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报道 记者 李梓瑜】4月13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在社交平台X上分享了一段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1985年的讲话视频,并引用视频中里根的讲话配文称“发动贸易战是摧毁这些就业,让美国人丢饭碗的最快方式”。

4月13日,毛宁分享的一段里根讲话视频截图 图源:毛宁X平台账号
视频中,里根表示,“如果贸易伙伴无法对我们销售产品,他们又怎么有钱购买我们出口的商品?结果只能是更多美国人失业。贸易保护往往只会让受保护行业变得更弱,愈发丧失与外来商品竞争的能力”。
里根还在视频中举例说,“1977至1981年间,美国造鞋商获得保护,结果反而比受保护前更无力应对国际竞争。这哪是保护主义?该叫摧毁主义才对。它摧毁就业、弱化工业、损害出口,让消费者损失数百亿,最终重创整体经济”。
里根还补充说,“贸易平衡已成情绪化议题,有人声称贸易赤字导致数百万人失业,国会如今堆满要求制裁报复的提案,但事实如何?1980年美国存在贸易顺差时,就业人口约9900万。如今出现贸易逆差,就业人口却突破1.07亿。在贸易赤字持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自1980年以来,净增就业岗位逾750万个,自由、开放、增长的经济使得我们在1985年创造了史上最高就业记录。而发动贸易战,恰恰是摧毁这些就业,让美国人丢饭碗的最快方式”。
连日来,美国政府肆意滥用关税手段,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贸易伙伴征收额外所谓“对等关税”,遭到美国国内及国际社会强烈不满,引发金融市场大幅动荡,后暂缓对部分贸易伙伴征收高额“对等关税”,但仍对这些国家和地区保持10%的“基准关税”和对中国125%的高关税。针对美“对等关税”一再升级,中方先后出台一系列反制措施,坚定捍卫自身权益,有力回击经济霸凌,坚决维护多边主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林剑4月11日表示,中方已多次阐述在关税问题上的严正立场。关税战、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如果美方真的想通过对话谈判解决问题,就应该停止极限施压、胡作非为!中国从来不吃这一套!林剑在当日例行记者会上说,任何对话都必须建立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如果美方执意打关税战、贸易战,中方必将奉陪到底。“面对美国的霸凌霸道,妥协退让没有出路”,林剑说。
延伸阅读
美前常务副国务卿诛心:特朗普高估了自己 低估了中国
美国特朗普政府以“关税大棒”霸凌全球,自信能让他国妥协让步。这种关税讹诈套路,在中国这里踢到了铁板。
在中国强力反制美国关税之际,美国《外交事务》杂志网站刊登美国前常务副国务卿库尔特·坎贝尔(Kurt Campbell)和美国外交关系委员会“中国战略倡议”主任杜如松(Rush Doshi)署名的文章,警告美国政府不要“低估中国”,同时呼吁美国拉拢盟友,构建“新的联盟”来对抗中国的挑战。
文章称,当前美国对中国的看法已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即从认为中国会超越美国的悲观情绪中转向了过度自信,觉得中国不可能超越“上升中的美国”。而这极有可能“危险地低估”了一个世纪以来唯一GDP超过美国70%的竞争对手的实力。
“在关键指标上,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文章指出,在经济方面,中国拥有美国两倍的制造能力;在技术上,中国在从电动汽车到第四代核反应堆等多个领域都占据主导地位;在军事上,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海军,造船能力是美国的200倍,导弹库存也大幅增加,还拥有最先进的高超音速武器。
文章指出,尽管中国也面临着各种挑战,但这并不足以演变成战略劣势。而且,过于强调中国的弱点有可能低估中国的规模和能力。在与竞争最相关的指标上,中国的实力远超美国过去的任何竞争对手。
文章提到,一些分析人士认为,美国衰落论是一种风险,可能成为“一个自我实现的预言”,这种警告虽说不无道理,但真正的危险不是衰落论,而是自满心态。后者会导致美国缺乏战略意图,无法推动集体行动来应对中国的挑战。
“实际上,美国——尤其是在唐纳德·特朗普总统时代——可能高估了其单边力量,低估了中国的应对能力。”文章写道。

图为坎贝尔(左)和杜如松
在解释了美国为何不能低估中国后,坎贝尔和杜如松提出了与中国竞争的方案。
他们认为,在当前这个时代,能够“规模化运作”的国家将获得战略优势,中国在规模上有优势,美国则不然——至少靠美国自己做不到。因此,对美国来说,唯一可行的方法是与其他国家结盟,用所谓的“结盟规模”来抵消中国的优势。
文章称,过去,美国倾向于视盟友为依赖者,是其保护的接受者,而非权力的共同创造者,这种传统的联盟今天已经过时了。这些盟友不能再是绊脚石、保护国、附庸国,而应该是美国实现其大国规模所需能力的提供者。
文章认为,为了实现规模化,华盛顿必须将其联盟框架从一系列管理关系转变为一个可以在军事、经济和技术领域进行综合能力建设的平台。例如,日本和韩国可以帮助美国建造军舰,美国则与盟友分享最好的军事技术。
两人还幻想出这样一种场景:在经济上,美国及其盟友汇聚在共同的关税或监管墙背后,对抗中国,同时构建新的机制来协调产业政策并整合盟友的市场份额;在技术上,建立共同的投资规则、出口管制和研究保护政策……
但文章也指出,除非联盟中的各种力量得到协调,否则其优势在很大程度上仍将停留在理论上。

图为美国总统特朗普 资料图
眼下,特朗普给美国的合作伙伴带来了艰难的选择和直接的威胁,几代人建立起来的信任很容易被挥霍。美国的主要盟友已经在考虑从华盛顿“独立”,包括倡议欧洲“核共享”、建立新的区域集团、挑战美元的地位等。另一边,中国的“朋友圈”则越来越大。
文章提醒道,如果美国未能与其他盟友共同追求“规模”,或者干脆撤回西半球并破坏联盟,那么在未来的竞争中将输给中国,美国会重蹈英国的覆辙,发现自己被一个规模空前的强国所削弱;美国将变得更弱、更贫穷、影响力更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