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大张旗鼓加税偷偷摸摸豁免,连美媒都在问“哪来的自信幻想中国人会跪”

美国政府的这次“偷偷摸摸豁免”,或许能够反映出其搬起的石头确实砸到了自己的脚。

文 | 晨 沐

美国东部时间11日深夜,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了这样一条通知:联邦政府已同意对智能手机、电脑、芯片等电子产品免除“对等关税”;豁免的产品适用于4月5日以后进入美国的电子产品,已经支付的“对等关税”可以寻求退款。



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发布的通知截图

由于该通知没有规定被豁免产品的原产地,因此被认为也包含中国。这一度被媒体称为“美对华关税出现首个松动信号”。

而笔者注意到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据新华社报道,与此前高调宣布一系列加征关税政策不同,这一引发舆论广泛关注的“重磅新闻”是在周末深夜发布,官网不见链接,记者求证不应,文件内容绕口……新华社称,美当局的一系列“神操作”值得玩味。

央视新闻则援引《世界周刊》的评论称,美国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席卷全球后,引发包括美国在内的全球资本市场大幅震荡,更是招致全球谴责。有分析认为,美国用关税将经济优势武器化,不仅会威胁美元的全球地位,还可能导致全球货币、政治与地缘秩序的系统性瓦解。



央视新闻报道截图

01

不起眼的时间,不起眼的平台,再加上绕口的公文表述,原来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的通知是偷偷上线的,并未公开宣布。

新华社称,这仿佛是一则“故意低调”的信息发布,用非常低调、非常隐晦的方式,宣布了影响非常广泛的关税豁免,涉及金额或高达数以十亿计美元。文件措辞不清晰、不明确,政策发布可谓“拐弯抹角”。

与之相比,美国2日高调宣布所谓“对等关税”,有白宫的精心布景,有铺垫的长篇讲话,也有各级官员的“宣介”,可谓大张旗鼓,可还没到10天就悄然让步。

而中国商务部的回应也值得揣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13日先是表示,“中方正在对有关影响进行评估”,随后又说“我们注意到,这是继美方4月10日暂缓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对等关税’以来,对相关政策做出的第二次调整”,最后称“这是美方修正单边‘对等关税’错误做法的一小步”。

三句回应可谓层层递进,摆事实讲道理的同时,又有点“戏剧”效果。

环球网援引法国国际广播电台称,很难说美方的做法究竟是为了什么,是因为承受不起本国消费者以及本国高科技公司的巨大压力,还是在等不来中方的电话后释放某种和解信号?文章还称,美国本届政府在关税问题上多次表现出朝三暮四,对贸易伙伴随意设定的90天期限是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随时可能带来混乱。无论大范围的“对等关税”还是与中国的单打独斗,美方的做法都表现出一种混乱和前后不一致,对美国信誉的损害一时难以修补。

在美国国内,最新的豁免措施同样引发了更大质疑。共和党前联邦众议员乔·沃尔什在社交媒体发文反问:“如果提高关税这么好,为什么要有这么多豁免?”

02

科技行业人士在庆幸关税豁免的“好消息”,但其他行业人士担心,自己的企业将在美国对中国的畸高税率下迎来“末日”。

比如,美国玩具店店主显然快乐不起来了,145%关税让1只熊猫玩偶卖到了80美元。据央视网报道,来自弗吉尼亚州亚历山大市的玩具店店主艾米·卢瑟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她的店铺里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中国制造”,加征关税将迫使她涨价,最终消费者和店主都将蒙受损失。她告诉记者,如果关税加到145%,店里的熊猫玩偶将卖到80美元。从32美元涨到80美元,人们不会愿意花那么多钱买。



美国玩具店店主艾米·卢瑟福接受媒体采访

另一名儿童用品经销商表示,目前一件商品的成本就上涨了两到三倍,“我认为美国政府想让美国民众认为加征关税是为了应对‘中国造成的问题’,会伤害中国的企业,对美国企业有利。但我就是在美国经营着企业啊,我不可能在美国生产所有商品。今天是这个税率,明天是那个税率,一会儿停收,一会儿又征收,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止……”

此外,高额关税让美国婚庆行业遭受巨大冲击,婚纱、鲜花、装饰品、酒类等一系列婚礼用品都将涨价。

有报道称,美国人纷纷飞到中国代购中国制造,因为离境退税比在美国本土买还要便宜,也没中间商赚差价。他们的购物清单主要是华为手机、衣服、包包、科技产品等。

反观中国企业。近日,两广地区一家电池厂受美国加关税影响,5条产线面临严重的库存积压风险。在相关政府部门和电商平台的帮助下,该企业将目光投向国内市场。4月13日,这家工厂滞压的电池,在电商平台上线后,仅5个小时销量便突破6.2万单。企业负责人表示,他们缺乏电商运营经验,但电商给予大力支持,包揽了选品、运营、物流所有环节,自己只需供货。这是众多外贸企业寻求转型的一个缩影,国内消费市场广大,再加上有了各方的支持,外贸企业拓内销、稳产能就有了更多信心。

由此可见,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商品轮番加征畸高关税已经沦为笑话。

当地时间4月12日,央视记者徐德智探访了特朗普大厦商店,发现里面有许多“Made in China”的标牌被价签遮盖住了。徐德智形容这种做法是“掩什么盗什么”,并在视频的最后称“从特朗普纪念品商店就能看出来,制造业的全球化其实是必然现象。想要让这些制造业全部回到美国,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4月14日清晨,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文,推荐阅读《1493》这本书。该书探讨了哥伦布远航对全球的影响,尤其关注“哥伦布大交换”。书中详细描述了植物、动物、疾病和思想如何在各大洲之间传播,最终塑造了现代全球化。书中展现了始于1493年的这些交流如何造就了当今互联互通的世界,并对文化和环境产生了持久的影响。此举亦被解读为马斯克发文暗示经济全球化。



马斯克在社交平台发文,推荐阅读《1493》这本书

事实上,美国各界对关税政策的强烈反对声浪,已对政府形成巨大压力。近日,微软全国广播公司主持人在节目中灵魂拷问:“特朗普政府哪来自信觉得中国会跪?会因此大伤元气?”他特别提到中国官员分享的“MAGA”帽子价格飞涨的讽刺图片,调侃关税政策的推动者反遭其害。节目中,美国经济学家伯恩斯坦一针见血地指出:“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的关税,最终都转嫁给了美国消费者。”



4月11日,画家乌合麒麟发布新作《就不跪》 图:乌合麒麟微博

其实,不只是“掩什么盗什么”,新华社就直言,美国政府的这次“偷偷摸摸豁免”,或许能够反映出其搬起的石头确实砸到了自己的脚。

最后,借用商务部发言人的话来总结:中方对中美经贸关系的立场是一贯的。贸易战没有赢家,保护主义没有出路。中国有句古话,“解铃还须系铃人”。我们敦促美方正视国际社会和国内各方理性声音,在纠错方面迈出一大步,彻底取消“对等关税”的错误做法,回到相互尊重、通过平等对话解决分歧的正确道路上来。

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新闻、环球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