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美丽山水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西藏名胜二

一,纳木错

纳木错风光  
纳木错风光
纳木错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错”为藏语,而这个湖的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两种名称都是“天湖”之意。
中文名称: 纳木错
外文名称: Namtso
平均深度: 33米(108英尺)
湖泊面积: 1,920平方千米(740平方英里)
库容量: 76.8立方千米(18.4立方英里)
湖中岛屿: 5
湖泊类型: 咸水湖

湖泊概况

纳木错

纳木错(8张)
纳木错湖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位于拉萨市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该湖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第三名。[1]

  湖面海拨4718米,东西长70公里,南北宽30公里,面积1920平方公里,是我国的第二大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最深处约33米以上。
中国西藏自治区最大的内陆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其周围有大小湖泊1500多个。蒙古语称“腾格里诺尔”,藏语纳木措
纳木措

  纳木措

意为天湖。纳木措[2]位于拉萨以北的当雄县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距离拉萨240公里。是世界海拔最高的大湖,也是我国第二大咸水湖(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为我国第三大咸水湖,自从罗布泊干涸后成为我国第二大咸水湖)。纳木措的形成和发育受地质构造控制,是经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成,为断陷构造湖,并具冰川作用的痕迹。现湖水在不断退缩,至今湖周围留有数道古湖岸线,最高一道距湖约有80米。纳木措南面有终年积雪念青唐古拉山,北侧和西侧有高原丘陵和广阔的湖滨。草原绕湖四周,水草丰美。湖水含盐量高,流域范围内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有野牛、山羊等。湖中多野禽,产细鳞鱼无鳞鱼。湖水清澈,与四周雪山相映,风景秀丽。[3]
“纳木措”意为天湖、灵湖或神湖,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位于拉萨市当雄县和那曲地区班戈县之间。它的东南部是直插云宵,终年积雪的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北侧倚偎着和缓连绵的高原丘陵,广阔的草原绕湖四周,天湖象一面巨大宝镜,镶嵌在藏北的草原上。湛兰的天、碧蓝色的湖、白雪、绿草、牧民的牛毛帐篷及五颜六色的山花,交相辉映,组成一幅大自然美丽、动人的画面,身临其境,无不感到心旷神怡。[4]

名称来源

纳木错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纳木措(措)[Nam-co],历史文献上记载,此湖像蓝天降到地面,故称“天湖”。而湖滨牧民说因湖面海拔很高如同位于空中,故称“天湖”。藏语中,“措”是“湖”的意思。当地藏族人民叫它“腾格里海”,意思是“天湖”。信徒们尊其为四大威猛湖之一,传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是藏传佛教的著名圣地。[5]

宗教意义

公元十二世纪末,藏传佛教达隆嘎举派创始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并始创羊年环绕纳木灵湖之举。信徒传说,每到羊年的时候,诸佛、菩萨、护法神集会在纳木湖设坛大兴法会,如人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所以每到藏历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长途跋涉,前往

纳木错美景

纳木错美景(5张)
转湖。这一活动在四月十五达到高潮。[4]纳木措湖畔玛尼堆遍布。如有教徒经过这里,总会投下一颗石子。这个西藏人心目中的圣湖,每年都吸引着西藏当地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的教徒们迢迢千万里,完成艰辛的旅程,来转湖朝圣,以寻求灵魂的超越。世界海拔最高的湖,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保持着自然原始生态,是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

地理位置

纳木措地处被称作“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属于中国五大湖区的“青藏高原湖区”。是世界上最高的大湖。在北纬30°30′至30°35′和东经90°16′至91°03′之间。位于西藏自治区的中部,在那曲地区的东南边界和拉萨市区划的西北边界上。约有五分之三的湖面在那曲地区的班戈县内,五分之二的湖面在拉萨市的当雄县内。纳木措向南距拉萨市区约100千米。湖的南部岸边为念青唐古拉山东段的北侧山麓,而湖的西北侧及北侧为高原上的低山丘陵。
湖面海拔4718米,从湖东岸到西岸全长70多公里,由南岸到北岸宽30多公里,总面积为1900 多平方公里.纳木措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后补给,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水天相融,浑然一体,闲游湖畔,似有身临仙境之感。[4]

形成变迁

纳木措是第三纪末和 
纳木措

  纳木措

第四纪初,喜马拉雅运动凹陷而形成的巨大肖盆。后因西藏高原气候逐渐干燥,纳木措面积大为缩减,现存的古湖岩线有三道,最高一道距现在的湖面约80余米。[6]

自然资源

湖滨平原牧草良好,是天然的牧场。每到夏初时节,成群的野鸭飞来栖息,繁殖后代。湖泊周围常有狗熊、野牦牛野驴岩羊狐狸獐子旱獭等野生动物栖居,湖中盛产高原的细鳞鱼和无鳞鱼类,湖区还产虫草贝母雪莲等名贵药材。[6]

旅游资源

纳木措的形状像静卧的金刚度母,湖的南面有乌龟梁、孔雀梁等18道梁,湖的北面有黄鸭岛、鹏鸟岛等18个岛,湖的四面建有4座寺庙,即东有扎西多波切寺,南有古尔白玛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象征着佛教上所说的愠、怒、权、势。这些寺庙的墙壁上有许多自然形成的佛像,据传纳木措是帝释之女,念青唐拉之母,被善男信女视为必去的神圣之地,从古到今香客不断。[7]
纳木措

  纳木措

湖中五个岛屿兀立于万顷碧波之中,佛教徒们传说他们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者,莫不虔诚顶礼膜拜,其中最大的是良多岛面积为1.2平方公里。此外还有五个半岛从不同的方位凸入水域,其中扎西半岛居五个半岛之冠。岛上纷杂林立着无数石柱和奇异的石峰,有的壮如象鼻,有的酷似人形,有的似松柏,千姿百态,惟妙惟肖。岛上还分布着许多幽静的岩洞,有的洞口呈圆形而洞浅短,有的溶洞狭长似地道,有的岩洞上面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里布满了瘤钟乳石。岛上到处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峰林之间还有自然连接的石桥,岛上地貌奇异多彩,巧夺天工,实属奇观。[4]

主要景点

纳木措生态旅游景区内主要景点有:迎宾石(夫妻石)、合掌石、善恶洞等。
(1)迎宾石:也称为是纳木措湖的门神。相传纳木措是一位女神,她掌管着藏北草原的财富,所以当商贩外出做生意时,必先来到此地祈求门神,在得到门神的同意下方可朝拜纳木措,以保生意兴隆。
(2)合掌石:也称为父母石及相传它是父亲念青唐古拉山峰和母亲纳木措女神的化身,象征他们忠贞不渝的爱情。此掌为芷传宁玛教派创始人莲花生丈师修行时合掌祈福万物的显像。
(3)善恶洞:藏传佛教认为人无论做善事或恶事,上天是一定能知道的,就像钻善恶洞一样,无论胖、矮、高、瘦只要你行的正走的直便能从此洞中过,反之就应当反省一下自己的过措。善恶洞只是佛祖给世人敲的警钟而已。[5]

绝美看点

每个到过纳木措的人,整个灵魂都仿佛被纯净的湖水所洗涤。站在纳木措湖边,这世界上最高最美的神湖让人震撼,仿佛置身于一个蓝色的世界。淡蓝、浅蓝、灰蓝、宝蓝、深蓝以及深邃如墨一样的蓝黑,这由浅而深的蓝色,蓝得清澈,蓝得丰润,蓝得迷人,似乎包容了世界上一切的蓝色。
纳木措

  纳木措

头顶深邃而疏朗的蓝天,与纯净的湖水浑然一体;远处雄奇皑皑的雪峰犹如琼楼玉宇,忽隐忽现;湖边的草地犹如一张巨大的绿毯,无边无际。清晨,湖面雾霭茫茫,太阳升起云消雾散,浩瀚无际的湖面在清风中泛起涟漪。在阳光下,念青唐古拉山的主峰格外清淅,如一个威武的战士守护着纳木湖。高原的气候常常瞬息万变,时而狂风大作,时面乌云密布,风雪过后,湖面依然波光粼粼,透着一种别样情韵。
佛教徒们传说湖中兀立于碧波之中的五个岛屿是五方佛的化身,凡去神湖朝佛敬香的人,莫不虔诚顶礼膜拜。其中最大的良多岛面积1.2平方千米。此外,从不同方位凸入水域的五个半岛中,扎西半岛居冠。
扎西半岛上怪石嶙峋,峰林遍布,地貌奇异多彩,巧夺天工。岛上林立着无数石柱和奇异的石峰,有的似松柏,有的如象鼻,有的似人形,千姿百态,栩栩如生。岛上还分布着许多幽静的岩洞,有的溶洞狭长似地道,有的洞口呈圆形而洞浅短,有的岩洞上面塌陷形成自然的天窗,有的洞里布满了钟乳石
扎西半岛不仅有着奇异的景观,也是转湖的必到之处。从扎西半岛开始转湖,前几十千米的视野特别开阔,牛羊成群,风景迷人,但路途崎岖,要经过大小十多条河流。经过嘎拉木山口,有很多的经幡、嘛呢堆,到巴里村能见到很壮观的牛粪墙。沿着湖岸线向北行进,经过德庆乡就到达多恰寺。多恰寺尽管僧人不多,只有15个,但它是纳木措湖边最大的寺庙。寺庙建在湖边的岛上,有很多山洞,是个修行的好地方。多恰寺有个神奇的不解之迷:每到晚上,在岛上及寺内都可听到凿刻玛尼石的声音,但一旦人走近想看个究竟,声音便停了,走开后,声音又再响起。从多恰寺过6千米就来到了当地牧民心中的世界奇迹布谷杂日。这里的山洞里到处都能看到飞禽走兽、花卉草木、云纹、字母等各种图案,但奇怪的是,这些图案变化无穷,时而清晰可见,时而模糊不清,其中的原委谁也说不清。继续前行到达的恰多南卡岛也是块圣地。这里正好是念青唐古拉的对面,有两根兀立的石柱,一根浑然一体,一根有一空缝,有人说这是阴阳的象征,也有人称它们为念青唐古的门神。岛上还有许多佛像和文字的自成物,以及许多山洞,这附近经常看以到黄羊和石羊。
去纳木措游览,除了观赏纳木措湖之外,另一大特色是一望无际的纳木措草原,让人感受至深的是藏北那种人迹罕至的壮阔雄浑。草原上动作敏捷的土拨鼠、悄然凝望的黄羊、活泼可爱的野兔,都让人感到一种大自然的亲切。散落在草地上的一顶顶帐篷,升起的的一缕缕青烟,都给人以无尽的遐想。此外,湖面很厚的冰至翌年5月开始融化时发出的巨大声响,声传数里,亦是一自然的奇景。

魅力冬景

雪山的雄浑、冰川的险峻、岛屿的秀丽……这就是冬季的纳木措!这里的冬天汇集演绎着天地间最壮美和最具魄力的风景。纷纷扬扬的飞雪,像春天的柳絮一样不停的飞舞。放眼望去,一片白雪茫茫,银装素裹。远处的念青唐古拉山白雪皑皑,银峰玉柱,直指蓝天,把人们带入一个洁白而高雅的白色天堂。
往年纳木措冬日的美景一直“待字闺中”,未与大家见面。今年冬天,“魅力纳木措”冬季深度游即将开始,人们可以体验到纳木措的另一种美。[8]
在9月29日召开的“魅力纳木措”冬季旅游推介会上,记者了解到,从2012年11月1日到2013年4月30日,“魅力纳木措”冬季旅游将进入运营期。在此期间,景区门票降至每张100元。本次活动由拉萨布达拉旅游文化集团主办。期间,景区还将推出冰雕和藏历新年民俗文化节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同时,主办方大力加强纳木措景区冬季旅游保障措施。购进铲雪车等设备,完善了应对纳木措景区雨雪天气道路的保障措施。并将及时对外发布纳木措道路、气象情况等信息。
冬季来纳木措深度游,必将是一次难忘的生态之旅、精神之旅、圣洁之旅、幸福之旅……

旅游说明

到纳木措旅游,必须赶在每年6-9月的雨季。10月或11月,纳木措就会因大雪封山而无法进入。2006年纳木措的封山时间是2006年10月12日。
2006年,拉萨-当雄-纳木措的公路已经修建完成。一路都是宽敞的柏油路,路况很好。所以,去纳木措不必坐越野车了,更不用包车了。八朗学旅馆吉日旅馆的留言板里,也没有召集包车的广告了。从拉萨去纳木措会经过当雄县城。但当雄到纳木措没有直达车,也没有长途车。有人从拉萨先到当雄,再想办法去纳木措,反而不如直接从拉萨去方便。

纳木错

纳木错(18张)
从拉萨到纳木措最简便的方法是乘坐当地旅行社的车辆。在拉萨很多青年旅舍里,都有承揽散客的旅社。去纳木措一日160-180元/人,两日住宿扎西半岛320元/人,驴友扎帐篷是380元/人(不含帐篷睡具费用),只负责往返路程,食宿自理。车一般是金杯或商务车,根据人数多少决定。每天早晨7点左右在布达拉宫东门白塔处集合发车,为了省钱可以直接联系组织单位.
途中休息2次。
10:00,在海拔4630米的念青唐古拉山观景台休息一会,车停在公路边。
11:30,在那根拉山口休息。这里海拔5190米,是拉萨到纳木措的最高点。但要特别注意,这里有一些当地人牵着牦牛收费照相,非常恶劣!不给钱就挡住那根拉的石碑,不让人照相。或者群起攻击游客。游客在这里停留的时间有限,根本没办法和他们耗。最好不要和他们纠缠,能照就赶快照相。如果发生冲突,荒山野岭,不好收拾。纳木措也有一些牵马或牦牛收费照相的。
进入纳木措景区要买票,售票的地点距离纳木措还很远。每人80元,由司机收钱统一去买。再往前开一段路,会有人上来验票点数。另外进入扎西岛还得加收5元的管理费。
一日游的一般是下午15:30左右离开纳木措。如果不想去羊八井,还可以和司机商量晚一些走。羊八井就是一个大的地热水池,没什么可看的,白白浪费很多时间,路还很难走。建议不去。两日游就是在扎西半岛住一晚,第2天也是这个时间离开。
纳木措海拔4718米,比拉萨(3650米)高了1000多米。所以在纳木措的高原反应比在拉萨严重得多。扎西半岛是低缓的丘陵,地面是碎石、土地和地衣。注意慢走,防止气喘或滑倒。最好提前服下防治高原反应的药,比如高原康
纳木措的天气变化无常,盛夏也会突然降温下冰雹。夜间气温更低,需要穿羽绒服。如果感冒,一天内就能引起高原肺水肿,危及生命。所以,过夜一定要注意保暖。如果没有把握,还是租住当地人搭的帐篷或小屋比较保险。扎西半岛有很多这种帐篷,专门租给过夜的旅游者住,还有小饭馆。条件当然不会太好,价格也不低。
景点票价:120元,另外进入扎西岛还得加收5元的管理费,开放时间:6:00-18:00。包车前往费用一般已含门票。

活动介绍

雪顿节是每年藏历六月底七月初,是西藏传统的节日。在藏语中,“雪”是酸奶子的意思,“顿”是“吃”、“宴”的意思,雪顿节按藏语解释就是吃酸奶子的节日,因此又叫“酸奶节”。因为雪顿节期间有隆重热烈的藏戏演出和规模盛大的晒佛仪式,所以有人也称之为“藏戏节”、“晒佛节”。在雪顿节期间纳木措会举办徒步大会和甲桑古道徒步游两项徒步活动。其中以纳木措徒步大会最富盛名。[7]

冬游纳木措

冬游纳木措,路况信息随时可查。为实时观测通往纳木措景区的道路情况,今年拉萨市将在那根拉山顶建一个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站。今年实施的首批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站还包括在拉萨到机场高速公路的才纳乡和拉萨至林芝的米拉山口两处建交通气象自动观测站。
2013年建22个气象站,拉萨共有26个自动气象站,其中包括4个无人值守的自动气象站。拉萨市内有9个气象站,8个为城市热岛效应观测站。[9]

食宿

许多旅行者都会结伴到湖上过一夜,可以看看清晨和黄昏的纳木措。有土屋可供住宿,顶多能住九人;也可住在当雄兵站、藏人定居的土围子,10元/人,当地人很热情,地上铺棕垫,晚上很冷,取暖用的牛粪只能批发,10元/袋。
门票:100元。另外进入扎西岛还得加收5元的管理费。

交通

没有交通车去纳木措。许多旅行者结伴租车去,找辆中巴,包两天来回1500元,到YAK或八廊学旅馆的告示栏找伴;或者可以搭巴士去,可在Kirey旅馆前搭小型巴士,后者较便宜且方便,早上7点出发,但在前一晚应先去Kirey旅馆问问清楚,有时情况不定。
  离纳木措最近的是青藏公路上的当雄镇,从当雄,可以租车或徒步前往纳木措,运气好时能搭上便车。
  此外,旅行社有一日游或二日游的线路,费用180~250元左右。

游玩建议

前往纳木措跟团价格较便宜,目前是旅游旺季,价格在220-260元之间,可当天来回,一般中午12点左右到达扎西半岛,在湖边游玩一小时,但如此行程游玩不可尽兴。如果运气好,碰上旅游团有空余位置,可当天去,第二天再跟团返回。如此便可环扎西半岛,尽兴游玩。还可欣赏纳木措的黄昏晨霞。回拉萨途中,若时间充裕,可到著名的羊八井温泉参观放松,门票30元,泡温泉98元,不限时。
小帖士:
  1、下山有2条土路,走径直向西的1条,起初离湖是越来越远,但很快,一抹蔚蓝就出现在眼前。
  2、对迅速提高的1100米海拔没有足够重视的话,会有高原反应。如若徒步前往纳木措,得带上足够补给及帐篷、睡袋。
  3、纳木措昼夜的温差较大,晚上风力强劲,常会有大雨或冰雹。在夏天,晚上也需要穿上厚厚的羽绒服。[10]

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保暖纳木错海拔4718米,比拉萨(3650米)高了1000多米。所以在纳木错的高原反应比在拉萨严重得多。

神话传说

相传“纳木措是帝释天的女儿,念青唐古拉的妻子”。它们的造像分别为:念青唐古拉——头戴盔甲、右手举着马鞭、左手拿着念珠,骑白马;纳木措——腾云驾雾地骑着飞龙、右手持龙头禅杖、左手拿佛镜。念青唐古拉山在北方诸神灵中最具权威,它拥有广大无边的北方疆域和丰富的财宝。
在纳木措北岸一座不大的山坡上住着一位叫扎古恶脸的赞神。扎古恶脸法力无边,以狩猎为生。
一天,太阳风从东方升起,朝霞给至高无上的念青唐古拉山戴上明晃晃的金冠。扎古恶脸挎上弓箭别着大刀去打猎,路遇一条黑蛇和一条白蛇正在厮杀,那白蛇威风凛凛,钳嘴卡住黑蛇的头甩来甩去。当他晚上满载猎物归来时,又见黑蛇占了上风,黑蛇那山洞般的大嘴死死地掐着白蛇甩来甩去,白蛇已奄奄一息,半死不活。扎古恶脸想想说:就把白蛇当成天神,黑蛇当做魔鬼吧。于是,他拔出大刀把黑蛇砍成两截,救了白蛇的性命。
过了几天,扎古恶脸又在出猎的路上看见一头白野牛和一头黑野牛顶架。白牛像一座高高矗立的雪山,每一次攻击都使黑牛只有招架之力。等扎古恶脸晚上归来的时候,黑牛高高举蓬松的牛尾,两只黑洞洞的鼻腔冒着青烟,嘴里闪着火焰般鲜红的舌头,白牛已被顶翻在地。扎古恶脸心想:这白牛可能是天神,黑牛可能是魔鬼。他用野牛肋骨做成的弓箭射死了黑牛。
扎古恶脸刚到家里,念青唐古拉山神化为凡人相貌,着一身白色绸缎衣裳,头戴白色头巾,左手持一短剑,右手握着马鞭骑着白马飞驰而至。
念青唐古拉山神对扎古恶脸说:“朋友,你给我帮了大忙,你需要什么,我可以满足你三个要求。”
扎古恶脸不明原由,说:“我没有帮过谁的忙,我也不要你满足我什么要求。”
念青唐拉山神解释说:“不,朋友,你所救的白蛇和白牛是我的两个神魂动物。我一要报答你的救命之恩。”
“既然这样,那我就不客气了。”扎古恶脸听了念青唐拉的解释说。
念青唐古拉山神打开所有仓门,让扎古恶脸选三样东西,只许拿三样。
山神的仓房里堆满了金银珠宝,绫罗绸缎,到处都金灿灿,亮晶晶,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赞神一时不知道要什么好。于是,闭目瞎摸。他第一次摸到是的盐,便抓了一把撒向北方说:“但愿对人类有用。”第二次摸到的是碱,便抓了一把撒向北方说:“但愿对世人有用。”第三次摸到一个疙疙瘩瘩的东西,也抓了一把说:“也撒到北方去吧。”可这个疙疙瘩瘩的东西可不是什么好玩艺面是一把炭疽病菌。
天真可爱的牧人感激扎古恶脸赞神给藏北大地撒满了盐碱。但同时惋惜的是,他同时也撒了一把炭疽菌。
念青唐古拉山神还做过一次愧对纳木措的事情。念青唐古拉山神虽然身为神灵之王威震一方,但是西部的达尔果雪山经常进犯念青唐古拉神山领地,偷袭马群。它想讨伐达尔果雪山,但自己又懒得出阵。于是,他对扎古恶脸说,你常住我的领地,吃我的家畜,我需要你来帮忙,你去替我讨伐达尔果雪山,速成之后,我可以满足你一个愿望。
扎古恶脸二话没有说,出阵讨伐达尔果雪山。达尔果雪山正和爱妻加岗拉母与孩子们玩耍,便匆忙应战,经过几昼夜奋战,扎古恶脸借助念青唐古拉山神给它的神力,勉强获胜,赶着被抢去的马群凯旋归来。
念青唐古拉山神对扎古恶脸说:“好,你胜利归来。你想得到什么?”扎古恶脸说:“我不要你的财物。我要和纳木措过一夜。”
念青唐古拉说:“好。我们有言在先,我会满足你的要求。”
有一天,扎古恶脸在纳木措湖边放羊,突然在他面前出现一个“不像人间女儿,倒像天上公主”的美丽女人。她对扎古恶脸说:“我是听了念青唐古拉山神的话来和你约会的。你想按你们人间的习俗呢还是我们神仙的习俗。”扎古恶脸心想,人间的习俗,我已经尝过了,神仙是怎样过那种生活呢。他对纳木措说:“我要按你们神仙的习俗。”话音刚落,一道艳丽的彩虹在纳木措湖与扎古恶脸之间闪了三下,纳木措仙女说:“完了。等三月十五日月出时分,到湖边来认领你的孩子吧。你要给我记住千万别带上你的弓箭,一定要记住。”说完消失于湖面。
扎古恶脸苦苦地等呀等呀,终于等到来年三月十五日,月亮刚从东方升起扎古恶脸出门认子。但是,不带着弓箭实在不习惯出门,最终他还是把弓箭带上了。当他来到湖边,有一头母野牛正在舔着刚出生的牛犊。扎古恶脸见到野牛他手心痒得难受,便拿出箭上了弦射向野牛,没有想到正好射中那刚出生的小牛。
这时,纳木措显出人形对扎古恶脸说:”你这个罪人,你不听我的话带上弓箭 你知道你射死的小牛是谁吗?那是你的儿子,我们因缘已断。”纳木措哭着消隐于湖中。
念青唐古拉山与纳木措结为伉俪相亲相爱,这是北方众百姓的福份,但它们的感情不是没有出现过裂痕。
在纳木措北岸约30公里处有一座山叫保吉山,与念青唐古拉山遥遥相望。当年威严峻拔的保吉山常与念青唐古拉山的爱妻——纳木措窃窃私语、缠缠绵绵。生下一个儿子——唐拉札杰。保吉山和纳木措为了不让念青唐古拉山发现唐拉扎杰,把唐拉札杰藏在保吉山以西约6公里处的大坝。奇怪的事,纳木措以北地区无论从什么角度都能目睹念青唐古拉山的尊容,可就是站在唐拉札杰山看不到念青唐古拉山。
尽管唐拉札杰没有被念青唐古拉看到,可不幸的事情还是发生了。保吉山和纳木措的如意算盘打得太简单,神力无边的念青唐古拉山怎么会不知道它们那点小事呢?一次它们正在幽会时念青唐古拉发现了自己的妻子与保吉山私通保吉山正欲拔腿北逃,念青唐古拉的长刀砍断了它的双腿,保吉山从此再也无法站立了。

 

 

二,墨脱

 

墨脱县是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西藏东南部,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东端南麓。面积3.4万平方千米,耕地面积2万亩,森林面积3200万亩。辖8个乡(含1个民族乡),59 个村民委员会。境内的居民主要为门巴族和珞巴族。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段都在该县境内。这里是西藏高原海拔最低,环境最好的地方,也是西藏最温和,雨量最充沛,生态保存最完好的地方。该县南部2.4万平方千米地区被印度占领,划入所谓的“阿鲁纳恰尔邦”,边界问题仍未解决。
中文名称: 墨脱县
外文名称: Mêdog County
行政区类别:
所属地区: 中国 西藏 林芝地区
下辖地区: 墨脱镇背崩乡德兴乡
政府驻地: 墨脱镇
电话区号: 0894
邮政区码: 860700
地理位置: 西藏高原东南部
面积: 3.4万平方千米
人口: 9759人(2003年)
方言: 藏语
气候条件: 高原气候
著名景点: 汗密瀑布老虎嘴瀑布、背崩瀑布、墨脱藤桥与溜索
机场: 林芝米林机场
车牌代码: 藏G

基本情况

在祖国西南边陲,西藏高原的东南部,镶嵌着一颗耀眼的绿色明珠──墨脱。 
墨脱县地理位置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在这约一万平方公里的地域里发育、繁衍了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气象万千的自然资源。进入墨脱县,在几小时内便可领略到从高山寒带到热带雨林那千姿百态、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真是“一山显四季,十里不同天”。 
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下游。总面积31394.67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县人民政府驻墨脱镇,邮编:860700。代码:542621。区号:0894。拼音:Motuo Xian。 墨脱县辖1个镇、7个乡:墨脱镇、甘登乡、加拉萨乡、达木珞巴族乡、帮辛乡格当乡德兴乡背崩乡。共有60个行政村
墨脱,在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与印度毗邻,意为“隐秘的莲花”,“墨脱”一词在藏文中是花的意思。可见,很早以前就有人把墨脱比作“花”了。的确,墨脱不仅资源丰富,而且景色秀丽,四季如春,气候宜人。这里到处是莽莽林海,山花怒放,高山湖泊,飞流急瀑,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过去墨脱也称 “白玛岗”,是莲花圣地之意。由于处在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地震、塌方、泥石流不断,加之气候潮湿多雨,使得这里成为全国惟一不通汽车的县。

风景照

风景照(20张)
墨脱又名白马岗,是西藏最具神秘性的地方之一。西藏著名的宗教经典称:“佛之净土白马岗,圣地之中最殊胜。”这些受到信徒顶礼膜拜的圣地,给众多西藏人的心灵播下无限的诱惑,墨脱的门巴人、珞巴人说他们居住的地方叫“白隅欠布白马岗”,意思是“隐藏着的像莲花那样的圣地”。在佛教的观念里,莲花是吉祥的象征。
墨脱的这种宗教神秘色彩,直接渗透到门巴人的心灵里。记得一个名叫曲尼的墨脱门巴族宗教画师曾绘声绘色地讲到:墨脱的地形像女神多吉帕姆仰天平卧的圣体──耸立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的那座白云缭绕、难以一睹风采的南迦巴瓦雪峰,就是这位女神俊俏的容颜;东部一带密布的森林和地势平缓的沃土,是她柔软的腹部;修竹遍野、江水碧蓝的仰桑河流域是她的下身,总之,墨脱的山山水水,都是这位女神躯体的组成部份。
朵尼拉绘声绘色的述说,使我们这些外来人深切地感到,墨脱是个神秘的地方,难怪在这里有着许多可供信徒朝拜的圣地,其中著名的就有仰桑河、布达切波雪峰和宫堆颇章。清澈味甜的仰桑河。
仰桑河位于墨脱南部,是一条从东流向西注入雅鲁藏布江的河流。那里曾经是波密王设立的嘎朗央宗的县治之所,专门管理珞巴族的行政事务,如今已为印占区。据墨脱人讲,由于那里是女神的下身,河水实是她的尿液,水色特别美丽,清澈发蓝,略带甜味,素有牛奶河之称。在这婀娜的河流旁,有一块被称为“甲穷”的巨石,活像一只威武的雄鸡。每当夜色降临,常发出喔喔的叫声,使人如临仙境;这巨石周围的绿林丛中,鸟儿的鸣唱格外悦耳动听;有时清脆婉转的鸟声像是在呼唤众神的名字,召请神明的降临,为远道来的朝拜者赐福。正是这些美妙的传说,吸引着广大藏区的信徒到此朝拜。这些虔诚的朝圣者认为,人若在有生之年到此地朝拜一次,可保此世幸福平安,死后灵魂升入天堂。如果虔诚的信徒,在朝拜圣地途中遇有不测,在弥留之际,亦要面对仰桑河的方向默默祈祷,以了却平生之愿。
墨脱的另一著名圣地布达切波坐落在该县西北方向的气势磅礴的雪峰之中。雪峰周围有众多低矮石山,状如罗列的犬马牛羊,或跪或立,其头均朝向神山,恰似供奉的祭品。布达切波雪山的下面,还有一个巨大的溶洞,内有暗流,淙淙作响。暗流两岸是白色泥土,气味芬芳。据说在这香味四溢的泥土上面,一些有幸的朝圣者能看到仙童留下的脚印,或听见他们嬉闹的笑语声,当然见不到仙童的影子。 
美丽的墨脱县风光

  美丽的墨脱县风光

这时人们就要向河里投食物、钱币和装饰物品作为献祭,并求神赐福。凡来这里的朝圣者,均取此地之白泥土带回家乡,馈赠亲友,以避邪消灾。
宗教的神秘吸引着众多的善男信女,而这里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又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的人们向往考察探险的宝地。闻名于世的雅鲁藏布江蜿蜒千里,像温顺的少女,流至米林派村的时候,她却一反常态,变成一条奔突不羁的巨龙,冲破南迦巴瓦和拉加白垒两座大雪峰的层层堵截后,调头向南呼啸而去,形成了举世无双的马蹄形大拐弯奇景,纵贯墨脱全境,直抵印度阿萨姆平原。由于雅鲁藏布江的万世劈山奔突之功,造就了南北走向的大峡谷,为强劲的印度洋季风穿越喜马拉雅山的巨大屏障 
墨脱县

  墨脱县

打开了大门,形成了西藏高原别具一格的气候和自然景观。
清朝末年到这里安国定边的清兵首领刘赞廷对此深有感触,对墨脱说了这样的一段话:“森林弥漫数千里,花木遍山,藤萝为桥,诚为世外之桃源……”对此地高山峡谷的亚热带雨林作了精要的描述。
到了本世纪30年代,英国植物学家华金栋亦潜入墨脱在山谷探险,并在白马狗熊(地名)一带的江面上发现了一个壮丽的瀑布,每遇丽日蓝天,飞瀑蒸腾,形成无数七色彩霞,因而被称为“虹霞瀑布”。到了90年代,中国科学院对墨脱进行了多次大规模的考察,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和科学数据对当地的自然生态作了全面研究,获得许多重要发现──雅鲁藏布大峡谷无论在深度或长度都居世界第一,最深处即在南迦巴瓦岸和加拉白垒峰之间,深度达5382米;长度即派村至巴昔卡,长度达494.3公里,这使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和秘鲁科尔卡大峡谷自愧不如。

自然地理

地形

墨脱县

墨脱县(3张)
墨脱县平均海拔1200 米。地势由北向南急剧下降,从北部高达7756米的南迦巴瓦峰,下降到南部仅数百米。四面环山,形似莲花。这里的地形可以“山顶在云间,山脚在江边,说话听得见,走路要一天”的民谣来形容。
墨脱县境内有雄伟壮观的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这两座山峰是东喜马拉雅山脉最高的两座山峰,峰顶常年白雪皑皑银装素裹,与山峰南坡上遍地生长着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形成了鲜明的对照。雅鲁藏布江在两座山峰的夹峙中咆哮而出,于崇山峻岭间劈开一道深达五千多米的深壑,形成了世界上最深最长最险峻的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

气候

墨脱县属喜马拉雅山东侧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季如春,雨量充沛,年均温16℃,1月均温8.4℃,7月22.6℃ ,年极端最低气温2℃,最高气温33.8℃,年降水量在2358毫米以上。南部最大降水可达5000毫米,年无霜期340 天,年日照时数2000 小时以下,年降水量为2000 毫米左右。

水文

墨脱县

  墨脱县

雅鲁藏布江从朗县进入林芝地区,在米林县迎面遇上喜马拉雅山阻挡,被迫折流北上,绕南迦巴瓦峰作奇特的马蹄形回转,在墨脱县境内由南迦巴瓦峰脚下向南奔泻而下,经印度注入印度洋。水力资源极为丰富,其天然水能蕴藏量达6880余万千瓦。仅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一处,水能就占雅鲁藏布江全部水能的2/3,占全国水能蕴藏量的1/10。

自然资源

墨脱县

  墨脱县

墨脱县有“植被类型天然博物馆”之称,植物种类繁多、植被结构复杂,垂直带谱明显,在40千米的水平距离内,从高山寒带植物到热带植物几乎都能生长,原始森林类型众多,有常绿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暗针叶林等。生长着樟木、楠木乌木铁木红豆杉和有“天然活化石”之称的桫椤等80多种国家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1982年开始对多雄拉山南坡至布裙山一带的八个垂直自然带谱进行重点保护。
墨脱县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墨脱自然保护区内,仅高等植物就有3000多种,竹类植物约有10多种,野生兰科植物80 多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42 种,孟加拉虎、羚羊、长尾灰叶猴、大犀鸟等40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此出没,另外还有千余种昆虫,具有典型的生物多样性,被誉为“西藏的西双版纳”。

自然灾害

墨脱县有虫灾、洪水、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等自然灾害。

地名由来

墨脱,在藏传佛教经典中称“博隅白玛岗”,意为“隐藏着的莲花”,据说全域地形极象一幅女神多吉帕姆的仰卧图,因此又有说法这里是金刚亥姆多吉帕姆用自己的身躯幻化出的,被 
墨脱县

  墨脱县

藏传佛教信徒视为圣地。
相传九世纪时莲花生大师受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之请遍访仙山圣地,到了这里发现此处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有圣地之象,遂在此修行宏法,并取名“白玛岗”。
《甘珠尔》藏经里称“佛之净土白玛岗,圣地之中最殊胜”,传说这地方粮食堆积如山,取之不尽;肉食各取所需,用之不竭;虎骨、麝香、雪莲、灵芝俯拾即是,山珍野味、香甜果品应有尽有,还藏有打开通往极乐世界神门的金钥匙……
宗教传说增加了白玛岗的神秘感,这里成了区内外远近闻名的朝拜圣地,一批批虔诚的信徒抛家舍业,扶老携幼,从四面八方赶来,路途艰险、湿热环境、劳累困顿使沿途不时有人倒毙……上世纪50年代,还有上百名藏东川西的朝圣者来到这里,或食物中毒,或病饿而死,至今墨脱的老人们还清楚地记得那幕惨剧。

历史沿革

墨脱石锅

  墨脱石锅

墨脱,藏语意为“花朵”。8世纪时曾名为白玛岗,19世纪改地东宗,后迁宗址到墨脱村,易名为墨脱宗(1881年波密王在墨脱设宗)。1927-1931年噶厦政府与波密王之间爆发战争,波密王战败。噶厦政府将墨脱分封给色拉寺、倾多寺和松宗寺,三寺各自建宗,一直延续到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7月建墨脱县。1964年划归拉萨市管辖。1986年2月划归林芝地区管辖至今。
乌木筷子

  乌木筷子

1997年,面积30000平方千米(实际控制面积10000平方千米,20000平方千米仍为印度非法占领),人口0.9万,以门巴族为主,还有珞巴、藏、汉等民族。辖8个乡:墨脱乡、背崩乡、德兴乡、格当乡、旁辛乡、加拉萨乡、达木珞巴族乡、甘登乡。县政府驻墨脱乡。(根据《政区大典》整理)
墨脱乡(Motuo Xiang) 县政府驻地。1960年墨脱区,1988年改乡。地处雅鲁藏布江下游河谷,人口0.1万。辖墨脱、亚东上、亚东下、亚让、巴日、马迪、米日7个村委会。
背崩乡(Beibeng Xiang) 原为背崩区,1988年后改乡。位于县政府西,距县政府28千米,人口0.2万。辖背崩、德尔贡、格林、江新、西让、地东、巴扬、崩 
门巴竹编

  门巴竹编

过、阿苍、波东、巴登11个村委会。境内有布裙湖风景保护区、德阳沟羚羊保护区。
德兴乡(Dexing Xiang) 原为德兴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政府西面,距县政府8千米,人口0.2万。辖德肖、文浪、德果、荷扎、那尔东、玉公白、巴登则8个村委会。
格当乡(Gedeng Xiang) 原为格当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政府东南,距县政府74千米。人口0.07万。辖格当、东龙、兴凯、曲那唐、那巴、上布龙、下布龙、扎根卡、尼日卡、卡桌登、乃萨达、桑珠卡12个村委会。
雅鲁藏布大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

旁辛乡(Pangxing Xiang) 原为旁辛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政府东,距县政府68千米,人口0.12万。辖旁辛、根登、帮固、肯肯、西登、岗玉、宗荣7个村委会。
加拉萨乡(Jialasa Xiang) 原为加拉萨区,1988年改乡。位于县政府东北,距县政府105千米。人口0.08万。辖加拉萨、更帮、龙列、久当卡、拉贡、增求、达昂7个村委会。
达木珞巴族乡(DamuLuobazuXiang) 原属墨脱区,1988年建达木珞巴族乡。位于县政府东,距县政府39千米,人口0.06万。辖达木、卡布、珠、马让康、巴迪5个村委会。
甘登乡(Gandeng Xiang) 原属加拉萨区,1988年建甘登乡。位于县政府东北,距县政府135千米。人口0.06万。辖甘登、多嘎、鲁古、果登4个村委会。
2000年,墨脱县辖1个镇、7个乡。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9699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墨脱镇 1878人、 背崩乡 2138人、 德兴乡 1549人、 达木乡 729人、 旁辛乡 1266人、 加拉萨乡 812人、 甘登乡 647人、 格当乡 680人。

历史事件

波密土王的统治

门巴人大约在300多年前,从门隅、主隅开始迁入墨脱,最早到达的已有12代人,最晚的移民也有8代人了。随着门巴人口的增加,约在十九世纪后半叶,门巴族和珞巴族之间因争土地和猎场发生纠纷,进行械斗。当时分割一方的波密土王(波密土王,相传是吐蕃赤贡赞普,被大臣罗昂谋杀后,他的儿子甲赤逃到波布地区和工布一带,自立为王。波密建立割据一方的势力达一千多年)凭借着山高路远,不断扩大势力,利用门巴族和珞巴族相争这一时机,先后在墨脱地区建立了地东宗和嘎朗央宗,势力扩及到下珞瑜地区,进而统治了墨脱及大峡谷地区。
清朝政府多次派军队协助西藏地方政府清剿波密土王,波密王“屡次投诚,屡次背叛。自恃地险民悍,不时出巢抢劫,焚杀重案”。到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西藏地方政府再次派兵征讨,大败波密王,彻底消灭了波密土王的势力,墨脱直接归西藏政府统辖。后来西藏地方政府将地东宗赠给在消灭波密土王期间立了功的色拉寺管理;将邦辛、加拉萨地区划归倾多寺的封地,金珠地区划为松果寺的封地。
在波密土王统治前,墨脱门巴族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土地属自然占有。波密土王建宗后,对耕地进行清理和调整,以保证宗政府的差赋来源。

墨脱大地震

1950年8月15日,墨脱县发生里氏8.5级地震。地震引发山体崩塌、滑坡和泥石流,墨脱大地面目全非,在数万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平均每1平方米的面积就有1.1平方米的物质参与了滑移。这次大地震中,中印两国共死亡约4000人。

文物古迹

仁钦崩寺:是墨脱最大的寺院,位于墨脱村南则玛拉山上。建寺时间是在门巴东迁后不久,距今约8代人。据传是由甘布寺中的活佛甘布建筑的,最初是一座有12面墙和东西南北四门的石木结构三层建筑,内有镀金铜佛像多座。1950年毁于地震,后重修为东西两门建筑。
血池:世界上第一块血池出土于墨脱县。血池,一种保护门不被打开的机关,用人血使一种力大无穷的纤维放松。
在《藏地密码》中,血池是一种机关,它外表看上去很难令人接受,因为它是将人的不同器官(很多)放在不同的血池里浸泡。但是它的防范性非常有效,因为只有将正确的器官放入正确的血池才会打开机关,而且它利用了各种器官的不同功能,来产生打开机关所需要的液体。是人祭的产物。

行政区划

墨脱镇:总人口1878人。
背崩乡:总人口2138人。
德兴乡:总人口1549人。
达木乡:总人口729人。
旁辛乡:总人口1266人。
加拉萨乡:总人口812人。
甘登乡:总人口647人。
格当乡:总人口680人。

经济概况

墨脱县经济以农业为主。盛产水稻鸡爪谷黄豆、棉花、芝麻等。牧业经济比重不大。林业、副业经济以自给自足为主。它丰富的林业、水利和农业资源足可以养活大半个西藏人口。就是这样一个资源富足的地方,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种种原因,长久以来,几乎与外界隔绝,不但自然条件没有得到改变,而且经济建设也基本等于零,封闭使这里成为西藏高原上还保持着原始状态下的一个“孤岛”。名特产品主要为野生果类和天麻、三七鹿茸、靡香、猴头胡黄连等。矿产资源基本上还是未被普查的处女地。

交通运输

墨脱县曾经是全国2100多个行政建制县中最后个通公路的县,人力背夫是这里唯一的运输方式,当地人过着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原始生活;石锅和筷子是运出大山的仅有商品。
正在修建的墨脱公路

  正在修建的墨脱公路

因为地势隐蔽,墨脱被称为“隐藏在云雾、雪山、密林中的人间绝域”、“地球上的最后秘境”。从前去墨脱,必须翻雪山、攀峭壁、穿密林,用自己的双脚长途跋涉、步步丈量。通往这天堂般美丽地方的道路如同炼狱,江两岸山壁陡峭,深谷中江水汹涌,许多路段是在峭壁上凿成的天险,一面是陡峭的山崖,一面是万丈深渊;山口处不分冬夏都是白雪皑皑,沿途是猝不及防的雪崩、骤雨、飞石、泥石流诸多艰险。
自墨脱解放以来,政府曾选定了五条修路路线,并付诸了行动。但因多方原因,最终未能让汽车顺利驶进墨脱。许多专家经多年勘察,得出的结论是:墨脱处于喜马拉雅断裂带和墨脱断裂带上,地质活动频繁,是地震、塌方、泥石流的多发地带,加之墨脱的气候潮湿多雨,使得墨脱实现通车的愿望困难重重。
20世纪90年代,全程141千米的扎墨公路(波密县扎木镇--墨脱)建成,这条耗巨资修成的公路,只开进过一辆汽车就宣布报废,而这辆车开到墨脱后就成了永久的“文物”。公路上长满了灌木和杂草,许多路段路基已坍塌,有的地方已成了巨大的滑坡面,路上架设的桥梁仅剩下一些锈蚀的钢架。
2009年4月20日,我国最后一条通县公路--墨脱公路新改建工程奠基仪式在嘎隆拉雪山口举行。这一工程的正式开工,标志着我国县级行政区域不通公路的历史宣告结束。
[1]当地人民步行出入墨脱的路主要有两条:一条是从米林县派乡翻越喜马拉雅山脉的多雄拉山口,沿多雄拉到墨脱的背崩乡后,逆雅鲁藏布江北上至墨脱县城,全程约115千米,步行需4天时间。这条路在每年的6-10月份可以通行;另一条是从波密县沿扎墨公路行走,全程141千米。由于嘎龙山的阻挡,这条路只能在每年的8-10月初山上的冰雪融化后才能通行到80千米处,然后步行两天到墨脱县城,其他时间只能翻越海拔4640米的嘎龙拉山口,正常情况下步行约需5天时间。

风景名胜

墨脱的山多、水多、瀑布也多。有的瀑布细弱如几缕轻纱,缓缓地从石壁上飘落下来,水珠被岩碰撞得四分五裂,化作缕缕雾气,飘浮在山腰;有的瀑布水流宏大,吼声悦耳,四季不涸,十分壮观。在这些瀑布中,除素有“藏布奇观”之称的大拐弯瀑布外,有高达400米的汗密瀑布,有从悬崖绝壁倒挂的老虎嘴瀑布,有云崖飞泻的地东瀑布,有云雾缭绕的背崩瀑布,有银丝彩带飞舞的拉格瀑布……

汗密瀑布

墨脱县汗密瀑布

墨脱县汗密瀑布(7张)
汗密瀑布位于墨脱县背崩乡汗密站。瀑布三层相叠,落差高达400米,又名“三叠泉”。第一层是从高入云端的雪峰中直泻而下,激起满谷的水雾和轰鸣;第二层是从高处的绿树丛中缓缓流出,然后又急速而下;面宽水急的第三层瀑布斜冲到一巨石上,曲折而泻,一直到多雄河,形成一个个深潭。

老虎嘴瀑布

墨脱县

  墨脱县

老虎嘴瀑布凌空而泻,象银河倒悬,坠至半空,忽被峭石拦腰斩断,刹时雪浪飞溅,宛如千万串断线的珍珠,纷纷扬扬,沿悬立千纫的绝壁陡然下坠,落进不见底的深渊,发出惊天动地的狂啸。而河水却象凶猛的野兽在咆哮,发出震耳欲聋的吼声,仿佛整个峡谷在颤动。每到日落西山,老虎嘴彩虹缭绕,雪峰顶上绯红一片,迷离变幻,奇胜不可名状。

背崩瀑布

墨脱县背崩瀑布

墨脱县背崩瀑布(5张)
冬天水量小时,妩媚秀丽,轻轻下泻,深沉悠扬;夏天水量增大,那撼天动地的磅礴气魄,恰似巨龙出山,令人惊心动魄。有时瀑布激起的雪沫烟雾,高达数百米,漫天浮游,竟使周围一带经常处于霏霏细雨中,成为别致的“匹练挂遥峰”。

墨脱藤桥与溜索

珞巴人居住在喜马拉雅南麓的崇山峻岭之间,数百条江河水流湍急,多数流速超过10米以上,落差大,水中巨石、暗礁布满河床,两岸陡峭,除少数平原处溪流架有木桥外,绝大多数是藤索桥或藤溜索,舟船仅在下游使用。 藤溜索是四根白藤劈成八根,对接成所需要的长度,拴在两岸的树上,有一个硬藤做的圆圈套在八根藤条上,过江时,人钻入硬藤圈内,放在腰部,脸朝上,关向彼岸,双手抓信藤条,交叉用劲拉藤,双脚配合向前。爬这种溜索相当吃力,跨度越大越费劲,一条长80米的溜索需要30分钟才能滑过 去,我们滑过荷扎村248米的溜索足足耽搁了一个半小时,滑过江后筋疲力尽气喘如牛。而且滑这种溜索不但消耗体力大,由于没有安全系数,危险性是极大的。
墨脱县

  墨脱县

藤索桥是一奇特的桥,没有桥墩,不用木板,一个铁钉也找不到,整桥用的是白藤。珞渝的原始森林里生长着多种藤本植物,其中白藤较多,常绿本植物,茎蔓细长,有40米高,柔软而坚韧,它是编织篮、筐、椅、箱等用具的好材料,也是藤索桥的原料。一般200米长的索桥,需要60背(约合3600公斤)的藤子。修一个索桥需要20人,历时10天才能竣工。首先将藤子一劈两半,不能用整根藤子,一是不便将二根接起来,二是它不结实。将劈成两半的藤条接成需要的长度,将根根藤条拉到对岸,总共需要35根藤条,再将25个硬藤做的藤圈均匀地置放在桥上,藤条在外,藤圈在内,一般10米左右放一个藤圈,它有一人高,人可从中钻过。35根藤条分布是:桥的左后和右侧各10根,桥的上部是空的。硬藤圆圈放好后,用细藤绳将它固定在藤条上,底部行人放脚处,用细藤编织成一个网状的贺筒。通过这种桥还得掌握它的特性,如它的弹性大,你的脚步得顺着它起伏而落脚,它弹起时,你的一只脚也得“因势利导”而抬起,它跌落时你再踏步向前,就这样一高一低、一起一落地向前,否则,它将和你作对,摇摆得十分厉害,使你无 法越步。初过这种桥,还是胆战心惊的,只要你认识了它掌握了它的规律,你会很顺利地、不大摇晃地走过去。墨脱较为有名的藤桥有背崩藤桥、炯兴藤网桥,都长约400米,其中墨脱德兴藤网桥横跨雅鲁藏布江,有300多年的历史。藤网桥整个呈管状悬空,多位于峡谷谷险要的河段,行走其上时,桥随人的重力与河谷风吹送,左右晃悠幅度较大,但整个桥近似密封,颇为安全。墨脱著名的景观还有“溜索”,那有点一苇渡江的姿势,但是以背对江面的样子高速滑向对岸,需要较高的胆量和平衡技巧才能顺利过江。​

文化教育

世居墨脱县的门巴、珞巴人,过去全靠结绳或数木棍记事。而现在,从学校门迈出来的门巴、珞巴族干部已开始用现代知识建设家乡。

教育经费

墨脱县位于偏远的西藏东南边境。这里的学校虽不都是砖房,但也是宽敞、明亮的厚木板建筑,桌椅正规。县上的同志告诉我们,国家每年拨给墨脱的教育经费达30万元,而墨脱县的人口只有8000多。
墨脱县60年代初还很少有人识字。是解放军首次在这里办起了识字班,教人们学习藏文和汉字。直到今天,在墨脱县墨脱村村头的稻田中央,还保留着3棵大树,当地人说这是当年为纪念解放军教他们认字栽种的。尽管稻田在这里少而珍贵,可人们就是舍不得砍掉它。

小小学发展

一位自愿放弃北京优越条件的大学生赵潜德背着行李、干粮、书本走进丛林山寨,办起了墨脱第一所小学。现在,墨脱县的学校已发展到12所,乡乡都有。在墨脱县墨脱乡小学我们了解到,这里的7名教师中有2人从中央民族学院和西藏大学毕业;还有2人是中师毕业;其他3位都到内地受过专门培训。

上学免费

墨脱县的孩子上学全部免费。这是国家对边境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政策。从1985年起,国家又在这些地区实行了“包吃、包住、包上学”政策,墨脱县的每个学生除了免费读书外,每月还可以领到15-25元的生活补贴。
墨脱县现在还不具备发展中学教育的条件。为保障这里学生受教育的连续性,孩子们小学一毕业,就被送到拉萨、林芝等地区和内地继续上学。林芝还创办了专门接收门巴、珞巴学生的民族中学。
如今,墨脱山乡自己的文化人正为改变古老山寨的面貌贡献着才华。第一批从山村小学走出去又学成归来的门巴族县长桑杰扎巴说,教育是我们门巴、珞巴人摆脱愚昧、迈入现代文明的关键。

光缆工程

西藏自治区林芝地区墨脱县光缆传输系统工程2009年9月21日正式开通,中国成功实现“县县通光缆”。 随着通信光缆工程的建成开通,墨脱开通了3G无线宽带业务,使当地有线宽带得到全面升级,网速得到提高。 墨脱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受自然条件影响,此前是中国唯一不通光缆和公路的县,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受到较大制约。随着2009年扎(木)墨(脱)公路的开工建设,预计3年后墨脱也将告别不通等级公路的历史。 为解决墨脱通信问题,中国2009年投资3000多万元实施墨脱光缆传输系统工程,工程于7月底开工。 为保障工程按时完成和施工人员的安全,业务部门合理安排工程进度,施工期间没有发生一起安全事故。 西藏墨脱光缆通信工程2009年9月25日全面建成开通,中国电信天翼网络成功覆盖这个“高原孤岛”,结束了全国最后一个县不通光缆的历史,墨脱人也与全国同步进入3G通信时代。 当地群众可以自由地使用话音宽带数据移动、天翼3G等各种电信业务和综合信息服务。 此前,墨脱县是全国唯一不通光缆、不通公路的县,特殊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极大制约因素。为彻底改变墨脱县通信能力与通信需求极不适应的状况,并以通信的适度超前发展促进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2009年6月,墨脱光缆通信工程破土动工,工程总投资达1400余万元。 由于不通公路且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极其复杂,工程施工难度大,建设成本高,大部分设备、材料运输要靠人背畜驮,施工人员还要面临滑坡、泥石流、崩塌等自然灾害的威胁,蚂蝗蚊虫毒蛇叮咬更是家常便饭。为了让光缆早日进入墨脱,施工人员克服重重困难,翻山越岭,穿行无人区,露宿森林间,保进度、保工期、保质量,使中国电信天翼3G网络按计划成功覆盖“高原孤岛”墨脱及所属主要乡镇和运输要道沿线。
 
 
 
 
三, 圣湖
 
简介

 

神山圣湖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神山圣湖”冈底斯山脉和喜马拉雅雪峰孕育着南亚诸大河流。冈仁波齐雪峰附近,发育了狮泉河、马泉河、象泉河和孔雀河。它们分别是印度河、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萨特莱杰河和恒河的上源。印度教和藏传佛教徒都视其为“神山”。自古以来就是佛教徒心目中的“世界中心”。 圣湖玛膀雍湖在神山以南、纳木那尼雪峰北侧,是一个面积412 平方公里,海拔4587米的高原淡水湖泊。天晴时湖水蔚蓝,雪峰倒映其中,景色奇美。藏文史料记载为汉族神话传说中的西王母居住的“瑶池”,印度佛教徒称其为“圣湖”。每年夏季,印度、尼泊尔和西藏的香客纷纷到此朝圣沐浴以求功德。

环保体系

“神山圣湖”已 
神山圣湖

  神山圣湖

被纳入国家级重点湿地保护区项目,每年国家投入大量资金保护这里的生态环境。2012年9月3日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正式启动阿里神山圣湖环保工程,在普兰边检站的官兵们的协同下展开了对冈仁波齐转山路全面环保清理行动。
整个环保一期行动的目标,是全面清理冈仁波齐转山路上的可见垃圾。行动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第二步骤:清理卓玛拉山口两侧的白色垃圾,通过人力的清理,以及牦牛驼队和大型垃圾车的运输,将收集到的垃圾集中运到垃圾填埋场处理。
第三个步骤:从9月15日开始,重点是清理卓玛拉山口多年堆积的垃圾,卓玛拉山口海拔5700米,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投入50多名工作人员到达现场,随队出发的还有3辆大型垃圾运输车以及2辆小型运输车,80多头牦牛和马匹。在卓玛拉山口两侧的这段长达8公里的山路,进行地毯式的垃圾搜查清理,然后将收集到的垃圾由牦牛驮队运下山,再由车队运出神山保护区,在垃圾填埋场进行集中处理。
整个神山圣湖环保一期行动于9月26日结束,共收集处理垃圾200多吨,基本完成预期的目标,将神山转山路上的可见垃圾  和多年堆积的生活垃圾做一个总体的清理。
二期行动的重点放在神山环保的可持续规划上,除了在神山保护区内投放200余个布点的垃圾收集系统,还安排50人编制的保洁队伍(含神山圣湖),进行定点定期的环境监督维持。[1]

其他相关

冈底 
神山圣湖美景

  神山圣湖美景

斯山脉和喜马拉雅山雪峰孕育着南亚诸大河流。冈仁波齐雪峰附近,发育了狮泉河马泉河象泉河孔雀河。它们分别是印度河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萨特莱杰河恒河的上源。
 
 
 
 
 
 
 
 
 
 
 
 
 
 
 
 
四,八角街
 
八廓街  
八廓街
八廓街引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现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街区。八廓街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余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八廓街属城关区八廓街办事处,下辖4个居委会,199个居民大院。
中文名称: 八廓街
又名: 八角街
位置: 拉萨市旧城区
周长: 约1000余米

简介

八廓街街景图片

八廓街街景图片(20张)
八廓街是围绕大昭寺修建的一条拉萨最繁华的商业街。街道以大昭寺为中心,西接藏医院大楼,南临沿河东路,北至幸福东路,东连拉萨医院河林廓东路。到拉萨的人没有不知道八角街的。但提到"八廓街",知道的人就少多了。其实,八廓街是八角街的正确称呼。
八廓街又称八角街,据说,由于在拉萨四川人占很大比例,在四川话中,“廓”与“角”的发音相近,所以,就把八廓街误读成“八角街”了。后来,望文生义,以讹传讹,甚至以为八角街是因为环形街道有八个角了。
八廓街是由八廓东街、八廓西街、八廓南街和八廓北街组成的多边形街道环,周长约1000多米,街内岔道较多,有街巷35个。

历史沿革<, /FONT>

八廓街是为了建筑大昭寺,并随着大昭寺的发展而建设和发展起来的,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7世纪,藏王松赞干布下令在卧堂湖修建大昭寺,同时在湖边四周修建了四座宫殿,与嫔妃臣民移居宫殿亲自监督大昭寺工程的进展。四座宫殿即为八廓街最早的建筑。大昭寺建成后,引来了众多朝圣者朝拜,日久逐渐踏出环绕大昭寺的一条小径,为最初的八廓街。寺院周围陆续修建了18座家族式建筑,为远道朝圣的信徒或商人提供住宿地。

八廓街介绍图片

八廓街介绍图片(20张)
15世纪后,大昭寺成为佛教传播的中心,其周围相继出现僧人宿舍、宗教学校、小寺庙建筑,众多信佛者迁居大昭寺周围生活,街上逐渐出现了大量民居、店铺、旅馆、手工作坊等设施。随大昭寺宗教地位的加深,藏传佛教认为,以大昭寺为中心顺时针绕行为“转经”,表示对供奉在大昭寺内释迦牟尼佛像的朝拜,八廓街成为拉萨三大转经道(大转、中转、小传)之一。后又出现了来自蒙古、汉地、克什米尔尼泊尔不丹印度等地区和国家的众多商贩、香客、游民,发展成为集宗教街、观光街、民俗街、文化街、商业街和购物街于一身的街区。

主要景点

转经道

八角街转经道是藏族群众
八廓街

  八廓街

心中最重要的一条转经道,藏语意为“中圈”,是相对于“林廓”和大昭寺内的“囊廓”而言。傍晚转经的特定时间一到,那些互不相识的人们--有来自藏北牧区穿白袍的,有来自康巴山地盘英雄结的,还有住在八角街区、衣着亮丽的……总之,各式各样的信徒,像是突然接到了一项无声的命令,在使人猛然感到一阵骚动之后,便开始严格地按顺时针方向沿着这条环形路走下去。

达赖密宫

去八廓街,有一个地方一定要去看一看:玛吉阿米酒馆。八廓街的建筑大都是白色的,只有八廓街东南角有一栋涂满黄色颜料的两层小楼。这里就是六世达赖喇嘛仓央嘉措的密宫。“玛吉阿米”是流传在藏区的一个美丽的传说,意为圣洁母亲、纯洁少女,或可引申为美丽的梦。
西藏历史和文学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一个响亮的名字—六世达赖喇嘛仓 
玛吉阿米酒馆

  玛吉阿米酒馆

嘉措。他不仅是西藏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宗教精神领袖,还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浪漫主义诗人。相传仓央嘉措为了寻找至尊救世度母、跋山涉水走遍了藏区。有一天在拉萨八角街一个小酒馆休息、门外一个月亮般娇美的少女掀帘窥望,“在那东方山顶,升起娇洁月亮,玛吉阿米的面容,渐渐浮现心上”——仓夹嘉措写给玛吉阿米的诗篇流传至今。
拉萨“玛吉阿米”酒吧所在的那所黄色的小楼,相传就是当年仓央嘉措与玛吉阿米相遇的地方他曾在此地写下著名的《在那东方的山顶上》,“在那东方高高的山顶上,升起一轮皎洁的月亮,未嫁娇娘的面容,时时浮现在我的眼前”。“未嫁娇娘”在藏语中便是“玛吉阿米”。玛吉阿米酒馆是一个非常具有艺术品位的艺术酒吧,它的墙壁四周贴满了绘画,摄影,手工艺品,书架上有卡夫卡、艾略特等人的原版图书。

街区特色

八廓街琳琅满目的商品

  八廓街琳琅满目的商品[1]

八廓街保留了拉萨古城的原有风貌,街道由手工打磨的石块铺成,旁边保留有老式藏房建筑。街心有一个巨型香炉,昼夜烟火弥漫。街道两侧店铺林立,有120余家手工艺品商店和200多个售货摊点,经商人员1300余人,经营商品8000多种,有铜佛、转经筒酥油灯、经幡旗、经文、念珠、贡香、松柏枝等宗教用品,卡垫氆氇、围裙、皮囊、马具、鼻烟壶、火镰、藏被、藏鞋、藏刀、藏帽、酥油、酥油桶、木碗、青稞酒甜茶、奶渣、风干肉等生活日用品,唐卡绘画、手绢藏毯等手工艺品以及古玩、西藏各地土特产等蕴涵民族特色的商品。另外,还有来自印度、尼泊尔、缅甸、克什米尔等地的商品。 
藏刀

  藏刀

主要店铺有夏帽嘎布、玛吉阿米酒馆、雪域唐卡手工艺店、邦达昌等;街内遗存的名胜古迹众多,有下密院、印经院、席德寺废墟、仓姑尼庵、小清真寺等寺庙和拉康12座,有松赞干布行宫曲结颇章,黄教创始人宗喀巴的佛学辩论场松曲热遗址,藏文创始人吞弥?桑布扎的宅邸,曾派驻过84任驻藏大臣的驻藏大臣衙门,原拉萨市治安机构及监狱朗子厦等。另外,早晚信徒绕大昭寺按顺时针方向转经也成为重要的民俗文化景观。

发展现状

八廓街

  八廓街

八廓街在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中,榜上有名。千年八廓街集宗教、文化、旅游、商业为一体,是全国乃至世界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历史文化街区之一,成为西藏从古至今发展的历史缩影。
八廓街入围“全国十大历史文化名街”,评委们给出的理由是:通过相关申报材料以及专家的现场考评,八廓街可以算得上是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具特色和魅力的历史文化街区。它是历史悠久的城市街区的代表,其中保存的29处重点文物和56个古建筑大院更是西藏社会从古至今发展的缩影。

周围古迹

围绕着八角街的转经路有许多古迹。在环形路与公路交叉的道口上,曾经竖立着一个高高的名叫“觉牙达金”大柱。藏族姑娘年满十六岁,就要到觉牙达金大桅杆前举行一个庆贺成年的仪式。
沿着转经路走,在八角北街24号院子里,有一幢看起来很普通的两层高的小楼名字叫“曲结颇章”,就是赫赫有名的“法王宫”,是四大宫殿中的第一座,也是八角街的第一所房子。它是在修建大昭寺之前,松赞干布为自己建造的一个简朴的行宫。
色拉达廓

  色拉达廓

在供奉香草的白色香塔北面,有一幢顶部有一层红色草墙的三层楼房,这是当年的清朝驻藏大臣衙门。清朝向西藏派遣驻藏大臣,始于雍正年间。从那时到辛亥革命爆发的一百八十三年间,清朝政府共派遣了八十四任驻藏大臣。 在八角街转经路的终端,犹西藏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松曲热遗址。
木鹿宁巴,也就是旧木鹿寺,它的位置在八角北街西北巷十号院内。它是为了解决来大昭寺事佛的僧人喇嘛的住宿问题而建的,随市面上僧侣的增多,人们后来又修了一座新木鹿寺。新木鹿寺的寺址在现在的西藏印经院内,处在八角街外圈。到了五世达赖时期,人们又重新扩建了旧木鹿寺,南面和东面的两排楼房及北面的主殿,都是这个时期建造的。从这时开始,旧木鹿寺和大昭寺同属于一个机构管辖,每年各大寺喇嘛来参加大昭寺大法会时,哲蚌寺的喇嘛连人带马都住在这儿。现在,木鹿宁巴已经没有多少僧人了,变成了一个一般市民乐居其中的大杂院。
 
八廓街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色拉达廓只是一座残旧的木门。这个木门就在旧木鹿寺大门的西面,是专供色拉寺喇嘛出入的大门。这个门正对着大昭寺中的那尊主佛-十二岁等身释迦牟尼像。
吐巴,这又是一个古建筑,位于八角街转经路的南端,三层建筑,它是西藏文字的创制者、松赞干布时期吐蕃最有名望的重臣吞弥·桑布扎的府邸。现在,这儿已是八角街某居委会所在地。

八廓街小吃

在拉萨旅游饭店中,以川菜为主,拉萨假日酒店中还可以提供适合外国旅游者口味的西餐。不过,餐饮的主体是藏族风味,饮酒莫忘敬天、地、神。藏食没有真正的烹调,滋味就在原本的汁液中,不善食肉的人恐怕难以受用,关键在于吃的气魄,要有生吞活剥的架势,因为没有筷子,只有刀。至于青稞酒和酥油茶还是先尝后饮,万一在西藏胃肠不适就麻烦了。在拉萨的民族饭店里面,有很好的风味,也可遍尝无余。拉萨的饮食种类丰富,除了带上你自己喜爱的糖果、饼干等,你用不着带额外的食品。在拉萨可以吃到各种风味的饮食,藏式餐饮、广东菜、北方菜、湖南菜等都有。最多的算是四川菜,颇受游客和当地百姓的欢迎。拉萨有一条街道,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美食,有川菜、火锅、各种小吃等、甚至还有西餐、酒吧等,去拉萨的游客很多都会去品尝,那就是德吉路。

八廓街购物

西藏的地毯、藏刀、卡垫、围裙、民族服装、, 民族鞋帽、金银首饰,及各种传统手工艺品,均为传统手工艺作,具有浓厚的地方风格 
八角街美食

  八角街美食

和民族特色。拉萨的八角街是拉萨最著名的小商品街,也是拉萨古老而神圣的地方,在八角街上可以转好久,可以购买纪念品,记得砍价。此外,在八角街上还可以品尝正宗的藏式饮食。西藏的药材驰名天下,去西藏不要错过购买或观赏灵芝、藏红花、冬虫草、藏羚羊角、雪莲花等等,还有喇嘛、藏医秘方配制、加工、炮制的各式神气复式藏药。在八角街可购买大画册《西藏》180元,更大型画册《西藏佛寺壁画》650元。小贴士:如果买了藏刀,坐飞机是不能带的,托运也不行,但你可以通过邮局寄。步行街北邻的北京中路邮局是拉萨的邮政总局,在那里邮寄,比在一些小邮局寄要快很多。[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