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历史之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亚特兰蒂斯—消失和未知的人类历史之谜

人类历史上存在许多未解之谜,亚特兰蒂斯便是其中之一。在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描述中可以得知,亚特兰蒂斯具有高度发达的史前文明,但这座鼎盛一时的泱泱帝国却在一夜之间突然从地球上销声匿迹。亚特兰蒂斯真的是一段史实吗?还是一个传说或哲学家笔下的杜撰?如果亚特兰蒂斯真正存在过,那么它是如何消失的?在九千多年前,它曾经创造了怎样的辉煌?它果真开创了最早的青铜盛世、拥有了水陆两种军队、并开创了大运河吗?它那异常高度的文明辐射到了哪些地区?古埃及真的是它最早的殖民国家吗?哪里才是它的真正遗址?它的确切的地理位置处于何方?

关于亚特兰蒂斯,人们知道得并不多,只是根据柏拉图留下来的记录和考古学家的发掘结果推测出,在世界大洪水发生之前,地球上或许真的存在过一片大陆,这片被柏拉图称之为亚特兰蒂斯的大陆位于大西洋、地中海入海口的对面,生活在这里的人,具有高度的科技水平和文化水准。但是,在一次全球性的灾难中——或是洪水泛滥,或是火山爆发引发海啸,这片大陆在一夜间神秘地沉没在大西洋中。


人们将这片沉没的大陆称之为“大西洲”,大西洲上那个创造了高度文明的岛屿被称为“大西国”。近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学家不断地在大西洋底寻找史前文明的遗迹,在各类水下遗址中验证着它的存在,而柏拉图对于亚特兰蒂斯的描述,也成为寻找这个“失落的文明”的圣典。

亚特兰蒂斯的古国之谜
最早对亚特兰蒂斯进行研究和追寻的大概就是柏拉图。柏拉图对亚特兰蒂斯的兴趣来自其祖先梭伦。梭伦是古希腊著名的诗人和****家之一,是当时的古希腊“七贤”之一,曾担任雅典卫城执行官,之后,到埃及、塞浦路斯、小亚细亚等地漫游。当梭伦结束10年漫游,回到故乡潜心创作时,在他的作品中提到了亚特兰蒂斯古国。
梭伦对亚特兰蒂斯的研究在柏拉图这里得到了继承。在亚特兰蒂斯这片神秘的土地尚未被人类发现之前,柏拉图首先在湛蓝的海域上举起了一束光芒。然而,柏拉图的研究工作并没有进行多久,他便与世长辞了,身后留下了大量的哲学著作,其中一本是完成于公元前350年的《对话录》。这部书是目前介绍关于亚特兰蒂斯文明的最好的一本书,里面相对细致地描写了亚特兰蒂斯的情况——
对亚特兰蒂斯古国的追溯要从9000年前开始。9000年前,在“海克力斯之柱”,即今天的直布罗陀海峡之外不远的地方,坐落着一个巨大的岛屿——亚特兰蒂斯岛,亚特兰蒂斯岛比利比亚和小亚细亚加在一起还要大,是大西洋上通往其他岛屿的必经之地。穿过亚特兰蒂斯岛,可以到达环抱大西洋的另外一片大陆。在一定意义上,“海克力斯之柱”就成了整个大洋的一个港口,它占据着水上交通要道,是连接

亚特兰蒂斯大陆作为大洋上凸起的一片陆地,同时又是一个矩形的狭长平原,坐北朝南,三面环山,面朝大海。平原中散落许多村落和环形的沟渠,河流与湖泊众多。根据后来的挖掘推测,平原的深度至少达到100英尺,宽度大约一英里,整个平原的长度有一万
亚特兰蒂斯帝国的建立是从神话开始的。大神宙斯将世界分割为不同的部分,分配给众神,海神波塞冬获得了亚特兰蒂斯岛。在亚特兰蒂斯岛中心部分,以及靠海的一面,有一片大平原,平原不远处,有一座小山。山上生活着亚特兰蒂斯古国最早的居民伊夫纳和妻子雷斯蓓、女儿克里特。克里特长大后,与海神波塞冬相恋,并育有5对双胞胎儿子。波塞冬将岛屿分成10个王国,分别让10个儿子统治。他将长子亚特拉斯立为最高统治者,岛屿也因“亚特拉斯”得名为“亚特兰蒂斯”。现在,在非洲大陆靠近大西洋沿岸的地方,有一连串的山脉,这些山脉在远古的时候就被命名为亚特拉斯山。亚特拉斯这个名字应该也是来源于亚特兰蒂斯国王的名字,因为在欧洲的语言中,根本无法找到亚特拉斯和大西洋的恰当词源。
10位国王分别掌管自己的行政区域,每个独立的小王国都有自己的法律制度和典章——主要是象征着波塞冬权威的沿袭下来的法律,要求臣民绝对服。“波塞冬神律”记载在波塞冬神庙旁的神柱上,神柱就矗立在亚特兰蒂斯岛的中心。每隔五六年,10位国王就会在此聚首,祭祀波塞冬、商讨公共事务,调查是否有人触犯了法律,并对此做出裁定。裁定的标准划分也很精细:冒犯神谕者,克以棒刑,甚至绞刑;作奸犯科者,克以死刑,用鲜血来洗刷过错。
10位国王在神殿祷告完毕,需进行“涤罪”的仪式,割破食指,将鲜血滴入杯中,一饮而尽。之后,才会对触犯法规者处以火刑。火刑进行时,10位国王就身披蓝色长袍,在夜色中端坐,直至火势减弱,行刑结束。
亚特兰蒂斯人崇拜牡牛。在朝拜和惩罚罪人时,会牵来牡牛,将其喉部割断,蘸其血液在神殿的柱子做记录,以显示神圣和权威,不容亵渎。
在亚特兰蒂斯的历史上,最大的罪过就是同室操戈、兵戎相见。亚特兰蒂斯人的祖先要求10个国王相亲相爱,当任何人妄图颠覆王权时,所有的邻邦兄弟都要来帮助他;处理任何问题都要同舟共济、同仇敌忾;每个人都要承认亚特拉斯家族至高无上的地位;10个国王中,没有任何人可以独自决定其他兄弟的生死,除非10位国王中多数人同意这一决定。

亚特兰蒂斯军事力量雄厚,具有完备的军事组织形态,他们根据居住地,划分出不同类别的兵团,兵团的士兵人数总计有六万人左右,国王任命一个才能卓著的人担任首领。同时,还任命了其他一些首领,对山区和其他边缘地区的人进行训练、管理,掌握一定的军事技能,在战时配合国家军队的行动。除了训练之外,首领们还要带领士兵制造战车,即四轮马车。战争期间,每个地区都要为国家提供百分之六十的战车,加上国家军队已有的战车,亚特兰蒂斯王国便会拥有一万多辆战车,可谓万乘之师。
亚特兰蒂斯人制造的战车配备基本相同,每辆战车由两匹马、两名骑兵、一辆无座的四轮马车、一名持盾牌的步卒,和一名驾车者组成。军队分为陆军和海军,陆军的每支战队配有固定的12个人:两名重装甲士兵、两名弓箭手、两名钩索手、3名投石手、3名标枪手。海军的势力也相当强大,每支战队有4个人,这4个人与陆军的12个人又可以组成一支水陆两栖作战分队。再配合一艘战舰,最终又组成一支海上作战的武装力量。而强大的亚特兰蒂斯帝国在鼎盛时期一共拥有1200艘战舰,亚特兰蒂斯强大的军事实力由此可见一斑。配备齐全、结构合理的军队只在对外宣战时才统一作战,和平时期,均各自留守原地,养精蓄锐。
亚特兰蒂斯之所以走向鼎盛,还与它独特的自然条件密切相关。亚特兰蒂斯岛上矿产丰富,亚特兰蒂斯人不仅发掘出黄金,还发掘出珍稀程度远远超过黄金的山铜。大量的森林资源,使他们可以发展畜牧业。植被茂盛,为生活在这块陆地上的动物提供了丰富的给养,致使这里野生动物密集,成群的大象生活其间。同时,丰富的植被也蕴含着许多宝贵的物种资源。这些富饶的自然资源,给亚特兰蒂斯创造了发展经济、文化的良好条件。
为了大力发展海运,亚特兰蒂斯人开凿了大运河,宽300英尺,深100英尺,长50英里。同时,在内陆修建了港口。这样恢弘的水上走廊开通后,船只就可以从内陆抵达入海口,对于发展经济贸易起到了重大的作用。通过运河,深山中的人可以将木材和果蔬之类的由此运到城中,城中的物质也可以由此散发到各处。
接着,他们又开始对分散的区域进行系统管理,许多被不同水域分割而成的陆地,都明确了固定的辖区。为了方便经济文化往来,亚特兰蒂斯人在各个辖区间搭建起桥梁,桥梁的宽度和高度,足以使一艘3层高的战舰顺利驶过。
在建筑方面,亚特兰蒂斯人尤其显示出了高超的智慧。亚特兰蒂斯最多的建筑材料除了木材,就是石头。石头的式样繁多,颜色也很绚烂,以红色、黑色、白色居多。亚特兰蒂斯人精心地挑选石头,并加以精心打磨,有的还需要精雕细琢,制成流光闪耀的精致装饰品。然后,再将它们用于建筑宫殿、庙堂、船坞码头,或修饰房屋内部梁栋。为了使宫殿金碧辉煌,他们在发现了铜和锡后,还把铜和锡贴在石头墙壁外面,有的则是铜锌混合金属,成为名副其实的“铜墙铁壁”。白天,宫殿在太阳的照耀下,闪烁着绚烂的光芒。夜晚,月光又使它沐浴在幽深的彩光中。

宫殿内部更是璀璨夺目。在常人不可触及的神庙中,供奉着海神波塞冬和妻子克里特,神像用黄金雕刻,金色的波塞冬站在一辆由6匹长着翅膀的马拉的马车上,身旁是一百多位骑着海豚的仙女。神庙的屋顶用象牙、黄金、白银、金银混合物等加以修饰。墙壁、立柱和地板也由金银混合物打造而成。神庙外部则用耀眼的白银建造,顶部由黄金构成。周围立着黄金雕刻的人像,分别是波塞冬的10个儿子和他们的妻子。来自亚特兰蒂斯及周围附属城邦的贡品,也在此供奉。亚特兰蒂斯人修建了许多类似的辉煌的神殿,用以居住或祭祀天神、先祖,建筑规模一代比一代大,风格也一代比一代豪华奢靡。
与现代某些地方24小时供应热水相同,亚特兰蒂斯人也拥有24小时的温热泉水。自然也有冷水。水是生命之源,亚特兰蒂斯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他们将房屋修建在水源周围,并修建了大量室内蓄水池,形成早期的温泉浴室。浴室功能完善,有细致的划分,国王与普通百姓不在同一个浴池沐浴,男人和女人也有各自单独的浴室。牛马为亚特兰蒂斯人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这些较大的牲畜也都有专门的洗浴间,里面进行了简单的适合它们使用的装修。在充分地利用了水源的时候,他们又开展了园林艺术,搭配水源种植了许多绿色植被,大概是世界上最早的园林艺术。
在黄金白银修建的波塞冬神庙周围,青山碧水环绕,河水从渡槽缓缓穿过城内的大桥,流向城外码头,流经那些云集的战舰、军备和商旅。亚特兰蒂斯王朝的强盛局面可见一斑。


鼎盛时期的亚特兰蒂斯人已经掌握了远渡大洋的本领,建立了完善的法律系统,许多法规都与现代的法规相对应;整个社会的职业分工都趋向成熟和健全,神职人员也有一定的等级制度;医药技术发展迅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各种学科也已经完善;蒸汽和电被应用于生活中;技术工种各自独立,并形成作坊甚至工厂规模;掌握宝石及金属切割技术,并将法典精细地雕刻在透明的祖母绿宝石上;从事翻译工作,将法典翻译成不同的语言和土语;建筑业发达;具有高超的美学知识;音乐、雕刻与绘画普及;公共工程发达;修建了灯塔、公路、水渠和信息传递系统;开始制作、使用水泥和砖块;至于放牧、狩猎、种植等行业,也都各自独立。
亚特兰蒂斯是最早开始造铁的国家,它开创了早期的青铜盛世。青铜被制成镰刀、斧头、凿子、刀箭;女人的手镯、臂镯、耳环、戒指、发夹、护身符;甚至男人用的剃须刀。从智力程度上讲,青铜的发现、制造和使用,比铁的发现、制造和使用所要体现的智力水平要高。因为青铜的制造过程很复杂。第一,要发现铜,知道如何从矿砂中提炼铜;第二,要发现锡,知道如何从矿砂中提炼锡;第三,要确定锡和铜的搭配比例,从而生产出具有坚硬金属特性的合金。


据说,在亚特兰蒂斯的科学成就中,最令人惊叹的是建立了先进的能源系统。在亚特兰蒂斯的首都放置着磁欧石,磁欧石是种玻璃样物质,六面体,呈圆柱体状,可将阳光吸收过来,然后转化为能源利用到生活中。这种能源的转化和利用,令自诩科技高度发达的现代人为之汗颜。

亚特兰蒂斯帝国的势力统辖范围很大,除了整个海峡之外,异常强大的权力中心还远达欧洲、非洲及美洲。亚特兰蒂斯的文明因此被传播到世界各地。据说,埃及就是亚特兰蒂斯最大最早的殖民地,在当时的埃及,也拥有了独立的职业,如武士,专门用于从事战争。武士还配备了专门的军事武器——盾和矛。可以说,埃及文明完全是亚特兰蒂斯文明的复制。


随着亚特兰蒂斯帝国的国势空前强大,它逐渐成为当时整个世界的权力中心,许多邻邦俯首称臣,来自埃及、叙利亚等地中海国家的贡品不断。亚特兰蒂斯帝国垄断了大量的财富,王公贵族们开始过起显赫而奢靡的生活利欲熏心,只知争夺权利,国家至此开始走向腐败和堕落。


至于亚特兰蒂斯人圣洁的一面消失后发生了什么事情,无人知晓,柏拉图的记录到此戛然而止。世人所了解是只是:亚特兰蒂斯不久就在大灾难中湮灭于海底,消失得无影无踪。


亚特兰蒂斯的文明辐射之谜
关于柏拉图的记载是否真确,大多数学者都没有疑义。柏拉图的先祖梭伦之记录一向以诚实和真实著称,关于亚特兰蒂斯的情况,梭伦是通过向一位知识渊博的老祭司请教后获知的。柏拉图在继承了先祖遗志后,对亚特兰蒂斯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并阐述了埃及、秘鲁等地都继承了亚特兰蒂斯文明的精髓。至今,在古埃及或秘鲁的记录中,仍可看到亚特兰蒂斯文明的缩影。
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对古埃及有过宏大的描述,其建筑风格与亚特兰蒂斯几乎如出一辙;秘鲁画家普雷斯科特认为,在所有秘鲁人创造的文明中,最著名的是秘鲁城市库斯科的帝国文明:城中建有纪念帝国的庙宇,秘鲁文的名字是“黄金矿”,世人称之为“黄金之殿”,庙宇西墙处矗立着一座神像,基座由巨大的黄金构成,并配以翡翠、宝石,墙壁和顶棚铺满黄金和玉石,地面上也都是珍稀金属和玉石,与亚特兰蒂斯的波塞冬神庙异曲同工。

在亚特兰蒂斯大陆,马是最先被人类驯养的动物,马车也是亚特兰蒂斯人第一个创造的。亚特兰蒂斯人为了锻炼马的奔跑速度,经常举行赛马活动,强壮的马匹被用来搭配战车,参与战争。在波塞冬神庙里,波塞冬就是站在由马匹拉着的战车上。亚特兰蒂斯创造的这些战车,后来又被其后人传入古埃及,又从古埃及传送入不列颠岛。由于这个原因,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异教徒们在祭祀海神波塞冬时,首先以马匹为牺牲,将马匹推入大洋海葬。这种风俗也曾风行在欧洲靠近海岸线的一些国家,当***主宰了这些国家后,这一习俗才被教会禁止。
科学家们推测,亚特兰蒂斯在遭遇了大灾难后,极少数的一些幸存者漂到了其他陆地上,把自己的文化和技术也带到那里。比如,在古埃及,埃及神庙上刻上了象形文字;吉萨的河谷神庙由成百上千块超过150吨的石灰石组成,即使是英国南部著名巨石阵中最大的石头重量,也只相当于它们的三分之一。令人不解的是,尚处于蒙昧状态的古埃及人怎么可能突然爆发出如此高的智慧,通过复杂的数学运算建造出如此宏伟的建筑?还用铜质工具把塑像的角度雕刻得如此精确?
将这么大的石块堆砌出精美宏伟的建筑,只能使用某种超自然的科技力量,而古埃及人并不具备这种能力。答案只能是:古埃及人有了帮手。擅长这种科技的亚特兰蒂斯人给了古埃及人巨大的帮助,他们教会了古埃及人如何修建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从埃及自身的历史发展情况来看,也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埃及自一出现,就是一个古老而成熟的国度,没有神话时代,也没有英雄时代,好像这个国家从来没有经历过成长阶段一样,它的文明不是从“婴儿时期”开始的,从最初的时候,它就是成熟的。
竣工于公元前57年前的埃德夫的霍鲁斯神庙,墙壁上,形象地记载着埃及的历史,上面的经文讲述了一个和柏拉图的描述十分相似的故事:天神来到地面,创造了第一块陆地,帮助人类建设了家园。许多人认为,这面墙壁上的经文内容就是柏拉图所述故事的母本。
亚特兰蒂斯人不仅教古埃及人建筑了金字塔,而且也向玛雅人传授了金字塔的修建方法。玛雅文明中的乌斯马尔和库罕里克两地的神庙,在建造时需要克服很多困难,依照当时的科技水平,有些工作是不可能完成的。《亚特兰蒂斯在美洲》的作者乔治·埃里克森认为,也许是亚特兰蒂斯遗民帮着这些土著人修建起了神庙。他从墨西哥的神话中为自己的推测找到证据:许多年前,曾有过长着胡须的白皮肤神灵从海上来到这里,带给当地人一些先进的文明。
亚特兰蒂斯的高度文明辐射到周边地区,并成为连接欧洲、非洲和美洲大陆的纽带。这一论断,在许多方面都可以找到证据。比如,大象和亚特兰蒂斯人息息相关,亚特兰蒂斯曾是大象的乐园。然而,在没有大象踪迹的美洲,尤卡坦半岛的玛雅遗址中却发现了大象雕塑。

在哥乌尼什玛雅遗址,古老的玛雅人将雨神的形象雕刻在墙壁上。雨神的脸形修长,下巴呈方形,弯曲的胡须分在两边,眉骨突出,长着一个长长的鹰钩鼻。显然,这不是玛雅人的典型长相,玛雅人一般都是圆脸,五官扁平,不蓄胡须。壁画上的雨神形象没有丝毫玛雅人的特征,相反倒带有显著的亚特兰蒂斯人的特征。
古代墨西哥与古埃及相距甚远,然而,在墨西哥玛雅人的陵墓壁画中,竟然可以毫不费力的发现与古埃及王陵相似的图案。这 的“巧合”不胜枚举,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必然的联系。这两个地区,在地理位置十分遥远,又处于不同的时代,其文化和 俗,绝不可能是简单的模仿或重复。这种现象或许能够说明,正是当年亚特兰蒂斯这片广阔的大陆,将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连接在了一起。

能够与亚特兰蒂斯联系在一起的还有在秘鲁小城发现的“伊卡黑石”。最小的“伊卡黑石”只有拳头大小,最大的重量可达100公斤。在这些骨灰级石头上雕有各种神秘的画面:一些人或类人生物在做心脏手术;一些人在用望远镜遥望星空;一些人乘着古怪的飞行器在四处遨游;一些人坐在一些大穿山甲的背上游逛;一些人坐在一些巨大动物的脊背上,这些动物长着长颈鹿一样的头和脖子,身体很像骆驼。还有些画面像是东半球和西半球的地图,已知的各个大陆、和早已荡然无存的雷姆力亚、大西洲等大陆都位列其上,而且,所处的地理位置正是传说中几百万年前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
除此之外,还发现刻着史前大象和现代马最远的祖先——多趾马的画面,以及一些人正在猎杀恐龙的场面。考古学家认定,这些画面是按一定的顺序严格排列的,可谓一部大百科全书,是地球上某一个伟大而古老的超级文明国家昔日辉煌的历史见证。或许,被雕刻在历史画面上的就是亚特兰蒂斯。


科学家还从地质学和物种学领域寻找到了一些证据,证实亚特兰蒂斯的文明传播范围的确极其广泛。首先,欧洲大陆与美洲大陆在后冰河时期,其地下土层的化石是一致的;欧洲岩洞里狼的遗骸与美洲狼同宗;欧洲的古代野牛同美国的水牛十分相似;美洲和亚洲两个地区的大多数热带植物基本上是完全相同的物种;欧洲、美洲大陆上某些文明存在相似性。

为了确定美洲大陆与欧亚大陆的确曾经往来交流,科学家对美国内布加斯拉地区的化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起源于美洲。最初的马,身体比牛矮小,经过了漫长的进化期后,方才形成今天的样貌。如果美洲大陆与欧亚大陆之间没有互通的“走廊”,那么,当初的野马如何能跨越重洋,在不同的大陆间穿越呢?

如果说动物还可能长途迁徙的话,那么植物又是如何跨越重洋从一块大陆迁徙到另一块大陆的呢?许多埃及木乃伊的身上都有可卡因和尼古丁的痕迹。在哥伦布到达美洲之前,美洲并不存在这些植物。如果不是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国度,早在有历史记载之前就曾穿越大洋,将这些植物的种子带到各地,那么,这些植物是如何漂洋过海,传播到各处,从而影响了大西洋两岸的文明呢?
一项对瑞士的第三季中新世时期的地层化石进行分析的实验结果表明,该地勘测中发现的植物种类共计三千余种。然而,这其中的大多数物种,在美洲也存在。这些古老的植物又是如何从瑞士移植到美洲的呢?一些学者认为,在瑞士和美洲之间,一定还有第三块与二者接壤的大陆,这块大陆就是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的遗址之谜


虽然考古学家不断发现勘察奇迹,柏拉图的描述得到大多数科学家的认同,古希腊著名作家荷马、普鲁塔克等人也都曾在作品中提到大西洋中的岛屿,圣·克莱门特在描述希腊历史名城科林斯的诗句中也曾说:“在那个国家,黄金和白银几乎遍地皆是,那里的人对待金银简直就像我们对待废铜烂铁一样毫不吝惜。”但是,人们对亚特兰蒂斯的存疑却并没有完全消失,争论仍然存在:在近万年前,果真存在过如此高度发达的文明古国?它究竟隐藏在海底哪个不为人知的角落?

1898年夏,探险家在海底发现了一处疑似陆地山脉的遗迹。发现遗迹的位置处于法国的布雷斯特(位于布列塔尼地区伸向大西洋的尖角上)、美国的科德角(位于马萨诸塞州东南部,向大西洋突出),和葡萄牙的亚速尔群岛(位于北大西洋中央)前900公里的地方。在那3000米深的海底表面,一些顶端为锋利的尖状的玄武岩石,呈山脉状凸显出来,谷底没有淤泥,岩石具有陆地山脉的特点。船员们从3000米的深水中带回了一些玄武岩石,称其为“玄武玻璃”。但这些岩石一旦脱离了海水,遇到空气,便陡然变得坚硬起来。法国地质学家皮埃尔·泰尔米埃判断:“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这块石头曾经受到过大气的压力,过去曾与周围地区一样露出水面。据说,欧洲同美洲之间曾有过一块陆地,这块陆地在激烈的地质变动时消失了,很可能这些石头就是当年那块陆地上的石头。”
1967年,美国的“阿吕米诺”号潜水艇在执行任务时,在大西洋海岸的佛罗里达、佐治亚、南卡罗莱纳群岛沿岸附近发现一条海底马路。给“阿吕米诺”号装上两个特殊的轮子之后,“阿吕米诺”号竟然能像汽车奔驰在平坦的马路上一样前进。

同年,美国飞行员罗伯尔·布卢斯在大西洋百慕大海区的巴哈巴群岛一带低空飞行,在比米尼岛水下,摄影机里出现了巨大的长方形物体,几何图形十分完整,他立刻意识到,这是人类的建筑物。布卢斯把拍摄下来的照片送给专门研究海底摄影的法国学者迪米特里·勒彼科夫。勒彼科夫显示出极大的兴趣,因为他也曾从飞机上看到同一海域里有一个长方形建筑。另外,他还看见一些笔直的线条、圆形和形状规则的东西。勒彼科夫带着布卢斯的照片找到了美洲文化专家曼森·瓦伦丁。瓦伦丁立刻组织了一支探险队奔赴现场。探险队在巴哈马群岛上空,果然看到了照片上的建筑:一道30厘米厚的“墙”,看上去是一座长30米、宽25米的建筑物的地基。
1968年9月2日,探险队在同一海域的水底发现有一片石板地面,地面由石块镶嵌而成,装饰十分精美,排列出各种图案和花样,石块内侧有一些工具凿琢的痕迹。石块每条边长5米,厚度从50厘米到150厘米之间不等,每块有25吨重。整个石板地面长70米,宽10米,似乎用一种类似水泥般的东西,将这些整齐的大块岩石胶合起来的。令人惊奇的是,此建筑十分坚固,竟然在海浪及飓风的袭击下,屹立了数千年。这个规模宏大的建筑物后来被称为“比米尼大墙”。不久,另一支探险队发现,比米尼大墙的上层石块竟然是盖在4根柱子上的。


除了这个石板街道外,探险队还发现了大量的石条门框、石块雕塑,码头和港口等遗迹。在近400米的海水下,还沉睡着一座高42米、边长54米的平顶金字塔。
最后,科学家从巴哈巴群岛附近的海底石灰岩进行采样分析,出来的结果震惊了世界:海底的石块并不是天然的雕饰,大约在1.2万年前,这些石块也曾在空气中呼吸,也就是说,这里曾经是陆地。

1968年,在巴哈马的比米尼群岛附近的海底,又发现了一些巨石建筑的遗迹。此后,在比米尼岛一带,不断地发现巨大的石头建筑群静卧在水底。令人吃惊的是,这些石头堆砌的街道、码头、倒塌的城墙和门洞等,与秘鲁共和国的史前遗迹斯通亨吉石柱和蒂林特巨石城墙十分相像。一部分学者认为,那些巨石铺就的道路,有可能只是地质结构自然进化中巧夺天工的“模范样本”,因为潜水员也曾在日本海岸线水下,发现这种气势恢宏的巨石结构。另一部分学者则认为,这些巨石街道,有可能就是在海面降低以后,为举行某种仪式而修筑的。

1971年,探险队在比米尼大墙东墙脚下开了一些洞,发现下面还有一层石块,由6公分厚的水泥浇砌于第一层岩石下。这个发现,令现代人十分震惊,人类使用水泥的历史并不长久,而在遥远的过去,竟然已有人掌握了这门技术。

1974年,前苏联的一艘“勇士号”科学考察船,在直布罗陀海峡外侧的大西洋海底拍摄了8张海底照片。照片中有清晰的海底山脉和人类的痕迹,如古堡的墙壁和石头阶梯等。这些照片足以证明,这里曾经是一块陆地,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1979年,国际潜水中心的队员在百慕大魔鬼三角附近,发现一个坐落在海底的巨大金字塔,塔高200米,塔边长300米,塔尖距海面100米,建筑年代比埃及金字塔早7000年。

1989年,在百慕大魔鬼三角的一个水底平原上,两名来自挪威的潜水员发现了一座古城,城中阡陌纵横,圆房顶的建筑物星罗棋布,此外,还有竞技场和长方形的建筑物。这些密集的建筑物还保持着活色生香的原生态,两位潜水员将这一奇迹拍摄下来。

1995年,在距离古巴西海岸3500米的海域,一支探险队在700米深的水下,发现一些奇特的建筑遗迹,这些建筑遗迹表面平滑,线条笔直,非常对称。大自然显然没有能力塑造出如此复杂而完美的结构,这无疑是一处人类的建筑遗址。探险队还用声纳进行探测,发现在这一区域内存在着类似的建筑结构,数量非常可观。
2004年11月,美国考古学家罗伯特·萨尔马斯在塞浦路斯和叙利亚附近海域发现一座庞大的水下城市,还保存着一些基本的建筑结构,比如绵延3000米的城墙和战壕等。萨尔马斯认为,这座被淹没的城市,很可能就是传说中的亚特兰蒂斯。

亚特兰蒂斯的地理位置之谜

关于亚特兰蒂斯曾经存在的具体地理位置,柏拉图的描述稍显含糊,只说是在直布罗陀海峡之外,但直布罗陀海峡之外的世界极其广阔,柏拉图所指的附近岛屿,是亚速尔群岛?还是加那利群岛?是任何远离这一区域的陆地,比如南极洲、南中国海、爱尔兰、西班牙、美洲、安第斯山脉?还是多米尼加共和国某个湖泊的湖底?

直布罗陀海峡是大西洋和地中海的唯一海上通道,也是欧洲和西北非之间的重要通道。正对着直布罗陀海峡的岛屿是亚速尔群岛,所以,一些人认为亚速尔群岛一带就是亚特兰蒂斯。

亚速尔群岛隶属于葡萄牙,是北大西洋上的火山岛屿,共有9座。在各个方面,亚速尔群岛都更接近于柏拉图所描述的亚特兰蒂斯的地理位置。亚速尔群岛恰好位于直布罗陀海峡之外。在状貌上,也与亚特兰蒂斯古国相似。根据描述,亚特兰蒂斯坐落在海滨的一块高耸的土地上,城市周围是矩形的平原,山林环绕,地势平缓,整体轮廓好像“海豚的背脊”。而亚速尔群岛高耸的山脉,使它看起来也像是海豚的背脊。
亚速尔群岛第一次被人们发现时,岛上还奔跑着野兔,群岛东南的加那利岛上,还栖息着牛、羊和狗。岛上并无人烟,是谁将这些动物带到这里来?人们还发现,亚速尔群岛周围的海洋中,还有一些海豹。海豹的生活习性相对稳定,它们生活在近海,很少游到海洋中心。但是,如果这里没有沉没的陆地,怎么会曾经是近海呢?
柏拉图在描述亚特兰蒂斯王国的城墙时,介绍了城墙是由黑色、红色和白色的石头砌成,在位于大西洋的亚速尔群岛上,发现了许多熔岩,也都呈黑色、红色和白色。一些历史学家认为,在亚速尔群岛的地层下,有不同地质年代的堆积物,其中,最早的地质纪年堆积物,有可能就是万年前被摧毁的亚特兰蒂斯的堆积物。亚速尔群岛是个火山岛,曾经发生过火山喷发,火山喷发时,大量的熔岩裹挟着堆积物喷涌而出,其中就有亚特兰蒂斯的堆积物,包括那些黑色、红色和白色的石头。这些石头落在了亚速尔群岛周围,无声地昭示着亚特兰蒂斯的秘密。
至于亚特兰蒂斯为什么会拥有丰富的冷泉和热泉,也和火山有关联。热泉是火山频发地区普遍存在的一个典型特征。被认为是亚特兰蒂斯古城的遗址之一的亚速尔群岛,就因为火山频发而出现很多热泉。

虽然亚速尔群岛与亚特兰蒂斯极其相像,但柏拉图笔下的亚特兰蒂斯是一个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而亚速尔群岛却是荒无人烟的岛屿,没有任何文化遗迹存在。
2003年11月,一支名为“深地中海1号”的探险队,又在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的直布罗陀海峡开启探寻之旅。探险队分析,如果万年前,欧洲人能够穿越这个海峡到达北非,说明当时的海峡附近一定有高于海平面的陆地存在,也就是说,亚特兰蒂斯大陆曾经在此存在。存在时间也与柏拉图所描述的大陆存在时间一致。

探险队的考察结果发现,海峡西部的斯帕特尔岛在1.2万年前应该比人们原先预想的高出40米。在最近的一次冰河世纪结束的时候,它 为冰河融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而沉入水下。但是,这个岛屿曾遭到地震和海啸的猛烈袭击,剩下的部分直径不到500米,这对于一个高度发达、繁荣的城市是否太小?而且,在这个岛屿上,也没有什么不同寻常的 何建筑暗示出一个灭亡的文明,至于柏拉图所描述的青铜时代文化,更是毫 遗迹。亚特兰蒂斯似乎与这里 缘。

探险家罗伯特·萨马斯特把目光投向塞浦路斯附近。萨马斯特认为,在柏拉图提供的线索中,有45条线索都将亚特兰蒂斯的位置指向了塞浦路斯南部海域。2004年11月,萨马斯特向全世界媒体和科学界公布了许多 三维照片,以证明亚特兰蒂斯的存在。照片显示,在深达1600米的这片海域海底,有一个山丘,山丘顶端有围墙的城楼,四周有用于战争防御工事的很深的壕沟。此外,还有最古老的建筑——亚特兰蒂斯卫城,它完好地保存在 米厚的沉积物覆盖下,距离塞浦路斯只有7英里,其建筑之精巧,可使埃及的金字塔自惭形秽。至于塞浦路斯,它只是亚特兰蒂斯西北角的一块高地。

然而,历史学家和科学家似乎比探险家更喜欢脚踏实地,他们认为亚特兰蒂斯不过是个 说而已。如果亚特兰蒂斯真的存在,它应该是古代世界的一部分,应该位于地中海或西班牙近海的某个柏拉图比较熟悉的区域。或许就是距离希腊本土很近的地方, 为近在咫尺的岛屿刚好可以使柏拉图进行细致的描述。 此,亚特兰蒂斯有可能就在圣托里尼岛附近。

圣托里尼岛是希腊最美丽的岛屿之一,在它70英里以南的克里特岛上,生活着崇尚运动和艺术的克里特人,克里特人创 了灿烂的迈诺斯文明,其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周围的其他民族。他们甚至在迈诺斯修建的著名宫殿里,安装了人类第一个室内供水系统。克里特人与圣托里尼岛的原住民进行交流,圣托里尼岛随之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石器时代文明的边防前哨,以渔业为生,有先进的文化,公元前3000年进入青铜器时代。公元前2000年,他们建立了国家、政府、军队、宫殿和庙宇。在金银 宝的制作工艺和雕刻艺术方面,也得到迅猛发展,曾一度是地中海的商贸中心,地位等同于今天的香港。然而, 乎是在一夜之间,圣托里尼岛人和克里特人所创 的文明,突然消失了。


消失的原 很简单:当时的圣托里尼岛是个火山爆发最活跃的地区之一,公元前1470年,圣托里尼岛火山爆发,岛屿的大部分都沉入了水下。火山喷发引发海啸,直接摧毁了克里特人所创 的辉煌的迈诺斯文明。

如今的圣托里尼岛仍然覆盖着厚厚的火山灰,但是,从熔岩中挖掘出来的古城的残垣断壁,却与柏拉图的描述极为相似:“帝国的首都位于岛的中心”,“主岛由3条宽阔的运河环绕,这些环形的运河和陆地把全岛划分为5个同心圆形的区域……”,不过,城市的规模比柏拉图叙述的亚特兰蒂斯城的规模稍小一些。在圣多里尼岛上,还有热泉和冷泉,石头也是三种颜色:白色、黑色和红色。

1939年,希腊考古学家斯拜雷敦·玛瑞奈托斯,在圣托里尼岛的西南部的阿科罗提利海底的火山灰中,发现了克里特人的遗迹。阿科罗提利城当中有很多保存完好的房屋,其中有两层楼房和三层楼房,此外,还有大量储藏谷物的地方,装饰品均美不胜收,在 近港口的地方,还有 个广场和9条街道。

阿科罗提利城的情况和柏拉图对亚特兰蒂斯的描述也很吻合。首先,火山喷发时间,与柏拉图所描述的失落帝国的故事很接近;其次,这里曾出现过高度的文明,而且很快就消失了;另外,二者具有相似的地理特征,上面均分布着黑色和红色的火山岩。或许圣托里尼岛一带就是亚特兰蒂斯?而克里特人可能就是亚特兰蒂斯人?

圣托里尼岛的故事几乎与亚特兰蒂斯的故事大体相同,因此,许多学者都认为圣托里尼岛一带就是亚特兰蒂斯岛。不过,圣托里尼岛屿存在的时间,要比柏拉图所处时代早几百年。而且,在柏拉图的记载中,只是指出亚特兰蒂斯是在“海克力斯之柱以外”,即大西洋,但圣多里尼岛却在地中海。依照柏拉图的记载,地中海“不过是一个港湾而已”,似乎与亚特兰蒂斯相去甚远。
许多人又把亚特兰蒂斯的地理位置归向南极洲。1929年,在君士坦丁 的帝国图书馆里,发现了一 奇特的古代世界地图。这份知名度很高的土耳其地图,是建立在此前更早的许多地图的基础之上,地图上清楚地画出了整个美洲和南极洲的位置和轮廓,还详细指出了北美和南美大陆的风貌。可是,在那个时代,欧洲的探险家们还 本没有发现美洲新大陆呢。这幅地图,绘制于1513年,但美洲却是15世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才被认知的,而南极洲大陆也是1818年才被发现的,在未被发现之前,就被绘制到地图中,的确令人不解。而且,地图上绘制的古代美洲,与现在的美洲形状, 乎完全一致,地图上的南极洲大陆,与现在的南极洲大陆却差别悬殊。为什么地图能把美洲画得如此准确,却画不准南极洲的位置和轮廓呢?


研究者把那张远古地图与卫星测绘冰川下的南极大陆图样进行比较,结果发现,远古地图上呈现的南极洲海岸,是已被冰封的南极洲海岸(早在6000年前,整个南极洲就被覆盖在坚厚的冰层下),也就是现在南极洲的冰川下地形,可能是南大西洋中一块大陆的海岸。不过,在地图上,这块大陆距离现在的南极大陆有数千英里之遥。
南极大陆直到近代才被探险家发现,这片被冰层覆盖了上万年的海岸才终于被人类所认识,而在人类史上,这样伟大的发现,竟然会早在许多个世纪之前就被记载,这的确让人不可思议。

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基恩学院的哈普古德教授提出了大胆的“地球外壳滑转”假说,认为这幅地图所绘的是南极大陆在当时的地理位置。一万多年前,南北两极不对称的冰山越长越大,拉转了岩浆上的地壳,相对地心转动近30°,结果使原来位于南半球温暖潮湿地带的亚特兰蒂斯,一下被推入了南极圈。原来位于两极的冰山,被推进了温带,之后,迅速融化, 成了全球降温,并使海平面陡然上升。由于大陆板块和大洋板块整体发生转动, 成了岩浆的搅动和板块之间的错动,使世界发生全球性的海啸、局部火山喷发和地震。在这场浩劫中,当时的人类文明毁于一旦。幸存下来的人,也 法得到亚特兰蒂斯的任何消息,误以为亚特兰蒂斯覆灭在大西洋之中。

南极的严寒掩盖了一个发达的人类文明,随后普降的冰雪,形成了今天的南极冰川。在哈普古德假说的启发下,一些学者开始把南极洲当做了亚特兰蒂斯。

“南极洲就是亚特兰蒂斯”的观点很有说服力,爱 斯坦也高度认同。但依旧有人提出疑问:在各民族中,关于史前大洪水流 下来的 说,是在六千多年前,而地球外壳滑转引发洪水的时间,却是一万多年前,比 说中的大洪水时期足足早了四千年左右,如果按照 说中洪水泛滥的时间计算的话,南极洲就不应该是亚特兰蒂斯;另外,柏拉图笔下的亚特兰蒂斯是大西洋中的孤立大陆,南极洲却远在大西洋彼岸,位置差别太大。即使地壳板块整体滑转,各大陆板块的相对位置基本不变,亚特兰蒂斯错位到南极洲去是否也太过悬殊?

恢宏的城堡,沦落的城池,如充满荣耀与血腥的宗教史诗在人们心中一再传唱。亚特兰蒂斯,这个失落的文明,依然是人类历史上神秘的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