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上响起驼铃声声,文明被播撒到世界各地。由国家文物局主办,故宫博物院、中国文物交流中心、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承办的“五洲四海——‘一带一路’文物考古合作展”,以“文物——融汇多元艺术”“寻迹——见证文化交流”“合作——联合考古成果”“拓展——开启文明之路”为线索,展出了84件/套中外展品;国内展品大多来自近十年来重要考古发现。这些珍贵的文物揭示了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的历史轨迹,展现了中外联合考古和历史古迹保护修复成果,为研究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提供了新材料与新视角。
希腊酒神驼囊俑
隋代环形壶(地中海流行圣水壶)
唐三彩小海神角杯
观展·亮点
中国出土的希腊酒神
酒神狄俄尼索斯是希腊文化中的一个经典形象,却出现在了中国隋墓出土的文物中。展览中最重磅的展品之一,无疑是被制作成展览海报封面的“醉拂菻”希腊酒神驼囊俑,是首次在北京展出。
隔着展柜,文物的细节清晰可见:驼囊中央是醉醺醺的酒神,只见他赤裸全身,露出肥硕肚子,只在腰间扎了动物皮作为遮盖布;在身边随从的搀扶下,他步履蹒跚,似乎下一步就要瘫倒在地。展览学术总顾问葛承雍介绍,类似的形象在古希腊罗马的雕塑、壁画中比比皆是,但出现在中国出土的文物中还是第一次。
该文物出土自西安市张綝和夫人薛氏的合葬墓,年代为隋开皇年间。更让人惊喜的是,类似的俑不止一件。考古人员在西安不同的墓葬里发现了五六件,其中完整的有3件。不同文物在骆驼的细节上有区别,但是酒神的形象是一样的。
葛承雍曾专门撰文对驼囊俑的外来神话造型进行了学术研究。除了酒神和随从外,整个画面还有很多细节也值得玩味。比如,画面出现了希腊生活用品安法拉罐和来通角杯。此外,酒神头部背后有圆形头光;而头顶背后有光环,是酒神与太阳神的混合特征,中亚这类形象极为常见。
为什么汉人墓葬的随葬品会中出现希腊酒神的驼囊?背后是中西方绵长的文化交流历史。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进攻东方,到达中亚和北印度,势力影响非常深远。他不仅在征服途中建立了许多希腊移民文化的城市,而且把希腊文化带入了中亚和巴克特里亚地区。希腊罗马的风很有可能就是从中亚地区吹到了中国内地,之后中国工匠在自己的作品中融入了外来的文化形象。
在葛承雍看来,这些考古实物确凿无疑地说明了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的交流,再次证明常用神话艺术表达的“希腊化”文化,传入中土被接受后的独特风采与审美轨迹,“这也充分说明,我们中国人从来不是封闭孤立的,有自信也愿意吸收外来的文明和文化。”
曾被认错的角杯
2021年2月4日,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东郊月登阁唐墓中发现了一件角杯,将其命名为“唐三彩胡人角杯”。整件文物造型灵动,色彩华美,图案鲜明,成为此次展览中的一大看点。不过,展厅中的说明牌上,文物的名字是“唐三彩小海神角杯”。
更名的背后是中外考古学家、历史学家、文物研究专家等多学科团队的“联合会诊”。葛承雍参与了角杯的深入研究。他曾撰文分析,从造型上看,该角杯上的人物与以往所见胡人形象明显不同:人物身体微微后仰,面目清秀,双目直视前方,年轻的脸上似乎稚气未退,这正是海神波塞冬之子特里同的容貌特征;角杯上的人物双脚赤裸,也不似以往常见的着靴胡人。仔细瞧,角杯上的人物双手举着硕大的海螺,放置于嘴边,做吹奏状;而根据古希腊神话的描绘,特里同虽然继承了波塞冬手持三叉戟的动作,但是其最主要的武器是海螺壳。
葛承雍认为,带有希腊小海神特里同形象的工艺品输入中国,可能是拜占庭和波斯的外交礼物,或是粟特商人的贸易奢侈品,也可能是中亚周边民族的进贡礼品,这些器物上的形象从社会上层向下传播,被民间广泛吸取和借鉴。吹拂中国的“地中海之风”
2007年1月,在西安东郊昆仑社区十六街坊建设工地上,考古工作者发掘了一座隋代夫妻合葬墓,这座墓最令人瞩目的是出土了一件环形壶。这件隋代环形壶(地中海流行圣水壶)此次也被搬进了展厅。
凑近看,壶身边沿外围绕有一圈联珠纹,壶心口沿内圈也环绕联珠纹,借鉴的是粟特银器装饰手法。仔细辨认可以看出,壶身正面还有八个类似化生童子乐伎的浮雕艺术形象。
专家介绍,环形壶流行于地中海地区,用来装圣水和橄榄油;后者不仅当作食用油和燃料,而且是献给神的祭品或贵族使用的膏油原材料。该文物的出土,说明在1000多年前,地中海风已经吹拂中国;也再次证明,丝绸之路上,中西文明的交流传播有着实实在在的链条。
刚刚接回家的文物
展厅里,两件北朝——隋彩绘贴金浮雕石床前档大有来头——它们曾是2023年5月9日在美国纽约举行的中国流失文物返还仪式的主角。
围屏石榻是北朝至隋唐时期流行于中国北方地区的殓葬用具,石床前档为围屏石榻的前档板。展出的两件石床前档特征明显,是典型的琐罗亚斯德教(又名拜火教、波斯教等)文化产物,都有拜火坛、穆护守坛、天王护卫等图案。两件文物都是镂空雕刻,工艺要求极高。专家表示,它们是古代民族宗教信仰深度融合与中外文明广泛交流的时代见证。
北朝——隋彩绘贴金浮雕石床前档(局部)
观展·解码
8个月打磨出重磅大展
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党委书记、主任谭平介绍,该展览是中心再一次承办中外联袂、涉及多国、多省市的国家级综合性文物展览。一般来说,筹备类似分量的展览,通常需要2到3年的时间;而此次中心只花了8个月时间。“为此,我们成立了工作专班,制订展览倒排期工作计划,有序推动展览策划、展品联络、展品调运、展陈设计施工、展览布展、展览开幕等各环节工作,实现了展览如期开幕。”
为深刻反映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自古以来文化交流交融历史以及十年来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考古合作成果及最新考古发现,中心在展览大纲上也下了一番功夫,经历了十余次研讨论证、专家评审等。
10年联合考古成果显著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国家文物局表示,10年来,我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推动中外文物领域交流合作不断深化,取得丰硕成果:与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联酋等24个国家开展44项联合考古项目,在乌兹别克斯坦、柬埔寨等6国开展11项历史古迹保护修复项目,与世界各国合作举办500多个文物进出境展览等。参展的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阿联酋方面表示,此次展览充分表现了丝绸之路上审美、技艺的演变,有助于各国更好地了解彼此的文化、历史、传统和生活方式。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理事长刘玉珠表示,近年来,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框架体系下,在国家文物局的支持下,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携手多家机构共同设立并启动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基金,主要开展联合考古、文物保护修复、展览展示、人才培养等工作,此次展览也是由亚洲基金参与资助举办。“希望以此次展览为契机,未来能有更多文物保护国际合作项目,搭建起‘一带一路’合作伙伴之间友谊的桥梁,继续携手共进,促进民心相通,以人文交流合作推动‘一带一路’发展,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美美与共。”
观展·提示
●地点:故宫博物院神武门展厅
●展期:至2024年1月5日
来源:北京晚报
本报记者 牛伟坤
本报记者 和冠欣 摄 制图 冯晨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