“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的阳关,就像“一去一万里,千之千不还”的天涯海角,漫漫的远嫁之路,必然要有这么一处分手告别的苍凉之地。为送别我们的公主,日月山便被赋予了这凝重的阳关情结。作为告别中原的最后一站,文成公主在山上支起了帐篷,在故乡做最后一梦,伫望故乡最后一眼。她站在山顶,回首不见长安,西望一片苍凉,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忍不住取出临行前父皇唐太宗所赐的日月宝镜,没想到镜中出现的却是长安繁华的景色,令她离愁倍增。公主悲喜交加,泪如泉涌。想到自己远嫁和亲的重任,毅然将日月宝镜抛下赤岭,摔在东的是日镜,摔在西的是月镜,摔碎的镜片让泪水和风沙掩埋,成为今天的日月二山。两山隔山相望,唇齿相依,如情侣,如父女,其情其景,无不动人。为纪念这位深明大义的公主,今天我们把赤岭改名为日月山,名与形相符,情与痛相增。为了中原这片风雨飘摇土地的万年长存,为了维持帝王的万古基业,面对一个又一个觊觎中原的匈奴、吐蕃、蒙古发起的连年战乱,守着“女婿不打丈人”的平民认识,守着异域和亲的婚姻胜过十万雄兵的历史高度,早在公元前33年,汉元帝就采取了最简便最温情的和亲政策,民女出身的宫女王昭君就成了历史上的第一个。在这点上,文成公主不是第一个。但是作为皇族血统高贵的她,完全可以凭高贵的出身和绝世的美貌嫁给王公大臣,过上平静而富贵的生活,免去远嫁之凄苦。为了大唐的稳固为了中原和西域永远的和平安宁,她放弃她应该享受的一切幸福,用一个女人柔弱的双肩担负起华夏民族万年大团结的沉重担子。在这点上她绝对超过王昭君。沉重的历史,和平的责任,我们非要用牺牲一个女人的爱情和幸福来换取,作为男人,作为华夏的子孙,我们站在日月山上,热泪盈眶伫望公主远去的背影,跪拜这位伟大的女性。山还是那座山,只是山更清,草更绿,朝拜的游人如织。今天的日山和月山上各修建了两座亭子,分别叫日亭和月亭,经幡飘舞的亭子里面用碑文和壁画记录了公主入藏时的种种情景。山上是无数藏人用虔诚和信仰堆起的玛尼堆,石堆上插满了盘树虬枝。山下是文成公主庙,矗立着巍峨的文成公主
汉白玉雕像。藏歌悠悠,牛羊如云,无数经幡和高昂的藏歌迎着日光漠风飘扬,表达出一代又一代人们对那美丽灵魂的深深崇敬。站在被称为青海高原皇冠的日月山顶远眺,山下女儿般温柔的草原涟漪般涌来,涌来退去,青翠静谧的感情涟漪般涌来,涌来又退去。东麓是富饶美丽的湟水流域?清澈的响河水蜿蜒曲折?盘山绕岭?滋润着两岸丰腴的田野?养育着这里勤劳的人民。西北方便是波澜壮阔的青海湖。西南山峦绵亘?草原无际?帐篷点点?炊烟袅袅?数不尽的牛羊骏马犹如五彩斑斓的珍珠在绿油油的草地上滚动。在距日月山40公里的西山脚下?便是闻名遐迩的倒淌河,南面几十公里处是奔腾咆哮的黄河和举世瞩目的龙羊峡。山下的倒淌河,这条华夏大地惟一一条我行我素倔强地从东流到西的倒淌河,凝聚了公主太多复杂的泪水,幽静而温柔地倒淌着,是倒淌那段千年不断的感情?是倒淌那千年流不断的眷念?文成公主途经赤岭作短期停留的历史事实,给汉藏人民留下了美好的记忆,青海民间至今流传着这样的故事:当文成公主行至赤岭,将要离别唐朝管辖的土地,心中一片怆楚。向前西望吐蕃,天高云低,草原苍茫;回头东望长安,更加留恋故土。遂拿出皇后赐予的“日月宝镜”,从中照看长安景色和亲人,不禁伤心落泪,思乡的泪水汇集成了倒淌河,由东向西,流入青海湖。但当她想到身负唐蕃联姻通好的重任时,便果断地摔碎了“日月宝镜”,斩断了对故乡亲人的眷恋情丝,下定了毅然前行的决心,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西行的道路。继这次和亲的70年后,唐又以宗室女金城公主嫁给吐蕃赞普弃隶缩赞,金城公主沿着文成公主走过的
路,又一次经过了日月山。金城公主入蕃和亲,对于促进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今天,日亭、月亭在当年公主驻足的地方高高耸立,站在亭前西望,当年崎岖艰难的路程如今已变成了连接汉藏人民的康庄大道。
主要景观
日月山为祁连山支脉,西北一东南走向,长90公里,宽10--15公里,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最高峰阿勒大湾山,海拔4455米。据说,当时文成公主从长安乘坐马拉轿车进藏时,才16岁,大约花了一年时间走到日月山。再往西去道路崎岖不平,只能骑马,文成公主便在此休息并学习骑马,停留了大约两个月。如今,根据文成公主那些动人的历史传说而建设的日月山景区已出具形态,景区内有文成公主像、文成公主纪念馆以及日亭、月亭、日月泉等。
公主泉
进入景区,首先看到的是被经幡旗装饰的公主泉。据说,文成公主在日月山向东遥望自己的故乡时,发现视线已被群山阻隔,禁不住流下悲伤的泪水,泪水幻化成了一条小泉,此泉就叫公主泉。
唐蕃古道
穿过日月山坊,是当年文成公主经日月山赴吐蕃和亲走的道,叫唐蕃古道。古道旁,有文成公主纪念馆和日月山神牛塑像,纪念馆内,供奉着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塑像。
雕像浮雕
沿古道上行到一个平台,正中是高达9米的文成公主雕像。贵族装束的公主身着披风,怀抱宝镜,坚定地目视前方。她的背后,是一组再现她进藏故事的青铜浮雕。浮雕长20米,宽6米,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古都送别。文成公主跪拜唐王,李世民率众王公大臣送别,在盛唐歌舞“反弹琵琶”的美妙乐声中,公主告别家乡父老、兄弟姐妹,踏上西去的漫漫路途。第二部分叫赤岭摔镜。第三部分是藏王迎亲。松赞干布率众臣、僧侣、头人,在柏海(今青海玛多县的鄂陵湖和扎陵湖)举行盛大热烈的迎亲仪式,并向护送公主前来的李道宗执子婿之礼,而后和文成公主一同进藏。
回望石
在山顶广场上,竖有“日月山”青石碑和回望石,这是文成公主站在呼呼
的山风中最后一次流泪回望故乡的地方。文成公主,一个柔弱的少女,为了大唐的稳固,为了中原和西域永远的和平安宁,用柔弱的双肩担负起民族团结的沉重担子,凄苦远嫁。站在这里,幻望公主远去的背影,不能不令人对她肃然起敬。令人欣慰的是,据说文成公主与比她大9岁的松赞干布一见钟情,松赞干布也对自己能娶文成公主为妻十分高兴,他说:“我的父祖辈没有一个人能和上国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为妻,深感荣幸,当为公主筑一城以夸示后代。”在公主到达西藏之后,命人仿照唐朝建筑模式修造了一座宫殿式的建筑给她住,这就是布达拉宫。文成公主在吐蕃生活了近40年,一直备受尊崇。山口中还有1950年10月1日由青海省军区司令员贺炳炎、政委廖汉生树立的“日月山修路纪念碑”,记载了人民解放军修建青藏公路的业绩。
日月山双亭
日月山两座遥遥相望的山顶,分别建有日亭和月亭,这是1984年青海省政府拔专款修建的。日月亭位于青藏公路哑口(海拔3520米)两侧的山顶,均为八角砖木结构,亭顶琉璃瓦,彩绘飞檐,绘有太阳、月亮图案,金碧辉煌,具有浓厚的藏族建筑风格,区分日月亭的唯一标志是亭顶上的太阳和月亮。日亭内有青海省人民政府撰文刻制的“文成公主进藏纪念碑”,记述了文成公主和亲始末及历史功绩。亭内还绘有壁画,再现了文成公主进藏的历史面貌。[1]
日亭壁画
日亭壁画主要讲述了藏王松赞干布派大臣禄东赞赴唐都长安请婚,以及请婚过程中禄东赞以大智大勇力排诸难,巧破难题的轶事。其一题:要把一群母马和一群马驹区别出母子的故事。禄东赞是从雪域草原上来的,这道题对他来说易如反掌,他把母马和马驹分开后各圈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放出马驹,马驹发疯般的扑向妈妈身旁。其二题:唐太宗让禄东赞从三百名女子中找出文成公主来,聪明的禄东赞早料到会有此难题。他事先通过探访了解到,原来公主用一种护肤品,名叫“万里飘香”,只要擦上这种油,就异香扑鼻,能引来蝴蝶和蜜蜂。三日后,三百名打扮的一模一样的美女齐集在一起,两只蜜蜂在一女子头顶盘旋,这样公主被认出来了。
月亭壁画
月亭壁画主要介绍了文成公主入藏后,从中原带去精神与物质文明的传播情况。当时,唐朝已进入封建社会,而吐蕃则处于奴隶社会阶段。因此,壁画逐一反映了公主带去的纺织、酿酒、音乐、舞蹈、天文、地理以及佛教等传播情况。各种先进技术的传入,极大地促进了吐蕃社会的进步与文明。随之,吐蕃也创立了自己的文字--藏文。藏文的创立,标志着吐蕃人民从此也进入了文明时代。而文成公主做为这个文明时代的奠基人,而永垂史册。
日月山展厅壁画
公元七世纪初,松赞干布派使臣禄东赞一行,以黄金五千两及珍宝数万件作聘礼,向唐求婚。壁画中坐车者为唐太宗,立者为禄东赞一行,壁画中间是文成公主行至“赤岭”时手持日月宝镜,思念故乡亲人,但她想到唐王的重托及和亲大任,毅然弃镜西行的描述。壁画下部为唐太宗赐松赞干布的“灌顶国师阐化王”之印,壁画右下部是汉藏建筑相至流入的景象,左下部车中佛像是文成公主从唐带去的释迦牟尼像,现存放在拉萨大昭寺。左部为公主逝世后,藏族人民缅怀其功德,供奉为神的情景。
三,坎布拉
景区简介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位于黄南州尖扎县的西北部,
与国家重点工程李家峡水电站紧密相连,距省会西宁131
公里。坎布拉地区以独特的“丹霞”地貌而著称,山峰挺拔,雄浑壮丽,充满阳刚之气,具有很强的自然风光魅力,堪称全国之最。坎布拉又是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有宗扎西寺、南宗寺、尼姑寺,成为显、密、僧、尼各教派并存的藏传佛教圣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总面积15000多公顷。公园内分布着坎布拉乡所辖七个藏族村社,人口1800人。设有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接待处,隶属尖扎农林水利局管理,工作人员21名。
地质特征
坎布拉国家地质公园,在地质方位上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会区域。公园内涵盖“丹霞”峰林地貌景观、新生界沉积环境和沉积构造类型以及3800万年以来的地质生态环境演化遗迹。坎布拉丹霞地貌由红色砂砾
岩构成,岩体表面丹红如霞。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主要地貌特征。山体如柱如塔、似壁似堡、似人如兽,形态各异。各种造型栩栩如生,形态千奇百怪,有鬼斧神工之妙。坎布拉地区有十八座奇山险峰,南崇峰、宫保峰、德杰峰、内宝宗峰、大雁峰、尼姑峰、山羊峰、
牦牛峰等,这些山峰的命名大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十八座山峰中,阿琼南宗和内宝宗最为闻名。德杰峰在阳光照耀下,远远望去,犹如拉萨布达拉官之盛景;位于德洪村附近的“仙女聚会”,是由数十个拔地而起,形态各异的圆锥形山体组成,上面有奇花异草点缀,四周地形隆起,犹如“仙女”们在翩翩起舞,景色奇特、秀美,如入仙境,让人叹为观止;强起岗位于风景区的西部,是由大小数十座峭壁如削的塔状山峰组成,在最佳景点观赏,似群山起舞,林海茫茫,晴岚雨雪,气象万千,给人以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阿琼南宗四周为陡岩峭壁,只有一条石阶小径通往峰顶,这条小径大部分是在悬崖上人工开凿而成的。峰顶有一座古刹,数间小石窟,窟内陈列佛像,终年香火不断。内宝宗是一个四四方方的独立山峰,上有奇花异草,峰顶有天池、泉水。
瑶池仙境:由20余个塔状峰林组成,塔尖向西北方向偏离,致使塔林东南侧下陡上缓,这是区内丹霞峰林普遍的形态特征。
群峰竞秀:结晶底上顶托起的数十个大小不等的峰林构成。这里能看到垂直节理及裂隙对丹霞地貌形成的影响。
驼峰:层状岩层沿裂隙风化剥落跨塌而成高低不平的峰林。
峭壁深壑:丹霞地貌形成鼎盛时期特有形状。
丹峰险壑:由多个锥形峰林组成,沟壑纵横,险象环生。
佛手指天:单个塔峰沿垂直裂隙继续垮塌、淋蚀,构成紧密相靠的参差之貌,形似佛手而得名。
拉裂松动:高陡裂隙在重力作用下,使岩使拉裂松动,配松动体上一棵松,构成一幅雄险画卷。
水平层理:水平层状岩层保持了原始沉积风貌,已是区内能形成丹霞峰林的内因。
塔峰林立:区内主要峰林地貌类型,其塔尖微向东南方向偏移。原因是这里的岩层倾向西北,倾角512度,雨水淋溶及面蚀速率西北侧最快,故塔尖向东南侧偏移。
丹霞地貌
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观:坎布拉丹霞地貌多以奇峰、方山、洞穴、峭壁为
其主要地貌特征。大型山体如住状、塔形、城堡,陡峭直立,雄伟壮观,气宇非凡。小尺度的造型地貌似巨人、兽类,各种造型等栩栩如生,形态千奇百怪,有鬼斧神工之妙。有一个叫德杰的山峰,在阳光照耀下,远远望去,犹如拉萨布达拉官之盛景。在这些造型地貌中,以“仙女聚会”、“强起岗”、“南家沟””的风光最具有代表性。
位于德洪村附近的“仙女聚会”,是由数十个拔地而起,形态各异的圆锥形山体组成,上面有奇花异草点缀,四周地形隆起,犹如一座规模宏大的“古城堡”,居高临下俯视,确如瑶池仙境,“仙女”们在翩翩起舞,景色奇特、秀美,如入仙境,让人叹为观止。
强起岗位于风景区的西部,海拔2700米,是由大小数十座峭壁如削的塔状山峰组成,在最佳景点观赏,似群山起舞,林海茫茫,晴岚雨雪,气象万千,给人以气势磅礴,蔚为壮观之感,“江山如此多娇”的无限感慨油然而生。
南宗沟长约5公里,以中段风景最为迷人,这里奇峰突起,景色千变万化,山坡上松柏叠翠,鸟语花香;谷底里溪水潺潺,景色幽静,令人神往。
植物景观
坎布拉气候温湿,植物生长茂盛,森林覆盖率达28%,主要树种有桦树、青海云杉、油松、山杨、油松、云杉四季常青,不畏严寒,耐贫瘠,可在悬崖壁上扎根生长,挺拔秀丽;点缀在山坡岩下的山榆树形优美潇洒。海棠花在沟沿溪边到处可见,为我国传统名花。花草灌木种类繁多。常见的有杜鹃、忍冬、金露梅、银露梅、小檗、锦鸡儿、旬子、蔷薇、沙棘、花揪及荷兰菊花等数十种。每到六七月间,山坡上、谷底间山花烂漫,野草芥菲;9月金秋,霜叶鲜红,硕果累累,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在林间草丛中经常出没珍禽异兽,如鹿、石羊、麝香、锦雉、盘羊、百灵、画眉、马鸡、夏季南来的布谷鸟等,花香鸟语,使游人流连忘返。
宗教文化
坎布拉地区佛教历史悠久,被称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复兴地。阿琼南宗、尼姑寺、南宗扎寺都先后建在这里。该风景名胜区内的南宗寺,有着1000多年的悠久历史,为藏传佛教后弘期的发祥地。公元8世纪,西藏赞吉达玛灭佛,藏绕赛等3名僧人由西藏来这里避难和修行,并收贡巴绕赛为徒
。西藏佛教能在公元10世纪后重新恢复并发展,同这几个僧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传说藏统赛等“三智土”在阿琼南宗的山坡上种了三棵松树,后长成参天大树,树干直径约亚米多,不幸1958年被毁,残根尚存。清代,尖扎一带宁玛派宗教领袖藏欠·班玛仁增在这座山峰下主持修建南宗寺和南宗尼姑寺。现有的南宗扎西寺、本本子寺和南宗尼姑寺,是青海省内显、密、僧、尼并存的唯一法地。寺院内热贡佛教绘画技艺精湛高超,光彩夺目。阿琼南宗四周为陡岩峭壁,行人上下犹如攀登云梯,峰顶有古刹一座,掩映在绿荫之中。古刹由数间小石窟组成,依山就势,窟内陈列有佛像,绘于墙壁上的壁画约为明清年代所作,四季香火不断。南宗沟为省内著名的佛教圣地,千百年来,藏、甘、川、新、滇以及省内广大朝拜者络绎不绝。省内著名的夏琼寺、和日寺、德千寺距风景区较近,可考虑作为本风景区宗教旅游的主要组成部分。
民俗风情
重点工程
景观评价
在这里,座座山峰姿态万千,形象各异,宛若仙境。坎布拉共有18座高峰,自西向东依次而立。西有“六仙峰”,即果保峰、乃保峰、哇季峰、查曲峰、珠穆峰、俄峰;中有“六魔峰”,即拉西峰、贡保峰、兰昌峰、达峰、德杰峰、乐峰;东有“六龙峰”,即木保峰、诺峰、夏峰、热峰、色毛峰、索尔峰。独步徜徉在这奇山异景之中,恰似行走在一条流动的画廊中,一幅幅画面从身边掠过,有的如擎天一柱,直插云霄;有的如妙龄少女,婀娜多姿;有的像皇宫大殿,至高无上。真是“峰迥路转展千姿,丹壁红崖塑万态”,让人惊叹不已,流连忘返。
整个公园地势西高东低,一片浮云绕山,烟雨迷茫,仿佛给整个坎面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据当地居民传说,坎布拉最高处是神殿,中间是魔城,低处是龙宫。实地观察坎布拉森林公园,上部的高山区林海茫茫,给人以神圣庄严之感;中部是“丹霞”峰林,让人感到梦幻莫测;下部的黄河库区又如同深海龙宫,这湖光山色不正是印证了人们的传说吗?
每年的4-10月,是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浏览的黄金季节。但由于坎布拉的旅游资源开发的比较晚,景区内的道路、交通、食宿条件还比较差。到雨天,山路泥泞,绝大部分车辆上不了山,影响了坎布拉的旅游开发。李家峡工委旅游局首先在坎布拉建立了太空仓房度假村,随后,尖扎县和森林公园管理处也相继建起两处简易帐篷宾馆,但全部加起来只200多人的接待能力。由于方方面面原因所限,高原上这片独特“丹霞”景观仍处于“养在深闺人不识”的境地。坎布拉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修建的一座星级宾馆--渡假山庄已在99年底交付使用。
主要景点
一、奇特的“丹霞”地貌,景色独特,奇峰、高山、洞穴、峭壁为其主要特征。山体开头如柱如塔,似堡似壁,平地拔起
,陡峭耸立,雄伟壮观。还有一些小尺度的山体造型,形态各异、栩栩如生,有鬼斧神功之妙。
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坎布拉风景区雨量充沛,气候凉爽湿润。植物资源极为丰富,植物分属76科276属800种之多,森林覆盖率达28%。其中有青海云杉、油松、白桦、旱榆
、西伯利亚杏及针、阔混交林等乔木27种。灌木花草主要有杜鹃、山生柳、高山绣线菊、忍冬、露梅、沙棘、荷花、菊花等百余种。其中有较高观赏价值的花卉达80余种。珍禽异兽有鹿、石羊、锦雉、盘羊、百灵、画眉、马鸡、布谷鸟等几十种。
三、浓郁的宗教文化资源。坎布拉是藏传佛教的重要复兴基地,是藏传佛教前宏期和后宏期两个阶段的重要标志。清代,尖扎一带宁玛派宗教领袖藏欠·班玛仁增在这群峰之间主持修建阿琼南宗寺、本卜子寺(南宗扎寺)、南宗尼姑寺,这3座寺院为宁玛派寺院,还有格鲁派寺院南宗扎西南杰林寺,使这里成为青海省内显、密、僧、尼并存的惟一法地。。
四、古朴的民俗风情。自古以来,坎布拉地区居住着个有浓厚民族习俗的藏族人民,景区内现有奴布、尖藏、德洪、尕吾昂、斯克、坎群、拉德等七个藏族自然村,他们世代耕作在这里,繁衍生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生产和生活习惯。
五、国家重点工程—李家峡水电站。李家峡水电站,位于风景区最北端,是青海境内继龙羊峡水电站之后在黄河上游兴建的又一座大型水电工程,坝高175米,总装机容量为200万千瓦,年发电量为59亿千瓦时。
景区内寺院
阿琼南宗寺
亦称“安穹南宗寺”、“安俊寺”、“南尊寺”等,藏语称“南宗桑俄合丹吉林”
,意为“南宗密咒教法兴旺洲”。位于县治马克唐镇西北部,在今坎布拉乡南南宗沟5公里的小溪东岸台地,去县60余公里处,是青海地区古老的宁玛派寺院。寺院处在坎布拉林区深处,周围群峰突起,山势峭拔,林木苍翠,泉水淙淙,是青海省著名的风景区。寺院东北隔一条溪,矗立着一座巍峨陡峭的山峰,峰北有石阶山径可通顶。山径多从悬崖中直上直下,犹如云梯,十分险峻。峰北有藏文字母“*”字形石山,且高耸入云,故名“阿琼南宗”。历史上,它与今海东的夏宗、普拉央宗和海南的智革尔贝宗,同称为“安多四宗”,是藏传佛教僧人避居山林,修持的出名静地。公元九世纪中叶,吐蕃赞普达磨禁佛,西藏曲臣卧日山僧人藏饶赛、肴格迥、玛尔释迎牟尼三人驮律藏经卷一驮,辗转新疆等地,最后逃来青海,一度在此居住。后定居化隆丹斗,剃度喇勤贡巴饶赛,使西藏佛教再次复兴,称之为“后弘期”。因此,阿琼南宗亦成为佛教圣地,是信徒们朝拜的圣山之一。清康熙年间(约1685),尖扎地区的宁玛派活佛班玛仁增在山峰下主持修建了阿琼南宗寺。原有小石窟5所,有的是自然形成,有的是人工开凿而成,窟门人工建造,飞檐依山,雅致幽美。阿琼南宗寺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虽历史久远,却规模不大。《青海记》记,当时有寺僧5人。五十年代,建有经堂、佛堂、昂欠各1座,僧舍47间,住寺僧侣9户18人。另有耕地9 亩,牛15头。其香火地主要为迪红等村。1958年拆毁,1980年 12月批准开放,重建经堂1座,僧舍14间,有寺僧5人。寺主班玛仁增传有六世,现世名玛尼,住持本寺。
阿琼南宗寺是尖扎县坎布拉、多加以及贵德县格哇等地宁玛派教徒集中活动的重要场所,每年农历三、四、九、十二月各集会1次,其中四月十三日法事规模较大,有跳欠活动,往观的群众颇多。
阿琼南宗寺附近尚有属宁玛派的南宗尼姑寺和属格鲁派的南宗扎西南杰林寺(尕布寺),均简称为“南宗寺”,但性质各不相同。
南宗尼姑寺
藏语称“南宗静虑兴旺洲”。位于坎布拉乡南宗沟阿琼南宗寺(桑俄合丹杰林
)北,为宁玛派尼姑寺院,传由古浪仓始建于元代。古浪仓原籍今当顺乡古浪堤,是尖扎地区出名的宁玛派世袭活佛。他所创建的南宗尼姑寺,以历史悠久、尼姑众多闻名省内外。1958年前,该寺建筑总面积约40亩,有经堂、佛堂各1座,尼姑房50院150间,耕地50亩,尼姑25户55人,其中活佛1人,其香火来源主要为直岗拉卡等村。1958年后,呆留有少数尼姑房。现有尼姑近百人(公布数为70人),寺主古嘉赛,具体寺务由寺管会主任仁增昂毛负责。
南宗尼姑寺,自1980年以来尼姑数逐年增加。尼姑主要来自本州尖扎、同仁县和海南州、化隆县等地,多为青少年,有普通农牧民,也有相当一部分是中小学毕业生。究其入寺动机,多因婚姻受挫,有病得不到全面治疗等,也有因父母多儿女抚养困难或经人说教而入寺者。
南宗扎寺
亦称“色扎寺”。位于县治西北60公里处,在今坎布拉乡西面的南宗林区,初为宁玛派僧人的闭关静房,后逐渐形成一座小寺,与南宗尼姑寺、阿琼南宗桑俄合丹吉林寺等属同一系统,均为古浪仓活佛所辖宁玛派寺院。1958年前有经堂1座,僧舍60余间,住寺僧徒30多人,住寺活佛2人,即却央·班玛让卓和卓洛。1958年后,该寺建筑因年久失修和无人居住而倒塌,1980年自行开放后修复僧舍13院,现常住僧侣13人。活佛却央·班玛让卓,贾加乡拉当村人,现为措周乡干部;活佛卓洛,坎布拉乡坎强村人,现为尖扎县政协委员,常住寺院,代表寺主古嘉赛管理寺务,并兼管阿琼南宗桑俄合丹杰林寺和尼姑寺的教务。凡大型的宗教活动,三寺一块举行。
尕布寺
藏语称“南宗扎西南杰林”,意为“南宗吉祥尊胜洲”。位于今坎布拉乡南4公里的南宗沟,在南宗尼姑寺上部的南宗峰东侧,为拉莫德千寺所属格鲁派寺院。据《安多政教史》记载,在吐蕃藏饶赛等“三贤哲”长期居住的山峰对面,是拉隆贝吉多杰曾经住过的智合日山。在这里,第三世古哇活佛却嘉措(1571--1635 )曾长期居住静修。后来,宗囊寺的创建者尕布罗桑顿珠(1740一?)于山头筑修行室1座。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尕布罗桑顿珠于山下扎西塘(意为吉祥滩)建成堪热扎仓,由此发展成后来的南宗扎西南杰林寺,与宗囊寺同属于拉莫德千寺。该寺1958年有经堂1座,昂欠1院,僧舍8院24 间,寺僧8户25人,寺主即尕布罗桑顿珠的历辈转世,亦称“尕布班智达”,末世于1958年去印度,现已去世。香火庄为坎布拉诸村。1958年后拆毁,近年来自行开放,新建佛堂1座,僧舍 6院45间,现有寺僧6户14人,奶牛20头。
旅行指南
旅行方式
报团游:在西宁市内在各大旅行社报名参加。价格:110~140元不等。
自驾游:从西宁出发,经兰西高速至平安转平阿高速,至阿岱后向尖扎方向,后根据路牌指示到坎布拉景区。景区前半段有盘山公路,至南宗寺前公路截至,山下为土路及砂石路。道路终点为景区南岸码头,自驾需沿原路返回。
徒步游:从西宁坐长途车至李家峡镇,车票20元左右,步行至景区门口。整个景区游览路线全长57.1公里为环形。顺时针逆时针方向皆可。其中水路距离为4.8公里。景区内有“太空舱”式旅社,每个太空舱100元,可住两人,有电和被褥,不推荐入住。景区内还有一家条件不错的旅社,价格不详,但可提供热水。建议露营,景区温差较大,注意所带装备的保暖性能。具体徒步路线路线根据个人体力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