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奥地利ORF电视台前驻华记者莱蒙德·勒夫及其妻子的新书《世界大国——中国》介绍了中国大城市的婚姻市场等新问题,帮助欧洲人了解新时代的中国。华人企业家李开复的新书《AI·未来》也受到德媒强烈关注。
“现在德国等欧洲国家几乎每两三周就有一本关于中国的新书出版。”德国汉堡中国问题学者德莱赫尔31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与以前的“中国书籍热”学者唱主角不同,这次的主力军是驻华记者,书中的政治味和理论性少了。可见,出版社和读者现在更希望通过具体的实例分析中国的成功,关注中国的现状,并展望未来。
市场上繁杂的“中国书籍”中,最成功的当属德国《经济周刊》前总编巴龙和其华裔夫人尹广燕撰写的《中国人:世界大国的心理图》。该书今年4月出版后高居亚马逊中国类书籍排名第一。读者评分4.7分。该书用大量数据和事实介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社会哲学,探究了中国发展和崛起的内外原因,以及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10月,该书还获得法兰克福书展最佳商业书籍奖。评审团认为,这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籍,是全球形势下的速成课本,提供了有关中国的完善和有益的信息。
不过,也有个别新书通过哗众取宠的方式吸引读者。比如,德国《南德意志报》驻华记者的新书讲了北京如何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高科技“建立数字监控国家,来挑战我们”。这本书的封面背景看起来像日本军旗,上面还有一只眼睛在“窥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