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每日电讯报》网站11月21日报道,科学家发现,狮子有两种类型的吼声。其中新发现的是“中间吼声”,穿插在这种猛兽可辨识的“放声吼叫”中出现。
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研究人员借助人工智能分析动物的吼叫声,以判断其是否存在不止一种吼声。
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家公园开展的一项为期两个月的研究中,研究团队利用隐藏在树上的麦克风收集了1414次狮子发声并进行了分析。
此外,科学家还从生活在津巴布韦布别谷自然保护区的5只雄狮所佩戴的项圈中获取了超过1700次发声数据。
他们发现,在狮子咕哝与咆哮之间,存在着中间吼声,这种声音具有显著独特性,足以归为独立的声音类型。
数据显示,机器学习方法对这两种吼声的准确识别率高达95%。
研究报告的作者、埃克塞特大学博士生乔纳森·格罗科特对《每日电讯报》说:“吼叫是狮子的重要行为之一。吼叫不仅能向本狮群中其他狮子传递比如自身位置的信息,还可对非友好狮子宣示领地边界。”
格罗科特说:“遗憾的是,目前我们仍未弄清这两种吼声在交流功能上的差异。但长期以来,学界一直认为狮子的吼声可能传递着与狮群规模、年龄或个体身份相关的信息。”
狮子的吼声具有独特性,可作为识别特定个体的标识。科学家们希望,未来记录吼声能成为一种可靠的监测手段,用于统计狮子个体数量和计算狮群密度。
狮子目前被列为“易危”物种。非洲野外现存狮子数量约为2.5万只,这个数字仅为21世纪初的一半左右。
格罗科特补充道:“此前,识别这些吼声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专家判断,这可能存在人为偏好。我们采用的人工智能新方法,有望实现更准确、更少主观性的监测,这对于致力于保护日益减少的狮子种群的环保人士而言至关重要。”
他说:“我们认为,野生动物监测领域需要一种模式转变,应大规模转向使用被动声学技术。不断发展的生物声学技术将成为有效保护狮子及其他濒危物种的关键手段。”
该研究成果发表在《生态与进化》期刊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