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经康雍乾三朝的“首席秘书”,张廷玉深知祸从口出的道理,他以“圣人之言简,贤人之言明,众人之言多,小人之言妄”为圭臬,其言语之道值得广大秘书工作者学习。素养 文史言。在其所著《澄怀园语》里,张廷玉举例 :《汉书·孙光传》载,西汉重臣孙光办事周密谨慎,从未出过差错。每次放假归来,与兄弟、妻儿聚宴甚欢,却从不提及朝廷政事。有人问孙光,宫廷中的花木如何?孙光嘿嘿不应。张廷玉因此感叹“真神仙必不说上界事”,提醒自己“凡事贵慎密,而国家之事尤不当轻向人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朝廷上下看到的张廷玉都是一副“不苟言、不苟笑,一举一动,悉遵矩矱(规则之意)”的样子。正因如此,张廷玉才受到三代皇帝的高度信任,包括人事任免、消除三藩叛乱、收复台湾等大事小事无不倾听他的意见,而张廷玉也完全做到了守口如瓶,从未走漏一丝风声。处事公正无私,敢于据实建言。张廷玉始终“殚心竭力,务求平允,不敢一事疏忽”,遇事总是为朝廷着想,较少考虑个人利害得失,“宁受人毁,不可受人之誉”。乾隆七年(1742 年),刑部侍郎盛安请行限田之法。张廷玉深知其弊,赶紧上奏《罢限田议》,指出此法将给百姓带来的危害,并在廷议中据理力争,他说:“田如何准确分为好差?以多少田为限?各地风土互异、贫富不一,非清查不知。如果查,就会骚扰百姓,胥吏也会乘机讹诈,改户移名、互相告讦的事情将会越来越多。”结果这项政策因“名虽正而难行”,不得不予以取消。张廷玉提倡为臣要直谏,遇事要敢言,即使亏体受辱,也应无所畏惧。坚持束身检行,做到敬慎寡言。张廷玉要求自己束身检行,勤慎奉职,“且承先人训,时存知足之心”。所谓“先人训”,也就是其父张英的教诲。张廷玉将父亲的《聪训斋语》时时记诵在心,从中领悟其父所秉持的人生哲理和为官智慧。他每天下朝回到家,总要静坐反思,省察一天做过的事、说过的话,如有过错处,就想想第二天怎么弥补。他不许家人询问公事,也很少与地方官员书信往来。据《啸亭杂录》记载,很多经张廷玉举荐而受重用的后进大臣,终生都不知道自己被起用的背景,更不知张廷玉在其中的作用。张廷玉还经常以《周易》“吉人之辞寡”警示自己并告诫身边人 :“多言之人即为不吉,不吉则凶矣。趋吉避凶之道,只在矢口间。”
积极建章立制,防止泄密失言。张廷玉工作在皇帝身边,“无日不蒙召对”,有时一天要被召见十几次,“凡有密旨,悉以谕之”,可谓是最了解朝廷核心机密的人。而千方百计向他探口风、摸秘密,甚至悄悄打听皇帝行踪的也大有人在,他因此深知保密责任重大。值得一提的是,张廷玉曾参与军机处制度设计,使得军机处成为清代最重要、存在时间最长的中央最高辅弼机构,其保密措施也最严格。《清史稿》中说,军机处刚开始创建的时候,其制度都是张廷玉制定的。他所制定的制度有 :“诸臣陈奏,常事用疏,自通政司上,下内阁拟旨 ;要事用折,自奏事处上,下军机处拟旨,亲御朱笔批发。自是内阁权移于军机处,大学士必充军机大臣始得预政事,日必召入对承旨,平章政事,参与机密。”这些举措不仅拨繁冗、提效率,而且有效防止了失泄密事件发生,使得朝廷重大政策及其文书借此得以稳妥运行。张廷玉为官处事戒惧谨慎,时时省察自检、处处廉洁自守。他认为,为官清廉乃分内之事,“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他居住旧园多年,生活非常俭朴,连日用器具都不齐全。他历官三朝,个人薪资所得及皇帝赏赐钱财,大多用来扶贫济困,或是资助寒门学子,或是捐赠乡里造桥修路、资助灾民,在民间留下诸多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