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中印外长时隔20多天再会面,印度有种“紧迫感”,两国交往另有“绊脚石”?

“这就要求我们以使命感和紧迫感来处理眼前的问题。”


王毅在老挝万象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

时隔20多天,中印外长再次坐在谈判桌前。

当地时间7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长王毅在老挝万象出席东亚合作系列外长会期间会见印度外长苏杰生。双方同意共同致力于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推动边境事务磋商取得新进展。

舆论认为,中印外长频繁接触,表明新德里和北京正在加快解决边境问题的努力,以稳定和重建双边关系。

有印度分析人士指出,印度政府应在对华政策上采取务实之道,与中国加强合作有助于促进印度的和平与发展。

双方表述多有交集

据中国外交部网站介绍,王毅25日会见苏杰生时先谈到中印关系的重要意义,并指出两国改善关系、处理分歧、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中印关系具有超越双边范畴的重要影响。”王毅说,面对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和严峻的全球性挑战,中印作为毗邻而居的两大发展中国家和两大新兴经济体,应加强对话沟通,妥处矛盾分歧,发展互利合作。

“改善双边关系应体现中印两个新兴发展中大国的战略格局,处理双方分歧应体现中印两大文明古国的政治智慧。”王毅表示,中印关系重回正轨符合双方利益,也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期待。

印度外交部当天称,本次会谈的重点是尽早解决“实际控制线”沿线的剩余问题,以稳定和重建双边关系。

引人注意的是,从印度官方发布的消息看,双方围绕两国关系和边境问题的表述多有交集,印方提到特殊意义、至关重要、紧迫感等关键词。

“作为当今世界人口最多的两个国家和两个主要经济体,我们的关系在今天具有特殊意义。”苏杰生指出,确保这种关系稳定和可预测,符合双方共同利益,对于亚洲和多极世界的前景至关重要。“这就要求我们以使命感和紧迫感来处理眼前的问题。”

印度考虑放松限制?

这是中印外长继本月4日在上合组织阿斯塔纳峰会期间举行会谈后的第二次会面。当时,双方同意致力于边境地区稳定,尽早就边界问题举行新一轮磋商。

这也是过去12个月里两国外长之间的第四次会面。印方25日称,两国同意举行另一轮军事和外交会谈。苏杰生表示,希望他与王毅外长的会面能给两国官员“更有力的指导”。

自2020年加勒万河谷事件发生以来,截至今年3月,中印边境事务磋商和协调工作机制已举行29次会议,中印军长级会谈已举行21轮,推动两军在加勒万河谷、班公湖、温泉、加南达坂等对峙点脱离接触。不过,两军尚未在剩余地区实现完全脱离接触。

如今,两国外长会面频率加快,被视为双方正努力推动边境问题的尽早解决,以促进双边关系得到改善、正常交往得到恢复。

外界对此并不意外。早在几个月前,印方已传出一些立场软化的言论,引发外界关注。比如,印度总理莫迪4月表示,印中关系非常重要;双方需要抓紧解决边境长期存在的问题,以消除双边互动中的异常现象。

其实,中方此前多次指出,边界问题不是中印关系的全部,印方坚持将边境事态与双边关系挂钩处理不符合双方共同利益。

“此次两国外长会谈或有特殊背景。”有印度舆论指出,印度政府对中国直接投资的立场正在发生转变。有印度政府高级经济官员表示,正在考虑放松对中国企业的一些经济限制。本周,印度在新财年预算案公布前发表经济调查报告,特别倾向于鼓励更多来自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自边境冲突发生以来,印度一直限制中国企业在当地投资。

中印交往态势“复杂”

同在25日,印度舆论注意到,印度外交部发布的一份年度报告将中印交往态势描述为“复杂”。究其背后,印度国内一些学者认为,莫迪政府应调整外交政策,对中国采取务实之道。

印度政治分析人士加金德·辛格指出,印度当前对华政策更像是一种“对冲策略”,即在经济接触、军事对抗以及外交挑衅之间取得平衡。这对印度来说是把双刃剑。一方面,虽然两国贸易创下1360亿美元的新高,却给印度带来1000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另一方面,印度加大对美接触,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的态度,增加国防开支,但收益有限,反而使得自身处于脆弱、受制的状态。印度若想在综合国力上名列世界前茅、在本世纪持续蓬勃发展,就需要优先考虑和平外交,保持与中国的稳定关系,因为与中国抗衡不仅是一种资源浪费,还会卷入中美竞争。

独立机构“国际危机组织”印度高级分析师普拉文·东提指出,中印边界危机反映了两国之间日益加剧的战略竞争。近年来,印度寻求深化与美国的关系,接受其在“印太地区”与中国抗衡的新角色,希望以此遏制中国,树立莫迪的世界领袖形象。但是,这种咄咄逼人的立场可能会带来更多麻烦,会阻碍莫迪的国内和全球野心。过去一年,中国与美国、欧盟、日本、澳大利亚、韩国和越南进行了高层接触,但并未与印度接触,这表明中国并不急于解决危机。恢复与中国的高层会谈,仍是印度实现边境稳定和提升大国信誉的最佳选择。

不过,也有分析人士提醒称,展望未来一段时间,中印关系或仍处于“不战不和”状态。

一方面,中印关系不至于完全破裂,两国贸易仍会继续推进;边界问题可能不再成为中印关系的主要干扰因素。另一方面,印度对华战略猜疑不会消除;美印关系仍会继续加强,印度仍会跟着西方遏制中国,从中获得战略回报。中印关系仍将面临来自第三方的巨大干扰,地区机制仍存在运转低效甚至失效的风险。

延伸阅读

牛弹琴:中印交往断崖式下降 印外长当着王毅的面表态


中印两国外长在老挝万象会面

印度有点着急了。

7月25日,东盟会议期间,中印两国外长在老挝万象会面。

看印度外长苏杰生的社交账号,当着王毅的面,苏杰生说了这样一句话:“稳定两国关系符合双方共同利益,我们应以使命感和紧迫感来处理当前问题。”

请注意:使命感和紧迫感。

苏杰生是印度老资格的外交官。显然,印度也充分认识到,与中国关系这么糟糕,不符合印度国家利益。

不讲边境局势了,哪怕经贸问题上。印度已经感受到了严重的麻烦。

2020年之后,印度以疫情暴发和边境冲突为由,对中国企业实施了“亚洲最严格的限制措施”,包括严格限制对华签证发放,禁封数百款中国手机APP,推迟批准中国投资,以及减少两国直飞航班数量。

结果是什么?

两国交往断崖式下降,很多中企停止了对印度的进一步投资。

数据显示,印度对华发放签证数量,从2019年约20万份签证,下滑至2024年迄今的仅2000份。

中方人员拿不到印度签证,即使个别能拿到,也担心遭到印度政府莫须有逮捕,而不愿前往印度。

以电子行业为例,印度虽然雄心勃勃,但就整个产业链来讲,仍旧依赖中国制造的零部件,尤其需要中国技术专家、熟练工人提供指导。

按照印度《经济时报》的披露,过去4年,因为中印关系的紧张,导致印度电子制造商损失了150亿美元,造成10万个工作岗位流失。

说句题外话,我其实不太赞成中国熟练工人去印度的。

很简单,就冲印度现在对华态度,那结果必然是“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让我哭笑不得的是,印度主动限制中国老师傅去印度,去教印度人干好工作……

所以,看报道,苹果公司现在也大失所望,原来一度转到印度的产业链,现在又在转回中国。富士康最近更宣布,在河南郑州加码投资10个亿。

所以,我们还看到,印度工商界强烈建议,为了摆脱困境,印度须放宽对中国投资的限制。

这就是苏杰生这句话的大背景。


中印外长会谈现场画面

中方怎么看?

看中国外交部的通稿,当着苏杰生的面,王毅一番话也很是语重心长。

他说:中印双方要以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担当,以超越矛盾、分歧、摩擦的理智,推动中印关系实现改善和稳定可持续发展。

毕竟,中印都是大国,关系还超越双边范畴。

王毅接着说:改善双边关系,应体现中印两个新兴发展中大国的战略格局,处理双方分歧应体现中印两大文明古国的政治智慧,应对全球性挑战应体现“全球南方”国家的团结合作。

最后,王毅强调,中印关系重回正轨符合双方利益,也是“全球南方”国家的共同期待。

中印同为发展中大国,同为“全球南方”国家,在很多国际问题上,其实立场都差不多,但现在,中印失和,真是亲者痛仇者快!

这是多边外交场合下的中印会晤,材料不多,但一些表态,却内涵丰富。

可以说,至少三个小亮点吧。

亮点一,中印都展示了和解意愿,尤其印度外长的这句话,确实要有“使命感和紧迫感”,来处理两国棘手问题。

亮点二,中印都同意,维护边境地区和平安宁,边境磋商要有新进展,即中印边境局势,起码不能失控。

亮点三,中印要加强多边合作,包括但不限于上合组织、G20、金砖国家等框架之下,要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权益。这应该也是有针对性的。


中国的存在使美印关系打到空前的高度 漫画恶搞

最后,怎么看?

不想多说什么,说印度太多都没用,该失望的你永远会失望,最关键的,事实胜于雄辩。

印度要有诚意,要有真正的大国风度和自信。

对中国企业“最严格限制”,这完全不符合规则,更不显示诚意;一些重要国际会议,莫迪总是能逃避就逃避,也不是诚意。

我总觉得,中国不能小觑了印度。中国的战略竞争对手,从长远看,只有两个,一个是美国,另一个是印度。

美国不需要多解释。印度庞大的人口和市场,以及不断升腾的大国雄心,注定会成为未来世界的重要力量,实力超过日本、俄罗斯等很多国家。

但我们很无奈地看到,过去几年,不管中国对印度多么克制,印度难以掩饰的是对中国的心结,以及对中国的各种刁难、算计,还有上不了台面的各式小动作。

何必呢?!

这展现出的,更多是一种自卑心态而已。很多时候,自卑和自傲其实是相通的,越是自傲的人,其实骨子里就越自卑。

还是那句话: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当然,我说的,肯定不是印度。

中国和印度,可以是朋友,最好也成为朋友。这对两国有利,也对世界有利。

但假如,我说的是假如,假如印度不愿做朋友,我们也要坦然,毫无疑问,这首先是印度的巨大损失。印度应该也看到了这一点。

责任编辑:荀建国_NN7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