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登陆 ★ 注册会员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历史之谜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信息详细
 

郑和三大历史之迷

从1405年至1433年的28年间,郑和率“舟师”2.8万余人,七下西洋途经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完成了举世无双的海上壮举,一时间,“在波涛万顷之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之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郑和用如椽的大笔率先在世界远洋航海史上书写了“中华”这伟岸的名字,开辟了一条文化交流、经贸往来的“海上丝绸之路”。

  然而,自永乐去世,明仁宗皇帝即位,朝廷中出现了一批反对下西洋的大臣,他们把功勋视作弊政,销毁下西洋文书档案,推行“禁海”,致使数百年间,郑和下西洋所创造的中华民族乃至世界历史上探索海洋的最灿烂的一幕,被历史的迷雾遮蔽。近百年来,以梁启超的名文《祖国伟大航海家郑和传》(此文最初发表于1904年)为发端,经过几辈人的努力,郑和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发现了不少新的史料和文物。

  在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之际,云南美术出版社、云南人民出版社、晨光出版社精诚合作,共投巨资,在各地政府、各地郑和研究会及专家学者的鼎力之支持下,历时数年,“以天下为看台,探访郑和四海足迹,以600年为纵深,盘点历史锈斑下的隐匿”,即将推出国内外最大最全的郑和图典———《郑和下西洋》,不仅重又清晰地呈现出郑和当年的壮举,而且解开许多历史之谜。

  “在波涛万顷之中国海面,直到非洲东岸之辽阔海域,呈现出一幅中国人在海上称雄的图景:这一光耀灿烂之景象,就是郑和下西洋”(李约瑟)。多年来,专家学者们致力于收集各种资料,力图在当代重新拼接、描绘出这幅宏大、壮阔的图景

  “和等自永乐初奉使诸番,今经七次。每次统领官兵数万人,海船百余艘,自太仓开洋,由占城国、逻罗国、爪哇国、柯枝国、古里国抵于西域忽鲁谟斯等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余万里。观夫鲸波接天,浩浩无涯,或烟雾之溟蒙,或风浪之崔嵬,海洋之状,变态无时,而我之云帆高张,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衢……”(《娄东天妃宫碑文》)。这段文字虽然记录了郑和下西洋的经过,但由于下西洋的第一手资料被毁,郑和下西洋庞大的船队以什么样的编队航行?郑和的宝船究竟什么样?船队在浩浩无涯的大海上如何航行?……一个个的谜团长期以来困扰着人们。

  近年来,有关的专家学者,结合《明史》、《郑和家谱》、《瀛崖胜览》、《三宝太监下西洋记通俗演义》、〈职方外记》等史料及郑和下西洋遗迹,破解了一些谜团。浩浩荡荡的船队在大海上都是按照什么阵式航行的呢?

  明万历25年,一个叫罗懋登的人写了一部通俗小说叫《三宝太监下西洋记通俗演义》。在书中,罗懋登对郑和下西洋的舰队编队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是,由于罗懋登将郑和船队说成是拥有上千艘各种战舰的舰队,这本书长期没有得到学者的重视。直到上世纪末,山东大学的张维华先生根据书中描述将舰队布局图画了出来,纸上呈现出的是一只展翅飞翔的“飞燕”。更令人震惊的是,这张“飞燕阵图”和明末民族英雄戚继光《纪效新书》中所画的一张水军阵的图式几乎完全一致。因此,专家们推论,郑和舰队在海上布阵航行的实战经验确为明代水军传承下来,是按“飞燕阵”编队航行。

  郑和的宝船究竟什么样?

  陈延杭先生参考了明代天启年间传教士、意大利人艾儒略撰写的《职方外记》等史料后,试图破解这个谜。他详细描绘了大号宝船的全景———大号宝船共分8层。为了保证船行平稳,最底下的一层全部放置砂石,俗称压仓。上面的2、3两层是两个长80米、宽36米、高2米的大型货舱,是载货和食物用的。这两层船舱是整个航行的“补给中枢”。第4层是顶到甲板的一层。这层沿船舷两侧设有20个炮位。中间3280平方米的空间是船上826名士兵和下级官员住的地方。每人的空间可以达到4平方米。再上面就是甲板了。甲板上的活动空间被分为前后两部分,船头有前舱1层,主要是船上108名水手生活工作的地方。而整个舰队的“大脑”则在宝船船尾的舵楼上。这个舵楼共有四层,一楼是舵工的操作间和医官的医务室;2楼叫官厅,是郑和等中高级官员和各国使节居住和工作的地方;3楼是一个神堂,用来供奉妈祖诸神,并有4个阴阳官专门管理。舵楼最上面则是指挥、气象观测、信号联络等场地。在前后楼之间的甲板上除了火炮、操帆绞盘外还特地留出了2个篮球场大小的空间,专门供习操活动之用。据陈教授计算,整个船上共载有各色人员1000多人。

  郑和率领的是一只“特混舰队”,除了大号宝船外,还有其他许多型号的舰只。但是由于史料记载时分类角度不同,因此这些船的谜团尚未全部解开。

  船队在浩浩无涯的大海上如何航行?

  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1492年发现美洲大陆早87年,比达·伽玛绕好望角早92年,比麦哲伦1519年开始环球航行早114年。郑和没有航海图,船队在浩浩无涯的大海上如何航行?海洋测绘研究员朱鉴文根据明代祝允明《前闻记》记载的郑和七次下西洋出发、所经各地及返程的日期,结合现代海洋测绘成果,得出郑和下西洋是在掌握中国近海及印度洋季风规律的基础上,科学安排往返的航行日期。根据《郑和航海图》、《西洋番国志》等相关资料,得出郑和下西洋时已充分利用了罗盘定向、对景定位及天文导航等航海技术。原载于明代茅元仪所辑《武备志》中的《郑和航海图》就是郑和船队在多次航海的实践基础上,整理绘制的。

  现在,人们可以在心中描绘出600年前的海上盛景:浩瀚的海面上,高耸入云的宝船居中,二三百艘各种船成燕阵排开,云帆高张,遮天蔽日,涉巨波狂澜,若履通衢……这一支举世无双的舰队的航海实践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在15世纪的航海事业的大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面对种种反对声浪,郑和失意不失志,苦苦等待。当朝廷再次决定下西洋时,年逾六旬的他欣然领命再度出洋,在大海上走完了他最后的人生旅程,回归了他魂牵梦萦的大海

  关于郑和之卒年,以及死于何地,因史无明确记载,在历史上一直是一个谜。

  1982年冬,郑一钧研究员从北京图书馆馆藏明万历刻本《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后附录的几篇有关郑和下西洋的文献中,发现明天顺元年(1457年)所撰(作者佚其姓名)《非幻庵香火圣像记》一文,其中明确记载郑和是在第七次下西洋归国途中,于宣德八年(1433年)在古里(今印度南部西海岸之科泽科德)逝世。以这一重要线索为依据,郑研究员又经过多年的研究,各种史料的比对,解开了这一个谜:郑和确于1433年病逝于古里,当时正值夏季,遗体无法长时间保存,便于归国途中安葬于爪哇之三宝垄,而南京牛首山郑和墓只是衣冠墓。郑和魂归大海,奏响了他生命中的最强音!

  明仁宗继位后,经历6次的下西洋就此夭折。但郑和没有放弃再度出洋的希望。在南京苦守了6年后,事情忽然又有了戏剧性的转机。《宣宗实录》记载:“宣德五年九月戊寅,遣太监郑和赍诏往谕诸番国。”。郑和虽年过六旬,闻讯后涕泪满襟,欣然领旨,再度出洋。船队于宣德六年十二月(1432年1月)启航,这是郑和的第七次、也是最后一次下“西洋”了。这次郑和在海上航行的时间最长,所到之处最多。在穿过马六甲海峡之后,他把舰队分成若干个分队,遣往印度、锡兰、阿拉伯各国。舰队在宣德八年七月(1433年8月)凯旋,从出使到回国历时一年又七个多月之久。这次郑和使团又为宣宗带回了许多西方特产和奇珍异宝、奇禽异兽,更重要的是各国派遣的大批贡使也随船来华,而郑和却劳累过并病殁海上。

  有的人死了,却重又活在人们心间。600年来,人们在各地建起了三宝庙,东南亚各地还有许多以三宝命名的地方,泰国有三宝港、马来西亚有三宝山、菲律宾有三宝颜、印度尼西亚有三宝垅……人们以宗教仪式和庆典的方式,铭记着这个创造了中华辉煌、世界奇迹的伟人。

  郑和生长在滇池边,喝着滇池水,玩着滇池水。五百里滇池是郑和的第一个海洋,是滇池上往来船只飘动的点点白帆在他心中鼓起了远航的梦想,郑和的航海梦是从滇池启程的

  走进晋宁县郑和公园,拾级而上,在月山半山腰,就能看到一座郑和雕像,郑和屹立在宝船船头的基座上,头戴乌纱帽,身着文官服,肩披风衣,足登朝靴,左手持剑柄,右手握航海图,昂首挺胸,目光炯炯俯瞰着五百里滇池———他的第一个海洋。

  明史上有关郑和的身世只有短短程30余字。直到1918年人们在当时的昆阳县发现了郑和父亲马哈只的墓,这才解开了郑和的身世之谜。郑和第三次下西洋回来后,为父亲重修墓地,敬立墓碑,并请当时的礼部尚书李至刚为父亲撰写了墓志铭,于是郑和的家世才有了重要的金石记载。

  郑和的父亲叫米里金,因他是一个虔诚的穆斯林又到过麦加朝觐就被尊称为哈只。米里金是元代咸王詹思丁的第五代,可以说郑和是出生在一个王侯世家。郑和12岁时,被南下的明军掳去,遭阉割成为燕王朱棣贴身伺役。在长年的征战中立下显赫战功,成为朱棣最信任的心腹重臣,1402年朱棣称帝,1404年赏郑姓并升任他为内官监太监,正四品官员。

  据记载,600多年前,昆阳是滇池西南岸最大的捕鱼水域,而且还是云南内河航运最大的航道,每天商航往来穿梭,客货运量占整个滇池航运的一半以上。郑和生长在这样的环境中,每天耳濡目染,学会了游泳、划船、使帆。正是这烟波浩淼的五百里滇池,为他提供了一个爱船习水的理想场所,也正是滇池上往来船只飘动的点点白帆在他心中鼓起了远航的梦想……

  机会垂青有准备的人。当“远慕唐宋宾服四夷之盛”的成祖朱棣,欲打通海路,广招藩属,输诚纳贡,形成一个万国来朝、四夷来归的盛大局面时,郑和就当仁不让地担当了下西洋的重任,当上了明朝舰队的统领,28年间,一次又一次率船200多艘,随从万余人,在大海上展开了一幅人类挑战海洋的波澜壮阔的图景。