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报道 美国精奢商业观察网站11月22日刊登题为《哪吒、蜜雪、拉布布:让中国变潮的文化输出》的文章,作者是阿什莉·杜达列诺克。文章编译如下:
2024年之前,如果你问大多数西方人,中国品牌有哪些,得到的答案肯定不出所料:阿里巴巴、希音,如果他们关注科技新闻,或许还会提到华为或比亚迪。这些品牌以规模、效率和价格竞争力著称,令人印象深刻,但却算不上潮。
中国曾被尊为世界工厂,也曾因地缘政治竞争而令人畏惧,但很少被视为文化潮流的引领者。如今,这一点已经改变。
过去18个月里发生的一切并非有组织的宣传活动或政府举措,而是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一场捕获全球目光的自发文化浪潮。从神话中的孙悟空到震惊硅谷的人工智能突破,从快速传播的直播到风靡全球的收藏玩具,中国已然成为无可争议的潮流中心。
这是关于变革的故事,从每一个瞬间,到每一个品牌。
第一幕:《黑神话:悟空》游戏革命(2024年8月)
旧有叙事模式的第一个裂缝来自一个意想不到的地方:一款关于猴子的电子游戏。2024年8月20日,《黑神话:悟空》一经推出便风靡全球,短短三天销量就突破1000万份。这不仅仅是一款游戏的发布,它犹如一场文化地震,宣告中国作为创意强国的崛起。
第二幕:震撼硅谷的DeepSeek时刻(2025年1月)
如果说《黑神话:悟空》展现了中国的创造潜力,那么DeepSeek在2025年1月的突破则宣告了中国的技术实力。这家来自杭州的人工智能初创公司发布的R1模型迅速超越ChatGPT成为美国苹果应用商店下载量最高的应用。但真正的震撼还在后面:DeepSeek R1模型仅用了29.4万美元的训练成本就实现了这一壮举——这与美国竞争对手的投入相比只是个零头。
第三幕:TikTok难民:数字大迁徙(2025年1月)
正当DeepSeek成为新闻焦点之际,社交媒体领域也发生了另一场巨变。美国即将封禁TikTok的消息意外地将大批美国人推向了中国生活方式类应用小红书。据路透社报道,短短两天内,就有超过70万“TikTok难民”加入了该平台。
第四幕:《哪吒之魔童闹海》动画巨制(2025年2月)
当中国社交媒体席卷全球之际,《哪吒之魔童闹海》也在票房上掀起了一股热潮。这部2025年春节档上映的动画电影打破了多项票房纪录,而且是以摧枯拉朽之势。
第五幕:iShowSpeed:改变人们认知的直播(2025年3月)
这场中美新对话以美国主播iShowSpeed(“甲亢哥”)在华的形象出现。这位主播在优兔(YouTube)上拥有超过4500万粉丝。他的中国直播之旅吸引了数千万观众,堪称一场真实的文化外交大师课。
第六幕:丑萌收藏热潮(2024年-2025年)
在大型直播占据各大头条的时候,一场悄然发生的变革正在全球玩具店展开。来自中国公司泡泡玛特的拉布布(Labubu)迅速掀起了全球收藏热潮。凭借超过100万条TikTok帖子以及众多明星的推崇,这些“丑萌”玩偶在二手市场上能卖到数千美元。
第七幕:中国品牌涌入(2024年-2025年)
在这些文化事件的背后,一场同样意义重大却更为低调的变革正在悄然发生:中国品牌正以相当亮眼的成绩走向全球。比亚迪在2025年第二季度占据了全球纯电动汽车市场18%的份额。与此同时,截至2025年3月,蜜雪冰城凭借超过46000家门店成为全球门店数量最多的快餐连锁店。
新的中国叙事这段按时间顺序展开的旅程展现了一幅颠覆传统刻板印象的中国图景。
2025年,中国的全球净好感度首次超过美国。中国在全球软实力指数排名中跃升至第二位,创历史新高。
对于全球品牌、政策制定者和文化观察家而言,这带来的启示显而易见:影响力的流动不再是单向的。下一个伟大创意、下一个爆款时刻或下一个文化现象都有可能诞生于上海或深圳,就像可能诞生于硅谷或好莱坞一样。中国不仅重回潮流中心,更在一个互联互通的世界中重新定义了“潮流”的含义。(编译/王笛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