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中国工业机器人安装出口双增长

据香港《南华早报》网站8月11日报道,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去年顶住了全球工业机器人安装量下降的局面。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初步数据,全球工业机器人的安装量2024年降至52万台左右。

报道称,全球主要工业机器人市场普遍出现安装量下滑,其中日本下降7%至4.3万台,美国下降9%至3.4万台,欧盟下降6%至8.6万台。

然而,中国的安装量增长了5%,达到约29万台,占全球总量的54%,而2023年中国所占比例为51%。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

报道指出,近年来,中国一直在通过推动自动化来加大力度升级其制造链,这是其从劳动密集型增长模式向技术驱动型增长模式转变的更广泛战略的一部分。

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主席伊藤孝幸说,工业机器人的采用正扩大到电子产品和汽车行业等传统的主阵地之外。

尽管受到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和关税问题的干扰,伊藤孝幸说,亚洲工业机器人的增长前景依然积极,中国持续的经济扩张有望促进机器人安装。

他说:“预计(中国的)下一个五年规划将继续推进现代化和提高经济韧性。这将增加对机器人的需求,因为要提高各个行业的新产能。”

他说:“中国仍将是工业机器人的主要市场。”

另据新加坡《海峡时报》网站8月10日报道,全球供应链重组使得东南亚和其他地方涌现大量新工厂,为生产线提供人力以及物流服务的“中国制造”机器人也随之涌现。

报道称,自新冠疫情以来,来自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包括外国制造商在中国生产的机器人)出货量每年都在增长,2024年出口额达到11.3亿美元。

根据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工业机器人出口额达到7.46亿美元,同比增长近60%。

报道称,贸易关系紧张、成本上升和对供应链韧性的追求,种种因素促使中外企业寻求生产多样化。

奥姆迪亚公司分析师苏廉节说,供应链的转移对中国工业机器人制造商来说是一个商机。他说:“如果一家中国公司在海外扩张,他们也会给当地的供应商带去(工业机器人)。”

上海节卡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常莉说,随着更多行业进入东南亚,对新产能的需求不断增加,她的公司获得了“巨大的市场机遇”。

苏廉节表示,工业机器人的国际市场仍由日本和欧洲企业主导,但得益于具有竞争力的价格,中国机器人制造商正逐渐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报道称,中国的制造机器人及其零部件的公司如雨后春笋涌现。官方媒体援引的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已有机器人相关企业超过93万家。

报道指出,中国本身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激烈的国内竞争也促使中国机器人制造商进军海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