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据中国商务部5月9日发公告称,商务部长钟山在东京会见日本经济产业部长世耕弘,双方同意加强发展战略对接,推进科技创新、高端制造、共享经济、养老医疗等领域务实合作,推动两国经贸关系提质升级。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5月10日报道称,贸易战风险提升之际,中国和日本有意加大经贸和金融关系,形成第二大经济体和第三大经济体的强强组合。
受访学者表示,中日如果能扩大贸易,便可通过贸易转移,弥补美国总统特朗普单边保护措施可能造成的损失。
报道称,中日关系正在逐渐回暖。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
双方5月9日也签署两份备忘录,承诺加强服务贸易领域和第三方市场领域的合作。
《朝日新闻》分析,中日预计将就经济合作达成大量共识,包括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开展第三方市场开发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副所长张季风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中日或中日韩如果能扩大贸易,便可通过贸易转移,弥补美国保护主义措施可能造成的损失,这对东北亚乃至全球贸易都是好事。
他指出,中日韩从2012年起开始展开三方自贸协定的谈判,如今已解决了多数经济层面的技术性问题,而阻碍协定的最主要问题,是战略层面的美国因素。
张季风说:“美国不希望被排除在新的经济联合机制之外,会尝试影响与它有同盟关系的日本和韩国阻碍谈判。但如今美国从世界舞台收缩,明确地只优先考虑本国利益,这必然会推动日本和韩国更积极寻求符合本国经济利益的贸易安排。”
报道指出,美国担心在科技上被中国赶超,欲以贸易战打压“中国制造2025”计划。针对中日5月9日宣布加强高端制造领域的合作,张季风说:“我们想要从美国得到的东西而美国不给的,我们或许可以从日本得到。”
他进一步分析,中日双方过去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贸易和民间企业投资,如今随着本币互换合作,以及中国给予日本境外投资者额度等金融领域的合作,中日经贸关系将上新的台阶。
他说:“允许投资方用本币直接结算等中日金融合作,有助于减少两国对美元的依赖,推动人民币和日元的国际化,也可降低双方投资的成本和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