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和路透社报道,以色列袭击伊朗加剧中东紧张局势,为顺利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越来越多在红海和波斯湾航行的国际商船公开发布身份辨识信息,强调与中国或俄罗斯“有关联”,或声称与以色列“无关”。
伊朗方面此前表示,如果美国加入以色列对伊朗目标的袭击,将考虑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在21日美军袭击伊朗核设施后,伊朗议会于29日得出结论,认为应关闭霍尔木兹海峡,但最终决定权在伊朗最高国家安全委员会手中。
此外,自2023年底以来,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袭击被认为与以色列或其盟友有关联的海上目标,称此举是为了声援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民众。虽然美国在今年5月与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西方暂停发动空袭换取胡塞武装停止海上袭击,但该组织随后警告称,如果美国支持以色列攻击伊朗,将重新针对美国船只发动袭击。
路透社援引海事风险分析公司Windward以及船舶跟踪数据称,6月12日至24日期间,共有55艘船只在波斯湾和红海发出了101条身份辨识信息,内容包括“中国所有”或“俄罗斯原油”等等。该公司认为,发布此类信息是为了防止船只被误认为与西方或与以色列有关联。例如,一艘悬挂巴拿马旗帜、开往巴基斯坦的集装箱船发出了“PKKHI all Chinese”(所有船只均为中国船只)的信息,另一艘悬挂新加坡旗帜的船只则发出“Vsl no link Israel”(与以色列无联系)的信息。
报道称,Windward公司首席执行官阿米·丹尼尔表示,尽管以色列和伊朗已经达成停火协议,但航运公司对该地区的安全局势依然持怀疑态度。“船东们认为,由于航运业错综复杂的性质,很难了解或明确船舶的所有权链条。”丹尼尔说。丹尼尔介绍称,通常船只会广播目的地或发布中性信息,而在高风险区域,有时也会标注“船上有武装警卫”。但在以色列袭击伊朗后,船只发布此类身份辨识信息的情况数量激增,范围从红海扩大到波斯湾。

2019年4月,伊朗士兵在霍尔木兹海峡巡逻 图源:新华社
作者:孔尔军
延伸阅读
美媒:特朗普设想的世界秩序 是"美中俄三分天下"
原创 赖家琪 观察者网
“特朗普的愿景:一个世界,三个大国?”美国《纽约时报》5月26日以此为题报道称,特朗普最近的行动和言论表明,他可能正在设想一个由三个所谓的大国——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各自主宰全球一部分的世界。
报道指出,特朗普上周表示希望与俄罗斯实现贸易正常化,这似乎是为了减轻俄罗斯在乌克兰问题上承受的压力;他此前还表达出希望中国率先在贸易战中沟通的愿望,试图以此控制住他挑起的全球贸易战的影响。
“我们都想做交易,”特朗普4月在谈及与其他国家的贸易谈判时对美国《时代》周刊说,“但我就是这家巨型商店。它是一家巨大而美丽的商店,每个人都想去那里购物。”
在《纽约时报》看来,特朗普似乎不仅仅想与中国、俄罗斯达成交易,他或许还有更大的计划,即建立一个美国、中国和俄罗斯各自划分势力范围的世界秩序。
特朗普一直希望扩大美国的影响力 《纽约时报》
一些特朗普观察人士,包括他第一届政府的官员们,都认为不应该用战略性的眼光去看待他的言行。他们表示,尽管特朗普可能对一些问题,尤其是移民和贸易问题,持有坚定且长期的态度,但他缺乏设想世界秩序的眼光。
《纽约时报》指出,特朗普和他身边的一些助手,正用过去皇帝的眼光思考势力范围,“最好的证据就是特朗普希望扩大美国在西半球的势力范围”。上任以来,他屡次表示,想从丹麦手中夺取格陵兰岛,吞并曾经的亲密盟友加拿大,希望重建美国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
但他的雄心遭到了一些打击。加拿大新选出的总理卡尼是一位反特朗普人士,在特朗普对该国发出咄咄逼人的威胁前,他所在的自由党似乎注定要输掉大选;格陵兰拒绝了美国控制的想法;中国也坚决反对将巴拿马运河两个港口的运营权转卖给美国人。
华盛顿特区史汀生中心中国军事问题专家孙韵表示,中国不会不战而降,轻易放弃其在西半球的利益。
尽管被当面拒绝、被坚决抵制,特朗普及其副手们仍坚持想要扩大美国的影响力。当加拿大总理卡尼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告诉特朗普“加拿大是非卖品”时,特朗普的回答是:“永远不要说永远。”
格陵兰和丹麦的领导人都公开拒绝了特朗普购买格陵兰的想法,但顶着盟友的强烈反对,美国副总统万斯3月还是访问了该岛上的美军基地。
3月,万斯参观格陵兰岛上的美军基地 美媒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上任以来最重要的两次出访是前往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他与萨尔瓦多总统纳伊布·布克尔谈判,要求该国将被美国政府驱逐出境的移民关入监狱,从而实际上建立起一个相当于美国流放地的地方。鲁比奥还拿港口问题向巴拿马政府施压。
鲁比奥3月访问苏里南时被记者问及关于亚洲势力范围的问题,他回答道,“我们不谈势力范围”,“美国是一个印太国家,我们与日本、韩国、菲律宾都有关系,我们将继续保持这些关系”。
与鲁比奥说法相矛盾的是,《纽约时报》援引分析人士的话指出,特朗普处理俄乌冲突的方式符合“势力范围”一词——美国自身在试图控制乌克兰自然资源的同时,正与俄罗斯讨论是否承认俄对乌领土的控制。
支持者认为,特朗普对俄乌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反映了现实情况,但该报认为,特朗普对俄罗斯的亲近、对北约等国际组织的持续怀疑以及他的撤军威胁,让传统盟友们担忧,这会削弱美国在欧洲和亚洲的存在,反而可能会利于俄罗斯和中国。
特朗普希望与中国就关税达成协议,而该协议对如何处理中国台湾地区以及美国在亚洲的军事存在等问题,目前尚不清楚。但《纽约时报》从美国国防部负责政策的副部长埃尔布里奇·科尔比(Elbridge Colby)提名确认听证会上的回答上推测,特朗普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似乎有所“软化”,因为科尔比称“台湾对美国来说不是一个存亡问题”,他只是含糊其辞地重申,“阻止中国”对美国的核心利益“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