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历史之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鸭形玻璃注

鸭形玻璃注

此器呈淡绿色玻璃质,半透明,注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得放稳。造型如此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经电子探针检测,为钠钙玻璃,与罗马玻璃的基本组成相似,这种玻璃器可能是经由“丝绸之路”从东罗马帝国进口的。玻璃注以吹管法成型,器胎较薄,粘贴玻璃条以饰细部,而吹管玻璃形成法是公元前1世纪时古罗马帝国的伟大发明,以这种技术制成的各种玻璃器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中国,被统治者们视为珍宝,秘不示人。关于鸭形玻璃注的用途,目前尚无定论。

鸭形玻璃注 - 基本特征

鸭形玻璃注鸭形玻璃注

北燕文物, 1965 年9月北票县西官营子北燕冯素弗墓出土。长20.5厘米、腹径5.2厘米,重70克。淡绿色玻璃质,质光亮,半透明,微见银绿色锈浸。体横长,鸭形,口如鸭嘴状,长颈鼓腹,拖一细长尾,尾尖微残。背上以玻璃条粘出一对雏鸭式的三角形翅膀,腹下两侧各粘一段波状的折线纹以拟双足,腹底贴一平正的饼状圆玻璃。此器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因后身加重,才得放稳。此器造型生动别致,在早期玻璃器中十分罕见。

现藏
辽宁省博物馆

鸭形玻璃注 - 文化价值

这件质地纯正,完整如新的鸭形玻璃注的造型及装饰艺术与风格皆属罗马玻璃系统。其吹管成型、热贴玻璃条等也是古罗马玻璃制作的常用技术。经检验,材质更是当时中国尚不能自主生产的古罗马帝国的钠钙玻璃。可见这件鸭形玻璃注应是产于今叙利亚至地中海沿岸一带的古罗马帝国,其传入途径是由西域经过草原之国——柔然,再传进冯氏北燕的。它是研究草原丝绸之路的重要物证,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在出土玻璃资料寥寥可数的情况下,鸭形玻璃注不愧是中外现存罗马玻璃器中的瑰宝!

鸭形玻璃注 - 相关历史

冯素弗为十六国时期北燕天文冯跋之弟,是北燕的缔造者之一,死于415年。冯素弗墓是十六国考古重要发现之一,墓中出土各类遗物500多件,除鸭形玻璃注外,“范阳公章”龟钮金印、“大司马章”鎏金铜印、带有锤牒佛像的金冠饰及两只鎏金木马镫都是罕见的珍品。

冯素弗墓共出土5件玻璃器,其他四件是碗、杯、钵、和残器座,钵的残片经化学分析,是当时中国尚不能生产的钠钙玻璃,因此许多学者推测,这批玻璃器可能是经由“丝绸之路”从东罗马帝国进口的。十六国时期,东西方交往日益频繁,由于关中与中原战乱频仍,商人们在传统的“丝绸之路”干道外又开辟出许多条新路。其中,通过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地区的道路被称为“草原道”,而河套地区则是这条道路的枢纽地带,它将东北亚各政权与西域及欧洲连接起来。北燕政权所在的营州地区位于亚欧大陆边缘,与东罗马之间关山万重,其商业往来经由“草原道”的可能极大。许多西域商人将西方商品及文化带至营州,改变了这一地区的文化面貌。至北朝末期,北燕所处营州地区已有许多西域胡人定居,他们的后代出现了发动“安史之乱”的“营州杂种胡”安禄山

鸭形玻璃注 - 用途

玻璃器在我国古代十分难得,从目前考古发现来看,出土的玻璃器皿仅见于皇室陵墓和世家大族的墓葬中。据文献记载,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玻璃器甚至成为豪门贵族“斗富”的筹码。

而鸭形玻璃注的珍稀不仅在于它是古代的玻璃器,更在于它重心在前,只有腹部充水至半时,由于后身加重,才能够平稳放置。

关于鸭形玻璃注究竟为何物,一直众说纷纭。较为普遍的一种说法认为,鸭形玻璃注就是古代欹器(欹是倾斜的意思),也被称为歌器,一种灌溉用的汲水罐器。鸭形玻璃注与欹器的相同点是未装水时略向前倾,待灌入少量水后,罐身就竖起来一些;不同的是,欹器一旦灌满水时,罐子就会一下子倾覆过来,把水倒净,尔后又自动复原,等待再次灌水。

在我国古代,欹器通常会被放在座位的右边,它的用途和现在的座右铭类似,是古代人提醒自己不要自满的一种容器。清朝的皇帝就曾让人在紫禁城里摆设欹器,意思是要借欹器“虚则欹,中则正,满则覆”的特点,阐释“满招损,谦受益,戒盈持满”的道理。据说,孔子经常在座位旁放置一个欹器,用来警示自己。后来,用欹器警示的方法逐渐演变成人们在金属上刻字来警示自己,到如今,就发展成了座右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